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苗艳芳主编的《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实验实习教程》一书就是基于我们在从事资源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编写而成的。
本书包括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壤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植物营养资源的研究方法、肥料资源养分分析的研究方法、气象资源的调查研究方法及附录等内容。
由苗艳芳主编的《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实验实习教程》一书是有关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及其测定方法的一本综合教材,涵盖了资源调查、监测和分析的各类方法与程序,涉及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壤资源、气象资源、水体资源、植物群落与营养资源、肥料资源和卫星遥感资源等诸多类型。此外,考虑到一些矿物资源的重要性,本书也介绍了相关的调查与测定方法。本书不仅包括实验的分析与测定方法,也兼顾综合实习的野外调查与评价内容,并对两部分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本书的完整性、综合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资源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土壤学、生态学、环境学、植物营养学、林学、草业、农学等相关专业研究工作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资源调查与评价
内容一 利用GPS仪现地成图
内容二 航片的室内预判
内容三 基于卫星遥感的资源评价实例
内容四 旅游土地资源评价
内容五 植物群落的调查与生物多样性评价
内容六 水体资源中磷素的调查测定方法
内容七 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造岩矿物的调查
内容八 资源调查中定性数据的获取——德尔菲法
第二章 土壤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土壤样品的收集、处理和保藏
内容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内容二 土壤剖面的观测记载
内容三 土壤与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第二节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内容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内容二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内容三 土壤水势的测定
内容四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内容五 土壤颗粒分析
内容六 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及土壤孔隙度、三相比的测定
内容七 土壤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第三节 土壤化学性质及养分的测定
内容一 土壤酸碱性的测定
内容二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内容三 土壤交换性能分析
内容四 土壤可溶性盐分析
内容五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内容六 土壤中氮的测定
内容七 土壤中磷的测定
内容八 土壤中钾的测定
内容九 土壤与沉积物间隙水中磷浓度的测定
内容十 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第四节 土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
内容一 植物根系特征的研究方法
内容二 土壤中丛枝菌根孢子、茵丝密度和茵丝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第三章 植物营养资源的研究方法
内容一 植物营养的培养研究法
内容二 植物营养的田间研究方法
内容三 植物缺素症状的研究与观察
内容四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
内容五 植物根系丛枝菌根侵染状况的研究方法
内容六 菌根真菌玻璃珠培养方法
第四章 肥料资源养分分析的研究方法
内容一 肥料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内容二 肥料水分的测定
内容三 化学氮肥分析
内容四 化学磷肥分析
内容五 化学钾肥分析
内容六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方法与应用
第五章 气象资源的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节 农业气象观测场地的设置
内容一 农业气象观测项目和场地
内容二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建设
第二节 太阳辐射与日照数的测定
第三节 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的测定
第四节 空气湿度的测定
第五节 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的测定
第六节 云的观测
第七节 农业气候学基础方法
内容一 农业气候资料整理与分析
内容二 农业气候相似分析
第八节 现代气象观测
内容一 自动气象观测
内容二 现代农业气象观测
第九节 农业气象观测
内容一 农业气象观测的种类
内容二 农业小气候观测
内容三 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
附录
附录1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附录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附录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 623-2011)
附录4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5 土壤粒级分级标准
附录6 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简制,1958年)
附录7 几种常见酸、碱的浓度(近似值)
附录8 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
附录9 常用化学肥料三要素含量
附录10 常见有机肥的养分含量
附录11 常见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