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智者无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鲁艺兵主编的《智者无敌》是一本汇聚江城警星的纪实文学,不仅典型地展现了武汉公安民警的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英勇善战,敢于献身的牺牲精神,还细腻地表现了武汉公安民警执法为民、亲民爱民的动人情怀,以及先公后私、顾全大局的崇高思想境界。

本书的问世,在鼓舞士气、凝聚警心、联系人民群众以及增强公安队伍战斗力等诸多方面,亦将发挥更大的、更深远的积极作用。

内容推荐

鲁艺兵主编的《智者无敌》汇聚了活动开展以来的17颗“警星”,每颗“警星”由一位公安写手将其生动形象地描摹在了公安纪实文学的长廊上。他们虽然不像凌烟阁上绘制的魏徵、房玄龄、程咬金等二十四位功臣那样名震千秋,但他们或威武雄壮、或气宇轩昂、或机智敏捷、或情深意长的形象必将定格于公安史册。

目录

少年的选择

火车南站的“定海神针”

生死一瞬间

天仁社区的“句号警察”

“二桥第一调”

他是警营中最美的“笑脸哥”

推开一扇窗

警界IT达人

默默奉献的水上“验尸官”

“追赃哥”王勇

在路上

铁骨柔肠写大爱

苦口婆心,十年不辍

时尚女警爱“搭白”

智者无敌

视频侦查战线上的一只雄鹰

“网络神探”周菲传奇

飞翔的翅膀(代后记)

试读章节

追梦情怀

少年有了梦想,就像骏马脱了缰,许奎勤奋学习,决心实现自己的理想,上警校,当警察。2000年,许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湖北警官学院,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穿上心仪的警服,倍感威武雄壮,许奎乐滋滋地来到自己的警营第一站台北路派出所,从最基层起步。一个热情执着的好苗子,恰逢几位严格忠诚的老国优民警。“我们一眼就看出他是棵好苗子!”许奎的师傅——时任台北所所长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桂仁卯说,“这伢质朴,没有某些同龄人那样的坏毛病,烟酒牌都不沾,也不怕苦,家住得远,他就把家安在了派出所里。我们几个老同志不约而同特别严格地要求他。”

许奎虽然分在刑警队,但是所里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去做,哪怕跨出了刑警的行当。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师傅们还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了整套实践课程:居民办户口、辖区活动保卫、案件现场勘察、嫌疑人追捕……师傅们无一例外地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教给了他。

壮苗遇春雨,许奎如饥似渴的追逐自己的梦想。把大学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一步步充实提高,在台北所他迅速成长,小荷初露尖尖角。

闪光的星星最吸引眼球,出色的许奎很快被江岸分局刑侦大队挖走。刑侦大队给追梦的许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他被安排在了技术队。许奎开始并不理解,他认为他的梦在第一线,更想在一线冲锋陷阵。教导员吴建军对他讲:“一个技术全面的刑警,必须了解刑侦工作的全过程,从技术队这个岗位人手,才能全面掌握刑侦技能。”教导员一席话让许奎茅塞顿开。果然,当他离开技术队时,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刑侦技术能手了。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许奎已经为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将为他的梦倾注情怀,把他的青春热血献给他的最爱。

人民警察——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人民群众的保护神。许奎打从魂牵梦绕上这个职业,就注定没有了普通人的生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年没节没假日;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早没晚没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阴晴雨雪,警情就是命令,他们像弦上的箭,一触即发,勇往直前。

2011年春节刚过,江岸辖区砸、撬汽车门窗盗窃车内财物案件呈高发态势,该类警情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面对激动的受害人,许奎的心情也久久难以平复。他很着急:“你们放心,我要破不了案,抓不了嫌疑人,就愧对人民警察这个职业!”让受害人惊讶的是,眼前这个年轻刑警说这番话时,眼中擎着泪花,他是感到自责和愧疚。为了破案,许奎忘我地投人到调查工作中,一个一个不眠之夜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一下,他斩钉截铁地说:“案子一天不破,我就一天不回家!”经过详细研判,许奎发现沿江大道一线,此类案件发案突出,规律性强,布控守候抓现行的条件较好,于是,紧张的蹲点守候工作开始了。

一个月后,终于有了战果1

3月10日晚,许奎带队布控。接近次日凌晨零点时,一组队员有了重大发现:一名蒙面背包的黑衣男子,驾驶踏板摩托车闲逛,看见路边有车停靠,就鬼鬼祟祟的凑到车前窥视车内,形迹可疑。许奎带人悄悄接近,该男子似乎觉察到什么,迅速加大油门逃离。这一夜,大家无功而返。

