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给心灵一个假期/悦读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余显斌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需要到野外走走,养养眼。心灵,也应当到野外透透气,松弛松弛。不知哪本书上说的:“所谓风流,就是不忘露珠寂静之美。”一句话,如细雨润入心田,让人回味无穷。“不忘露珠寂静之美”,就需要有一颗灵敏、悠闲的心灵。这颗心应如露珠一样,纯净,透明,在阳光下折射出丝丝的光线,晶莹水亮。也只有这样的心灵才能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融入美,与美合而为一。给心灵放一会儿假吧,让那颗负重的心从劳累中、从红尘中走出,去感受一下山水,欣赏一下美景,享受一下生活吧;或者在书中,在古董中徜徉一会儿吧。

《给心灵一个假期》由余显斌所著,供青少年朋友们阅读。

内容推荐

《给心灵一个假期》是作者余显斌的闲情散文集。作者将自己到野外去走走,到书中去看看感悟写在篇篇优美的散文中。告诉读者,给心灵放一会儿假,让负重的心从劳累中走出,去感受一下山水,欣赏一下美景,享受一下生活;或者在书中,在古董等文化器物中徜徉。跳出这些,挣脱蒙尘的劳累之心,你会对生活有不一样的发现。

目录

第一辑

感谢一片阳光

一条水,流淌一段风韵

最忆是小镇

海魂

走进立夏

乡下的鸟儿

倾听鸟鸣

披襟当风的滋味

乡村鸟鸣

采茶琐事

在音乐里远足

婉约的雨

神韵天然

感谢一片阳光

又见柳色上衣来

感受那一片秋光

书香润心

在五楼读书

第二辑

草木语言

做一朵黄桥的荷花

种一盆虫鸣

心白如杨花

狗尾草开花

清淡的指甲菜

坐拥红叶

独品山石

与荷对语

六月荷花

虫鸣依旧

山茶花开

草木语言

篱笆上的瓜菜

童年柿子红

第三辑

那一方古典的山水

走近岳阳楼

支提山记

赤壁一轮月

龙游湾,微型江南

走过婉约的栈桥

挥别不了的西栅

游井冈湖

临海的脊梁

与镇江的夙缘

烟台山看海

烂柯山雨景

扬州的月亮

人走古城

江南的小品——同里

故园如画胡不归

那一方古典的山水

车过秦川

敦煌感怀

小镇风景

千佛洞

雁门如铁

阳关凭吊

乌江黄昏

镇安行

第四辑

在清风明月中徜徉

一轮中秋月

思念一条小巷

在清风明月中徜徉

月光

唐人的清明

秋日正好

坐对一轮秋月满

夏雨如姝

浪费时间

怀念散淡

文人砚边的那一缕茶香

乡下虫吟

小村的年节

故乡一轮月

一炉火,一盏灯

静坐如莲

后记

试读章节

北方粗犷,江南细致;北方雄浑,江南清秀;北方古朴,江南典雅。这,仿佛已成定论,但也有例外。

这个例外,就是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在泉城,属历下区。

一走进小街,游人的声音就变小了,脚步就放轻了,眼睛,也小心翼翼地左右望着。一种清秀、典雅的氛围,扑面而来,缭绕心间,挥之不去。

一条水,缓缓地流着,流得净白,流得柔细,流得曲折有致。它绝不同于北方的河。北方的河,总流得跌宕,流得哗哗有声,从高处落下,带着一路响声,如金戈交鸣,铁甲震动。

这条水却非这样。它汪汪一脉,如十八岁女孩的眼眸;它波光闪闪,如温情女子的微笑;它曲折多变,如女孩腰间的缎带。

水,由泉水汇集而成,一处名日珍珠泉,另一处则不知名,合二为一,就是一条河,一条文化的河,一条古典的河,一条温情脉脉的河。

河底,长长的水草随水漂摇,如丝带,如绸帛,如一段裁剪不断的春梦,齐匝匝地铺在河底。街道、水边都洁净如洗,没有污渍,也没有垃圾。因此,水草绿得清新,绿得洁净,绿得清心明目。

做一条这儿的水草,是一种福分,一种奢望。

这条水,名曲水河。

郦道元在他著名的《水经注》里谈到这儿,曾津津乐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这说的就是著名的流觞曲水。每年三月三,一群士子,长衣博衫,衣带飘飘,坐在水边,用木托盘载一杯酒,置于水上,顺水漂流。盘到何处,水边之人随手拿来,一饮而尽,歌赋吟诗,作为韵事。古人,把生活过成了诗歌;我们,把生活过成了负担。

曲水亭街,大概还保留着这段历史风韵吧。

曲水的河水,大概也沉淀着这段往事吧。

因为,水边是一条街道,古典雅致,犹如古诗词一样,这边一座房,那边一个馆,都是黑漆木板的牌匾,朴拙庄重的字体。茶馆酒楼不用说,就是时尚的鲜汁店,也是如此,显得雅致,显得苍古,如小杜的绝句,又如李清照的小令。

