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弹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杉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弹秦》一书是以秦国为主线,讲述了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一共一百多年的历史。书中有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商鞅、苏秦、张仪、庞涓、孙膑、赵武灵王、屈原、廉颇、李牧、白起、王翦、战国四大公子、李斯、吕不韦、嫪毐。又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成语出自这个时代,围魏救赵、合纵连横、前倨后恭、滥竽充数、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胡服骑射、毛遂自荐、奇货可居。本书一共有四章,分别按照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四个时代进行叙述,每章分为三、四十篇,每篇又以六百字左右的篇幅精炼的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把大秦帝国描述得简洁而详尽。通过故事里面的爱情、阴谋和杀戮,作者王杉在寻找历史后面的真相。

内容推荐

在耳熟能详的历史背后隐藏了无数的秘密,王杉编著的《弹秦》一书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最短的篇幅从秦国的视角讲述从分裂到统一的“小历史”。

感情、阴谋、杀戮、残酷的现实、无奈与绝望……众人皆知的故事,却选择了从鲜为人知的角度勾筋画骨。

目录

第一章 商鞅变法

 一、秦国的逃犯

 二、战国初期的超级大国

 三、一念之差痛失英才

 四、秦孝公的《求贤令》

 五、秦国的对手

 六、商鞅激动了

 七、商鞅三见秦孝公(上)

 八、商鞅三见秦孝公(下)

 九、商鞅舌战群臣

 十、商鞅变法

 十一、恐怖的执行力

 十二、崛起之路刚刚开始

 十三、中原混战

 十四、孙膑和庞涓

 十五、出逃齐国

 十六、围魏救赵

 十七、秦国的逆袭

 十八、魏国的反击

 十九、第二次变法

 二十、躁动的魏国

 二十一、马陵之战(上)

 二十二、马陵之战(下)

 二十三、秦国出兵

 二十四、与之分土

 二十五、伟大的君主

 二十六、巨星的陨落

 二十七、新起点之前的尾声

第二章 合纵连横

 一、锥刺股

 二、学无所成

 三、四处碰壁

 四、时来运转

 五、游说赵国(一)

 六、游说赵国(二)

 七、游说赵国(三)

 八、收复河西

 九、张仪出场

 十、豁达的张仪

 十一、智激张仪

 十二、苏秦的苦心

 十三、游说列国

 十四、将相不和

 十五、出逃楚国

 十六、游说齐国

 十七、齐国加入

 十八、齐宣王轶事

 十九、顾左右而言他

 二十、辽阔的楚国

 二十一、合纵成功

 二十二、荣归故里

 二十三、合纵连横

 二十四、取得信任

 二十五、首战告捷

 二十六、刚柔并济

 二十七、拉拢魏国

 二十八、巧舌如簧

 二十九、张仪拜相

 三十、修鱼之战

 三十一、千载良机

 三十二、出使楚国

 三十三、屈原的处境

 三十四、张仪欺楚

 三十五、鲁莽之举

 三十六、冲动的决定

 三十七、全身而退

 三十八、秦惠文王去世了

 三十九、张仪的命运

 四十、神秘的苏秦

 四十一、新起点之前的尾声

第三章 远交近攻

 一、大军压境

 二、问鼎中原

 三、举鼎绝膑

 四、季君之乱

 五、子之之乱

 六、齐国的阴谋

 七、招贤纳士

 八、乐毅登场

 九、燕国的崛起

 十、燕昭王的计谋

 十一、济西之战

 十二、孤军奋战

 十三、乐毅的计划

 十四、功败垂成

 十五、格局的变化

 十六、名将出场

 十七、赵国的情况

 十八、决心改革

 十九、胡服骑射

 二十、初见成效

 二十一、废长立幼

 二十二、赵武灵王的用意

 二十三、赵武灵王的野心

 二十四、赵章的阴谋

 二十五、沙丘之乱

 二十六、戛然而止

 二十七、怀王囚秦

 二十八、杀神白起

 二十九、平衡的环境

 三十、范雎出场

 三十一、下车避祸

 三十二、拜见秦王

 三十三、直言不讳

 三十四、一语中的

 三十五、远交近攻

 三十六、长平之战(一)

 三十七、长平之战(二)

 三十八、长平之战(三)

 三十九、长平之战(四)