3月11日晚,依据前一天的情况,许奎所在的中队全队出动,就连从事内勤工作的两名女民警都身着便装参与进来了。

为了实施精确打击,专案组将布控范围划在酒吧门前的200米路段,兵分七组,严防死守。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晚上10点30分,许奎首先发现目标,有两个人在汽车的后备箱掏弄锁眼。

许奎第一个冲出设伏点,迎着快速逃离的摩托车,将骑车男子连人带车扑倒在地,另一名嫌疑人也未能逃脱。犯罪嫌疑人高某、李某到案后,交代作案40余起,涉案金额达10余万元。当日抓获嫌疑人后,许奎依然没有休息,他又参与到追赃行动中,又是十多天的连续作战。

2011年7月,许奎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他出现在黄陂区武湖街,一直加班就是为了抓捕躲在眼前一栋小楼里的嫌疑人万某。5月下旬以来,这名嫌疑人伙同他人两次飞车抢夺得手。

6月12日晚8时,市民杨某骑电动车经过中山大道南京路口时,万某与同伙驾驶摩托车悄悄跟了上来,趁杨某车速缓慢时,万某等人的摩托车猛然加速,杨某以为对方要超车,没想到两车擦身而过时,杨某只觉得脖子上一紧,摩托车绝尘而去,杨某低头看时,自己那条价值4万元的黄金项链,已经不见了踪影。之前,万某及同伙还抢夺过孟某一条价值7000余元的金项链。

许奎与同事们苦苦奋战了一个多月,经过摸排研判,调查走访,终于锁定了万某的藏身之地。7月4日,天气炙热,从下午3点起,许奎一直蹲守,酷暑煎熬着,汗水湿透了身上的衣服。时间过得真慢。一秒一秒仿佛要把他烤熟,连日的苦战,疲劳像幽灵一样追随着他,上下眼皮打着架,他强撑着睁大眼睛,注视着眼前的楼房。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时间凝固了,树叶一动不动,只有树上的知了懒懒地唱着歌……直到傍晚6时30分,嫌疑人万某终于出现在公寓楼前,许奎跳起来从身后将他紧紧抱住,众同事一拥而上,将其控制。万某交代了伙同他人抢夺杨某、孟某的犯罪事实,同时还交代了另外三起飞车抢夺案。7月13日,万某的同伙落网,飞车抢夺案告破。  许奎来自普通百姓,他的追梦情怀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爱,他的爱早已升华到了人民群众就是他心中的一切。有这样的襟怀,才能心系群众的疾苦。你见过缠着受害人破案的吗?许奎就是这样的爱民刑警。

21岁的黄陂女青年丽丽,现在是许奎的好朋友了。在自己遇到那起抢包案之前,她一直对警察没有好印象,甚至认为警察根本就帮不了老百姓,可是,这一切都在案件侦破后改变了。

P4-6

序言

赵飞

和平年代里,生活把大量的艰辛和危险交给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头顶警徽,身着警服,怀着庄严的使命感,以满腔热忱和默默奉献的姿态,奋力前行,已成为人们眼中最熟悉的风景。

当代中国,正处在发展、变革、调整的时代洪流之中。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江潮涌,蓬勃发展。深刻地社会变革,曲折的改革进程,注定会让各色人物在时代的洪流中显影。正义与邪恶,崇高与卑鄙,英武与委琐,奉献与贪婪,相互交织,相互搏斗,沧海横流,最见英雄本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人民警察中流砥柱的英雄形象,就显得格外光彩夺目。

我欣喜地看到,在光彩夺目的这群人中,在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在繁忙且繁重的警务实践里,一颗又一颗明亮的警星,正从两万人民警察组成的藏青色方阵中冉冉升起。他们如浩瀚星空里最美丽的恒星,在各自运动的轨迹中,发着光,发着热,他们以自己的亮度,各自照亮了星空下的一方土地;他们也以自身的温度,各自温暖了在这方土地上安居乐业的芸芸众生。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所作所为,那些感动了众多群众同时也感动着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大多不是因为瞬间的激情、短暂的冲动,而是在理想之光照耀下的持续的长时间的付出。这种付出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温暖人心,鼓人奋进。在他们的身边,目睹他们无私的奉献,我为武汉警察方阵里有这样众多闪亮的警星而自豪。

当然,我更欣喜地看到,汇聚江城警星的纪实文学《智者无敌》,近日即将付梓,公开出版。它的问世,不仅典型地展现了武汉公安民警的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英勇善战、敢于献身的牺牲精神,还细腻地表现了武汉公安民警执法为民、亲民爱民的动人情怀,以及先公后私、顾全大局的崇高思想境界。

