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夫人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以肯塔基州农场主谢尔比家的黑奴汤姆在不同奴隶主之间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19世纪6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前广大黑奴的悲惨生活。虽然是小说,但是书中描写的各色人物和情节无不取自当时真实的生活,与奴隶制下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汤姆叔叔是肯塔基州农场主谢尔比家的老黑奴,虽然男女主人都对他很好,但是为了还债,谢尔比先生还是不得不把汤姆叔叔卖了。离开谢尔比家后,汤姆先被卖到圣克莱尔家,与圣克莱尔的女儿伊娃成为了好朋友,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但是黑奴的命运总是不由自己做主,在伊娃和圣克莱尔相继离世之后,汤姆又被卖走,这一次他没有那么幸运,被卖给了凶残的种植园园主赛蒙·莱格利,在这里他受到了残酷的折磨,最终被虐待致死。与此同时,谢尔比先生要卖的黑奴里还有伊丽莎的儿子,伊莉莎为了保护孩子,带着孩子一起逃离了主人家。而这时,伊丽莎的丈夫乔治因为不堪忍受主人的虐待,也选择了逃亡。历经千难万险之后,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并成功逃往加拿大,获得了真正自由的生活。
斯托夫人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为《汤姆大伯的小屋》和《黑奴吁天录》,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小说采用穿插轮叙的方式,沿着两条平行线索描述了汤姆和乔治两个黑奴不同的遭遇,塑造了忠诚友善但逆来顺受的汤姆和勇于抗争的乔治夫妇等典型形象,并通过人物和场景描绘显示了一个时期的美国社会生活面貌。该作品揭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也推进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成为19世纪畅销的小说。
第一章
给读者介绍一位人道主义者
导读
奴隶主谢尔比先生对待黑奴本来宽容仁厚,但为了偿还债务,不得不卖掉老黑奴汤姆和女黑奴伊丽莎的儿子哈里。伊丽莎偷偷地听到了这个消息,她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在谢尔比太太的关心下,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二月里的一天傍晚,寒气逼人,两位绅士坐在肯塔基州(美国中东部的一个州,正式名称为“肯塔基联盟”)P城一间陈设考究的客厅里喝酒。旁边没有用人,两位绅士把椅子紧挨在一块儿,看来正在极其认真地商谈什么问题。
为了方便起见,作者一直称他们为两位“绅士”。其实。如果苛刻地打量一番,其中一位,严格说来,似乎不能算是绅士一流人物。此君矮墩墩的,形容猥琐,却大模大样,摆着臭架子,一副竭力想往上爬的小人的模样。他衣着过分考究,穿着花花绿绿十分俗气的背心,围着一条蓝底围巾,上面印着鲜艳的黄色斑点,再配上一条花哨的领带。这身打扮,跟此人总的派头倒是十分相配。他双手又大又粗糙,戴满了戒指,身上挂着一条沉重的金表链,上面吊着一串硕大的五颜六色的印章。每逢谈到起劲之处,他就挥动表链,把印章摇得叮当作响,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谈话的时候,随心所欲地违背默里氏(1745—1826,美国语法学家)语法,并且一到方便的地方,便佐之以各种粗言鄙语,笔者本想叙述得栩栩如生,也不敢在此转述出来。
他的同伴谢尔比先生倒是一副绅士模样,屋子里的摆设和家政管理的气派,都说明此人颇为宽裕,甚至相当殷实。如前所述,两人正在认真地交谈。
“这事我想就这样办。”谢尔比先生说。
“这样做生意我办不到,实在办不到,谢尔比先生。”另外这位边说边举起酒杯对着灯光打量。
“唉,黑利,汤姆的确与众不同嘛。他稳重、诚实、能干,把我的整个农场管理得有条不紊,到哪儿都值这个价钱。”
“你是说,就黑奴来说,他算是诚实的了。”黑利说着给自己斟了一杯白兰地。
“不,我是说实话,汤姆的确是个稳重、精明、虔诚的好家伙。四年前,他在一次野营传教会上信了教,我相信他的确信了教。从那时起,我就把一切——钱、房子和马匹——都托付给他了,允许他自由来去。我发现他处处忠诚老实。”
“谢尔比,有些伙计不相信有虔诚的黑奴。”黑利摆摆手坦率地说,“不过我相信。我上回贩到奥尔良(即新奥尔良,美国南部沿海大城市,当时是个庞大的黑奴市场)去的那一批里面有一个,听那家伙做祷告,就像在教堂听布道一样;他性情温和,话也不多。我拿他卖了个好价钱。我买他的时候,卖主急着洗货,开价便宜,所以我在他身上净赚了六百块。不错,我认为,如果货真价实,没有掺假,黑奴信教倒很有好处。”
“嘿,汤姆信教可是货真价实,无人能比。”另外这位答道,“对了,去年秋天,我让他一个人到辛辛那提(美国中部俄亥俄州西南一城市)去替我办事,顺便给我带五百块钱回来。‘汤姆,’我对他说,‘我信任你,因为我认为你是个基督徒——我知道你不会骗人。’汤姆果然回来了。我早就知道他会回来的。听人家说,有些可鄙的家伙对他说:‘汤姆,你干吗不逃到加拿大去?’‘唉,主人信任我,我可不能逃走。’——人家是这样告诉我的。说实话,我可真舍不得把汤姆卖掉。你得让他抵消全部债务才成。黑利,你要是还有点良心,一定会这样做的。”
“良心嘛,生意人能够保留多少,我就有多少——你知道,就一丁点儿,可以说刚刚够拿来赌咒用,”这黑奴贩子开玩笑说,“不过为了朋友,只要要求不过分,我还是愿意帮忙的。但是,这桩买卖,你知道,叫人有点儿犯难啦——有点儿犯难啦。”黑奴贩子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又斟上一点白兰地。
“那么,黑利,这生意你说怎么做呢?”两人尴尬地沉默了一阵之后,谢尔比说道。
“这个嘛,除了汤姆之外,能不能再搭上个小子或小妞?”
