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生编著的这本《重塑人生》旨在与读者共同切磋新形势下,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提高改造质量。
全书共分十三章:接受生命的雕琢,生命会产生生命;认识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改造自己;人性善恶相混,法纪规范人生;保持良好的改造心态,是你奔向新岸的精神动力;学会思考,理智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握命运的现在和未来;亲情是最珍贵的情感,是激励你永远前进的动力;交往贵谦和,择友如择师;做人要以道德诚信为本,对人要有宽容感恩之心;放飞心中梦想,追求新的人生目标;在希望中改造,在快乐中服刑;视刑期为学期,惜时读书学知;牢记深恶痛绝的犯罪危害,吸取刻骨铭心的沉痛教训。
本书适合社会大众以及劳改干警何监狱犯人阅读使用。
董明生编著的《重塑人生》一书精选了流行于市的各种励志图书中200多通俗易懂、发人省醒的寓言及哲理故事,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加入了作者的感悟,力求用平实生动、明白浅析的语言启发读者共同领悟重塑人生的哲理。
一、接受生命的雕琢,生命会产生生命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
活着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生命在好不在长
生命的伟大源于承受的苦难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接受生命的雕琢
生命会产生生命
生命的支柱——精神
生命的脊梁——信念
生命的主宰有善有恶
自救的生命更宝贵
自杀是最愚蠢的解脱之道
生命不能像蛋壳那样脆弱
二、认识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改造自己
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
人是变化中的人
拯救自己的第一步是真诚忏悔
最对不起的人是自己
接受事实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打好思想改造这场硬仗
勇过“三关”,才能战胜自己
健康的心灵能战胜病魔与残疾
做人要有责任心
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应该懂得爱的真谛
失意决不能失志
做人不能丧失尊严
自爱意味着你是个有价值的人
自强者是不惧艰难险阻的人
真诚的悔改,赢得了尊重
言行一致是做人应有的品格
三、人性善恶相混,法纪规范人生
人性善恶相伴
“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
不要使自己成为无藏身之地的“狐”
知法犯法,法理不容
隐瞒罪恶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律的尊严岂容诬蔑和抵赖
法盲不可能作为宽恕的理由
休想逃脱刑法的惩罚
纵然改头换面,终究难逃法网
知“小”者“大”——践行“而为之”与“而不为”
向善让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自律是一种拯救的力量
自制是自己给自己一个纪律
遵规守纪,贵在自觉
敬畏法纪,天天快乐
向拥有正能量的人学习
四、保持良好的改造心态,是你奔向新岸的精神动力
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
摆正自己的心态
遏制失意的负能量
让心底充满阳光
好心境是黑暗世界的阳光
心安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环境不是理由改变从“心”开始
让宁静化解情绪污染
心浮气躁是改造中的大敌
莫让不良情绪打败自己
学会正向的自我心理暗示
理智宣泄不良情绪
要经常清扫心灵上的垃圾
哀莫大于心死
凡事不要自我设限
得意失意,不可忘形
抱怨是无谓的牢骚
痛苦给自己第二次生命
放大或幻想出的痛苦都是伤人的
“充实”是排遣痛苦的最好良药
猜疑——卑鄙灵魂的伙伴
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
化嫉妒为动力
五、学会思考,理智生活
思考后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在换位思考中省身识己
做人不能失去理智
选择积极的人生态度
清醒看待“得”与“失”
放下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解脱
善听忠告的人才有智慧
忍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自救
世界上不存在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
惭愧知耻是一种庄严的气质
对仇恨不可太执着
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拿起雕琢灵魂的武器——批评
克服“傲气”才能前进
道听途说与离奇谣言
把住嘴巴的“关”
卸下人云亦云的从众枷锁
摆脱“面子”的困惑
不要盲目攀比
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握命运的现在和未来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小习惯毁掉人的一生,改恶习就能拯救未来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改恶习要有扼腕断臂的勇气
要有改变坏习惯的自控力
给不良习惯找个“天敌”
懒惰恶习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热爱劳动是最高尚的习惯
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须从细节开始
认识性格,塑造自我
莫让不良性格毁了自己
戒掉让人厌恶的“口头禅”
命运是一种选择
明智的选择导你走出困境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埋怨命运等于嘲笑自己