想想,这儿,李清照可能来折过柳,辛弃疾可能来饮过酒。水边的石凳,他们可能曾经坐过。让人一念及此,一颗心不由得回到遥远的宋代。

曲水岸边极不规则,时宽时窄,时曲时直。两岸粗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大概是诗词浸润过吧,一枝一叶,平平仄仄,仿佛都押着韵脚。树下,时时看见躺椅,还有竹几,上放瓷壶茶杯,有老人躺在椅上,悠闲地品着茶。

水到一池边,流速极缓,水平如镜。一群人坐在水边,持着钓竿,钓着鱼,也钓着一份清闲。

水,有时沿街走,有时竟也穿街过院,进洞钻墙,一路流去。这时,顺水极目望去,有月亮门,一派古雅,水流缓缓而去,犹如流入月亮里。水的两边,楼栏相对,或紫藤,或吊兰,垂垂相生,一片绿幔扯下,将水映得一片翠色。

月亮门深处,有笑声传来,清亮亮的,是女孩的笑声。可惜,只有声音,却不见人影。

游曲水亭街,宜于雨中漫步。在细雨里,打着一把伞走着,自己就成了一个书生。而水在旁边,低眉顺目,款款流淌,就如那个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女子,浪漫而迷蒙。

游曲水亭街,宜于在三月的黄昏闲步。曲水缓慢流着,带着绿得醉人的影子,仿佛春帷不揭的女子。游人,则如骑着马嗒嗒走过石板小巷的士子。

可惜,我来时,不是雨天,也不是黄昏,可我仍倾倒于这儿的街道,这儿的流水,以及这儿飘摇的绿了。

那么,走时,就让我也如那些读书人一样,怀揣一段剪不断的离愁吧。轻轻挥一挥衣袖,挥别这古诗词一样的小街,悄悄离开。因为,我不是归人,而是一个过客。

P2-4

后记

于人而言,万物有恩,珠露依然。

露最多时,是春晨,是夏夜,是秋夕。

春日,尤其是早春,在乡间,一早起来,太阳从东山顶上斜铺下来,如同清新的流水。这时,旷野中,地面上,一片水汽氤氲,缭缭绕绕,不停地变换着,弥漫着,如一层若有若无的梦,如一层薄薄的纱布。

此时的草,还是嫩嫩的芽儿,是草针,用唐诗的话来说,遥看一片,走近却无。可是,珠露却是看得到的。远远地,阳光射下来,一丝一丝的彩线,在晨曦中闪动着,有的甚至还有些刺眼。但是,很美。细看,每一棵草上,都挑着一颗露珠——确实是挑着,就挂在草尖上,很小很小的珠子。

草很嫩,很纤弱,看不太清,可每一粒露珠都是草儿的招牌,是草儿生命的呐喊。这一粒粒露珠沾在草尖上,仿佛也润进人的心中。心,也像挑了一颗露珠,萌生一片青嫩的春色,一片勃勃的生机。

春天的美,就是从露珠润心的那一刻起,悄悄漫上心头的。

夏夜的露,可能会大一点,可能更清亮一点儿,明洁一点儿。如果说,春露如细米之珠,那么夏夜之露,犹如碎钻,滴答滴答,一片清明。

乡村的夜是寂静的,是温馨的,到了夏夜,一个人悄悄地走着,虫鸣声一声一声,这儿响起,那儿响起,有的悠长,有的短促,仿佛划过丝丝光线一般。

在竹林边,悄然站立,这时,就有珠露之声从竹叶间滑落,又碰在另一片竹叶上,噗一声,又噗一声,珠玉盈耳,珠圆玉润。孟浩然说,“竹露滴清响”,是深得其味的。这声音,在都市听不见,在扰攘中听不见,在喧哗中也听不见。当然,一颗烦乱的心,更是听不见。

有珠露之声,心,不会为物欲所困。

秋之夕,秋虫声则和夜露声无啥区别了。唐诗道:“冷露无声湿桂花。”秋天的露,怎能无声呢?一个人独坐在桂花树下,花香盈身,盈袖,盈心;秋虫声盈耳,在草丛中叫,在花树下叫,在台阶下叫。

露珠,无声地打湿了秋草,也润湿了虫鸣。这时的虫鸣,潮潮的,润润的,和露珠已没什么区别了。人,一时分不出哪是虫鸣声,哪是珠露之声。

虫鸣如露,多贴切的比喻。

能感悟这个比喻的心,也一定有一片虫鸣,有一片珠露吧。

珠露,润泽了一颗心;珠露,同样润泽了一个人。在尘世中,有珠露在心,就能走入万物,就能感恩万物。这样,灵魂就有一盏指路的灯,有一条回归良心的路。

倾听珠露之声,倾听良心的鸣唱。

书评(媒体评论)

余显斌文章流传甚广。他的文章蕴涵深刻的思想,文字大都简洁、凝练,尤其以短句见长,极具散文笔法,给读者一种心灵的美感。

——《疯狂阅读》专访作者

就这样,尘世的一草一木,生活中平凡人物身上的人性之美都出现在了他那清新自然、凝练流畅的文字中。

——《商洛日报》记者采访作者报道

文句典雅、洁净,如诗一般优美。

——作家郎政评析作者作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