从这群冉冉升起的警星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长处。我们向他们学习,首先要学的是他们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习他们求真务实、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学习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习他们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智者无敌》的问世,在鼓舞士气、凝聚警心、联系人民群众以及增强公安队伍战斗力等诸多方面,亦将发挥更大的、更深远的积极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智者无敌》的作者,也是这些警星身边的民警。艺术根植于生活。一切优秀的文化创造,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生活的馈赠。公安工作,千头万绪,丰富多彩,它从不同的方面。为公安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和源泉。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警察放歌,是时代赋予公安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因此,我还希望我们的宣传干部,继续贴近生活,深入生活,继续在各种警务实践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展现民警英姿,塑造民警风采。

公安文学艺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既然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么,就让我们为伟大的时代放声歌唱吧!

后记

飞翔的翅膀

刘水清

如果天空没有星星,地球永远处在黑暗之中;如果公安队伍里没有警星,警察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平庸!

凡警察,没有一个甘愿平庸,因为平庸于外,不能扮演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公共管理者角色;于内,不能个性自我,枉费可以出彩却没有出彩的人生。于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成为了警察之为警察的行为动因。正因为如此,他们每个人都有成为警星的潜质,都为我市“每月一星”的闪亮登场作出了贡献。

成为了警星的人值得称颂,给警星提供一片闪耀天空的人更值得称颂。就像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一样,我们为市局党委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武汉警星”的活动叫好。

本集子汇聚了活动开展以来的17颗“警星”,每颗“警星”由一位公安写手将其生动形象地描摹在了公安纪实文学的长廊上。他们虽然不像凌烟阁上绘制的魏徵、房玄龄、程咬金等二十四位功臣那样名震千秋,但他们或威武雄壮、或气宇轩昂、或机智敏捷、或情深意长的形象必将定格于公安史册。

我有幸成为该集子的统稿人。统完全稿。两个词在我大脑中挥之不去,一个是智商,一个是情商。智商和情商,只要是正常人,或多或少地具有,而“警星”们的智商和情商所达到的境界却非一般人可比。

先说智商(IQ)。

科学家的高智商表现在发现自然密码,哲学家的高智商表现在发现宇宙真理,警察的高智商表现在发现擒贼方法。贼,是一切坏人的代名词,是违法犯罪的总称;擒,是发现,是揭露,是抓获;方法,是智慧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是秘而不宣的方法。方法的最高境界是谋略。谋略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的艺术,是艺术的科学。它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力,达到最小代价最大利益之效果。请看警星刘建祥的谋略方法之运用。

一天凌晨时分,刘建祥开车看见一条小路上走来5名年轻男子。借着车灯灯光,他又发现这些人的脖子上,都系着一条细细的红绳,红绳下是袖珍手电筒。刘建祥觉得异样,于是上去与他们搭讪。搭讪的结果是怀疑对方是贼。是贼就不能放过,带回所里分别盘问是上策。可自己孤身一人,如何将5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带回呢?谋略从刘建祥的潜意识中跳出来帮他的忙了。他眼睛一转,编出一个故事:“刚才,有人报警,说几个年轻人,把一个下夜班的人打了,头都打破了。是不是你们干的?”

“没有。绝对没有。”穿着米黄夹克衫的高个子见问的是打架的事,紧张的神经马上松弛了下来。

“我要问一下。”刘建祥拨通了安保队员的电话:“刚才报警说头被打破了的,赶紧地,带过来辨认。”

3个安保队员,分别从不同的部位跑过来。

“被打的人呢?”刘建祥冲着安保队员,使了个眼色。

“流了很多血,送医院了,怕出危险。”安保队员心知肚明“有情况”,配合得很巧妙。

“麻烦你们一起去医院看看,不是你们打的,我马上用车送你们回来。”刘建祥语气很诚恳。5个年轻人虽然不太愿意,但在一个警察三个安保队员的注视下,还是鱼贯上了车。

面包车开进派出所时,5人中年纪最小的小平头惊呼起来:“老大。这是派出所呀!”