不要错过拯救自己命运的机会
相同的际遇,不同的命运
遏制命运的惯性
不能让负能量左右自己的命运
把握命运的现在和将来
七、亲情是最珍贵的情感,是激励你永远前进的动力
亲情对囚子万般希冀的呼唤
母爱驱散了灵魂的黑暗
面对震撼人心的母爱
非同寻常的特殊“母”爱
厚重的父爱
“爸爸是我最伟大的‘母亲’”
面对沉重的“孝”字
让父母放心就是最大的孝
正确看待“因缘失和”
良好品性是维系婚姻的关键因素
携妻之手,共度余生
别在失恋的阴影中徘徊
珍惜对爱的执著等待
天底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八、交往贵谦和,择友如择师
对人要有一颗谦卑之心
尊重和礼貌是待人的核心
最不能缺少的是冷静
以强凌弱绝非勇
道歉并非耻辱
有理不在声高
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是群居动物,择友不可不慎
与真诚、谦和的人做朋友
小人同利为朋
恶人教你朋比为奸
给你的朋友分个类
诤友才是真朋友
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力量
朋友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
九、做人要以道德诚信为本,对人要有宽容感恩之心
道德,生命之根
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诚实守信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
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品行
人性最宝贵的底色——真诚
正直是一个人品德上的“通行证”
做人要严守自己的诺言
感恩父母
感恩拯救自己的再生之地
感激谆谆教导的特殊园丁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铭记自己的引路人
感激珍贵无私的爱
让感动之情激励自己
宽容伤害过你的人
体味“海纳百川”的胸怀
学会尊重人的合法权利
十、放飞心中梦想,追求新的人生目标
放飞你心中的梦想
梦想不能成为目标就是空想
行动是架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桥梁
理想是指路明灯
目标是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和方向
执著追求新的人生目标
刑释后的目标应当高尚而远大
要不间断地践行自己的奋斗目标
把目标集中在一点上
适时调整目标
恶性目标必然自毁
活着就是一种信念
逆境是对意志的考验
自信,前进的精神力量
活着,就应自强不息
勇气——强者之精魂
十一、在希望中改造,在快乐中服刑
希望是人在逆境中的救星
希望导你穿越人生沙漠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
在绝望中点燃希望之火
期待是生命的延续
有些事是永远等不来的
幸福就是知足
幸福就是自由
乐于付出,收获幸福
要有一颗快乐的心
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
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微笑
玩笑是生活中最好的调味剂
十二、视刑期为学期,惜时读书学知
书犹药,善读可医愚
读一本能改变人生的好书
多读书才能净化愚昧的心灵
让“无声之师”为梦想插上翅膀
改造的乐趣在书中
读书要有真切的感悟
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
走自学成才之路
拿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出高墙
只要愿学,时间总是有的
让自己有兴趣读书才有收获
学习,永远不晚
到“国学”中寻求精神力量
生命中最宝贵的是时间
现在比过去和将来都重要
不要辜负服刑这段时间
不要在杂尘小事上耗费时间
十三、牢记深恶痛绝的犯罪危害,吸取刻骨铭心的沉痛教训
人生的第一陷阱——酒——万“病”起源于酒
人生的第一陷阱——酒——过量的酒是魔鬼酿成的毒汁
人生的第二陷阱——色——淫乱是最大的罪恶
人生的第二陷阱——色——淫乱 堕落的兽性
人生的第三陷阱——财——亲手埋葬自己的是贪婪
人生的第三陷阱——财——钱可以使人迷失本性
人生的第三陷阱——财——金钱为你打造一所地狱
人生的第三陷阱——财——伪善是蜜制骗人的砒霜
人生的第三陷阱——财——“前腐后继”的人永远不会吸取教训
人生第三陷阱——财——欲闸是绝对不能开的
人生的第四陷阱——气——一时冲动往往毁灭自己
人生的第四陷阱——气——忍应当是做人的基本功
人生的第五陷阱——赌——牢记“嗜赌者不归路”的教训
人生的第五陷阱——赌——“久赌无胜家”的辩证法
人生的第五陷阱——赌——戒赌难并不等于不可能
人生的第六陷阱——毒——无论什么十吸食毒品=彻底毁灭
人生的第六陷阱——毒——以身试毒的悲剧
人生的第六陷阱——毒——把痛不欲生的教训刻在心坎上
生命在好不在长
【箴言】
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明]吕坤《呻吟语·修身》)
【释文】
人的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可叹息的,可叹的是碌碌无为而虚度一生。
【释评】
莎士比亚曾说:“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于好。”生命的充实不在于年岁的长短,而在于领悟生命的深浅。古人云:“人生不得行胸臆,虽活百岁犹为夭。”就是说:人生在世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即便活到一百岁仍然算是夭折。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不是以生命的长短来衡量,而是以是否有价值来盖棺定论的。
【事典】
这是一则很古老的故事。
老子在年轻的时候,曾在函谷府衙写五千言《道德经》。其间,一位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来找他。
老翁见到老子,对他略施小礼说道:“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想向您讨教个问题。可以吗?”
