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锡伯渡的秋天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文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锡伯渡地方不大能人却不少。弹弓王就算一个。

尽管大人们说他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可在我们一帮小调皮蛋眼里,他可是神人,对他崇拜得不得了。弹弓王到底姓啥叫啥我们也不知道,大人们当面叫他小胖,背地叫他“二流子”,孩子们都叫他弹弓王。

弹弓王是连里的单干户,一个人住连队最东头的一间房里。他身高一米六左右,白白胖胖的,很可爱,一点不像大人,倒像高年级同学。

不知为什么,弹弓王老是找不上对象。大人们说谁嫁给他保准饿死。其实不然,在我们小朋友眼里,弹弓王天天好吃好喝,本事大着哩。蛋蛋就曾回家闹着让他姐姐去和弹弓王睡觉,因为弹弓王说了,下次蛋蛋还想吃羊肉,就叫她姐姐来和他睡觉,他保证让蛋蛋天天有羊肉吃。蛋蛋肯定不能天天吃羊肉了,因为不仅他姐骂了他,他爸还狠狠揍了他,吓得他再也不敢来和弹弓王玩了。

不过,弹弓王有时说话不算数。他让我回家偷一只鸡,让牛牛回家给他偷一缸子大米。我们都偷来了。他把鸡和大米一块煮了吃了,也没把答应给我和牛牛的弹弓给我们,只各给了我和牛牛一只鸡爪子。

第二次他又让我回家偷鸡,我学聪明了,偷了一只最小的鸡。结果,他还是没兑现承诺,只给我了一只更小的鸡爪子。

第三次他让我去偷牛牛家的鸡,我不敢,就又回家去偷鸡,被妈妈逮了个正着,屁股吃了一顿板子。我挨了打,弹弓王还说我笨,说我们家五只鸡已经偷了两只了,再偷肯定会被发现,所以我挨打是活该!

巧的是,牛牛回家去偷大米,一看只剩小半盆了,就连盆子一块偷了。他端着盆子走到半路,让他妈给逮回去揍了一顿。弹弓王说牛牛也活该!哪有偷米连盆子一块偷的!

虽然有说话不算数的毛病,我们还是对弹弓王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太神了!

首先,弹弓王的弹弓就与众不同。那弹弓很大,是用自行车上支后座架的铁管焊成的,那皮筋是一种弹性很好的软塑料管子,包弹皮是一块真牛皮。关键他用的弹更特别,是把铅熬化铸成的铅弹,有玻璃球大。

弹弓王是当之无愧的神枪手。树上的麻雀,哪怕躲在树尖上,他瞄也不瞄,一抬手就打下来了。一只乌鸦从他门前飞过,他一抬手,乌鸦就栽下来了。他让我们十几个小朋友每人回家偷来一个白瓷盘子,向天空扔一个他抬手打碎一个,弹无虚发。

神奇的是他打野兔子。他能闻到兔子味儿,找到兔子窝,然后躲在十几米外的树杈上。兔子吃饱了回来,一跳一跳地到窝跟前,本能地要立起身子四周环顾,就在看到弹弓王的刹那,他一弹射出,正中兔子眉心,立即毙命。

更神的是他抓鱼不用钩钓、不用网挂,而是用弹弓射。他经常像佛一样坐在停靠在岸边渡船的船头上,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面,鱼儿一翻浪花,他“嗖——”的一弹,鱼就翻起白肚了。可惜,弹弓王不会游泳,还怕水,经常是射了很多鱼却捞不了几条鱼。

有一次在小海子,有两条十多公斤重的大鲤鱼浮出水面,恰巧让弹弓王看见,他一弓射出两弹,两条鱼竟连尾巴也不动一下,当即翻起白肚了。

弹弓王说我爸是老师,他对知识分子特别尊重,送了一条给我家。我爸一看,鱼头正中一个圆圆的洞,从里面掏出一个圆圆的铅弹。我爸说弹弓王有本事哩!我第一次听我爸夸弹弓王,高兴地跑去告诉他。弹弓王特高兴,非让我把我爸夸他的原话说给他听,我学着我爸的腔调:“这‘二流子’还真有些歪门邪道的本事哩!”弹弓王一下止住笑脸,不高兴地说:“他妈的,你爸真是墨水喝多了,夸人还捎带着骂人,以后再不送他鱼吃了!”我又回家告诉我妈,我妈捏捏我的嘴:“真该把这两片小嘴缝上!”

