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卡尔·桑德堡,不仅是代表美国力量和天赋的记者与传记作者,也是体现美国精神意志、用美国口语进行创作的桂冠诗人。“他,就是美国。”十三岁即辍学进入社会工作,从城市躁动喧嚣的横街窄巷和篷车的车底看遍世界百态,也有异常丰富的闯荡和战斗的经历,因其诗作书写的是“人民的诗篇”,深受民众喜爱,被称作“人民的诗人”。 本书是桑德堡的诗歌精选集,从其标志性诗集——《芝加哥诗抄》、《剥玉米皮的人》(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烟与钢》、《日灼西方的石板》、《早安,美国》、《人民,是的》、《诗全集》(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中遴选主要代表作,涵纳早期、盛年和晚期的全部优质作品,全面呈现其诗学主张、技艺和风格的衍变。 在他的诗中,有钢的祷告——喷烟的烟囱、淬火中的链轮、蓝衣的底层工人,有庞沛的想象力——人类与机器的梦想,有沉默——进入梦乡的摩天大楼和浸泡在阳光中的玉米田,有遥远年代的孤独——城市瓦砾之间的空地等景象。博尔赫斯曾评价道:“在桑德堡身上有一种疲倦的忧伤,一种平原傍晚时的忧伤,泥沙浊流的忧伤,无用却又精确回忆的忧伤,一个在白天和黑夜之间感受到时光流逝的男人的忧伤。” 作者简介 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1878—1967),诗人、作家、记者、编辑,三度普利策奖获得者,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丰碑”,因其诗作深受民众喜爱,又被称作“人民的诗人”。 桑德堡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瑞典裔铁匠之家。十三岁即辍学进入社会工作,最初帮人运送牛奶,其后做过理发店杂工、廉价剧院换布景员、砖厂机车手、陶器厂车工学徒、丹佛和奥马哈酒店洗碗工、堪萨斯州小麦田收割手等。曾有过一年军旅生涯,归来后进入格尔斯堡的伦巴第学院学习,并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亚拉伯罕:战争的年代》《芝加哥诗抄》《日灼西方的石板》《烟与钢》等。 桑德堡承继惠特曼的精神传统,以粗犷豪放、一泻无遗的直白风格闻名,作品融合情绪、语调、意象,蕴藏巨大能量,富有辛辣的活力与高迈的激情。他广泛地(且漂亮地)采用极具隐喻性的俚语入诗,以日常讲话的节奏描绘先驱开拓的岁月里的赤裸而强劲的现实,缔造了美国工业主义年代的史诗。 目录 卡尔·桑德堡(路易斯·恩特梅尔) 选自《芝加哥诗抄》(1916) 芝加哥 速写 民众 迷失 港湾 他们会说 厂门 哈斯特德街车 地铁 马车夫的告别 叫卖的鱼贩 游艇 挖土工 列入黑名单 玛格 安娜·茵萝丝 玛米 个性 累积 致某些熟练工 特快 在后巷 一枚硬币 爆破手 运冰工 杰克 黑人 风格 帽檐下 一口气 铜 准备杀戮 摩天大楼 雾 绯红 波动 亲属 白皙的肩膀 铁器 统计 纽扣 而他们服从 颚 战争 战争和终结 狮身人面像 致一个死人 收获月下 后院 防波堤上 我歌唱 六月 废砖厂夜曲 窗 哥儿们 罂粟 孩子月 玛格丽特 卖笑的人 哈里森街法院 准海默尔酒馆 离去 一整天 老妇人 流浪汉 我是人民,民众 政府 语言 给离世意象派的信 