“唉!——实在匀不出来了。说老实话,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压根儿就不愿卖呢。这些黑奴,我是一个也舍不得卖,这可是实话。”
这时门开了,一个四五岁的混血小男孩走进房间。这孩子长相特别秀美,惹人喜爱。他那一头黑发,细如绢丝,光滑而鬈曲,托着那长着酒窝的圆圆的脸蛋;一双大大的黑眼睛,目光柔和而又炯炯有神,从浓密的长睫毛下好奇地向房间里张望。孩子肤色微黑,气宇不俗,穿着做工精细、刚好合身的鲜艳的红黄格子花呢罩衣,使他显得越发秀美。他那滑稽、自信而略带羞涩的神情,说明他向来得到主人的垂青和宠爱。
“喂,吉姆·克劳!”谢尔比先生说,他吹着口哨,抓起一串葡萄干扔给他,“捡起来!”
孩子使劲跑过去捡那奖赏,主人哈哈笑起来。
“到这儿来,吉姆·克劳。”他说。孩子走过来,主人拍了拍那鬈发的脑袋,托着他的下巴。
“来,吉姆·克劳,让这位先生看看你唱歌跳舞的本事。”孩子唱起了一首黑人中流行的奔放而怪诞的歌曲,声音嘹亮清脆,边唱边手舞足蹈,全身扭动,动作滑稽,跟乐曲的节奏配合得天衣无缝。
P1-3
价值人生从价值阅读开始
——代序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朱永新
信仰与法治,一软一硬地引导与规范着一个人的言行,而最终导引与制约着国家、民族乃至人类。
何为信仰?信仰就是方向。所以,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能够有明确的前行方向,才会步履坚定从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何为法治?法治就是契约。所以,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才能够更科学地决策,更及时地纠偏,更充分地保障,更理性地行动。
信仰与法治,都离不开全体国民的基本素养。所以,中国未来的命运,其实正是这样从一人至人人,最终取决_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素质的核心是价值观。无论是信仰的建立还是法治精神的形成,都是基于价值观。由此,在当下,在社会层面上,我们亟须寻找一个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在个人层面上,我们亟须寻找一种有利成长的“正向价值观”。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最大当务之急。
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青少年开始。价值观就像方向盘,方向正确,只要坚持行走,距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反之则会南辕北辙。事实上,在影响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非最重要,真正起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要让其享受做人的快乐,受人欢迎、尊重,而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的习得。但是,当今许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技能上得到了很好甚至过度的关注,却在人生的一些基本价值观上发生教育缺失,直接导致了这些有天分的孩子误入歧途。
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我们的精神高度由我们阅读的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在阅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已逐步成为共识的情况下,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是另外两个根本的问题。我在许多场合下强调,应该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为此,新教育实验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为青少年精心挑选优秀图书,全面定制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显然,通过经典名著的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心、专注、勤俭、坚韧、自信、自立、勇敢等一生受用的品质,使名著阅读回归其本意,这既是阅读的本质,又是解决“读什么”的答案。
也正是基于同样的思考,商务印书馆作为百年品牌出版社,高举“价值阅读”的大旗,紧紧抓住经典名著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推出了这套“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图书,倡导重读经典与价值阅读。其编辑思想是,对名著阅读既不做简单的呈现,又不将名著阅读庸俗化和功利化,而是在认真理解原著本意的基础上,从主题对品质的角度,紧扣价值观阅读的宗旨,使阅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从《爱的教育》的阅读中,学会如何爱及对爱心的培养;从《童年》的阅读中,懂得困境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从《老人与海》中,了解人的尊严和意志的力量;等等。
在这套“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图书的策划中,还专门做了“名家导学3-2-1”的体例设计,即在阅读每一本经典名著时,都需关注3个阅读要点、2个知识要点、1个成长要点。这既能使学生在面对名著时盲目阅读、无从选择等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又能使学生翻书即有收获,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当然,就像人们对于要不要开书目有不同的观点一样,要不要提供具体的阅读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我们新教育也主张让学生自主探究,班级共读。但毫无疑问,对于初步接触名著的学生来说,有一个阅读的书目,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还是有益的。
总之,以价值阅读接受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的濡染,寻觅并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这的确是值得点赞的尝试。
让有价值的人生从有价值的阅读开始!
2014年8月24日写于河南洛宁
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现。
——诺贝尔文学奖得住 莫言
经典的意义在于其中凝结了人类的共通经验,世界级的经典就尤其具有普适性。商务印书馆从来看重经典图书的价值意义,这套经典译著的出版,是中国的文学读家莫大的福分。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 马辰
这些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是它可以超越时间、年龄、语言和族群而成为人类心灵成长的营养。商务印书馆是信誉极好的出版机构,相信这套书能带给读者莫大的阅读惊喜。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 方方
对文学我怀着感恩之心,在我人生重要的时刻读了这些伟大的作品,当我开出我自己的花朵才意识到我们被嫁接到那棵伟大的生命之树上,这些伟大的作品对我的心灵是一种照料,有时候也是一种校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诗人 王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