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宋帝国三百年(7真宗赵恒公元997年至1022年军政故实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金纲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景式解读大宋帝国的史诗巨作

现代中国的“集体记忆”

读懂大宋,才能读懂今日之中国

用大历史眼光,解读宋朝三百年政变、杀戮、征战、信仰与文明推演的史诗

由金纲著的《大宋帝国三百年(7真宗赵恒公元997年至1022年军政故实下)》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国内外所仅见。

内容推荐

真宗时代的后半期,几乎就是一台精彩纷呈的活剧、大剧、闹剧。在这一场政治大戏表演中,真宗赵恒在“神道设教”这个剧本主题下,以中原大地为舞台,游戏得灵魂出窍,不亦乐乎。

“澶渊之盟”,为中国赢来了百年和平,真正地做到了中原士庶“安居乐业”,影响中国深巨。

但,“和议”之后“万国来朝”的太平景象并没有让真宗开心。当得知契丹自称“北朝”、称大宋为“南朝”,受到天神保佑时,赵恒意识到,他必须做出一番泼天大事业,才有希望向天下、主要是向契丹,展示大宋帝国的合理性、合法性、正当性,而他,才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

在这一理念支配下,真宗连续导演了天帝降书、封禅大典、祭祀汾阴、兴建道观四件“神道设教”大事。在大规模的“祥瑞”造假伴生下,大宋王朝,举国若狂,开始了一段的“大宋梦”时代……

《大宋帝国三百年(7真宗赵恒公元997年至1022年军政故实下)》由金纲著。

目录

壹 神道设教

 亳州判官王钦若

 蠲免“天下宿逋”

 王钦若一字损大节

 畏妻的王钦若

 科场舞弊案

 大盗不操矛弧

 寇准的庙算

 推演天下太平

 宋辽谍战

 孙仅出使“得体”

 安有子归父而致疑耶

 制度建构和道义推演

 神童晏殊

 以百姓为念

 狂者寇准

 王钦若巧言“倒寇”

 万国来朝

 “受命于天”与“天人感应”

 封禅——太宗的“未竟事业”

 人造天瑞

 一壶珠宝搞定当朝宰辅

 “神道设教”论

贰 大中祥符

 真宗奇梦

 “天书”降临

 大酺

 “大计固有余矣”

 全宋疯癫

 民间助饷

 “祥瑞”不断

 社首山设“封祀坛”

 天子车驾

 又见“天书”

 “游戏规则”不得破坏

 真宗告庙

 修德以来远人

 真宗銮驾东行

 登泰山斋宿山顶

 封禅大典

 真宗一人吃素

 京师张灯群臣欢宴

 汾阴“后土神”之争

 “民意”之下真宗“侈心起”

 西祀汾阴

 玉清昭应宫

叁 王旦·丁谓

 反对派们

 大儒孙奭奏疏

 真宗的学术成果《解疑论》

 真宗不吝赏赐

 三司假内藏

 百姓日用而不知

 受命于天

 辽阔而顽厚的隔膜

 左藏库大火

 江湖妄人说宫禁之事

 王旦留守京师

 契丹来使“借款”

 荐寇准不遗余力

 王旦隐忍相位

 生民膏血,安用许多?

 不信“怪力乱神”

 祸害大宋的“五鬼”

 财务次官林特

 九尾狐陈彭年

 刘承珪修订“秤法”

肆 真宗之死

 “神道设教”并未“祸民”反而“惠民”

 冒险入溪蛮营寨

 景德免税记录

 天下目为奸邪

 丁谓尚禨祥

 鹤相献龟

 “溜须”典故的由来

 不学无术,暗于大理

 寇准献“天书”

 耽于“名位”的寇准

 “倒寇”同盟军

 大事败于“不密”

 帝国惊天大案

 帝国情种

 “八大王”之谜

 真实的《狸猫换太子》

 真宗追封的深意

 皇后刘娥“摄政”

 真宗驾崩延庆殿

尾声

 皇太子赵祯即位

 契丹派使团吊慰

 刘太后垂帘听政

 俩宰相廷争

 吓人的“尚方剑”

