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类生命之源(水)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作者 冯晓晶//杨琛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晓晶、杨琛编著的这本《人类生命之源(水)》以水为主题,以较为详尽的资料、数据证明了水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当今中国及世界水资源危机的状况,阐述了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迫切性。书中还向读者推介了一些日常生活简便实用的节水方法。

内容推荐

《人类生命之源(水)》一书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利用大量的数据阐述了水资源的现状和所面临的种种不容乐观的问题,深刻检讨了人类行为对水资源的种种影响。

《人类生命之源(水)》由冯晓晶、杨琛编著。

目录

水世界

 敬重水资源,从你我做起

 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淡水资源

世界各国水资源指标排序

严重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的未来

 世界上与水有关的节日

中国甘南舟曲藏族的朝水节

中国傣族泼水节

中国苗族龙船节

瑞典斯德哥尔摩水节

缅甸水节

世界水日

 英国大旱洗澡限4分钟

 水资源稀缺程度惊人

 各国雨水利用招数

美国:新开发区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英国:伦敦世纪圆顶用雨水冲厕所

德国:利用雨水每年可节省大量饮用水

丹麦:雨水成了可替代水源,以减少地下水的消耗

日本:雨水入渗设施遍布楼前屋后

中国:北京团城——古代雨水利用的工程杰作

 世界各地调查:哪里的自来水能直接喝

德国:自来水婴儿都可直饮,大城市每年检测上万次

美国:全国每年百亿美元改良水质,多数家庭仍自备过滤装置

 保障饮用水安全各国层层设防

经验一立法完善

经验二保护水源

经验三 设立应急机制

经验四 狠抓水质监测

 各国水质监测新技术

西班牙靠“机器鱼”

德国水质每小时一测

美国水质情况网上可查

英国水质差可索赔

欧盟高标准高水价

 加拿大最小城市拥有世界上最好自来水

 德国、荷兰的用水及节水

德国、荷兰的节水政策及措施

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小国大谋略

 德国家庭节水意识很强

 芬兰:“千湖之国”的治水之道

 美国私人水井水质存在风险

水危机

 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一滴污水的危害有多大

 水对世界环境的影响

水对气候的影响

对地理的影响

水对生命的影响

水和农业的发展

水和地震之间的特征联系

水和水系之间的特征联系

 值得人类深思的地球水资源忧患

 节约用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我们如何来解决水危机

 水资源枯竭速度急剧加快

 南北各地皆现水危机,节水行动刻不容缓

 全球气温如果再升3℃,30亿人将没水喝

60%森林不复存在

“倾覆点”本世纪中期来临

水文化

 中国水文化

 人与水的不解之缘

 水文化个性价值及其构成

哲学个性价值

社会个性价值

经济个性价值及其构成

水文化个性的价值评价

 古代名医充分利用水

 水的文化表现形式

水之道

水之智

水之德

水之缘

水之赋

茶,水知道

山,水知音

酒,水知性

墨,水知书

哲学与水

宗教与水

 水之精华乐章

 一滴水承载一个世界一个生命

 海水淡化能否让水质难题化危为安

 水,为什么会如此重要

 水文化内涵探析

 读懂了水,便读懂了人生

古代先贤与水

孔子与水

孟子与水

荀子与水

老子与水

庄子与水

管子与水

墨子与水

孙子与水

水与科技

水资源短缺,电力行业面临节水能力大考

自来水的消毒方法

水为什么要消毒

自来水的消毒方法有几种

不同种类水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纯净水

什么是矿物质水

什么是天然水

山泉水和矿泉水有什么区别

 雨水量的分级方法

 淡化的海水能不能喝

 水电建设绿色工程

 水的来源

 水在现代科学处理下的分类

 饮用水水质的科学研究方向

 有什么样的水质,就有什么样的体质

 如何判断水中有重金属

 科技实现空中取水

人工降雨新法多

向生物汲取灵感

成功进入日常生活

科学家破解地球上的水形成之谜

水也会衰老

水与人类的日常生活

 家庭水路改造

水路改造防水最重要

水路改造要注意的问题

水路改造要按规矩施工

 家庭水循环系统的探讨

 家庭节水措施与说明

关于节水的方法与措施

节约用水与浪费水的行动比较

 水垢是好是坏

 生命与水的关系

人体与水体

水是胎儿的神奇摇篮

水与疾病

水的误区

水的选择

 家庭饮水的5大健康原则

原则1:尽量喝有水源地的天然水

原则2:仔细阅读桶装水标签

原则3:常喝弱碱性水

原则4:莫用饮料代替?

