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读历史悟悟人生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张基民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何读史,大有学问。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史知识,很难撩开历史的面纱;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很难体会其中的百般滋味。

  历史犹如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汹涌而逝,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是凝固、暂停的现实,在凝固的历史画面上,趣读历史,看那些人物在历史舞台上如何演绎自己的一生,自有一番乐趣。

张基民编著的《读读历史悟悟人生》用现代观点来理解古人的悲喜。文字流畅,通俗易懂。

内容推荐

《读读历史悟悟人生》由张基民编著。

《读读历史悟悟人生》讲述了:

命运何其奥妙,造化何以弄人?读读历史人物,开启人生之门。

如何把握人生,谨慎走完生死之间的这段旅程?

不妨以史为鉴,静心赏阅历史舞台的古人汇演。

历史是庞大的、复杂的,读史容易,读懂很难,读出乐趣更难。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值得每个中国人细细品味。用心去体味,用生命去感悟,便能读出乐趣,悟出人生。

目录

第一篇 误国的帝王艺术家

 陈后主:靡靡之辞,亡国之音

 李后主:词坛高手,薄命君王

 宋徽宗:玩物丧志,魂断异国

第二篇 封建王朝中的“女皇帝”

 吕雉掌权术:谋略和心机并存

 正统女皇武则天:奸人妒妇?天下英主?

 女中豪杰萧太后:麾军前进,稳控国政

第三篇 功德昭著的后宫之主

 长孙皇后:一代贤后,良佐嘉偶

 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庄妃:辅佐两朝,德与天齐

第四篇 生且逢时的第一好官

 包拯:铁面无私,天下盛名第一

 于成龙:大器晚成,天下廉吏第一

 张伯行:以正压邪,天下清官第一

第五篇 奸臣们的纵奸术

 李林甫:口蜜腹剑,机变钻营

 杨国忠:心狠手辣,趋炎附势

 秦桧:老谋深算,阿谀逢迎

第六篇 德不御才的弄权臣子

 蔡京:见风使舵,死无葬身之地

 鳌拜:功臣忠臣之名,毁于权臣之傲

 和砷:贪婪成性,一条白绫缢一生

第七篇 权力背后的陷阱

 晁错之死谁之过

 周亚夫怎会造反

 魏延之死冤不冤

第八篇 动荡局势中的牺牲品

 韩信:不世之功难敌造反之名

 杨贵妃:浪漫爱情换来香消玉殒

 李鸿章:丧权辱国只为力挽狂澜

第九篇 政治弃儿与文化巨人

 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宁溘死而流亡兮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天子呼来不上船

 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第十篇 时势和英雄的关系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卷土重来未可知

 曹操: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续壮心

 李自成:造化时势本顺昌,转瞬即逝言凄凉

试读章节

吕雉掌权术:谋略和心机并存

在封建王朝,后宫是一处无声的战场。和其他战场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厮杀声,参战人员几乎全都是花枝招展的女性。要想取得胜利,美貌必不可少,但并不能够长久,因为色衰而爱弛。吕雉虽贵为皇后,却得不到刘邦的喜爱,但是她最终慑服了群臣,压制了戚夫人,后来被司马迁列入了皇帝本纪中,成为了中国封建历史中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皇帝”。

吕雉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发妻,早年因刘邦不事农桑,游手好闲,没少吃苦受罪。刘邦做了开国皇帝后,她理所当然地被封为正宫皇后。刘邦死后,她一度掌握汉朝的政权。

据史料记载,刘邦与吕雉能够结合,纯粹是一次偶然。当时,刘邦是泗水亭长,县里来了一位姓吕的绅士,为了避仇投靠县令。刘邦与朋友萧何闲谈,无意中知道了此事。县令为了友情,决定摆宴款待,并下令县吏出资相贺。

到了贺会的日子,刘邦也来赴会,并不与人搭话,而是直奔内堂。萧何在前厅外负责替吕公收受贺礼,见刘邦径奔内堂,便故意高喊:“贺礼不满千钱的,坐在堂下。”刘邦一听,在礼单上写上贺钱满万。吕公见刘邦贺资丰厚,赶忙迎了出来,请他上座。萧何知道刘邦没钱,就在一边嘲笑他说:“这小子恐怕又在欺人,哪有什么贺礼。”吕公素善相面,见刘邦相貌异常,一副富贵样,便对其礼敬有加。

筵席开始后,吕公竟把刘邦让入上座,刘邦也不推辞,大碗喝酒、大口吃菜。等到筵席结束时,吕公示意刘邦留下。刘邦不知吕公何意,虽自知身无一钱,却不慌张。吕公问道:“我经常出门,遇到相貌奇异的人有很多,却没有一个赶得上您,不知您娶了妻室没有?”刘邦回答说:“尚未娶妻”。吕公高兴地说:“我的长女,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愿意许配给你,请不要嫌弃。”刘邦一听,真是喜从天降,自己白吃了一顿酒席不说,还娶了妻子,当即跪下磕头行礼认亲。

吕公的夫人知道丈夫把女儿许给刘邦后,很不高兴,责备吕公说:“你经常说我们的女儿有贵相,多少大户人家求亲你都不许,却偏偏许给一个穷极无赖的人。”吕公说:“刘邦虽然游手好闲,但生就贵相,日后必为王侯将相。”就这样,吕雉与刘邦结为夫妻,并为刘邦生下一子一女。

后来刘邦斩蛇起义,被官府通缉,只好只身逃亡,吕雉及两个幼子均被捕入狱,多亏萧何及狱吏解救。出狱后,吕雉带着子女在芒砀山中找到了刘邦,一直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在彭城被项羽杀得大败而逃,并且与家人走散,他的父亲太公及吕雉都做了俘虏,项羽本想以此要挟刘邦,没想到刘邦不为所动,项羽无奈,只好将太公与吕雉放还。

