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滨逊漂流记/中国书籍编译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丹尼尔·笛福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丹尼尔·笛福编著的《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难,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长达27年的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依靠个人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并最终回到文明社会。本书情节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多年来备受读者们喜爱。

内容推荐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反映了18世纪资本主义在上升时期的社会面貌,鲁滨逊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人物。多数读者都认为鲁滨逊在那么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依靠聪明才智及勤劳的双手就能战胜现实中的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去,还生活得很好,是一个敢于冒险并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资本主义英雄人物。鲁滨逊是一个成功的个人奋斗者形象,作者丹尼尔·笛福赋予鲁滨逊种种优良品质:勇敢、机智、热情、坚强、乐观,既有冒险者不断的追求和探索,又有求实苦干的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的语言自然流畅,文字通俗易懂。小说中令人难忘的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丹尼尔·笛福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1632年,我出生在英国约克市的一个富裕人家。我父亲不是英国人,他来自德国不来梅,起初定居在赫尔:他经商发了大财后便收了生意,之后迁居约克,在那里他娶了我母亲。我母亲娘家姓鲁滨逊,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此我的名字叫鲁滨逊·克罗兹内尔。但是,由于英国人的发音习惯,我们的姓被读成了“克罗索”,连我们自己也这么叫,这么写。所以我的朋友常常也这么称呼我。

我有两个兄长,大哥是驻扎于佛兰德斯的英格兰步兵团的中校,大名鼎鼎的洛克哈特上校曾指挥过这支部队。大哥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的战斗中阵亡。二哥的下落我至今都一无所知,就像我父母对我后来的境况也全然不知一样。

作为家里的老三,我从未学过什么谋生的手艺。很早我的脑子里就充满了许多不着边际的想法。我父亲年事已高,他让我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又是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又是让我接受普遍实行的乡村义务教育,而且还打算让我将来学法律。然而我什么都不感兴趣,一门心思就是航海。我对航海的热爱不仅让我激烈地违背父愿,违抗父命,抵触母亲和其他亲友的央求与劝说。我的这一天性中似乎有着某种命中注定的东西,终将直接导致了后来降临于我身上的悲惨命运。

我父亲是个睿智而又慎重的人,他预见到了我的企图,便严肃地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他的房间里。他因为痛风病只能待在那里。就这个问题,他非常温和地规劝我,他问我,除了一个喜欢云游四海的爱好外,我还有什么理由要离开家,离开故土呢?而在这里我可以得到有力的保荐,通过勤奋努力发家致富,有个美好的前程,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他告诉我,那些出洋冒险的人,要么是那些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人,要么就是一些妄想暴富者。他们想通过冒险发迹,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毫无必要。就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介于两者的中间,或可称为平民社会的上层。以他多年的阅历来看,他认为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社会阶层了,这一社会阶层最让人幸福。既不需要像下层的劳力者那样辛苦劳作,饱经苦难与艰辛,也不需要像上层社会人士那样为面子、奢华、野心和嫉妒所累。他告诉我,我可以通过下面事实就可以判断身处自己所在地位的人是多么的幸福,那就是所有人都羡慕这种生活状态;许多国王都常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种种不幸的结果,恨不得自己能够身处在高贵与贫贱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地带。《圣经》中的智者在祷告时也希望自己既不贫穷也不富有,这也就证明了这种状态正是真正幸福的标准。

他告诫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只有中间阶层的人灾祸最少。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饱受盛衰变化之折磨。而且,中间地位的人既不会像上层社会的人那样因为骄奢淫靡的生活而身心俱病;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憔悴不堪。只有中间地位的人才有福分享受各种乐趣,一辈子过着安宁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分。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平安安,清静悠闲地过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苦。他们既不必为每日的生计做牛做马,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于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熏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以顺顺利利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生活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