弹弓王又说话不算数了,他不仅又给我们家送了鱼,还送了野兔子、野鸭子什么的,冬天还送了一只小山羚哩。他经常找我爸帮他学习,有一阵子我爸还让他住在他办公室里。我爸说:这家伙真的很聪明哩,大学他没准考得上。好像从吃野鸭子开始,我爸不叫弹弓王“二流子”了。

那年发生的两件事,让弹弓王的大学梦破灭了。一件是,他看上了红红姐,想让红红姐给他当老婆。红红姐不干。一天他看红红姐在院子里晾衣服,外面挂的是外衣,里面挂的是内衣。弹弓王等红红姐回屋去后,一弹一弹把衣服都打下来,只留了红红姐的红裤头在迎风飘扬。他还给红红姐起了个外号“红裤头”。

红红姐是谁?是臭臭的姐姐,指导员的闺女。红红姐长得漂亮极了,像天上的仙女下凡来的,全连大人小孩都喜欢她。这还不算,他让臭臭回家把一个大炮拴在他姐姐最好的“朋友”兔兔猫的尾巴上,把猫尾巴给炸飞了。红红姐抱着秃尾巴猫哭了好几天哩。

弹弓王惹火了红红姐的爸爸——指导员,大学报名时就是不给弹弓王盖红章子。弹弓王托我爸去求情也不行。我爸说可惜了这脑瓜子了。

第二年又要高考时,弹弓王又出事了。肥牛他爸和丁寡妇搞破鞋,让肥牛他妈抓住告了,连里就开了肥牛他爸和丁寡妇的批斗会。

弹弓王很生气,他骂肥牛爸:“他妈的,自己有老婆还搞别的女人,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他拿来一张报纸大小的白纸,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在圆圈中间点了一个圆圆的点。

他问肥牛:“你喜不喜欢丁寡妇和你爸搞破鞋?”

肥牛说:“不喜欢!”

弹弓王说:“你把这张纸拿回去贴到大门上,丁寡妇就不敢和你爸搞破鞋了。”  肥牛高兴地回到家就贴到大门上了。

中午肥牛他爸回来,看家门口围了一圈人,再看门上贴的画,操起一把铁锹就冲弹弓王去了。

幸亏弹弓王跑得快,肥牛他爸的铁锹没拍到他头上,却铲到了他腿上。

一个多月后弹弓王从团部医院回来,高考已经过了,他走路也一瘸一拐的了。

肥牛他爸更惨,被公安局的人抓去后就没见回来。有的说肥牛他爸早被打死了,有的说肥牛他爸在福海劳改农场哩。

不考大学了,弹弓王又耍起了绝活。

锡伯渡是哈萨克族牧民赶羊群春天进山秋天下山的渡口,每年春、秋两季有一群群的牛羊从这里路过。每到这时,弹弓王就带上我们五六个力气大的调皮蛋,跑到路边的芨芨草下面,挖一个水桶一样一米多深的圆洞。看羊过来他赶紧爬到树上躲起来。当羊群快走到洞那时,我们就拿石头往羊群里嘻嘻哈哈地一顿乱扔,羊就乱跑起来,等骑马的牧民把羊又赶到一起,我们早躲到芨芨草里了。羊群过后,我们往挖的洞里一看,一只羊头朝下栽进洞里一动不动。弹弓王把洞口盖上草,回家睡大觉去了。到了晚上,他用自行车把羊驮回去。弹弓王不贪,他一次只逮一只羊,而且不吃完一只不去挖洞,每次挖的洞他都会填好。每年一到羊群上山下山的时候,弹弓王的屋里经常飘着羊肉香味。当然,我们小伙伴们也可以赏到一两根骨头啃。有次我从家偷了小半袋子大米给他,他还给我吃了满满一碗肉呢。

