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记》是作者陈洪金生活在村庄的内心化体现,用散文的方式说明村庄已经扎根在他的神经里。他说:“一个村庄就是土地上的一颗心脏!”在深入生活体验劳动的过程中,作者热情奔放,书写美好生活与乡土大地,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艰辛,解读人世的美好与丑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村庄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洪金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村庄记》是作者陈洪金生活在村庄的内心化体现,用散文的方式说明村庄已经扎根在他的神经里。他说:“一个村庄就是土地上的一颗心脏!”在深入生活体验劳动的过程中,作者热情奔放,书写美好生活与乡土大地,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艰辛,解读人世的美好与丑恶。 内容推荐 散文家陈洪金的散文集《村庄记》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陈洪金创作的第11部个人专著,作者以故乡永胜县及其周边地区古村名镇为对象,以个性化的视角,饱满的情感,精道的创作手法,融入滇西特有的多民族文化、历史、习俗、地理、自然等元素,展示了滇西乡村神秘、纯朴、宁静、醇厚的地域特征和人文内涵,是作者十余年散文创作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集萃。 目录 汶:云南的漫长印迹 县城:它的书卷气息曾经历尽沧桑 中洲:远去的时光里浮动的影像 睦科:河湾里摇曳着沉重的枝柯 棒里:祖母在她的归途上稍作停留 西湖:一个村庄在岁月和现实里的幻影 清驿:早已远去的宦影让人迷乱 凤羽:一个古人在半坡上渐行渐近 新田:热风拂过头顶时的神秘世界 金江:如果时光消逝,请记住那些过往 州城:泥土里掩埋着众多古老的遗迹 羊坪:夕阳照耀着被山风拂动的裙裾 黑伍:一群人在波光里被时光遮蔽 普枫:拂去尘埃便看见童年 他留山:一座关隘迷离的前生今世 石鼓:时光深处的长江第一湾 博南:一个逝者命运里的古道 大理:辽远却叉贴近的古雅村落 永胜:它的抒情里刻下的关键词 沧城:一群人额头上闪耀的名号 珐琅:烈焰中诞生的瑰丽与璀璨 钟声:岁月里渐渐模糊的印记 南华:与一个虚构的女子一路远去 后记 试读章节 1 天空的湛蓝是一种神秘的颜色,让我们对它的深邃充满了畅想。 云朵的洁白是一种圣洁的颜色,让我们对它的行踪充满了怀念。 在蓝天之下,在彩云之南,被蓝天与白云覆盖着的高山峡谷,像屏障一样,把平川与河流拥抱在它的怀抱里。高原之上,山褶之中,一朵花,盛开着一个世界;一片叶子,蕴藏着一腔情怀;一畴坡地,绽放着一个神话;一线屋檐,弥漫着一段历史。云南,就在这样的意境里,诞生,成长,居守。云南,就在这样的风格中,歌唱,舞动,念想。 如果你对天空和大地怀有深沉的爱,当你目睹云南的天空,或者感怀云南的流云,你便会把目光放低,再放低。这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一片白云笼罩下的土地,永远都值得你去赞美,去感叹。 于是,你曾经厌倦于红尘俗世的心,渐渐地睁开了灵眼,用你深情的目光,去抚摸云南的每一寸土地,去阅读云南的每一段历史,去亲近云南的每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或者已经渐渐老去的人们。在他们身后,其实已经有许多人早已远去,那些早已看不见的身影,在我们到来之前,已经消失在云南的某个地方,隐藏在树林那边,隐藏在草丛背后。 对他们的讲述,从这里,就开始了。 2 金生丽水,玉出昆岗。早在远古的蛮荒时期,金沙江里便流淌着金子。 江水流淌了千万年,岁月侵蚀了斑驳的历史画卷,探寻的目光穿过时空,来到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竞相称霸中原的时候,楚国便开始经营西南边疆,金沙江里的金子,源源不断地抵达中国的东南,成为楚国财富的来源。对财富的争夺,注定了要引发战争。据《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将领庄蹻率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他们经过沅水,向西南攻克且兰,征服夜郎国。一路上的征程,箭镞曾经洞穿了谁进血的胸膛,火光曾经点燃哪一段陌路,我们早已无从知晓。但是,在那段充满了刀光剑影的时光里,这支军队却没有停下脚步,他们一直攻打到了滇池一带。汉族的军队,第一次踏上了这片被江湖与密林掩映着的土地。