接着,他诚挚而又十分慈爱地告诫我,别孩子气了,不论从常理来说,还是就家庭出身而言,我都不必吃这些苦的。他说,我本不必为每日生计而担忧,他会为我做好一切安排,并将尽力让我过上前面所说的中间阶层的生活。如果我不能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那完全是我的命运或我自己的过错所致,而他已尽了自己的责任。因为他看到我的打算必然会给我带来伤害,因此向我提出了忠告。总而言之,他答应,如果我听他的话,安心留在家里,他一定会尽他所能帮助我。至于我打算离家远游的事他是绝不会支持的,要是我万一遭到什么不幸,那怪不得他。最后,他又说,我应以大哥为前车之鉴。他也曾经同样恳切地规劝过大哥不要去佛兰德斯打仗,却劝说不了大哥。当时他年轻气盛,决意从军,结果丧了命。他还对我说,他当然会永远为我祈祷,但如果我执意走出这愚蠢的一步,那么,他敢说,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的。当我将来呼救无门时,我才会想到自己没有听从父亲的规劝,但那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事后想起来,我父亲最后这几句话可以说是料事如神,不过我认为我父亲也没料到自己居然会有如此的这种先见之明。我注意到,当我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泪水纵横,尤其是讲到我那阵亡的大哥时,当讲到我将来子然一身、呼救无门只能空自后悔,更是动容,再也无法交谈下去,他对我说,他心里堵得慌,再也说不了话了。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说实在,听了这样的话谁还会无动于衷呢?我下定决心再也不想去海外闯荡的事,而是遵从父亲的意愿待在家里。然而,唉!才没过几天,我的这份决心就被自己不知丢到哪里去了。简而言之,此事过后还没几个星期我便决定要远走高飞,免得我父亲继续来缠着我。不过我这次并未仓促行事,也不像先前那样头脑~热想干就干,而是等到有一次母亲心情显得比较好的时候去找她,跟她说我一心只想着出去见见世面,此心愿不了,什么事我都静不下心来干。父亲还是答应我为好,别逼我私自出走。我已十八岁了,无论是去做学徒,还是去给律师当助理都太迟了。而且,我敢肯定,即便是去做学徒或是当助理,也肯定等不到满师就会从师傅那里逃走,跑去出海了;要是她愿意去跟父亲说说,让我出海一次,如果我回家后觉得自己并不喜欢出海闯荡,那我就不会再想出海,而且我保证会加倍地努力,弥补我所浪费的时间。

我的这番话让母亲十分生气。她告诉我说,她知道去跟父亲说这种事只是白费口舌而已。父亲非常清楚出海闯荡这件事会给我带来多么大的伤害,这种攸关利害关系的事情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她还说,她实在难以理解,在父亲和我谈话之后我竟然还是想出海闯荡,她知道父亲当时是何等的慈爱,何等的语重心长地劝诫我。她说,总而言之,如果我还是要自寻绝路的话,那谁也帮不了我。但要想得到他们的同意是绝不可能的,在这件事情上她绝对不会帮我去劝说父亲同意我出海的,这样我以后才不会说,当时我父亲是不同意的,但我母亲却同意了。

P1-3

序言

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在18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中,笛福名列第一(另三位分别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理查逊和亨利·菲尔丁)。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在其人生的最后20年,凭借老骥伏枥的雄心和深刻的人生历练,塑造了鲁滨逊·克罗索、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珊娜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笛福在写《鲁滨逊漂流记》时已59岁了。本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生活在离智利400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达四年四个之久,四年后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这则奇闻在社会上轰动一时,也引起笛福很大兴趣,于是他就以塞尔柯克的遭遇为素材,经过精心的艺术加工,创作了这部闻名世界的杰作。小说一经发表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读物,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形象一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受到广泛欢迎。《鲁滨逊漂流记》不仅是笛福的代表作、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同时也是英国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不愿过安逸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也不听从父母的劝告,执意离家进行了三次航海活动。这三次活动经历各不相同,第一次有惊无险,在大船被毁的情况下,乘坐他的小船脱险了。这次的经历没有吓住他,在对冒险和财富的强烈渴望下,鲁滨逊进行了第二次出海冒险。这次他被海盗发现并被抓为奴,但很幸运地逃脱了。第三次冒险就带有殖民主义性质,鲁滨逊为了低价购买黑奴回巴西的种植园,就和当地的一些种植园主进行了第三次航行冒险。这次他们的船在海上遭遇了风暴,除了幸运的鲁滨逊外,其他人都在这次海难中遇难了。鲁滨逊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并在这里独自生活了28年。最后,鲁滨逊是乘坐一艘路过的英格兰船才回到了英格兰,并娶妻生子,同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反映了18世纪资本主义在上升时期的社会面貌,鲁滨逊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人物。多数读者都认为鲁滨逊在那么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依靠聪明才智及勤劳的双手就能战胜现实中的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去,最后还生活得很好,是一个敢于冒险并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资本主义英雄人物。鲁滨逊是一个成功的个人奋斗者形象,作者笛福赋予鲁滨逊种种优良品质:勇敢、机智、热情、坚强、乐观,既有冒险者不断的追求和探索,又有求实苦干的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的语言自然流畅,文字通俗易懂。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丹尼尔·笛福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鲁滨逊漂流记》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发表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年内印刷出版了四次,尚供不应求,后又多次再版。笛福本人被冠以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的美誉,同时这部作品也开创了“荒岛文学”这一独特文学领域的先河。英国文坛评价道:在人们的创作中,除了《鲁滨逊漂流记》、《堂吉诃德》与《天路历程》外,未必还有读者希望读写得更长的作品了。欧洲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卢梭盛赞该书,并把它推荐给每个成长的男孩子。

感谢中国书籍出版社给了我这么一次为广大中文读者服务的机会。同时也感谢责任编辑赵丽君女士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力求“信、达、切”(刘重德语)地再现原作的风采,尤其是在追求语言风格的对等上,译者费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与接受。你们的喜爱是我不懈努力的永恒动力,你们的批评指正是我不断完善的巨大助力。

梁志坚

2015年6月

于莆田学院翻译研究中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