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何曾相忆烽火路(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沉水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何曾相忆烽火路

我只是戏仿了民国。

——题记

文/吴沉水

一 二姨太

关于往事,人的回忆总得有个起点,就如讲古的瞎眼女先生一拨弦一开嗓,总得先交代这唱的是哪朝哪代,某地某人。有了这个起点,那些散落的珍珠便寻到了线,支离破碎的往事便寻到了根,踏上了地,焕发出浸染了岁月柔和温润的光,得以一桩桩一件件地徐徐串联起来,从从容容,娓娓道来。

苏锦瑞想,自己回忆的那个起点,大概要算是在苏家大屋里那节狭隘陡峭的木制楼梯上。

她闭上眼还能看见那楼梯,陡峭狭隘,人需要仰望四十五度,又一承三转,像一条蜿蜒的血管,连接上下各层。每层那些厢房、住房、厅堂、暖阁好比一个个脏器,全靠这血管提供生机。苏家大屋,一个门楼进去,左右分别是东西楼,三代几十口人,正是靠这逼仄狭长的木楼梯,才得以互相关联。继而组成一个整体,成为西关一栋栋青砖石角、陡坡屋脊的宅院中,常见却又独特的一户人家。

那些楼梯都是精打细算过的,多高,多陡,多少格,掰开来全有一套套道理。边上撑住扶手的栏杆层层叠叠,每一个都雕成束腰宝瓶状,一眼望过去,一重又一重,影影绰绰数也数不清。扶手都像包着浆,被苏家人摸得多了,俨然起了胶质,每日又有女佣勤勤恳恳拿细布擦拭,越发滑不溜手。千万别小看这梯子,每一格都是闺阁女子的试验场,专为检验她们的贞静娴雅而来。多少年后,苏锦瑞还能想起来,幼年的自己如何被母亲攥着手,指点她仰头看那红漆木板,示范给她听好女子的脚步声落在那上头要怎样轻盈,节奏要怎样均匀,落点要踏在楼梯内侧还是外侧。母亲讲,别以为周遭无人瞧见你便能撒欢疯跑,“咚咚”声都有这老梯板一下下替你数着呢,数着你有没有偷懒,有没有听话。日复一日,把这脚步声听进心里,自然就能千锤百炼,练成一个莲步款款的好女子。

“可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好女子呢?”

小苏锦瑞问母亲,她的母亲苏大太太似乎没料到这么小的孩子却已经学会了反诘。她伸出苍白的指头戳了小女儿的额角,笑道:“因为你姓苏呀,苏家大小姐岂能在下楼梯这种事上叫人笑话了去。”

童年记忆久远得如前朝前世,连母亲的样貌都流散于岁月颠簸之中,唯有那千回百转的木梯,却铭刻入记忆,终其一生无法忘怀。苏锦瑞还清楚地记得,沿着顶楼的木楼梯往下,苏家大屋四层砖楼历历在目,每上一层皆有三道回旋,需经过四扇雕花满洲窗。当你数完十六扇梅兰菊竹、喜鹊牡丹的彩色玻璃镶嵌满洲窗后,才能来到一楼的厅堂。每到天气好的日子,狭隘的四方天井有阳光照进来,被那灰白檐角一遮一挡,像半空中多了个看不见的筛子,将光线细细筛过,余下的皆是粉末状的光尘。便是大白天,室内也是一半在明一半在暗,明暗交界中自有一番不对外人道的较量。就如住在这屋子里的人,明明各怀心事,然一到点灯吃饭,打牌听曲,却也能笑脸相迎,自有一团稳固牢靠的和气支撑着。

那一天,十七岁的苏锦瑞全然顾不得那些大小姐下楼时应端着的仪态,失魂落魄地冲下木楼梯,木屐敲打在木板上发出震天响的“咚咚”声。当时,她绝没想到,她平淡顺畅了十七年的命运,就在这一刻悄无声息地拐了个弯。

这个弯拐得太急,以至于与后面的人生相比,她之前的日子都变得寡淡乏味,就像大戏开锣前调弦那几下“叮叮当当”,根本无法与后面的弦鼓齐鸣相提并论。

一直到很多年后,苏锦瑞回想起这一刻才恍然大悟,原来独属于她的大戏,到此时才算正式开场。

而关于这件事,需从苏锦瑞十七岁刚从中学毕业那会儿说起。

苏锦瑞就读的学校叫培道女子中学,乃美国浸信会在省城东山创办的一所女子洋学堂。这所洋学堂中西结合,不中不洋,既要女学生们学爱诚真毅,背《诗经》《论语》,又有从美利坚远渡重洋而来的洋教师传授化学物理,讲上帝是爱,普照世人。苏大小姐在女中没学到多少知识,却对一些更直接也更实惠的时髦心领神会。在培道女中就读的女学生多半家境殷实,不愁柴米,多余的精力便用在琢磨统一下的不一般上。比如她们个个穿清一色半西半中的校服,雪白袜子下全蹬着一双锃亮的硬头黑皮鞋,然而仔细看,却能发现这些女子在齐齐的青色斜襟绸褂下各显千秋:有人衣襟袖口用的是精美的手织蕾丝边,有人斜襟立领那别上镶嵌象牙绿松石的胸针,有人则干脆在绸褂外形上下功夫,腰际多加几个皱褶,衣袖放宽一寸,于一水女学生中,硬是比旁人多出几分婀娜多姿来。