经查,这5人是从贵州沿河流窜来汉作案的盗窃团伙。

试想,如果不用谋略能够如此轻松地将5人带回派出所吗?谁要是在此刻硬来,结果一定很糟。多年前我就看到这样一个事例,对付相同的穷凶极恶的歹徒,有人硬来有人谋来,其结果迥异。

1990年11月5日,广东省某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中队长何某只身追踪两名携枪的歹徒到广州火车站,追上之后立即上前盘查。两歹徒见有警察来盘查,拔出手枪向何某射击,猝不及防的何某身中两弹壮烈牺牲。俩歹徒随之逃匿。

事后查明,俩歹徒一个是香港人陈某,一个是广州人唐某。当侦查发现唐某的住处后,侦查员不再贸然行动,而是用计叫开房门,唐某自知反抗无用便束手就擒。抓陈某更是计胜一筹,据唐某交待,陈某随身携带有两支手枪和两颗手雷,此人凶悍诡诈,稍有动静就会设计脱身,如果实在脱不了身就来一个鱼死网破。当侦查得知陈某租住在郭某家时,4名侦查员趁郭某早锻炼之机,做通郭某的工作,由郭某带路,他们化装成生意人,不断讨价还价地进了郭家。陈某见是谈生意,没有在意。他们趁其不备,突然发力地将其生擒。其身边子弹上膛了的两支手枪和打开了保险的两颗手雷才一时没能成为凶残的陈某的帮凶。

可见,谋略于警察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有人对谋略的重要性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古今中外的大智大慧者都特别重谋。不仅孙子说‘上兵伐谋’,管子也说‘必先争谋’,孔子也说‘好谋而成’。我国的《史记》高度评价‘谋’的巨大威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西方的《圣经》也高度评价‘谋’的巨大价值:‘黄金和白银可以提供安全的保证,但是比不过腹有良谋。’在古代,可‘一策而转危局,一语而退千军,一计而平骚乱’。在当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计谋就是效益,计谋就是财富,计谋就是胜利。李瑞环说:‘强国富民,谋略为先。’丘吉尔说: ‘不能以武力征服的,靠谋略却每每制胜。’(王小平著:《本领恐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143页)”

和平时期,警察始终站在对敌斗争的前列,若不用谋,轻则无法发现、揭露、抓获犯罪分子,重则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谁也不能否认,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往往是拙劣方法造就。何副中队长为我们提供的就是这方面的教训。由此,我为我们的警星在解决对抗性矛盾时总能找到好的方法而由衷敬佩。警星许奎可以说是用谋高手,他少年时的一个套路可以写进少儿侦探教科书。

1995年,许奎上了中学,因家离学校很远,父母拿出家中全部的积蓄70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辆崭新的山地车。未曾想,有车的兴奋和快乐还未从脸上褪去,他的车却被人偷走了。许奎没有哭喊,也没有报警,而是暗下决心做一次“侦探”,去找回自己的车。

从这一天起,学习之外的所有时间,许奎都花在了找车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之后,在学校附近的一个路口,许奎看到了自己的车。他知道凭借自己一个少年的力量难以当即追回,于是借了一辆自行车,悄然地跟踪对方,直到对方将车停在了确定的地方,他才回家“求援”。妈妈与他一起从对方那里将自己的山地车要了回来。

有了这次经历,少年的许奎立下了当警察的志向。在他心里,警察都是一些智慧超群之人。

“警察都是智慧超群之人”虽然有点夸张,但从整体上看,警察的高智商的确是其他职业者难以比拟的。警界IT达人陈俊、“网络神探”周菲、视频金睛闵肖虎、验尸零差错吴红岩、无敌智者胡小军等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绝活”的程度,靠的什么?靠的是智慧。只不过他们的智慧与谋略比起来多了几分科学,少了几分艺术。

再说情商(EQ)。

有学者认为,人的成功80%是情商的作用,智商占20%。在我看来,对于警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情商、智商应该是各占一半。用一半的智商对付犯罪,用一半的情商服务人民。形象说来,智商和情商是警察前进的双轮和飞翔的双翅,弱化一方,前进则缺乏稳定,飞翔会失去平衡。当然,我们不能片面理解,以为对付犯罪只要智商而不需要情商,服务人民只要情商而不需要智商。就整体而言,智商对付犯罪、情商服务人民没错,但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智商情商要求的多少则要视情而定。

上面说到的许奎,少年就会用智找回被偷的自行车,做了警察,与违法犯罪分子斗智便成了家常便饭。而他用情服务人民一点也不差,有时还别具一格,缠着受害人破案就是典型一例。

女青年丽丽拎着的电脑包被飞车歹徒抢走。虽然报了警。但没指望公安机关能够破得了案,故对许奎的调查不予配合,每当许奎打来电话,都以忙为由而挂断,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个警察的电话仍然不断地打来,不接,便是接二连三的短信,有句话实在让她震动了:许奎说:“你要相信,我不会放走一个坏人,但你也不要给了坏人逃脱的机会!”警察为给自己破案用情到了这个份上怎能再拒绝?丽丽接受了许奎的询问,便把当时被抢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讲了个清楚明白。根据她所讲,许奎开展的侦查更具针对性。三个月后,案破了。丽丽接到通知到派出所领取被抢的财物时,不由得对许奎既感激又歉疚。

