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吴子长所著的《逃离》是一本中篇小说集,遴选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十二部中篇小说,这些作品大都取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实再现社会转型时期小人物的悲喜欢欣。作者文字冷静流畅,情节引人入胜,有较强的可读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逃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子长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吴子长所著的《逃离》是一本中篇小说集,遴选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十二部中篇小说,这些作品大都取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实再现社会转型时期小人物的悲喜欢欣。作者文字冷静流畅,情节引人入胜,有较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逃离》是作者吴子长近年来发表于《鸭绿江》、《青春》、《清明》、《安徽文学》、《阳光》等文学杂志上二十余部作品中精选的十二篇佳作。小说都取材于生活,关注人在岁月之流里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轨迹,作者满怀真诚与热情,抒写普通人的故事,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目录 序 小城里的中国人生/路文彬 报复 所谓前程 招商 逃离 守望白雪 裂变 初潮 高就 曲线救国 诗人柳永的故事 选择 我拿什么来温暖你的心 试读章节 肖妮和彭程是小学同班同学,又一起升入初中的。同时升人初中的还有小传、小稳和小菊。他们五个人的家都住在同一条路上,小菊家离学校最近,然后是肖妮家、小传家、小稳家,彭程家离学校最远,在圩埂的尾巴梢子上。彭程每天上学时都要从小稳、小传、肖妮、小菊家门口经过。小学时,他们几个和其他同学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加上肖妮的家庭背景,彭程对肖妮有些敬而远之。刚上初中,由于离家较远,接触的大多是外校的学生,他们五个又是同路,于是多了一份亲近。所谓亲近无非是一块儿走一块儿回,一路上说说笑笑而已。五人当中肖妮最大,小稳第二,其余三个是同龄的。每天上学,小传和小稳都早早地吃过早饭在家等着彭程,然后一起去肖妮家。他们到肖妮家时,肖妮有时连早饭也没吃,他们就在那儿等,等肖妮吃好早饭了再一起去找小菊。有时彭程走得迟了,他们到肖妮家时,肖妮已经走了,这时再到小菊家,小菊肯定也走了。肖妮是从来不等他们的,吃过早饭看彭程他们几个还不来,书包一背就走了。肖妮来到小菊家,小菊肯定吃过早饭在等她了。初中三年半七个学期,彭程到过肖妮家的次数无以计算,但肖妮从来没有到彭程家来过。现在不但来了,而且连她的姐姐人称大美人的肖凤也来了,这怎能不让他激动呢! 关于肖凤,彭程是知道一些的。他知道肖凤比肖妮大三岁,三年前初中毕业,回到家里,虽然是农村户口,但从来不干生产队的农活,平时在家里除了偶尔帮母亲打理打理菜园子,一般情况下都在家闲着,等着嫁一个好人家。这两年,虽然上门说媒的人踏破门槛,但她一个都没有答应。彭程听人说,她想和姐姐肖雪一样,嫁到城里去,找一个有工作的人家。 彭程看见肖妮、肖凤姐妹俩像两朵洁白的云彩向他飘来,他像干错了什么事一样脸立刻就红了。彭程的脸红是从眼眶开始的,一直红到耳朵边,又扩散到脖子根,一直向胸口蔓延。彭程感到脸上火烧烧的,似乎整个上半身甚至全身都着了火,汗也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彭程脑子一片空白,想了半天才想出一句话来,说,你,你们俩怎么来了? 肖凤一改往日那副冷冰冰的面孔,笑着对彭程说,我们是来向你祝贺的,大状元! 彭程上学时虽然经常从肖凤家经过,但从来没有和肖凤说过话,肖凤也从来懒得理他们。现在听肖凤这么说,心里一激动,彭程差点连眼泪都出来了。 肖凤的热情让彭程感到非常意外,或者叫不习惯吧,但她的一声“状元’’把彭程的自信心喊回来了。是的,他怕什么呢?他害羞什么呢?他现在是公家人了,无论她们多么高傲,家庭条件多么优越,毕竟还是农村人,还是农村户口,如果不是有个好爸爸,她们什么都没有。然而,令彭程感到更加意外的是,平时总是和他说说笑笑的肖妮,今天却显得非常羞涩,低着头走到彭大运面前,说彭老师今天也在家呀。 就在彭程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接待这两位从天而降的仙女时,母亲回来了。母亲是从菜园地回来的,一只胳膊着一个竹头篮子,一只胳膊抱着青豆秸子,头上还顶着一条洗脸毛巾。 母亲的到来立刻解了彭程的围。 母亲哗的一声把青豆秸子往地下一抛,又把装着茄子、辣椒、豇豆的竹头篮子往地下一放,随手扯下头上的毛巾抹了把脸上的汗,然后就来招呼这姐妹俩。 母亲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因为父亲是大队书记,家里每天像车水一样人来人往的,上到公社书记区里干部,下到普通社员,母亲知道什么人什么待,什么人什么菜。母亲对肖凤、肖妮姐妹俩笑笑,亲切地说,来啦!母亲知道她们俩可能是彭程的同学,但叫不出名字。自从中考分数下来以后,彭程家里就没少来人,亲戚、邻居、同学、朋友,一波接着一波,有的送来鸡蛋、挂面,有的送来洗脸盆、毛巾,有的送来笔记本、钢笔,有的送来热水瓶、方片糕,等等,弄得彭程压力很大,如果不被录取这些东西送都送不回去。母亲不管这些,不管来谁都热情接待,不管送什么都照收不误,至于录取通知书那是早一天迟一天的事,公家说话哪有不算数的! 