原则5:口不渴时也要常?

 6种水喝不得

 10个喝水坏习惯有碍健康

附录

 全球性水资源问题的挑战与应对——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案例研究

后记

试读章节

水资源枯竭速度急剧加快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和印度德里科学和环境中心在世界水日(3月22日)发布了几篇令人们感到惊恐万分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道称,地球水资源正在迅速减少,如果人类还不重视水资源问题,那可以预见下一场战争将是为水资源而战。日益枯竭的水库可能将超过炸弹和恐怖主义对国际安全构成的威胁。这些令人悲伤的预测并不是为吓唬当政者和大多数消费者,因为人类现在仍然很少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上百万加仑的水资源浪费及环境的不断退化。目前城市居民对废水保存和回收计划仍然漠不关心,他们正把他们自己推向悲惨的境地。

有多少像德里一样的“文明”城市的水资源是充足呢?据估计,在30年内全球食品需求总量将增加55%,如果这样,那么用于灌溉的水资源需求也将相应增加。20世纪,全球人口总量增加了2倍,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了6倍。农业是水资源消费的大户,其次是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多数生活和工业废水可以再回收使用。在今后15年内,随着河水回落、河口盐碱度升高、鱼和水生植物物种的消失,水资源短缺状况和环境恶化情况将变得更加突出。可能到2020年的时候很多国家就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事实上,全球有五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容易受洪水和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地区,包括印度、中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菲律宾、荷兰和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将因此而面临威胁。那些像孟加拉国一样喜欢修建大坝的国家还将面临另一项威胁。孟加拉国政府修建了30多个大坝、拦河坝和引水工程,这些工程将在枯水期时减少河流60%的流量。大量耕地的消失将引发食品短缺,而食品短缺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对渔业造成破坏。穷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得到足够的水资源供应,因此他们将面I临营养不良和疾病的困扰。

可能情况不会像预测的那么糟糕,一些像印度一样的国家在改善水资源管理方面进展良好。当然,政府总是会说一切正常。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约40%的水资源被管道泄漏和盗水所消耗。在印度,由水资源分配所引发的贪污可能是最多的。据一份民意调查显示,41%的被调查者承认向官员行贿以求少报用水量,30%的人称为了修复水管他们必须行贿,12%的人表示,只有行贿才能获得新开自来水供应。

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水资源峰会呼吁各国在2005年完成其水资源综合管理及有效使用水资源计划。但是仅有12%的与会国在会议提出的最终期限内完成了这一目标。亚洲地区水资源2025年前景报告称,为了能让所有人的生活条件、健康和福利水平得到改善,制订一份和谐完整的水资源发展管理计划是重中之重。一些像腹泻和疟疾一类的疾病通常与水源质量有关。全球已有数百万人死于这类疾病,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年龄还不到5岁。如果我们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更好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服务,我们可能能够挽救大多数死于这类疾病的宝贵生命。

令人痛心的是,越来越多地区的水源质量正严重下降,从而导致生态系统迅速恶化。约近90%的自然灾害与水有关,而且这些灾害愈发频繁。滥用土地、森林面积缩小、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以及盲目灌溉也是造成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制定了一个千年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把无法得到足够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受各种各样原因的影响,该目标很有可能会无法实现,比如在新计划中出现的管理不善、贪污腐败、科研不足和投资缓慢。因此有必要对饮用水定价和分配政策进行更加详细的审查。

还有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即很多发展中国家对其拥有水资源的多少和确切的供求方式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该问题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否则将有可能引发战争。

P77-78

序言

水的化学分子式H2O,从科学意义上来解释就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氢氧化合物,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也以固态或气态存在。

水乃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任何生命最终是无法生存的。水是人世间最寻常、最重要之物。说最寻常,是因为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说最重要,是因为水是动植物机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阳光、空气并称为生命的三大要素。

