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他们自在别处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小川洋子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们自在别处》是小川洋子最新短篇小说集。它收录了八则洋溢着静谧之美的动物寓言,谱写了一曲孤独吟唱的生命之歌。

动物是小川洋子作品中的常客。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每篇故事都以动物命名。生命中横亘于生死之间的痛苦与悲伤,虽无法被忘却,似乎也只能一点一滴被埋入土中。而动物,一样有苦有痛,有血有泪,却从来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一切。小川洋子以其一贯优美细腻的笔触,寄情于动物,书写人类生活中的喜与悲、苦与乐,表达人类内心世界的百转千回。

内容推荐

《他们自在别处》是小川洋子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包含八个短篇,每篇故事均以动物命名。害怕去往任何未知远方的女子偶然获悉一匹赛马将远赴法国参赛,一同前往的还有一匹承担陪同职责的马匹,于是她成了这世上或许唯一一个牵挂“陪行马”的人;直到老翻译家辞世,身为作家的我都未曾与他见上一面,河狸的小树枝却成了彼此之间一道奇妙的桥梁和纽带;失去孩子的母亲本已下定决心此生再不提起孩子的名字,阴差阳错间她来到动物园工作,发现猎豹的英文单词中竟然藏着孩子的身影……小川洋子营造了一个光影交错的幻想空间,隐藏其中的却是生命中避无可避的生死悲欢。

目录

陪行马

河狸的小树枝

口琴兔

蔽目的小鹭

爱犬本尼迪克特

猎豹不日亮相

禁食的蜗牛

龙之子幼儿园

试读章节

她在单轨列车沿线的超市里做厨演促销,已经有七八年的光景。工作就是把当天的特价商品做成试吃用的小菜,推荐给客人帮店家增加销量。比如特销芦笋,就用培根卷起来插上牙签,放在平底锅里煎一煎。特销重制奶酪,就切成骰子大小的方块包进饺子皮,用色拉油炸一炸。然后,再把这些东西摆放到纸碟上,一边招呼“来一个吧,今天特价”,一边设法吸引买东西的人停下脚步。

在厨演促销这一行,她辟出了一条只属于她自己的路。亲和、开朗、人见人爱、声音明丽、巧言力推,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必定需要的种种资质,基本都和她无缘。她笑容贫涩,寡言少语,声音轻细得被店铺广播一盖几乎全然听不见。可尽管如此,只要她端起纸碟往那儿一站,特价品的销售额便必然会增长。她就是有这样的本事。

首先最要紧的,她做试吃用的小菜从来不会偷工减料。她不能容忍切上几刀就直接摆盘之流的懈怠,即便花费工本也要配齐材料,制备出让客人忍不住想要伸手撷来一品的试吃菜点。就算是放了合成添加剂的廉价的真空汉堡肉饼,她也要叠在切成薄片烤得松脆的法式面包片上,撒缀香料,演绎成卡纳派开胃菜。不管是一块桌布还是一根小小的牙签,她都不会用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就连纸碟都要选择印有些许精美花纹的款式。

若要说她还有一样绝技,那大概就是看人的本事,能看透眼前的客人是不是真的需要特价品。每次有需要的人经过,她绝对不会看漏,必定会把目光直直地投射过去,静静地递上纸碟:“来一个吧,今天特价。”

而那客人就好像有人在他耳畔低语传达了什么至关重要的口信,会立时打个机灵停下脚步,抓起两三包肉饼,放进购物篮。

反过来说,她身上并没有那份强势,可以让无意购买的人硬生生地回心转意。说到底,都只是把特价品送到需要的人手里,或者说,帮顾客想起他需要这件东西,这便是她的做派。

有时是速冻食品柜旁,有时是蔬果区的一角,有时则在夹心面包和膨化食品的货架之间,她总是站在卖场的某一个角落。就像早已设计好的一般,在那只够容纳一人的空间里,悄无声息地隐匿起自己的身体。折叠小桌、煤气灶、平底锅、做菜用的长筷,还有擦碗布和其他杂七杂八的用具,也都如同她身体的一部分妥帖地收放在那里。她身上,系一条不带任何装饰,唯独靠洁净可以博人好感的围裙,化妆也只是抹一层润唇膏了事。头上则严严实实地包着三角头巾,完全猜不出里面是什么发型。为了把试吃的菜品衬托得愈加诱人,服饰装扮总是极尽素朴。

每次超市开门前,员工们开始奔前跑后忙里忙外,她便会见缝插针,独自一人占定事先指给她的位置,利落有序地准备开工。架起折叠桌,铺上小桌布,给便携灶台装入煤气罐。然后把特价品切块,时而手包时而混搅,时而煎炒时而水煮。偶尔也会有负责特卖的店员或打零工的收银来找她说话,但除去必要的工作联络,她从不跟他们多聊半句。等到第一个客人出现时,试吃的菜品总能以恰到好处的状态装盘出炉,她对工作就是如此全神贯注。

她从不妨碍任何人。既不会误撞在仓库和卖场间来回奔走的货运推车,也不会遮挡顾客们寻觅商品的视线。她每时每刻都异常谨慎,分毫不会逸出分配给她的那片小小的空间。那些和特价品无缘的客人,多半都还未留意到那里兀自站着一个身穿白围裙、头戴三角头巾的中年女人,便已经走了过去。