当他们回望楚国故园的时候,另一场战争却早已展开:同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早已绕道南下,与楚国展开了对位于云南与湖北之问的黔中郡的拉锯战。黔中郡原为楚地,后被秦一度攻占,公元前277年秦国派蜀郡守张若簿度攻取黔中郡和巫郡。楚国不甘心失败,又调集东部兵力收复黔中郡部分地区,重新立郡以对付秦国。因黔中郡的反复争夺,庄蹻和他的战友们断绝了回归的道路。故园漫漫,岁月老去,庄蹻不再回望来时路,于是他在古滇地率众称王,融入了当地民族中。这就是被后人称为“庄蹻入滇”的历史。庄蹻入滇时,为了开发云南,曾经携带许多内地军民屯垦云南,在彩云之下,便有了汉族先民的身影。庄蹻和他身边的这些人,成了内地汉族成规模地进入云南的起始。他们把汉文化带到了彩云之南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 六王毕,四海一;周而秦,秦而汉。转眼就到了汉武帝统领四方,又有一批汉族先民抵达这片彩云之南的土地。为了巩固对云南的统治,汉武帝采取招募中原内地的汉族地主、商人、流民、罪人等开发云南,以垦养军的方式稳定云南驻军。号令一出,便有中原汉族源源不断地涌入云南。他们遍布云南各地,开荒,种地,收获,所有的收成,都交给了当地郡县官吏,以供驻军和官吏食用,然后领取凭证,到内地的府库中去领钱。云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有人到来,也不断有人离去,来来往往之间,边地云南,就这样渐渐地贴近了中央王朝,山间行走着汉人的身影,水边闪动着汉语的典雅,堂前萦绕着汉字的光芒。 3 时光飞逝,一去就是上千年。 从西汉元封设县,到唐代开元年问南诏建国;从元初大理国灭亡,到清朝咸同年间回民起义,云南进入中国版图成为西南边陲的过程经历了千年风雨。其间,行省制度的推广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这时候,我们注定了要与一个人相遇。他有一个让我们倍感陌生的名字:赛典赤·赡思丁。赛典赤·赡思丁是云南作为中国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正式进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央行政区划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人物。因此,有人说:“我国省级建制始于元代,元代始于云南,云南出自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 元朝统一中国后,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置云南行省,云南开始改变以往偏居一隅、旁观中原风云的姿态,作为华夏中国最普通的一员,紧紧地贴近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脉搏。作为元朝重臣,作为一个来自西域的回族人,赛典赤踏入了云南这片此前他从未到过的土地,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对云南充满了深情。赛典赤在云南沿袭了诸葛亮治理云南以收揽人心代替军事镇压的安抚政策,不断取得云南各少数民族地方势力的拥戴,各民族安居在他们的高山之上、平畴之间、峡谷之里、水泽之畔。为使云南经济繁荣发展,他在云南各地实施了军屯和民屯,带领军民大兴水利,在昆明滇池之畔,疏浚螳螂江,围造松华坝水库;在大理,他引导民众栽桑养蚕,云南开始向着中原生产技术的步伐跟进。这片土地肥沃、水草丰茂、阳光充足、祥云笼罩的地方,开始安居乐业。 P3-4 后记 村庄在大地上的存在,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当我在20年前的某个清晨,从我生活了20年的那个屋檐下走出我诞生的那个村庄时,便意味着它开始从我的生命里淡出了。它成为一个符号,当我居守异乡,当我意气风发,当我深夜无眠,当我失意蹉跎,都会不经意地怀想它、思念它。但是在那个早已被我忘记了的时刻,由于青春做伴离乡,只有对远方的憧憬和梦想,我根本没有意识到:那一刻,其实意味着从此对衣胞之地的疏离。20年前的离开,让我在一个又一个或远或近的地方居住、生活、工作、游走,并且逐渐被村里人遗忘。每一次回去,我都会在村子里看到一些新面孔——新生的孩子,嫁娶进去的——当他们看到我一个人进村的时候,都把我当成一个陌生人,一个外来者,用漠然的或者新奇的眼光注视着我。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它让我对我的村庄充满了追忆。站在被阳光照耀着的村庄里,窄巷没有变,河流没有变,乡音没有变,但是此刻的村庄早已不属于我了,我只能在那片土地上找到往日的影子。对出生地的眷念,从此积沙成洲。 后来,我渐渐地发现,我其实是一个村里人。