许奎缠着受害人破案基于他的两种情感:爱和恨。

伦理学家王海明先生说:“爱与恨则是指向客体的感情,属于主体对是否满足其需要的客体的心理体验。因为所谓爱,正如无数先哲所言,乃是主体对其快乐之因的心理反应,亦即主体对满足其需要的客体的心理反应;恨则是主体对其痛苦之因的心理反应,亦即主体对阻碍其需要满足的客体的心理反应。 (王海明著:《新伦理学》(上中下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558页)”

爱与恨是指向客体的感情,便是说,一个人的爱与恨是指向他人和社会的爱与恨。爱他人爱社会,是因为他人和社会给了自己利益和快乐;恨他人和社会,是因为他人和社会给了自己不幸和痛苦。

人民警察的爱与恨,既有与一般人一样的爱与恨,也有职业性的爱与恨。职业性的爱与恨是以人民群众的爱与恨为爱与恨,也就是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爱与恨。许奎的爱与恨就是职业化了的爱与恨。一般情况下,警察个人的爱与恨同警察职业的爱与恨是一致的,但有时候则是冲突的。冲突的时候,警察只能选择职业的爱与恨,而不能选择个人的爱与恨。比如,是救洪水中的家人还是救群众,职业之爱要求警察选择后者。再比如,为受害群众抓捕杀人凶手,可凶手就是自己的父亲,抓还是不抓,职业之恨要求警察选择前者。

本集子中的17颗“警星”都在个人的爱与恨同职业的爱与恨的冲突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黄继明在给自闭症儿子看病的途中之所以返回,为的是把警察之爱给那些急需办二代身份证的125名中学生:廖宗安调解纠纷时最下力的是竭尽全力治疗矛盾双方的“内伤”:李彤为出入境人员服务时给自己的定位是保姆;王文启在社区服务的原则就是辖区里的大小事情在他这儿画上句号;徐静每年过年时想得最多的不是自家,而是如何组织更多的车辆把农民工安全地送回去与家人团圆:刘五桥送给同事们的一点小小的关怀就是每年除夕他在单位里通宵值守;唐红涛则始终视群众为“家人”,视群众来信为“家信”。视群众反映的事为“家事”;张波毫不犹豫地扑向身携炸弹的歹徒,其勇气来自于他的爱恨交织……

最让人体会到什么是警察之爱的是陈家明。他用情书写了大写的爱。妻子重度烧伤长期卧床,女儿天生失聪后又患上白血病,但陈家明却总是笑呵呵地战斗在他的110接处警的岗位上,极其认真地接处每一起警情,为的是不让任何人知道他所承受的天大的不幸。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家人,不!他爱得很深很深。但是相比自己的工作,相比辖区里的群众,这种爱是个人之爱,是人之常情的小爱。对工作的爱,对人民群众的爱,则是职业之爱,是警察职业人格化了的大爱。陈家明同志用最好的行动阐释了小爱与大爱的关系。如果要认识警察情商的特别,其特别之处就在这里。

警察情商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以情为手段。人们常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就说明,理可以让人服气、服输、服从;而情则可触动人、感动人、鼓动人。显然,理不是动力,而情是动力,按照王海明先生的说法,情还是“引发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正因为如此。警察常常把情当做手段,去感化那些走人歧途的失足者、拒不认罪的顽抗者。“追赃哥”王勇在运用“以情动人”的手段上可以称得上行家里手。

诈骗小陈汽车的嫌疑人刘成抓获后就是不交代赃车的下落,王勇根据对象的性格特点,便用拿手的“以情动人”之法进攻。他对刘成说:“你也是为人父的人,你知道你开走小陈的车后,小陈家里都发生了什么吗?”刘成像个木头人一样默不作声。王勇动情地把小陈因车被骗后孩子出车祸缺钱医治、老婆看不起他闹着要与他离婚的事一一告诉了刘成。刘成低下了头,眼里起了一些变化。王勇趁热打铁地把刘成3岁的女儿接到派出所,让其女儿“爸爸,爸爸”的亲切叫声震开他那已被前情松动了的感情闸门。真有四面楚歌之效。刘成大哭一场之后抹了抹眼泪,同意带着王勇去找赃车。在此刻,王勇所用之情的作用绝对胜过包公堂上的虎头铡、狗头铡。

智商与情商,车之双轮,鸟之双翅。让我们每个汉警为实现武汉公安梦,在“警星”的带动下,奔驰得更稳更快,飞翔得更高更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