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双面诡臣(和珅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吕志勇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章 攀高枝科举落榜

咸安宫官学的几年求学生涯,使和珅初步具备了为官处世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应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就在这时,他幸运地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这个人就是冯英廉。和珅后来的飞黄腾达与冯英廉有着直接关系。

冯英廉,今辽宁沈阳人,雍正年间举人,历任直隶总督、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朝廷要职。和珅在咸安宫官学上学时,英廉担任刑部尚书,家大业大,怎奈家中人丁单薄,仅有的一个儿子因为在地方官任上贪赃枉法而被朝廷处死。他的儿子死后,儿媳没几年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孙女。每到夜深人静,英廉都忍不住仰天长叹:“悠悠苍天,其奈我何!”冯夫人见英廉经常长吁短叹,便劝他招一个上门孙婿以延续冯家香火。

随着孙女一天天长大而自己日益老迈,英廉也觉得招孙婿之事不可再拖下去。他想过很多招孙婿的途径,比如抛绣球、比武招亲,但觉得都不太可行;随便找个其貌不扬、五大三粗、胸无点墨的纨绔子弟,他又觉得委屈了孙女。久闻咸安宫官学的学生都是人品、相貌、才学样样出众的精英,于是,英廉打定主意要在咸安宫官学物色一个孙婿。

一天,英廉早早回家,冯夫人见他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颇感诧异,便问道:“老爷,今天撞上什么好事了?莫不是皇上又给你加官晋爵了?”英廉说:“夫人,我已经到这个岁数,对高官厚禄早就腻烦了,我想在咸安宫官学中为咱们孙女物色一个如意郎君,你觉得如何?”冯夫人说:“咸安宫官学是京城名校,听说那里的学生个个仪表堂堂、学识渊博,但他们几乎都是满族高官的子弟,恐怕没有人会愿意入赘我们冯家来做上门孙婿。”英廉摇摇头说:“夫人有所不知,如今满洲人人主中原已经100多年,当今皇上常三令五申,号召满汉一家亲,我们家正好赶这个时髦。成安宫官学里有个老师叫吴省兰,与我有些渊源,此事正好托付于他。”冯夫人点头表示同意:“那老爷明天去成安宫官学瞧瞧。”

次日,冯英廉备了厚礼,出门升轿,约两个时辰后,他的一品大轿在咸安宫官学门口缓缓停了下来。此时正是下课休息,学生们都在操场上嬉闹,英廉见这些学生一个个身材魁梧、眉清目秀、生龙活虎,心中大喜。

此时,吴省兰满脸堆笑地迎上来:“尚书大人大驾光临,失迎,失迎!”英廉回过神来,笑道:“好久没与吴先生诗词酬唱了,心里痒得很,今天特来拜晤,略备薄礼,聊表敬意!”吴省兰说:“尚书大人日理万机,还想着我这个穷酸书生,吴某真是受宠若惊啊!”

当下吴省兰带着英廉进入内室,他察言观色,试探道:“尚书大人此番亲自前来,定是有要事相嘱,请大人明示,吴某当殚精竭虑,绝不拂意。”英廉笑道:“看来什么都逃不过吴先生的法眼啊!实不相瞒,吴先生也曾到我府中做客,我偌大一个冯府人丁单薄,只有我这么一个糟老头子。我的儿子早亡,留下一个小孙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怕百年之后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了。”吴省兰是个聪明人,马上听出了英廉的弦外之音:“尚书大人是想给您的孙女物色一个如意郎君吧?”英廉点头道:“正是,最好是能入赘冯家的。”吴省兰面露难色,说:“尚书大人您也知道,这里的学生大都出身于大富大贵之家,且多是八旗子弟,想让他们倒插门,恐怕难以办到啊!”英廉说:“咸安宫官学中少说也有几百号学生吧,你仔细想想,有没有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

