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言文教育
二 孔子
三 墨子
四 孟子
五 庄子
六 荀子
七 《学记》
八 《尔雅》
九 司马迁
十 《急就篇》
十一 王充
十二 《千字文》
十三 《昭明文选》
十四 《方言》与《说文解字》
十五 刘勰
十六 《颜氏家训》
十七 《蒙求》
十八 韩愈
十九 柳宗元
二十 欧阳修
二十一 王安石
二十二 苏轼
二十三 朱熹
二十四 《千家诗》
二十五 “四书”
二十六 “五经”
二十七 《神童诗》
二十八 《三字经》
二十九 《百家姓》
三十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三十一 王守仁
三十二 唐彪
三十三 八股文
三十四 古代的书院教学
三十五 《教子良规》与《训学良规》
三十六 《昔时贤文》
三十七 《弟子规》
三十八 《幼学琼林》
三十九 《唐诗三百首》
四十 《学海津梁》
四十一 《塾中琐言》与《训蒙辑要》
四十二 李渔
四十三 朱柏庐
四十四 《古文观止》
四十五 《文字蒙求》与《教童子法》
四十六 废科举,兴学堂
四十七 清末中小学《国文》教科书
四十八 “五四”白话文运动
四十九 王照
五十 《曾国藩教子书》
五十一 蔡元培
五十二 梁启超
五十三 徐特立
五十四 鲁迅
五十五 夏丐尊
五十六 吴研因
五十七 黎锦熙
五十八 刘半农
五十九 艾伟
六十 陶行知
六十一 陈望道
六十二 蒋伯潜
六十三 郭绍虞
六十四 毛泽东
六十五 叶圣陶
六十六 王森然
六十七 阮真
六十八 朱自清
六十九 吕叔湘
七十 辛安亭
七十一 蒋仲仁
七十二 斯霞
七十三 袁微子
七十四 张志公
七十五 祁建华
七十六 春晖中学
七十七 《中学生》
七十八 《国文百八课》和《文心》
七十九 《国文月刊》
八十 苏区的语文教材
八十一 “《红领巾》教学”
八十二 “集中识字”
八十三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八十四 标点符号
八十五 简化汉字
八十六 《汉语拼音方案》
八十七 《现代汉语词典》
八十八 “文革”前的两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八十九 “文革”后的两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