《史记》,又称为《太史公》、《太史公记》或《太史记》,是由司马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共130卷,按叙事体例,可以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分别为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全书约52万字,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这些叙事体例,是按照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设置的,其中“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日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整本书通过这五种不同的体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书选取了《项羽本纪》、《陈涉世家》、《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淮阴侯列传》共5篇经典文章,分别介绍了项羽、陈胜、魏无忌、廉颇、蔺相如、韩信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史记》的风貌。
司马迁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分为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原文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①。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元敝②,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日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③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注释
①呕呕:温和的样子。
②别敝:在手里玩弄,磨损。
③秋豪:即“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细毛。喻微细。
译文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赞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趁势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赞成地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稍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晋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还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项王即使是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他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况且项羽分封的三个王,原来都是秦朝的将领,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多到没法计算,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到达新安,项王狡诈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兄弟把这三个人恨入骨髓。而今项羽凭恃着威势,强行封立这三个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诸侯的成约,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于是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
P135-137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的一份精神遗产,那么阅读就是开启这份遗产的金钥匙。在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文明沃土上,优秀的文学名著传达着人类对生命、对历史、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考,其闪耀的智慧穿越古今中外,经过岁月的磨砺,升华成今天的经典。阅读美好的有价值的文学名著,是了解社会、认知自我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一起阅读《论语》、《诗经》,阅读《红楼梦》,阅读《雾都孤儿》,阅读《安徒生童话》……日不间断,我们也许会因为书中一段华丽的诗句而激扬,也许会为某个主人公的坎坷遭遇而落泪……任思绪随着书中动人的故事飘飞。阅读的过程就是励志、炼心、启智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知识,培养的是情感,塑造的是品格,净化的是灵魂……
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名家选”考虑照顾各年龄段读者诵读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等的阅读习惯,设置了知识链接、专家解疑、智慧引路、名家导读、哲理名言、名师点拨、好词好句、阅读思考、名家品评、重点测试等栏目。全套书图文并茂,精美的彩色插图,令经典的情节完美呈现,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感受具体的情景描述,增加阅读的乐趣。
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
——清初诗坛盟主之一 钱谦益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鲁迅
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郭沫若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
——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翦伯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