吴省兰站起身来,徘徊良久,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尚书大人,说起来还真有这么一个好苗子。此人名叫和珅,十五六岁,其父常保在福建戍边时为国殉职,生母也早亡。家道中落后,和珅和他的弟弟由继母抚养长大。和珅相貌俊美,酷爱读书,可以说品学才貌兼具,虽有家传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但实际上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不像其他八旗子弟那样骄横跋扈。”英廉说:“你把他叫过来,我看一下。”

少顷,吴省兰领着和珅进来,和珅进门便拜:“学生和珅拜见尚书大人。”英廉定睛细看,但见和珅长得浓眉大眼、身材修长,活脱脱一个美男子,他心中一阵欢喜,对和珅说:“和珅,听吴老师说你乃众学生中之翘楚,文理通达,尤其擅长书法与绘画,又通晓蒙文和藏文。我对蒙古文化颇感兴趣,家中有几本蒙文书籍,一直以来都想一读为快,只可惜无人翻译,现在想请你到我府中代为翻译,誊抄一副本,不知你肯效力吗?”和珅说:“承蒙尚书大人垂爱,学生愿效犬马之劳。”

从此,和珅拿到了冯府的通行证,每逢休息日,他便到冯府代为翻译、誊抄蒙文书籍。

英廉的孙女冯霁雯与和珅年纪相仿,长得倒也清丽可人。自打和珅出入冯府以来,冯霁雯便遵从英廉的安排,暗中观察和珅。一日,和珅走后,英廉叫来冯霁雯,问道:“你觉得和珅这个人怎么样?能称你心否?”冯霁雯说:“爷爷,我觉得他言谈举止甚是优雅,从他的眼睛可以看出他是个正人君子。”英廉笑道:“那你言下之意就是欣赏和珅?你若如此确定自己的心意,我改日便向他表明此事。”冯霁雯未置可否,只是掩面而笑。

次日,和珅又来到冯府,英廉将他叫住,说:“和珅,你今天不用去译书了,我有话问你。”英廉边说边将和珅带人后堂,和珅不明就里,问道:“尚书大人叫学生过来,不知有何见教?”英廉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我欲将孙女冯霁雯许配于你,你可愿意?”

P9-11

目录

第一章 失双亲少年老成

第二章 攀高枝科举落榜

第三章 当侍卫曲线入仕

第四章 沐皇恩平步青云

第五章 挟私怨弹劾海成

第六章 匿父丧安明入罪

第七章 开财路执掌税关

第八章 结朋党提携故旧

第九章 下江南豪交汪如龙

第十章 出狠招扳倒李侍尧

第十一章 修典籍刊行《红楼梦》

第十二章 迎圣意承办千叟宴

第十三章 肃威刑甘肃反腐

第十四章 弃国泰明哲保身

第十五章 查疑案敲山震虎

第十六章 骋疆场和琳建功

第十七章 平叛乱举荐有功

第十八章 议罪银敛财有道

第十九章 逞主威刘全惊心

第二十章 逐英使清朝无外交

第二十一章 攀龙附凤结皇亲

第二十二章 党同伐异迁罪福崧

第二十三章 曲高和众贤妾多

第二十四章 斗新帝机关算尽

第二十五章 旧主逝劫数难逃

序言

近年来,随着一些影视剧的热播,清代权臣和珅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作为历史上的大贪官,和珅在其生活的那个时代可谓显赫一时,风光无限。

和珅是满族人,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他自幼父母双亡,同弟弟和琳二人与继母相依为命,靠仅剩的家财艰难度日。9岁时,和珅依仗祖上的余荫和自身辛勤的努力顺利考入成安宫官学。苦读数年后,和珅学业有成,逐渐成长为一个文采斐然的学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攀上了大学士冯英廉这个高枝,成了冯英廉的孙女婿,这对他日后的仕途产生了很大影响。

婚后不久,和珅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志在必得,但却意外落榜。可以说,科举不第是他一生的遗憾。由于屡试不中,他决定另辟蹊径,放弃科举,凭借冯英廉的关系,入宫做了一个身份低微却有机会接近天子的侍卫。

