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的散文——
不虚妄的文字
不做作的性情
不雕琢的思想
不掩饰的本色
“小说家的散文”丛书,打开另一扇窗,呈现小说家的本色。
在散文里,小说家是藏不住的。他们把自己和盘托出,与最真实的灵魂照面。
《艺术的密码》是著名的先锋女作家邓晓华女士,也就是残雪的散文文集。这部散文集中,残雪女士用她一贯冷静从容,朴素俭省的语言,描写了自己的童年记忆,描写了自己的个性,以及自己如何走上深入探索灵魂的路并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耕耘的缘由。还有一部分是残雪女士为卡尔维诺、但丁、卡夫卡的作品做的解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艺术的密码(精)/小说家的散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残雪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说家的散文—— 不虚妄的文字 不做作的性情 不雕琢的思想 不掩饰的本色 “小说家的散文”丛书,打开另一扇窗,呈现小说家的本色。 在散文里,小说家是藏不住的。他们把自己和盘托出,与最真实的灵魂照面。 《艺术的密码》是著名的先锋女作家邓晓华女士,也就是残雪的散文文集。这部散文集中,残雪女士用她一贯冷静从容,朴素俭省的语言,描写了自己的童年记忆,描写了自己的个性,以及自己如何走上深入探索灵魂的路并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耕耘的缘由。还有一部分是残雪女士为卡尔维诺、但丁、卡夫卡的作品做的解读。 内容推荐 残雪女士一直致力于开拓人的内世界。她的小说作品,视角独特而充满魔力、魅力。她的作品都是向内转的,她所有故事里的叙事对象,都是人的深层意识、自我意识。 《艺术的密码》这部散文集中,残雪女士用她一贯冷静从容,朴素俭省的语言,描写了自己的童年记忆,描写了自己的个性,以及自己如何走上深入探索灵魂的路并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耕耘的缘由。 还有一部分是残雪女士为卡尔维诺、但丁、卡夫卡的作品做的解读。残雪的作品风格与她解读的对象非常类似,两者文字化合,效果非常奇妙、和谐。这些文字有灵魂共震之妙。 目录 序 辑一 童年生活散文 严肃书籍 只有一本书的日子 有逻辑的梦境 百货店 在城市的深处 来自那边的孩子 冰天雪地 挨 神秘的大人们的世界 可爱的黄梅 白茶花 授粉 故乡 生长 死亡聚会 无名小动物 吹火 点石成金 达吉娅娜 玫瑰水晶球 恶魔 交流的冲动 一次机会的失去 虎 异地 轮渡 飞翔的黑色大氅 小巷 扮演 掌纹 地底的图案 最害怕的事 迷路 辑二 论卡尔维诺的小说 Ⅰ:卡尔维诺的《宇宙连环画》读书笔记 Ⅱ:卡尔维诺的《零·时间》读书笔记 辑三 但丁重读 自由意志的曲折表达——兼论深层幽默——读《神曲·地狱篇》 辑四 论卡夫卡的小说 Ⅰ:读《美国》 Ⅱ:读《城堡》 试读章节 严肃书籍 我是伴着书籍长大的。从很小的时候起,我脑子里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即,有些书籍是“严肃书籍”,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得懂的,要等我“长大了”才能接触。爸爸书架上的那几排书就是“严肃”的,里头有西方哲学,马列主义,最显眼的是那套蓝色布面精装的《资本论》,还有几套大部头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我多年里头司空见惯的事就是,他每天都在读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一遍又一遍地读。 在台灯下,这些书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说不出那是什么味道,总之引人遐想。那时候,我喜欢趁家人不在之际将那些书一本一本地摊到桌子上面细细打量。我用鼻子凑近了去嗅,用手反复摩挲。那些书的装订全都朴素而精致,书里头则布满了父亲的笔迹,也许,用“仰慕”“欣喜”这些词都远远不能概括我那种朦胧的、神往的少年心理。那时我自己也开始读书了,大都是一些通俗书,我是不会将它们归到父亲的书那一类去的。我如饥似渴,什么书的短期刺激性最强就读什么,读完后那些书就不见了,没有收藏的冲动,也没有条件收藏,大部分书是借来的。那个时候谁买得起书啊! 父亲的书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始终对我有种无言的诱惑,它们的存在让我下意识里感到,某些书籍里头有一个无比深邃的世界。如果一个人想进入那种地方去弄清某些事,他就得花费掉一生的时间。那灯下长年累月的夜读,那镜片后面冥思的眼神,当然不是为了装门面,当然也同我读那些通俗书产生的激动是迥异的。