P1-3

序言

短篇小说的物理——“短经典”总序

王安忆

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灵,它们极具弹性,就像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它们的活力并不决定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内部的结构。作为叙事艺术,跑不了是要结构一个故事,在短篇小说这样的逼仄空间里,就更是无处可逃避讲故事的职责。倘若是中篇或者长篇,许是有周旋的余地,能够在宽敞的地界内自圆其说,小说不就是自圆其说吗?将一个产生于假想之中的前提繁衍到结局。在这繁衍的过程中,中长篇有时机派生添加新条件,不断补充或者修正途径,也允许稍作旁骛,甚至停留。短篇却不成了,一旦开头就必要规划妥当,不能在途中作无谓的消磨。这并非暗示其中有什么捷径可走,有什么可被省略,倘若如此,必定会减损它的活力,这就背离我们创作的初衷了。所以,并不是简化的方式,而是什么呢?还是借用物理的概念,爱因斯坦一派有一个观点,就是认为理论的最高原则是以“优雅”与否为判别。“优雅”在于理论又如何解释呢?爱因斯坦的意见是:“尽可能地简单,但却不能再行简化。”我以为这解释同样可用于虚构的方式。也因此,好的短篇小说就有了一个定义,就是优雅。

在围着火炉讲故事的时代,我想短篇小说应该是一个晚上讲完,让听故事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去睡觉。那时候,还没有电力照明,火盆里的烧柴得节省着用,白昼的劳作也让人经不起熬夜,所以那故事不能太过冗长。即便是《天方夜谭》里的谢赫拉查达,为保住性命必须不中断讲述,可实际上,她是深谙如何将一个故事和下一个故事连接起来。每晚,她依然是只讲一个故事,也就是一个短篇小说。这么看来,短篇小说对于讲故事是有相当的余裕,完全有机会制造悬念,让人物入套,再解开扣,让套中物脱身。还可能,或者说必须持有讲述的风趣,否则怎么笼络得住听众?那时代里,创作者和受众的关系简单直接,没有掩体可作迂回。

许多短篇小说来自这个古典的传统。负责任的讲述者,比如法国莫泊桑,他的著名的《项链》,将漫长平淡的生活常态中,渺小人物所得出的真谛,浓缩成这么一个有趣的事件,似乎完全是一个不幸的偶然。短篇小说往往是在偶然上做文章,但这偶然却集合着所有必然的理由。理由是充分的,但也不能太过拥簇,那就会显得迟滞笨重,缺乏回味。所以还是要回到偶然性上,必是一个极好的偶然,可舒张自如,游刃有余地容纳必然形成的逻辑。再比如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法国被占领,学校取消法语课程之际,一个逃学孩子的一天。倘是要写杂货店老板的这一天,怕就没那么切中要害。这些短篇多少年来都是作范例的,自有它们的道理。法国作家似乎都挺擅长短篇小说,和精致的洛可可风气有关系吗?独具慧眼,从细部观望全局。也是天性所致,生来喜欢微妙的东西,福楼拜的长篇,都是以纤巧的细部镶嵌,天衣无缝,每一局部独立看也自成天地。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是将一个小世界切割钻石般地切成无数棱面,棱面和棱面折射辉映,最终将光一揽收尽,达到饱和。短篇小说就有些像钻石,切割面越多,收进光越多,一是要看材料的纯度,二是看匠人的手艺如何。

……

日本的短篇小说在印象中相当平淡,这大约与日本的语言有关,敬语体系充满庄严的仪式感,使得叙述过程曲折漫长。现代主义却给了机缘,许多新生的概念催化着形式,黑井千次先生可算得领潮流之先。曾看过一位新生代日本女作家山田咏美的小说,名叫《YO-YO》,写一对男女相遇,互相买春,头一日她买他,下一日他买她,每一日付账少一张钱,等到最后,一张钱也不剩,买春便告罄结束。还有一位神吉拓郎先生的一篇名叫《鲑鱼》的小说,小说以妻子给闺蜜写信,因出走的丈夫突然归来停笔,再提笔已是三个月后,“他完全像鲑鱼那样,拼命地溯流而归……”浅田次郎的短篇《铁道员》因由影星高仓健主演的电影而得名,他的短篇小说多是灵异故事,他自述道是“发生在你身上……温柔的奇迹”,这也符合我的观念,短篇小说要有奇情,而“温柔的奇迹”真是一个好说法,将过于夯实的生活启开了缝隙。相比较之下,中国的语言其实是适合短篇小说的,简洁而多义,扼要而模糊,中国人传统中又有一种精致轻盈的品位,比如说著名的《聊斋志异》,都是好短篇,比如《王六郎》,一仙一俗,聚散离合,相识相知,是古代版的《断背山》,却不是那么悲情,而是欣悦!简直令人觉着诡异,短篇小说是什么材料生成的,竟可以伸缩自如,缓急相宜,已经不是现代物理的概念能够解释,而要走向东方神秘主义了!

现在,“短经典”这套世界现当代短篇小说丛书的出版,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会有多少意外发生呢?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3: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