废品商 银钉 选自《剥玉米皮的人》(1918) 大草原 伊利诺伊州农民 安打与得分 夏末村庄 奥马哈酒店窗外日落 静物 乐队音乐会 地方 马尼托巴省公子罗兰 芝加哥诗人 比尔贝 南太平洋 洗衣妇 一辆汽车的写照 野牛比尔 钢的祷告 漫画 室内 给黎明前出发者的赞美诗 基奥卡克附近 律师 三个球 单调乏味 指节套 楼上 泥水匠的爱 冷冢 老奥萨沃托米 草 滴水嘴兽 房子 来自发白的嘴唇 一百万年轻工人,1915 烟 选自《烟与钢》(1920) 烟与钢 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上的五座城镇 工作党 帽子 他们都想演哈姆雷特 手动系统 条纹 赌双骰的人 红发的餐厅收银员 共谋 在家的刽子手 人,人的猎人 沉默的围裙 死神掐着骄傲的人 “老派的报答式爱情” 奥萨沃托米 律师知道得太多了 三 美国远征军 浮雕 而这就是一切吗? 海水冲刷 海尔格 婴儿脚趾 贪睡者 宝拉 法洛克威之夜,直至早晨 西班牙人 既成事实 格里格死了 三一安宁 杰克·伦敦与欧·亨利 两个陌生人的早餐 一块电招牌暗了下去 他们购买时着眼于外表 微光 白灰 轻歌舞剧的舞者 二月的波托马克镇 野牛黄昏 全新农用拖拉机 丹 摩天大楼爱上夜 我的人民 伤感 选自《日灼西方的石板》(1922) 风城 在坟墓的门口 危险职业 道具 悲伤大使 选自《早安,美国》(1922) 早安,美国(选二) 小小的家 乳白的月光,让牛睡下 缓慢程序 夕阳 对纽约的三种看法 脸 夜曲两首 他们年轻时相遇 神秘传记 札记 选自《人民,是的》(1936) 17 19 21 107 选自《诗全集》(1950) 布里姆 被遗忘的弗朗索瓦·维庸 锤子 锤击 尘埃 我们要有礼貌 月亮狂想曲两首 我们的地狱 序言 卡尔·桑德堡 路易斯·恩特梅尔 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一八七八年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 瑞典裔家庭。他的求学过程 断断续续,随遇而安,十三 岁即辍学进入社会工作,最 初帮人运送牛奶,其后六年 ,先后做过理发店杂工、廉 价剧院换布景员、砖厂机车 手、陶器厂车工学徒、丹佛 和奥马哈酒店洗碗工、堪萨 斯州小麦田收割手等。这些 工作经历,比一般学习生涯 更充实,让桑德堡得以成为 美国工业化时期的桂冠诗人 。一八九八年美国向西班牙 宣战,桑德堡因渴望追求新 鲜的冒险经历,毅然参军, 加入了伊利诺伊州第六志愿 军第三连。 桑德堡从波多黎各的战 场回来后,进入格尔斯堡( Galesburg)的伦巴第学院 (Lombard College)学习 ,并平生第一次开始进行文 学方面的思考。由于他已从 许多大城市躁动喧嚣的横街 窄巷,以及篷车的车底看遍 世界百态,也有异常丰富的 闯荡、战斗和表现自己的经 历,所以这个“可怕的瑞典 人”能以篮球队队长的身份 不断地带领球队赢得胜利, 而且更广受同学们崇拜,被 选为校报主编,也就不足为 奇了。 离开校园后,桑德堡为 维持生计,做过很多领域的 工作。他出任过一家百货公 司的广告经理,也为威斯康 星州的社会民主党 (Social-Democratic Party )做过地区组织工作。他还 当过销售员、小册子写手、 记者等。他为一家商业杂志 打工时,又成为一个“安全 第一”的专家;他撰写的预 防意外的文章,让他获邀参 加厂商会议,在席上介绍能 有效减少工业意外的机器防 护方法。 