苦熬数年后,有一次,和珅机敏地应答了乾隆偶然间的一句问话,深受赞许,被提拔为御前侍卫。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乾隆觉得和珅是个可造之材,于是破格提拔他为户部侍郎。从一介侍卫到户部侍郎,受宠若惊的和珅从此正式步入仕途,这一年他26岁。不久,乾隆又将和坤升入军机处,任职军机处行走。初入官场的和珅诚惶诚恐,兢兢业业,还是颇为清廉的。乾隆对他的表现感到很满意,继续对他委以重任。

众所周知,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他第一次以权谋私是从户部侍郎任上开始的。他收受户部笔帖式安明的贿赂,利用职务之便巧妙周旋,助安明得到了户部司务一职。后来,安明因隐瞒父丧一事被朝廷问罪,乾隆以失察之罪警告和珅不要以身试法,但在敲打和珅的同时又决定继续重用和珅。

基于和珅在户部的突出表现,数年后,乾隆任命和珅为内务府总管,总理皇家财政。和珅受命后,妙招频出,努力为内务府开源,终于使原本空荡荡的内务府库逐渐充盈起来。与此同时,大量不义之财也源源不断地涌入和珅的口袋里。

和珅虽是个贪官,但他查起别的贪官来却毫不手软。在受命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赃枉法一案后,和珅巧用计谋,将李侍尧犯罪集团连根拔起。不过,深明圣意的和砷知道乾隆并不想处死李侍尧,于是顺水推舟地为李侍尧减轻罪责。乾隆见和珅办事如此得力,从此更加宠信他。

后来,甘肃捐监冒赈案案发,乾隆再次委派和珅前往甘肃肃贪,当时的案情盘根错节,涉案官员多如牛毛,整个甘肃官场从上到下沆瀣一气。几经周折。和珅方才成功地廓清了甘肃官场。出于贪官的本性,和坤在办案过程中仍不忘顺手牵羊,做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而这一切却都成功地瞒过了乾隆。

1780年,和珅被任命为四库全书馆总裁,负责修典。这一期间,他无意中读到了尚属禁书的《石头记》(后改名为《红楼梦》),并认定这是一部旷世奇书,于是有意将其解禁。他煞费苦心地找到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高鹗改编《石头记》,将书中违禁的内容剔除,终于使该书得以刊行于世,并广泛流传。

乾隆末期,清政府财政拮据,为摆脱经济困境,乾隆任命和珅为户部尚书,要求他厉行改革,开源节流。为了充盈国库,和砷竟然想出议罪银这么一个百害而无一利的方法。金钱作为一种赎罪的工具,开始披着合法的外衣招摇过市,各级官员通过上缴议罪银而免于刑罚。到最后,由于议罪银制度带来的连锁反应层出不穷,导致吏治混乱,叛乱四起,乾隆赶紧叫停了这一制度。

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长大后,乾隆将自己宠爱的十公主下嫁给丰绅殷德。从此,乾隆与和珅不仅是君臣,还成了儿女亲家。凭着这层关系,和砷独步乾隆朝二十余年,可谓所向无敌。当时的朝中重臣福康安和阿桂等人曾多次上表弹劾和珅贪赃枉法,但乾隆有意庇护,使得和珅每每化险为夷。

随着和珅在朝中的权力日隆,大小官员无不想方设法巴结和珅,和第前终日车水马龙。与此同时,和珅也开始在全国各地大量培植亲信,结党营私,对愿意归附自己的官员予以照顾,而对不屑与自己为伍的清廉之士则必除之而后快,比如浙江巡抚福崧就是因此而被诬陷致死。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和珅从不满足于贪污所得,他对敛财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从不放过任何可以赚钱的商机。加上权力的庇护,不管做什么生意,他总能赚得盆满钵满。

乾隆朝重臣阿桂去世后,和珅取代阿桂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在朝中只手遮天,作威作福,他的身边也聚集了一批趋炎附势的奸猾之徒。