吕雉与刘邦是结发夫妻,又是患难夫妻,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封吕雉为皇后,立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苦尽甘来,吕雉应该有好日子过了,但吕雉的日子并不好过,她和太子的地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原来,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打败,只身一人落荒而逃,到一处人家乞饭借宿。这家主人听说他是汉王,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并且当天就完婚,这就是后来的戚夫人。刘邦打败项羽后,就派人把戚夫人接来。

戚夫人年轻貌美,善于歌舞,还会弹唱,粗通文墨,又会体贴奉迎,这还不说,她还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如意。为此,刘邦对其宠爱有加,逐渐疏远了吕雉。由于戚夫人独得专宠,所以吕雉很生气,但是没有办法。对于吕雉的怨恨,戚夫人也很忧虑,为了避免吕雉的迫害,更为了自己的将来,她五次三番地乞求刘邦立如意为太子。刘邦开始不同意,戚夫人就经常哭泣哀求,久而久之,刘邦不免心动。刘邦要另立太子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太子刘盈生性软弱,刘邦很不喜欢,而如意却聪慧刚毅,刘邦觉得很像自己,十分爱惜。刘邦思前想后,打算另立如意为太子,这样既可保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又能安慰爱妃。吕雉何等聪明,早已察觉到了这点,日夜心惊胆战,但她知道刘邦全部身心都在戚夫人身上,自己无法接近,只能空白焦急。

汉初的惯例是,如果不是太子,皇子年满10岁应当改封就国。如枣到了10岁时,按规定应当到封地去。戚夫人听到这一消息,大惊失色,因为如意一旦到了封地,就很难再见到皇上,更不用说朝夕侍候在皇上身边了,这样感情必定疏远,再也无法讨得皇上的欢心了。

戚夫人一时想不出好办法,只是痛哭不已。刘邦窥破了她的心意,说道:“你是不是为了如意改封就国的事哭泣?我本想立如意为太子,但是废长立幼,废嫡立庶,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况且太子并无过错,还是等等再说吧。”戚夫人听完,哭得更加厉害了,苦苦哀求。刘邦见爱妃如此可怜,不禁动摇了,决定第二天跟群臣商量改立太子的事。果不出刘邦所料,刘邦刚提出此事,大臣们就强烈地反对,尤其是汾阴侯周昌,当廷之上据理力争。周昌口吃,他对刘邦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见周昌憨直忠心,欣然而笑,改立太子之事只好作罢。吕雉在东厅偷听,事后见了周昌,不顾皇后尊严,居然给周昌跪下谢恩:“没有您,太子几乎被废。”可见吕雉心机之重。

P24-26

序言

如何读史,大有学问。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史知识,很难撩开历史的面纱;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很难体会其中的百般滋味。

读史就是与古人交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体悟他们的是非功过,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古人的悲喜人生。正因为如此,在读史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置身于宏大的历史洪流中,和古人面对面地交流,如此就能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心灵的脉动,洞察久远历史的尘封画卷。

历史犹如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汹涌而逝,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是凝固、暂停的现实,在凝固的历史画面上,趣读历史,看那些人物在历史舞台上如何演绎自己的一生,自有一番乐趣。

既然是读史,就少不了说说那些皇帝们,这里要说的不是那些英明君主,也不是昏聩之帝,而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帝王——艺术家帝王。这类帝王治国水平一般,艺术水准一流。可是,用艺术家的水平去做政治家的事,岂能不出乱子?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并未一直沉寂下去。她们通过各自的手段或才能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掌控着天下的男人和女人们。

俗话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有一类女子虽身处后宫,却有旺夫之能,造化着她们的男人。她们有的帮助丈夫打天下,有的帮助丈夫治理天下,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历史上有清官也有奸臣,二者的结果是清官流芳千古,奸臣遗臭万年。清官为民请命,舍身护法;奸臣祸国殃民,干尽坏事。清官虽是为了维护封建帝王的家业,却也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辉。奸臣就像钻进大树根部的蛀虫,自内而外地腐蚀着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若是不将蛀虫挖出,总有一天这株大树会轰然倒塌。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德不御才的权臣们。人生的诱惑很多,他们为了满足一己之私,将自身才华用于恶途,毁了一生,难以寿终正寝,留下了遗臭万年的恶名。其实,他们若能时时修德,可以名满天下,也可以名垂千古。然而,人生只有一次,容不得他们后悔和遗憾。

在权力的背后,总会有一个又一个陷阱。于是,有些仕途之人虽一心一意建功立业,最终却难逃厄运,死不瞑目。在动荡局势中,还有一些牺牲品。他们中有的无辜地失去了性命,有的背负了一生的耻辱。他们有心讨回公道,却无力讨要,或沉默以对,只想问心无愧,然而却受到后世的指责和声讨。

读史的乐趣还在于,可以用特殊的视角挖掘历史另一层面的一类人群:政治弃儿与文化巨人的结合体。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是文化巨人,又是正直官吏,其文化贡献与人格贡献相映成辉。不过,他们的文人性格在仕途上处处碰壁,以至于撞得头破血流,自己还不明就里。  到了最后,要谈谈英雄和时势的关系了。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总摆脱不了与时势的纠缠。当一个朝代兴起或没落时,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生逢乱世,他们顺势而起,只是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他们的起起落落,同样发人深省。

历史是庞大的、复杂的,读史容易,读懂很难,读出乐趣更难。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值得每个中国人细细品味。用心去体味,用生命去感悟,便能读出乐趣,悟出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