那么,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那个时候,没人说得出,父亲也说不出,他只是说:“将来,我的这些书你都要读。”那么,将来我也会像他一样长年累月面前放着同一本书,既看又不看,沉浸在冥想之中吗?我不知道。 那一天终究到来了,那是我同文学正式结缘的时候。我手头也有了几本“严肃”书,并且它们的数目还在慢慢地增长着。在后来的探索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感到,某些书籍是会变魔术的。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下面,有一个莫测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称作语言的世界,也可以称作文学、艺术、哲学或人性的世界。最奇怪的就是对于阅读者来说,这是一个互动的世界,只有你通过冥想的发力真正感觉到了她时,她才会延展,并显出自己的丰富层次。而如果你的阅读是懒惰的阅读,那么,哪怕你是一个有天分的人,那个奇妙的世界对于你来说也始终处在“偶尔露峥嵘”的阶段。你进去不了,只能为之叹息。一名现代读者不但要反复读,反复冥想,甚至还要动笔,在写的当中去拓展被你感到的那个世界。这是最辛苦,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 一名高级的具有现代精神的读者其实也是一名侦察兵,他能够在书籍的树林里根据某些蛛丝马迹发现下面的巨大宝藏。那些“严肃”书籍向他发出信息,他自己体内浓缩的精神接受了信息,并立刻产生新的信息。这种混合的信息引领着他进入精神的隧道,就在那个地方开始了伟大的揭示。那是既迷惘又清醒的过程,是人与神一次次晤面的瞬间。那些“严肃”的书籍都具有这类属性。我们作为读者,如果想要获得现代阅读的快感,就得从体内压榨出精神,就得去进行那种艰辛的冒险。 你已经有了伴随在身旁的“严肃”书籍吗?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了你是一个真正有精神追求的人。 P3-5 序言 无数的书写者都曾企图返回自己的童年。童年果真是能够返回的吗?人的记忆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哪怕你深信不疑,像描工笔画那样一五一十地将某个片断描下来,却只是一件赝品,一种误会。往往,人和童年的距离比人与那些古代兵马俑的距离近不了多少,那是永远不会在重重迷雾中现身的庐山,是一去不复返的“好的故事”。我们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童年便是艺术的起源,理解、感受到了童年,也便等于是人了艺术之门。 大概是由于不知创造为何事,我们才将童年丢失得这么彻底的吧。西方人总是回顾,那是真正的回顾,所以他们的时间里充满了一条一条的暗道,他们在文学中返回,在绘画中返回,在各种学科当中返回,那是何等精彩的表演,多么自然的再现。同他们相比,我们敢说自己是有历史的吗?历史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由于从来不行动,我们的身后便只有永远不变的混沌虚无。我们错将陈词滥调当历史。 人的深层记忆同样是奇怪的东西,不是链,也不是线,如果你坚持十年如一日地开掘,它就呈现出对称的几何图案,以囊括一切的气势向下延伸。如果你滞留在表面呢,它又还原为高深莫测的一团,使得你简直要怀疑你看到过的那个图形是否还在。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后,我才知道,它是伴随行动呈现的,只要停下来,通道便重新堵死了,只有不间断的开掘才能使记忆变成美丽的、有结构的东西。所以又可以说,是人创造出深层记忆,或者说记忆只会在创造中复活。我这本书并不是那种纯粹的结构,要看那个结构得看我的小说。也许这是一本将我的小说通俗化、浅显化的书。我想,深处的东西同表面的东西总是有相连的线索的,我也许还可以将这类线索称之为“痕”。不断地努力从你起步的地方寻找,终归会找到那些“痕”。起先这些“痕”似是而非,它们依仗于你的凝视而变成时间,变成你的历史。童年的世界就是“痕”的世界。 我今年五十三岁,我之所以坐下来写自己的童年,倒不是因为自己有了多大的把握,而是隐隐约约地有些小感触,又不愿放过,所以就来做一次努力、一次尝试。我相信,一定有某种长长的暗道,通到儿时长久逗留过的鸡笼子旁边。那只下蛋的黑母鸡,我曾无数次用食指伸进它的屁眼里去探那些蛋…… 某种灵光在人的一生中只闪现一次,然后便泯灭在一片黑暗之中。如果人在一生中不再去寻找她,她就等于从来没有过。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些没有童年的人,几乎所有的人津津乐道的,都是那同一个老套,怎么也弄不出新意来,真有点“白活了”的味道。上天是公平的,她给予过了;我们的民族却是可悲的,她从来接受不了,也记不住。这老迈的民族,徒有作为自然人的儿童的特征,却从未生出过真正的童心。可我还是要尝试…… 写于2006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