 雷允恭擅改皇堂位

 王曾论“绝穴”

 太后“倒丁”立威

 王曾“反经合道”

 “天书”从葬永定陵

 玉清昭应宫大火

 “神道设教”时代结束

 丁谓贬谪崖州

 丁谓之量

 真宗的后稷事业

试读章节

果然,真宗对他“独敢为百姓伸理”的“大臣”之节操甚为赞赏,就要提拔他为宰辅,但当朝宰相王旦不同意。

王旦是大宋可与李沆并肩的一等一的名相,看人有洞察力。他已经知道王钦若的若干丑陋传闻,对他的“抢功”行径深恶痛绝,但他知道真宗正在信任此人,不便于多言,于是借助于“祖宗之法”对真宗说:

“臣注意到,太祖、太宗两朝都没有用‘南人’当国参政。虽然树立贤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但也需要这个人确实是个贤人才好。臣为宰相,不敢阻拦抑制贤人,但关于王钦若,实在是有公论的。”

真宗这才没有过早起用王钦若,只让他做到副宰相——参知政事,一直到王旦死后,才得到大用,做成了执政。所以王钦若对人说:“就因为这个王公,我晚了十年当宰相。”

所谓“祖宗之法”,在宋代,一般指太祖太宗时代的习惯法。王钦若是临江军新余人(今属江西)。有一种说法,认为太祖时代有规矩:不得用“南人”为相。王旦的意见透露出:王钦若口碑不佳。

这个事实证明,真宗看不破他,但有人能看破他。

不但文相王旦能看破他,武将马知节也早就看破了他。

真宗喜欢作诗,有一次久旱不雨,忽然下了雨。真宗高兴,就写了《喜雨》诗(一说《喜雪》诗),有内侍送到中书和枢密,给文武两府官员看。

王旦为首辅,看到后,见那诗误用了旁韵,就装在袖子里,对同列说:“皇上这诗用错了一个字,应该改一下再给诸位看。”

王钦若已经看过,对王旦说:“这个字不改也通,不影响诗意,可以不改。再说,天子作诗,岂可以用‘礼部格’校对?”

所谓“礼部格”,指的是宋初礼部颁行的《韵略》,后世又称《礼部韵略》或《景德韵略》(因为颁行于宋景德年间)。该书是从隋代《切韵》而来的简略本,最初主要适用宋代的科举考试。

王钦若的意思是:天子写的诗,不可以用科举考试的韵格来界定。

王旦想想也是,用韵出入,多大的事啊,又不影响诗之意境,因此作罢。

但当天,王钦若就秘密地给真宗上了书,说那个字用错了,应该改一下。

第二天,皇上面带嗔意,责问王旦说:“朕前所赐诗,如果没有王钦若提醒,几乎就要被众人所笑。朕那诗误写一字,你们都看到了,为何不奏来?”

王旦度量大,遇有误解一般不解释,于是再拜后说:“昨天得到诗,还没有时间再看;有失奏陈,不胜惶惧。”

这一番话就是试图将这一件小事遮掩过去,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如此不伤和气不斗闲气,帝国则可以继续平静运行。如果一认真,就要哓哓辩解,说得清说不清倒在其次,同僚间却会因此而生猜忌,下绊子,风起青萍之末,未免有莫测之凶咎。这就是王旦了不起的“大臣”之体。

诸公也有这类“觉悟”,认为不必为此而起争辩,于是一起再拜。但枢密使马知节不拜,也就是不认错,并且上奏说:“王相公本来要改那个字,但王钦若阻止不让改。现在王相公又不上奏辩解,真是宰相之器!”

王钦若就在这类小聪明的地方,损失了大节,但他似乎根本不在乎大节,只想抢功占便宜,似乎就不在乎他人能不能看透他。

他每次奏事,总是怀里揣着几个本子,但是他只拿出一二个估计皇上能批准的来奏,其余的都在怀里藏着。

P6-P7

书评(媒体评论)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林语堂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阿诺德·汤因比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干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等到退朝出来,他就用自己的意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9: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