有年春天,弹弓王去团部,我妈给他十元钱让他帮买毛线回来。第二天弹弓王回来,我妈去要毛线,他说没买。我妈说那没买就把钱还了吧。弹弓王说还不了。我妈说那咋不还了哩?弹弓王说昨晚买酒喝了。我妈气得说了句“喝死你!”只好回去了。

我妈走后,弹弓王叫我把小伙伴们都叫来,他一人发了一个长棍棍,棍子上钉满了尖钉子。他带我们到红柳林,那里有一大群骆驼。他让我们用棍子去拉骆驼身上的毛。那骆驼正是退毛时候,我们满是铁钉的棍棍往它身上一划,一大团毛就粘到棍棍上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把骆驼追得满林子跑,一会儿工夫就弄了一口袋毛。

弹弓王把袋子扔给我:“去,给你妈送回去吧。”

我高兴地抱着一口袋骆驼毛跑回家,妈妈直笑得眼泪出来了。那年冬天,我就穿着妈妈织的驼毛毛衣,可暖和了。

我们也不总是听弹弓王的话,有时也整他。

一次他要煮面条吃,让我和肥牛去渠道打水。我和肥牛抬了小半桶水在回来的路上,肥牛突然哭了。我问肥牛咋了?肥牛说想爸爸了。我就坐下来陪着肥牛一起哭。哭完了,肥牛说:“我妈说全是弹弓王害得我爸没了!”我说:“那咱们咋办?”我灵机一动,“咱们把尿尿到桶里吧!”正好我俩憋了满满两泡尿,全撒到桶里了。

我们把桶抬回去,弹弓王提起就倒了半锅。他下了半锅杂菜煮面条,给我和肥牛也每人盛了一碗。

我和肥牛端着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吃。但看着弹弓王稀里哈啦地吃得那个香劲儿,我们也忍不住稀里哈啦吃起来。

吃完面出来,我咂咂嘴,问肥牛:“啥味哩?”肥牛也咂咂嘴:“尿味哩!”我说:“那是咱俩谁的尿味哩?”肥牛又咂咂嘴回味了一会儿:“我妈说我尿咸得很,这是臊味儿,是你的尿味哩!”

吃尿面的事还是让弹弓王知道了,他本来要把我俩的“鸡鸡”全割掉,后来又改成各打十下屁股。

弹弓王虽然腿瘸了,可还是找上老婆了。有天天刚黑时,他在从团部回来的路上,发现一只大狼正悄悄跟着前面走路的一个女人。他警觉地跟在后面。突然大狼跑到女人身后立起身,两条前腿搭到女人双肩上,那女人一回头,狼冲着她脖子就要咬下去的刹那间,弹弓王一弹射中大狼后脑勺,狼倒下毙命了。那女的就跟弹弓王回来了,成了他老婆。

弹弓王的老婆高他一头,大他五六岁,是十几公里外牧业村的,头年刚死了丈夫。后来她又领回个两三岁的女儿。大人说,弹弓王命好哩,不仅一弹打下了个老婆,还不费劲就当上爸爸了。

弹弓王成家后,就不怎么和我们玩了。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们一帮二三十个小朋友在路上玩跳大绳,忽见两匹马拉着一辆大车狂奔而来,后面一个人拼命追喊着。小朋友们全吓傻了,都呆呆地愣着。

突然弹弓王冲到路中间,抬手朝惊马射出两弹,正中两匹马的脑心。

在离我们仅两三米的地方两匹马栽倒了,弹弓王也压在装了半车石头的车轮下……

开追悼会那天,大人们都哭了。

从那以后,大人们也称他“弹弓王”了!