老子微笑着点点头。
老翁就得意地对老子说道:“我今年已经106岁了,说实话,从年少时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者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良田,但是最终却没有一席之地;建了很多间屋宇,最终死时却落于荒郊野外的孤坟中。而我呢,虽然一生都不曾种过田,也没置办过片砖只瓦,却仍旧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之中。先生,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地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微一笑,随即找来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放在老翁的面前,说道:“如果你能选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石头呢?”
老翁十分得意地将砖头取过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道:“我当然要取砖头了。”
老子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棱没角,取它何用?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道:“大家是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周围所有的人都纷纷说要砖头而不要石头。
老子回过头对老翁说道:“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的寿命长呢?”
老翁说:“当然是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道:“石头寿命长但却不能为人所接受,砖头寿命短,却受人们的认可,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都是如此。寿命虽短,于人于天有益,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老翁大惭。
【启悟】
其实,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其寿命的长与短,而在于生活与生命的质量,在于是否能将有限的生命和时间用于不懈地追求与体现生命的价值。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总是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地虚度时光,丧失了理想,没有了进取之心,其生命就变得一文不值,也就亵渎了宝贵的生命。
人们可以想到,烽火岁月烈士英雄将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视为忠,是因为他们将自己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时代的洪流:危难岁月贤达志士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视为义,是因为他们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了人民大众;关键时刻道德楷模将舍己救人、舍生忘死视为勇,是因为他们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他人……
而今,高墙内的朋友,生活在和平盛世,虽不能像英模那样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但至少也不能让自己活在罪恶的过去。
古人云:“看人只看后半截。”这就是说,评价一个人的过去或论及他的功过得失,要看他的后半生。具体到服刑朋友,从你入狱那一天起,直到你走出高墙,这是你生命的转折点,也是衡量你后半生的人生走向和归宿的关键期。改造的实践告诉人们:不要用刑期去衡量生命的长短,要用弃旧的行动去充实生命,因为“内容充实的生命是永久的生命”。许多人不计刑期对生命长短的影响,只注重改造旧我灵魂,结果无形中把短暂的生命延长了;而有人服刑数年,仍不肯从罪恶的深渊中举拔出来,结果刑期变长、生命却缩短了。
俗话说,人无大志枉活百年。具体到服刑朋友,无论年岁大小,能真心实意地改造旧我灵魂,与犯罪恶习彻底决裂,其生命不失为有希望、有前途、有价值的生命。反之,其生命是暗淡的、无望的、一文不值的。其实,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如果旧我灵魂得不到彻底改造,老是在黑暗中徘徊,思想空虚,得不到丰富充实的生命,这样的活着与死亡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说来,服刑期满不难,难在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善性而真实生命的人。
P6-8
勤奋好学,笔耕不辍。这是董老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学习的楷模。
论年龄,董老是我的前辈。很有幸,我曾在董老的领导下工作,那时的他工作非常繁忙,机关的文件、领导的讲话,全靠他的一支笔。即使如此,他仍然抽出时间创作一些千余字的“豆腐块”,或直抒胸臆,或有感而发,于是乎,全省服刑人员就经常能在《湖北新生报》上读到署名“明生”的诸多文章。
对于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董老总是满腔热情、积极参与,他曾与叶士春同志共同编写出版了《走出你的误区》,出版过由时任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局长王明迪主编、董明生执笔的《启迪箴言录》和随笔《心语集》等著作。
这本《重塑人生》是他的新著,尤为让人感动的是,四年前,董老罹患肺癌,在化疗期间,在省市癌症专家告诉他还能再话几年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发挥余热,再次投身到创作之中。在新生报社编辑彭宏斌同志的热情帮助下,他收集了全国各地监狱管理部门办的各种报纸,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几十万字的专著。
蒙董老抬爱,嘱我作序,面对一位八十三岁老人,除了钦佩,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施政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