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在哪一座城市的街道上行走、徘徊、眺望、沉思,我的言辞、我的衣着、我的气质,都在证明我没有把自己的内心融入城市的生活内核里去。在城市里生活了20年,拿工资,赴宴,购物,开会,并没有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城里人。随着年岁增长,我开始想,什么时候再回到我的出生地去,度过我的晚年。然而,这些想法,一直都只能埋藏在心里,偶尔才会在朋友们面前孩子气地讲一讲。我能回去吗?我的村庄里的那些村里人,还记得我吗?我忐忑不安。长久以后,这种忐忑不安便成了一种饥渴,对贴近村庄、融入村庄的饥渴。很多时候,只要从城里出来,无论走到哪个村庄,我都会对它怀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它是村庄,不是城市。当我接近村庄,便有一种沉静的感觉,泥土和植物,村道和村人,仿佛雨润焦土,让我神情从容。 好在,有一种办法,可以暂时缓解这种饥渴。那就是,用我的文字,把我接触过的一个个村庄,一片片土地都记下来,让它在我的笔下,通过我的文字,呈现出来。于是,在一个个寂静的时刻,我独坐在书房里,独坐在电脑面前,开始回忆我遇到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村庄。在我的回忆里,每一个村庄都包容了很多庞杂的事物,比如泥土、房屋、菜地、村道、庄稼,比如旧人、逝者、亡灵、坟墓、嫁娶,比如果实、牛羊、粪便、飞鸟、池塘。但是,当那些事物成为文字,成为纸张上散发出墨香的印迹,太多的事物离开了,我的文字不能把它们全部再现、还原。虽然,在主观上,我每一次都试图用我的文字记录尽量多的事物,让那些村庄显得更逼真一些,具体一些。然而,这些努力,往往不能实现。我只有不停地写,尽力地去追忆,用一种近似于蜗牛蠕动的速度,慢慢地去缩短这种现实存在与叙述可能之间的距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些远远近近的路途上便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村庄。它们,曾经是别人的出生地、居守地、怀想地。那些村庄,跟我的村庄完全是一个性质的,太多的人,跟我一样对它们保持着恒久的惦念。我对这些村庄,同样是保持着一种敬意的——那些屋檐下面,同样生活着父老乡亲,生长着婴孩少年,发生着喜怒哀乐。面对这样存在于广阔大地上的村庄,我对它们保持着如同对待故乡一样的情怀。在我的内心里,我总是用一种善意,去关注,去亲近,去热爱,我的文字里,便记录了许多这样的村庄。我在旅途上遇到它们,在远离故乡、远离亲人的时候遇到它们。它们,始终是那些跟我一样在村子里出生、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牵肠挂肚的故乡。他们跟我一样,深深地热爱着那些村庄。 同时,我也承认,我的这些文字里记录了很多历史和往事。当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向着另一个时代转向的节点上,一批又一批人从村庄里走出来,从此一代又一代地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居住在城市形形色色的小区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村庄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很多村庄因为人口流失而日渐空落,很多村庄因为老人离世而让许多古老的习俗失传。于是,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让我的文字尽可能地承载一些历史和往事,好让我们记住一个又一个早已远去的日子,一段又一段早已被人们遗忘的岁月——这似乎是在向着一个曾经辉煌了几千年的时代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挥别。然而,我深知自己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在我面对一个时代和一种文明的时候,是多么的单薄和无知。我不能,也不可能洞悉村庄的全部,我甚至不能完全了解我出生的那个小小的村庄,只好尽我的所能,写下这些文字,借此告诉我的内心,我曾经努力过、注视过、思索过、感伤过。 最后,在向所有存活于大地上的村庄致敬和感恩的同时,我还要向一个人表示谢意:在这本书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画家刘晓翔兄付出了很多心血,这里所有的插图都是由他提供的,他的精心设计让这本小书弥漫着一种让人感动的特殊气质,感谢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