P61-68

后记

这本散文集所收录的作品时间跨度很大,有八七年前写的《我做羊倌》,也有最近刚写的《锡伯渡的秋天》。近三十年时间写的散文选集成书,既是一个小结,也是一次检阅。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休身养性的事。也许是因为我从不把自己当“作家”,也从不想靠写作出名获利,所以写得很随性。兴趣来了,不写不快活;没兴趣了,一个字也不想写。我对自己说:咱又不图啥,要写,就为情而文;决不去为文而文,让写作成了负担。可能正因为随性,不讲规矩,所以我的散文,不用说,一定“散”得可以!权当是对生活和经历的记录吧。

这本小书出版,我一定要感谢三个人:一个是我的高中老师张瑞领,是他让曾经头疼写作文的我喜欢上了写作;一个是我的领导和老师石永强.他对我写作一直给予关注和鼓励;一个是在文学上一直引领我的著名作家丰收.也正是他向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了我的作品,才有了今天这本小书。需要感谢的还有很多,在此无法一一写出,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祝福你们,祝福生活!

于文胜

201 5年12月12日于乌鲁木齐

目录

序:生活如歌生活如画

锡伯渡的春天

天鹅记

打呼噜的刺猬

捉鱼记

啤酒花

兔记

老金贵

弹弓王

五子女

凤求凰

狼祭

锡伯渡的秋天

淘金记

我做羊倌

君子协定

那些年那些事

老杨树

胡杨无语

鸟儿声声

闲不住的手

哥们儿,钓鱼去

母校

老杜

小城里的擀毡人

艾尔肯大叔的石榴

大山的牵挂

我与北屯的愿望

最美的缘分

后记

序言

说来惭愧,在新闻出版系统工作几年,自认为也认真读了一些书,但始终没读过在新疆出版系统为数不多、具有作家头衔,还略有些名气的出版人于文胜的书。

仔细想来,平时事情较多,抓紧有限的时间读书,只能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内容多为那些反响较大或争议较多的作品,也看过许多需审读把关的书稿。这种选择实属无奈,但也合理,既丰富充实了自己,也较全面系统地把握了全国全疆的出版动向。

对于文胜写书出书,早有耳闻,可没有阅读过。客观上,没有时间,顾不上;主观上,不够重视,相信不会出问题,没能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细究原因,两人都应自责。共事多年,彼此很熟,每每交流,多为工作,少有谈到个人,虽也涉及过文学创作,但谈得不深不具体。我承认自己不够细致。他也过于谦虚、有些矜持,出版了多本书,却从来没有主动送给我一本(新疆出版界几位作家出的书都给过我,读后我都谈了意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几个年轻同事笑谈文胜过去的一些趣事,感到诧异: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从他的散文中了解的。一时我有了兴趣,让于文胜送我一本,让我也感受一下年轻人体验。

我主动了,他也很爽快。第二天,于文胜的散文集((锡伯渡》就到了我的手中。册子不厚,一口气读完,出乎意料,带给我的是一种新的感受甚至激动,让我这个平时不大喜欢出门,不愿意外出的人有了想去“锡伯渡”看看的冲动。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

书中吸引感染我的不是名山大川,而是新疆一个很普通的地方,不是文中华丽的辞藻,而是真实、朴实的表达和真诚、坦率的情感。

很佩服于文胜。佩服他的激情、他的人生态度及文学创作的多产高效。回想前一段审定“农家书屋”预选书目时,在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目录上,几处有于文胜的名字。这本不足为奇,作为新疆两大出版社社长,亲自策划、审定图书理所应当。但他的名字以作者的身份出现,就有了另一种含义。  ’

((锡伯渡的秋天》与《锡伯渡》相比,变化的是对人生、对社会更深的思考,不变的是真实的情感,朴实的文风。

于文胜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对这块土地深深的眷恋和由衷的赞美,一直是他创作的主题。

他讲《小城里的擀毡人》牙生,一条五公斤羊毛擀制的毡,在喀什集市上卖三百多元,在巴基斯坦卖八百多元,商人从牙生处买走仅六十元。但他对生活很满意,也很快乐,他最高兴的是每天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擀制一条花毡;他说((大山的牵挂》的故事,情节好似电影《集结号》,大山深处的老黄听了队长的一句嘱托,十多年默默坚持,无偿看护他认为是财富之源的云母矿洞。当梦想破灭,无奈离开矿洞时,最后的愿望仍然是,等云母矿再开工时,别忘了告诉我一声。尽显了新疆人的质朴与执着。