 四十、长平之战(五)

 四十一、长平之战(六)

 四十二、长平之战(七)

 四十三、长平之战(八)

 四十四、长平之战(九)

 四十五、悲剧的赵括

 四十六、计划搁浅

 四十七、赵国食言

 四十八、围困邯郸

 四十九、战国四公子

 五十、白起称病

 五十一、毛遂自荐

 五十二、剑逼楚王

 五十三、楚国出兵

 五十四、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十五、白起之死

 五十六、邯郸解围

 五十七、秦昭襄王去世了

 五十八、新起点之前的尾声

第四章 一统天下

 一、天子下凡

 二、入赵为质

 三、奇货可居

 四、一番深谈

 五、华阳夫人

 六、击中要害

 七、赵姬出场

 八、生父之谜(一)

 九、生父之谜(二)

 十、生父之谜(三)

 十一、逃出邯郸

 十二、异人即位

 十三、异人去世

 十四、暗流涌动

 十五、楚系集团

 十六、秦始皇的弟弟

 十七、韩系集团

 十八、寂寞的赵姬

 十九、嫪毐之乱

 二十、韩系集团的灭亡

 二十一、吕不韦的立场

 二十二、嫪毐的反击

 二十三、失势的吕不韦

 二十四、李斯出场

 二十五、通天大计

 二十六、等待时机

 二十七、逐客令

 二十八、逐客令的背后

 二十九、尉缭的建议

 三十、灭韩之战

 三十一、名将李牧

 三十二、李牧守边

 三十三、趁火打劫

 三十四、廉颇老矣

 三十五、肥之战

 三十六、再破秦军

 三十七、王翦登场

 三十八、惨遭冤杀

 三十九、赵国之亡

 四十、儿时的好友

 四十一、保守秘密

 四十二、秘密谋划

 四十三、易水寒

 四十四、图穷匕见

 四十五、刺杀失败

 四十六、燕国之亡

 四十七、水淹大梁

 四十八、灭楚开始

 四十九、昌平君

 五十、信任危机

 五十一、艰难的选择

 五十二、意外的谋反

 五十三、名将出山

 五十四、以求自保

 五十五、楚国之亡

 五十六、不思进取

 五十七、不战而降

 五十八、千古一帝

试读章节

一、秦国的逃犯

一日,夜色已晚,秦国通往魏国的边境上一片漆黑,只有一处客栈亮着灯,客栈内只有老板一人,他站在柜台前,打了个哈欠,嘴里念叨着:“天晚了,收拾一下吧。”说着便慢慢悠悠地往门口走去。当他准备关门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于是便抬头望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一身黑衣,神情有些疲惫,还有点慌张。走到近前,稳了稳神儿,黑衣男子开口道:“请问有没有客房?来一间普通的就行,价钱好说。”老板听完之后,心中犯嘀咕,这么晚了还风尘仆仆的,肯定是要往魏国去,但也不像是行商之人,难不成会是逃犯?想到此处,老板心里咯噔一下,但神色如故:“本店明码实价,童叟无欺,但请客官出示证件。”“证件?”中年男子犹豫了。“商君新法施行十多年了,没有证件私自留宿是要处以极刑的,难道客官不知此事?”老板现在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了,心中的紧张在加剧,生怕眼前的黑衣男子谋财害命。可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位中年人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老板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松了口气,赶紧把大门关好,生怕再生出什么事来。

这位黑衣男子是谁呢?他就是老板口中的商君——商鞅。但他并不是来微服私访的,他确实是逃犯,正被秦国通缉,打算逃往魏国去。商鞅变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因为变法,秦国才走上富强之路,这个人对于秦国来说是里程碑式的大功臣,可为什么会被秦国通缉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这段故事出自《史记》,但商鞅住店未成之后的情节我觉得有些蹊跷,所以没有引用,待后文再讲。从老板的话语中可见商鞅新法的执行力之强,纵使在边陲小镇,也无人敢犯法,商鞅到来之前的秦国可绝对不是这样,正是商鞅执法严酷,绝不留情才能让新法贯彻的这么彻底,这样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二、战国初期的超级大国