水又是智慧之泉。那个表面上与世俯仰、安时处顺、显得软弱的自然人格,不正是在无为的表面下凸现无不为的巨大目的吗?这就是道家的智慧。水能给我们很有益的启迪,诸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人之清浊,原在于自处、自取。又如水能随物赋形,就于方则方,就于圆则圆,不拘一格,灵活自如。人生在有些时候,有些事上,必须旗帜鲜明,坚如磐石,守贞保节,效法山之坚定;而在有些时候,有些事上,又必须随机应变。随遇而安,随缘自适,学习水之灵活。

荀子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变则覆舟。”唐朝大臣魏征由此感悟到民众是决定国家兴亡的重要力量,他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民众就像水一样,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安顺时他们能负载着大船前行,一旦被惹怒了,就难免覆舟之灾。春秋战国时的智者,还从“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中发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警示,总结出“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宜之使言”的千古真理。使社会稳定和谐的根本大计,就在于让天下老百姓讲话。古今中外皆然。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讲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有利万物而不争己利的精神,正是道家思想精髓中的上乘境界。《道德经》又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善处其下,广纳百川,才会有江之滚滚无尽,海之浩浩无边的壮观。满招损,谦受益,虚怀若谷,才能充盈丰富。人们正是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和“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体悟到“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治国安邦的大道理。

世界上恐怕没有比水再柔而弱的东西了。一滴水,晶莹剔透,柔弱不堪,如果离开了江河湖海,瞬息间即干涸,但如果千千万万滴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就会孕育出惊天动地的力量。平静时,仿佛一点力量也没有,可是一旦大风推涌,潮汐暗助,或者山洪汇聚,决堤而泻,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无穷无尽的能量,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移山倒海,直令天地无奈,教日月失色。从这方面来说,世界上恐怕没有比水再强再刚的东西了。试看人类历史上的几度沧桑巨变,造成的原因既不是人为的力量、动物的力量,也不是风的力量、火的力量,而是水的力量。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洪水传说,正好共同印证了这一史实。

水又是变化莫测的。它的常态是液体,有时澄澈纯净,一尘不染,可比君子之善;有时又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甚至同流合污,藏污纳垢,甚过小人之恶。水又可以化为气体,至轻至微在空气里隐而不见;或者化为云彩,随风飘荡,斯须改变如苍狗。水还可以凝结成冰,至硬无比,牢不可破,就连用钢铁建成的船舰,在冰山面前,也显得形同草木,不堪一击。水也可凝结成雪,雪花如同朵朵白花从空中飘下,洁白无暇。

水之变幻神奇,还表现在它总是给人以倒影。一方面真实无隐,如实反映,毫不隐瞒,映进去是什么,反映出来的就是什么;另一方面却又都是反着映现出来的,任何真实的事物经水一反映,左变成了右,上变成了下。这种真率的颠倒,铁面无私,公开公正,不偏不倚。正入其中,反着映出,人间万物,概莫能外。

水的行迹可称为“玄妙”,水来自“不胜寒”的高处,那是俗人不敢想像的地方。水在山间聚成小溪,谁也不会想到这么涓细的东西不停地流有何意义,她会流向何处。远在人居之外的大海是山里人从未见过、谁也不知的地方。来自拔尖高处,奔向遥远梦想,这就是充满艺术精神的道家的自然人格。

水能性淡为吾友,个个解虚心是我师,水因善下能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大,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常不满为心等等一些名句,都蕴含哲理,使人回味无穷。

让我们对水存一分敬畏之心!存一分感恩之心!存一分护卫之心!

后记

水是人类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换言之,水是生命之源,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地球资源。它哺育了众多古老的人类文明,同时也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血脉,可以说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

在本书付梓之际,连自己也感到有点奇怪,自己曾从事过军旅生涯,铁道交通等专业工作,现从事水方面的工作时间还短,是水利战线上一名新兵,怎么有能力去探究水呢?其实这主要是责任和兴致所至,好多所谓观点其实都是即兴之作,但在新老朋友的点拨下,你一言、我一语串起来,便有书的影子了。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谨向指导帮助过的各位领导、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了他们鼎力支持,才得以圆满地完成,特别要感谢杨新防、肖慧子等同志提供的帮助,使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利用大量的数据阐述了水资源的现状和所面临的种种不容乐观的问题,深刻检讨了人类行为对水资源的种种影响。

鉴古而知今察往而思来,让我们总结过去,反思现在,看清未来,总揽全局,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