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忘记系列》这套丛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分《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日军细菌战》《中国空军抗战》《中国海军抗战》《中国抗日远征军》《抗日英烈民族魂》《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纪实》《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华北抗日》《华东抗日》《华南抗日》《抗战中的延安》共19个分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尚属首次公开发表。任贵祥著的《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纪实》是丛书的一个分册,介绍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华侨们挽救祖国的的英勇事迹。
“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专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主题出版系列读物,旨在让青少年藉此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面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任贵祥著的《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纪实》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华侨挽救祖国的凝聚力,具体讲述了华侨宣传歌颂祖国抗战、回国救伤劳军、华侨飞行员蓝天搏击、为国捐助为国献身、华工罢工、支援抗日根据地、开展国际援华活动的英勇事迹。
奋起挽救危亡的祖国
◎血浓于水
中华民族有众多的海外儿女,他们因生活所迫,漂泊海外,但身上流淌着华夏祖先的血液,留存着中华民族的血统。保留着中国国籍的被称为华侨,加入了所在国国籍的被称作华人,在侨居地出生、取得当地国籍的华人被称作华裔。
在旧中国,华侨出国、侨居、创业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屈辱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尤其是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达及商品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使中国和外国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些中国人携带商品随船到南洋或徒步到西亚一带贸易,有的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华侨。
中国自古以来是个农业国家,农村的经济结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耕地有限,工具简陋,刀耕火种,生产力低下。广大农民遭受封建地主、官僚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村租税徭役繁重,高利贷猖獗,加上天灾人祸,农民生活极端贫困,难以维生,被迫背井离乡,出国谋生。
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更替不断,农民起义频繁,致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不堪战乱的骚扰,流亡迁徙到国外,成为华侨。
以上种种,是中国封建社会华侨形成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认为国民出国定居,是有辱“王化”和背弃祖宗的行为,大多加以限制,加之交通工具的落后,我国古代出国的华侨毕竟是少数。华侨的大量形成是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破产,大批贫苦农民出国去,成为华侨”。
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写了《物种起源》等有名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理论,大意是:在自然界,生物进化的规律为自然选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凶猛的虎、豹,为了生存而吃掉弱小的动物,是正常合理的。然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亵渎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把这一理论野蛮地运用到人类社会上来,如虎狼一样弱肉强食落后和弱小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中国便成为它们任意吞噬的猎物。
1840年,英国侵略者用大炮强行轰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狼来虎去,不但疯狂地掠夺中国的大量财物,还肆无忌惮地掳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大肆招募贩卖华工,将其贩运到世界各地,当牛做马。当时被贩运出国的华工被大批成群地赶到船上,住睡吃拉在一个地方,像运载牲畜一样,因此贩运出国的华工又被诬称为“猪仔”;贩运“猪仔”的船只,被称为“浮动地狱”。“浮动地狱”中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恐怖情景,夺去了成千上万华工的生命。仅以运往古巴的华工为例,从1847年6月到1858年运抵古巴的华工共有50123人,其中在途中死亡者达7622人。据统计,从1801年至1925年,被贩运到美洲、澳洲和南非等地的华工多达300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招募到英法俄等国前后方充当炮灰的华工有20多万人,有少部分留居在当地变成华侨。
华侨大多出身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初到国外,语言不通,常常遭到外国人欺负;外国政府也对他们加以种族歧视……
P1-3
第一版序
抗日战争,这是个历史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话题。
说它具有很强的历史性,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爆发距今毕竟已有62年。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日两国正面向未来,致力于建设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至于有关反映抗日战争的文章和书籍,60多年来则更是难计其数。
说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则是由于:其一,抗日战争毕竟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中最残酷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最坚决并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争。这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造成了3500万中国人的伤亡,造成了1000亿美元的直接财产损失,使千百万中国人流离失所。这么一场空前的民族大灾难,无论如何不应该也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其二,抗日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许多血的教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尽管有一时的强弱之别,然而玩火者必自焚,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受人欺辱,只有国家富足强盛,才能人民安居乐业……所有这些,都将犹如警钟长鸣,时时警示着世人。其三,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华儿女在这场民族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作为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时间再久远,都将永久地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在和平的年代里,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我们仍然需要弘扬这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其四,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战争渐渐成为历史,年青的一代只能从历史书籍、从教科书中去了解这场战争的真相了。也正因为如此,在日本,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时地挑起事端,他们或在教科书问题上大做文章,或在日军侵华史实上黑白颠倒,企图篡改历史,误导后人。历史霎时间似乎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为此,要不要把这场战争的本来面貌告诉世人特别是年青的一代,显然成了摆在每一个史学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有鉴于此,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约请了长期从事抗日战争问题研究、占有大量客观资料的专家学者,历时数载,撰写了这套“历史不能忘记”丛书。丛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分《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日军细菌战》《中国空军抗战》《中国海军抗战》《中国抗日远征军》《抗日英烈民族魂》《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纪实》《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华北抗日》《华东抗日》《华南抗日》《抗战中的延安》共19个分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尚属首次公开发表。
日本的一位首相曾经说过:“我们无论怎样健忘,也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可以学习历史,但不能改变历史。”作为一种民族灾难,抗日战争过后的今天,无论是挑起这场战争的加害国还是遭受侵略的被害国,惟有正视史实,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防止悲剧再度发生。而再现历史真相又是问题的逻辑前提。我想,这恐怕正是撰写和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所在吧。
作为抗日战争的亲身经历者,我愿意把这套丛书推荐给需要了解和应当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
1999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