既然想讲清楚商鞅需要从头道来,那就还得略微枯燥地讲述一下当时的背景了。

战国初期,由于弱国慢慢被吞并,很难生存,于是逐渐形成了七国争雄的局面(秦、齐、燕、楚、韩、赵、魏)。而诸侯国如果想强大,在当时只有一条路——变法图强,因为以往周王室分封天下,各国世卿世禄的现状根本无法适应群雄割据的局面,若不加强中央集权,鼓励农业,发展军事,就很快会被淘汰。在商鞅变法之前,最有名的莫过于魏国的李悝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而最有成效的肯定是前者,在魏国第一代国君魏文侯的支持下,变法成功,魏国迅速成为战国第一超级大国,当时文有李悝,武有吴起(对,您没看错,就是后来在楚国变法的吴起,这时候他的老板还是魏文侯)。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国君都是雄才大略。魏国虽然处在四战之地,经常两线作战(西边对秦,东边对其他几国),但常常打得其他国家满地找牙,而这个时候的秦国,被欺负得失去大片国土,甚至差点亡国。秦孝公执政之后,励志恢复失地,卧薪尝胆,发誓要报魏国欺辱之仇。

为什么要提魏国呢?因为现阶段的主角商鞅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魏国。商鞅并不是魏国人,他刚开始也不叫商鞅,而叫卫鞅,因为他是卫国人(他还有个名字叫公孙鞅,源自祖上姬姓公孙氏),只不过后来秦国给他的封地在商,所以一直称他商鞅。

商鞅在魏国干什么工作呢?给魏国的国相公叔痤当家臣,也可以说是幕僚。商鞅从小勤奋好学,尤其钻研法家学说,公叔痤非常赏识他,但一直没有机会给魏惠王推荐(魏武侯的儿子,魏文侯的孙子)。其实这样看来三十岁左右的他混得还不错,能得到头号超级大国的国相的赏识,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的主人公按时间顺序的第一次出场,就碰上了十分惊险的情景,过程嘛,下回分解。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在自己国家效力,老跑到别国混日子。其实当时“国”的概念指的是周王室,秦、魏等诸侯国有点像大军阀,再简单点比喻就算是大企业吧,有才之人可以尽情面试,被录用就能一展才华。再说,战国时代的思想是百家争鸣,忠君的概念更多是在儒家学说中体现,汉武帝之后儒家学说才登上舞台。所以,才华横溢之士频繁跳槽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一念之差痛失英才

一日,魏惠王亲自去探望病重的相国公叔痤,见到曾经意气风发的他,如今病入膏盲,心里不禁感伤起来。

“魏国能有今日,也全凭老相国殚精竭虑啊。如今这般,魏国该如何是好。”

“大王过奖了,老臣尽力而为,魏国人才济济,善治国者大有人在。”

“哦,老相国有什么人选?”

公叔痤看时机已到,便说:”老臣的中庶子商鞅有治国之才,由他辅佐大王您,一定可以灭六国而大一统。”

魏惠王听完,神色木然,然后说:“哦,老相国您安心养病,不打扰了。”说着起身要走。

“大王且慢。”公叔痤看到魏惠王如此表现,心中一急。

魏惠王转过身来看着他。

“如果您不想用他,那就把他杀了吧,别的国家用了他,对魏国会非常不利。”公叔痤沉重地说。

魏惠王默默地看了他一眼,依然没有说话,转身离开了。

出了门,魏王大笑,对左右说:“老相国病糊涂了吧,居然让我把国家交给商鞅。”

魏惠王一走,公叔痤便马上叫商鞅来,把对魏惠王说的话全部告诉了他,并带歉意地劝说他赶快逃走。  商鞅听完之后,并未紧张,淡淡地笑了笑,说道:“相国,魏惠王不听您的重用我,肯定也不会听您的杀了我,我还是留在您身边吧,用不着离开魏国。”

一场让公叔痤看来的危机,让商鞅三言两语就给化解了,由此看来他的洞察力确实非同凡响,对魏惠王的了解远超常人。而且关键在于他能沉得住气继续待在魏国,当性命攸关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冒这个风险。但魏惠王,因为一念之差,错失了战国初期最厉害的人物,而且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如果那时候还是魏惠王的爷爷魏文侯在世,那一定会重用商鞅,说不定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就叫魏了。但历史不容假设,令魏惠王把肠子都悔青的故事很快就会上演。

P2-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