直面人生,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是于文胜散文的另一特点。他用许多篇幅,坦述自己无忧的童年、故事很多的中学时代、曲折坎坷的初踏社会之路,对成长的总结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坦露无遗。他告诉人们,社会有不足,方向是进步;人生会艰难,努力是阶梯;挫折不可怕,人生须奋斗。从中,人们看到了一个纯粹的于文胜,一个立体的于文胜。

于文胜有心。事事上心.处处留心。家乡的一山一水、点滴的变化,童年生活的细枝末节、成长中遇到的凡人小事,走过的山山水水、去过的各个地方,他都会用心观察,用心体会。一切都可作为创作素材,自由支配,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讲述的时候,平淡如水;描述的时候,细致准确。没有空泛的叹息、无病的呻吟,带给人们的是真实,是亲切和贴近。

有心的人,处处皆学问,时时能提高,获得成功水到渠成。

于文胜有情。奔放的热情,深深的感情。“感谢生活,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人”,在他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且不讲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凡在生活中对他有过帮助的人,他都铭记于心。助他踏上文学之路的徐老师、张老师,做羊倌时鼓励支持他写作的L叔叔,在事业上有恩于他的阿勒泰报的K老师,赏识他的老杜等,经常在文章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节中被提起,感谢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从未谋面的笔友,只因一句忠告“你有丰富想象能力和一颗不灭的童心,是否可以考虑在儿童文学上有所发展”,一番鼓励和提醒“选准文学上的一条路走下去”让他十多年难以忘怀。他对自然的挚爱、对花草树木的喜爱、对小动物的抚爱,也都可归结为一个“情”字。

有情的人,将心比心,以情暖人,必然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于文胜有才。干啥像啥,干啥成啥。中学时期,在图书馆随手写的几首小诗,能引起当地报纸的关注,并认为水平非中学生能及,在老师的质疑中,提笔就能再写几首;一个边远兵团农场学校的孩子,在中学期间出版两本儿童文学集;作为高中毕业生,作文考试曾得过零分的人,在高中年级语文课教学中能小有成绩;从未涉猎的作物栽培学、市场学、气象学等课程,也能给同龄人讲得有模有样;《北屯报》在全国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但编写的业务培训教材,受到全国报界的肯定;已创作出版各类图书二十多本,他的散文有三篇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入选高考试卷。全国十几种优秀作品集中收录了他的多部小说和散文。除了文学创作,他的摄影作品水平不低,绘制的油画,可作为书籍的插页。在新疆十二家出版社中,他一人兼两社社长,干得风生水起.被评为新疆文化领域的“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出版业领军人才。这一切,仅用努力、勤奋来形容肯定不够,起码不全面。

有才的人,不骄不躁,认真踏实,为事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当前,新疆出版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更多有心、有情、有才的人。

于文胜的纯粹、立体及成就,缘于对生活的热爱。热爱生活的人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坚强、豁达。热爱生活,生活会更有意义;热爱生活,生活一定会给你以丰厚的回报。生活如歌,需要去赞美,才能给人勇气;生活如画,需要去描绘,才能更加光彩。生活真美好,让我们一同去感受《锡伯渡的秋天》。

作者系原新疆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现《新疆文库》办公室主任

内容推荐

秋风轻轻的,轻轻的,拂过树林,拂过河面,拂过菜园,拂过草地,拂过我的脸颊。草的香味,果的香味,一会儿把全身浸透……于文胜著的《锡伯渡的秋天》,每一步都是景,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着美!

编辑推荐

《锡伯渡的秋天》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于文胜以二十余篇散文追忆了在锡伯渡度过的童年、少年时光,有写孩提时代的天真顽皮,也有少年时代的青春懵懂。其中《老金贵》《无子女》《弹弓王》等篇目以儿童的眼光写了当年锡伯渡几个活跃的人物,生动诙谐,《母校》《老杜》等篇目写作者工作之后的一些生活体会和感慨,情感真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