一九〇四年,桑德堡出 版了一小册只收录二十二首 诗作的诗集,虽然水平参差 ,但在感觉上竟出奇地与他 成熟期的作品相似。此外, 这些诗作实验,预见了后来 作品中极其抑扬变化的语调 ,并处处透显与亨利、林肯 和惠特曼的精神传承。这些 早期实验(押韵的诗除外) ,其中几首即使置于桑德堡 最新的诗集中,也绝无违和 感。《烟与钢》(Smoke and Steel, 1920)的语言风 格是比较强化的,但《米尔 维尔》(Milville, 1903)也 无疑属于同一风格,它是这 样开首的: 他们在新泽西州以南制 造玻璃。 日日夜夜,烈火在米尔 维尔燃烧,叫沙子放进光明 。 与此同时,桑德堡的记 者身份不断地苦苦挣扎,以 求维持诗人这身份的生命力 。桑德堡直至三十六岁时, 在文学界仍然寂寂无名。一 九一四年,他有一组诗作刊 登于《诗刊》(Poetry: A Magazine of Verse),同年 稍后,他的一组诗——现今 闻名于世的《芝加哥》 (“Chicago”),荣获“莱文 森奖”(Levinson Prize), 获得奖金二百美金。一年过 后,他的第一本完备著作终 于问世,虽然步伐缓慢,但 桑德堡还是欣庆自己能够功 成名就。 《芝加哥诗抄》 (Chicago Poems, 1916) 充满激动人心的力量;它一 泻无遗的直白风格,负载着 巨大能量,让人读来热血沸 腾。这几乎是一种兽性的狂 喜,也是一种拔高的激情。 桑德堡的语言虽然简单,但 深具力量;他广泛地(且漂 亮地)采用俚语入诗,一如 他的前辈诗人当年采用那些 现已过时的口语。这些诗, 立即就引来不少反对的声音 :桑德堡是粗糙的、野蛮的 ;他的作品丑陋而歪扭;他 的语言俚俗,不够精练,不 适合诗。那些低贬他的人似 乎忘记了,桑德堡只有在面 对野蛮暴行时才会显得野蛮 ;而在其坚忍的个性底下, 他其实是最温柔的在世诗人 之一;当他运用口语及极富 隐喻性的俚语时,他是希望 能在“轻快、耐嚼、凶猛的 字句”中寻找一种全新的诗 学价值——这其实无意中回 应了惠特曼的问题:“你以 为这些州份的自由和力量, 都只是和纤巧精致的仕女话 语有关?都是和过分讲究的 绅士话语有关?” 《剥玉米皮的人》 (Cornhuskers, 1918)是 桑德堡向前更进一步的作品 ;一如其前作,这部诗集同 样影响深远,但触角更为敏 锐。开篇第一首诗,即展现 大草原壮观的全景视野,显 然可见比之前大为增强的诗 力和节制力。这点与澎湃起 伏的挪威传奇相仿;《剥玉 米皮的人》热衷于一种辛辣 的活力,一种对大自然一切 壮丽的和骇人的事物的巨大 感应。但那种原始暴力,已 被压抑在一种神秘主义中。 在这本诗集里,有不少关于 美丽事物的精致感悟,必然 会让那些以为桑德堡只能写 些大拳头、粗脖子之类的诗 的人感到惊诧。其中的《冷 冢》(“Cool Tombs”),我 们这时代最深沉的抒情诗之 一,便是以一种新的声音打 动读者;《草》(“Grass” )的喃喃低语,安静处有如 更早期的、以猫的细步悄悄 潜入的《雾》(“Fog”)。 《烟与钢》是桑德堡前 两部作品的综合和升华。在 这部最为成熟的结集里,桑 德堡融合情绪、语调、意象 ,臻至一种新的强度。对于 标题诗来说,它有一个极为 配合的背景;诗中虽有一些 过于神秘的语调,但它不愧 是工业主义年代的史诗。这 里有喷烟的烟囱、矿场、来 自含铁岩层的巨圆石;这里 有庞沛的想象力:人类与机 器的梦想。这里也有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