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从理论上揭示了,由财富收入和商品消费等可以用货币计价衡量的显性因子具有边际幸福递减的倾向,而由亲情交流、健康休闲等无法用货币计价衡量的非经济因素组成的隐性因子则是边际幸福感递增的,隐性因子在幸福感生成中的作用远大于显性因子,这些正是幸福悖论的重要根源。这本著作通过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主要命题和结论。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幸福感问题的意义、幸福感的内在规律,更好地认识现代经济学的问题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本著作所采用的结合经济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对于进一步开展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
主观幸福感(SWB)研究是与经济学核心理论——效用理论密切相关的一个课题。本书将效用从幸福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界定,根据SWB产生的神经心理机制,区分了影响SWB的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构建了一个SWB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力图将幸福研究融入经济学的脉络体系之中。本书将SWB的理论研究与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状况的实证调查紧密结合起来,将效用或幸福基数测量这一经济学难题求助于生物心理学的精确,运用现代实验心理学的测量技术,对幸福进行了定量测量,探讨了金融危机新形势下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从实践上回答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运作如何能够更有利于人类福祉提高的终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