1796年,做了60年皇帝的乾隆,毅然宣布退位。嘉庆皇帝继位后,尊乾隆为太上皇。嘉庆即位之初,手中并没有实权,因为乾隆依然对权力恋恋不舍。和珅知道嘉庆对自己没有什么好感,决心最大限度地利用太上皇来打击他,同时穷尽各种政治手段为自己揽权。对此,嘉庆一时也无可奈何。

1799年,88岁的乾隆驾崩,嘉庆开始亲政,和珅嚣张跋扈的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乾隆刚刚去世,嘉庆便果断下令和砷及其死党福长安为乾隆守灵,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将和珅软禁起来。随后,嘉庆授意朝中忠义之士上表弹劾和珅,而和珅之前的党羽见和珅即将失势,纷纷响应,顺势上表弹劾和珅。

在一片倒和珅的汹涌浪潮中,嘉庆下令将正为乾隆守灵的和珅逮捕入狱,同时革除他在朝中的一切职务。很快,嘉庆将和珅所犯二十条罪状昭告天下,并赐给狱中的和珅白绫一丈,命其自尽。“满清第一贪”就此黯淡收场!和珅死后,嘉庆下令抄没其家产,而和珅的家产甚巨,折合白银达10亿两之多,相当于当时清政府10余年的财政收入。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带来荣光,也可以给入带来祸患。迷恋权力者,势必被权力所吞噬!本人纵览和珅一生,不由得感慨万千,现作诗一首,聊表寸叹:

曲意知逢迎,承资遂跋扈。家财徒万贯,白练赴黄泉。

内容推荐

九岁时双亲亡故,少年时尝遍了世态炎凉,人情的冷暖,受人欺凌仍强颜欢笑,委曲求全的和珅立志要出人头地,苦读圣贤书,望他日金榜题名时。老天总是捉弄人,满腹经纶的和珅屡试不中,便决定另辟蹊径,放弃科举,入宫成为一名地位卑微却能接近天子的侍卫。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苦熬三年的和珅一次机敏地应答了乾隆帝偶然间的一句问话,并深获乾隆帝赞许,被赐时时陪侍其左右。和珅不仅擅于揣摩圣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而且做人做事的手段,思虑之深,心思之密,无人能及,致使和珅不仅连连获得重用,而且皇帝的十公主下嫁其子丰绅殷德,令他真正成为大清的“二号人物”。权力使和珅野心膨胀,恣意妄为,欲壑难填的他开始疯狂敛财。正如后人所云:“和珅一倒,嘉庆吃饱。”峰回路转,斗转星移,世事难料,嘉庆四年正月十五日夜,权倾一时的和珅瞬间跌落万劫不复的深渊,三日后一丈白绫结束了他的性命。吕志勇著的《双面诡臣:和珅传》告诉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带来荣光,也可以给人带来祸患;迷恋权力者,势必被权力所吞噬!

编辑推荐

机关算尽,反而误了自己的性命。一部写透权力运行法则的和珅全传。

和珅有政治家的头脑、谋略家的眼光、大商人的精明,从一名官学的穷学生逆袭成为权倾朝野、富可敌国的大清二号人物。

和珅不仅善于揣摩圣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而且做人做事的手段,思虑之深,心思之密,无人能及。

和珅是老帝王乾隆的心腹,新帝王嘉庆的大患,峰回路转,斗转星移,世事难料,嘉庆仅用十五天时间,使其踏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悲惨落幕。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带来荣光,也可以给人带来祸患;迷恋权力者,势必被权力所吞噬。

吕志勇著的《双面诡臣:和珅传》是一本有关和珅人生轨迹的传记。书中详细介绍了小时候经历的家庭变故,尝遍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养成了遭人欺辱后强装笑容的习惯,在人前低眉顺眼,后立志勤学苦读,最终成为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大清第二号人物。通过和珅富有传奇的一生,我们学习他的勤奋好学,同时,也以他为鉴,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8: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