苏锦瑞是那些挖空心思的女孩中的翘楚,在那一众培道女生中早早就树立了权威。明明是望过去一色的黑裙,偏她的裙褶硬是比别人的明晰硬挺,裙幅来得更宽,勒着细细的腰,越发显得体态轻盈,身段匀称纤巧;明明是一色的斜襟青色绸褂,她的就要熨烫得更加笔直,宛若浆上一层包浆,举手投足间几乎能听见衣料摩擦时“哗啦啦”的脆响。她不在花边别针上下功夫,雪白精致的手腕一抬,露出的是小巧漂亮的瑞士女表,表盘上是古怪的罗马数字,就连镶嵌的细小蓝宝石,都在为她不动声色的时髦添砖加瓦,摇旗助威。

苏锦瑞连说话也是有讲究的,唤女先生不叫先生,而叫密斯;她唤要好的女同学不叫阿珍阿君一类,而是正儿八经地叫某某君。她对自己的称谓更是马虎不得,雅号与英文名双管齐下,给同学写信,是端正签雅号,私下里与密友相约,则要互称英文名。总而言之,那个时候的苏锦瑞,是时髦得不能再时髦的女学生,她能引报纸杂志上的时兴词汇唬人,也能背完整古怪的化学元素表;她在家无论走到哪里,手里都要拿本昌兴街丁卜购书行订购的新书做样子;她隔着窗喊贴身女佣做事,居然都要带个新鲜又文明的“请”“谢谢”等字眼儿。

全家人都在苏锦瑞的另类时髦面前退避三分,他们也不是真的退避,多是不与小女孩儿一般见识。唯独二姨太太深感冒犯,继而越想越气。她看得清楚着呢,别看苏锦瑞做的事刻意又肤浅,人家那都是有备而来,拿时髦的女学生派头做表,又拿苏家大小姐的高傲做里,商人家耳闻目睹养成的精明与年少轻狂压不住的脾气双管齐下,目的就是冲自己而来,要给自己添堵。P1-4

目录

一 二姨太

二 苏大太太

三 叶棠

四 表姨妈

五 苏老太爷

六 怀仁巷

七 东楼

八 苏锦香

九 宋金桂

十 觅活

十一 寻死

十二 姐妹

十三 遇劫

十四 这一夜

十五 陈公馆

十六 冲撞

十七 改观

十八 旧年尾(一)

十九 旧年尾(二)

二十 新年头(一)

二十一 新年头(二)

二十二 颓败

二十三 万国饭店

二十四 过年

二十五 输赢账

二十六 离别(一)

二十七 离别(二)

二十八 风声

二十九 鹤唳

三十 约定

三十一 烽火(一)

三十二 烽火(二)

内容推荐

吴沉水著的《何曾相忆烽火路(上下)》讲述了——

叶棠眼中的苏锦瑞:

叶棠眼中的苏锦瑞就如大多数的闺阁小姐一样,有着精致琉璃般的姣好面貌,仗着富足的家世娇蛮无状,明明肤浅无知,骨子里还透着自以为是的傲慢,眼睛里看人先分三六九等。然而,偏生就是这个女子,思维敏捷、伶牙俐齿,能在做错事的时候勇于弥补过错,能在受屈辱时豁出去反击,更能在受难时斗智斗勇,救下自己的性命。

他忽然就佩服欣赏起她来,这个苏家头一个抛头露面,标新立异的奇女子。

苏锦瑞眼中的叶棠:

剥除偏见与针锋相对,苏锦瑞渐渐发现了叶棠的另外一面。不同于邵鸿恺这类被大家庭精雕细琢出来的精英,叶棠身上带了摸爬过底层市井,又经历过崇山峻岭、大江大河的粗鄙又土气的气质。当她离这个男人够近了,才发现原来他不修边幅的模样之下,却有着精雕细琢的大家少爷所没有的侠义与疏狂。

而就是这份侠义与疏狂,让她在这乱世中,有了安定和依靠。

编辑推荐

《何曾相忆烽火路(上下)》是吴沉水民国题材小说,倾情书写民国广州西关风情,以及四个年轻人的1923年。

一场令人唏嘘的关于民国的宏大叙事,一部带着人间烟火味的世情小说。文风流畅沉稳,语言圆滑老道,常寥寥几笔参破人伦、人心、世俗。

烽火连天忆初见,江山板荡,西关百年,看富贵荣华一瞬,冷暖落人间。

军阀混战、革命风声、商场风云,男人的乱世抉择,女人间的战争,新旧世界的碰撞,家族的衰颓,爱情与野心的挫败……大时代中,有的人注定要放手一搏,走向他们惊心动魄的命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3: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