母亲转身到屋里端了两条长条凳子出来,笑着说,又没有人给你们罚站,都站着干什么!母亲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彭程家门口有两棵苦楝树,树龄比彭程的年龄还要大。小时候,彭程经常和小朋友上树捉知了,摘楝树果子玩。现在两棵苦楝树已经长得很高了,树冠把门前所有的太阳都遮住了,坐在树荫下面凉阴阴的。虽然立秋很多天了,但秋老虎还厉害着呢!屋外有小风吹着,却比屋里还要凉快。母亲是个勤快人,门口虽然是泥巴地,但每天被她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连一根草都看不见。 肖凤、肖妮坐在一条板凳上,彭程坐在另一条板凳上,面对面说着话。肖凤说,你还会下棋呀,看不出来。彭程说,我哪会下,反正闲着没事,叔叔让我下我就下了,下着玩呗,叔叔说以后到外地上学,什么都要会一点。后面这句话是彭程灵机一动突然想起来的,叔叔找他下棋时并没有这么说。彭程想,不管录取通知书下来下不来,他都不能在肖妮、肖凤姐妹俩面前表现出丝毫的急躁和不安,他要拿出随时都准备去上学的架势来,同时也给自己打气,自信自己一定会走掉的。肖妮说,听说顾秀兰毕业回家没几天就定亲了,婆家就在她家对河,男的比她大好几岁!彭程说,顾秀兰是我们班上年龄最大的,怕有二十了吧?肖妮说,她比我只大两岁,今年虚岁才十九呢。肖凤说,那急什么呀!彭程说,农村女孩子说婆家都早,如果不上学十五六岁就有说婆家的。肖妮说,顾秀兰是初中生呀! 正说着话,母亲在屋里喊肖凤、肖妮姐妹俩进去喝茶。母亲说,两位小姐姐,进来喝茶。母亲虽然叫不出她俩的名字,但已经知道她们是谁家的闺女了。母亲虽然没有文化,甚至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识,但说话办事都非常得体,一个小姐姐的称呼比任何直呼其名,或其他称呼都要亲切得体得多。肖凤说,不喝,大妈,我们不渴。母亲从屋里走出来说,怎么不喝?我都烧好了嘛!端在大桌子上,快进去,趁热喝了。 P6-8 序言 可能不会有多少人知道吴子长这个作家的存在,因为他始终无权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为浮华的表象。他属于边缘,属于寂寥,属于暗夜,总之是属于那个无人愿意在此安放目光的角落。但他的这种状态在相当程度上却恰恰印证了我的写作观:真正的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陌生人的。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吴子长的叙事方式是一种聊天的方式;无须什么技巧与章法,只需怀有真诚和热情。所以,用某种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吴子长的小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既然他的读者不是陌生人,自然也就没有理由摆出一副刻意的模样讨人欢心。在吴子长的这些小说里,许多人物的背景交代起来往往都显得漫不经心,我想这无非是由于他从未将我们视作陌生人的缘故吧。他很清楚,有些共同的细节其实是大可不必重复的。这是聊天所需的起码默契。当然,聊天还要涉及话题。聊些什么呢?吴子长依然是那么清楚,还有什么比往事更符合聊天最本真的性质吗?现在抑或是未来皆无法成为彼此聊天的切入端口,必须拥有作为历史的过去,我们方有可能具备聊天的冲动。聊天首先就是为过去的当下重现而存在的,它是一种倾听,而只有往事才有可供倾听的回声。于是,吴子长选择了回忆。这是一个中年男子的回忆,不算沧桑却亦有足够的人生分量。我之所以愿意把这个集子里的大多数篇什都看作作者的自传,就是因为它们实际上也是一代甚至是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写照。这是吴子长个人的历史,也是几代中国人的历史。吴子长的创作价值便体现于此,他用自己不事张扬的朴素方式悉心保留了中国芸芸众生的真实生态。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坚持认为他的作品远比某些表征着中国当代文学实力的所谓名家们的作品要更具价值。我可以不关注后者,他们的夺目光彩会使我目盲,但我不能不关注像吴子长这样的作家。在我看来,后者所意味着的始终仅是一种暂时性的价格而已,其价值从来就是模棱两可的。毕竟,他们滥用权力和欲望炮制出来的种种“精彩”生活基本上都是虚假的。不是诋毁生活便是粉饰生活.这是他们料理人生的仅有的拙劣伎俩。对此,我早已深感厌倦。 好在吴子长没有这样的权力,也没有那么贪婪的欲望,他只想老老实买地表现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其实这就足够啦,一个人也完全可以是所有的人。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写作者,我们是否有能力精准捕捉到此刻生活的本质。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及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生活。但另一个问题亦随之而来,我们又该如何思考呢?时下那些把持着文坛中心舞台的作家们声称自己也在思考,可是你又能从他们的文字里发现多少诗性与创造呢?单调的污秽和摧毁怎有可能沾染上创造的点滴实质?事实上,他们真该垂下那高傲的头颅,看一看吴子长这些卑微作家们的创作。这绝不是赏脸,而是收获恩惠。或许,吴子长们由此可以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思考,那种掺杂着希望、失落、迷惘以及挣扎的复合性情感。然而归根结底。希望是不曾放弃的,这希望的动力则来自于对生活一贯持有的谦恭与热爱。就是此种希望及热爱成全了吴子长们对于生活的创造。需要明晓的是.生活必须是创造性的经历才更有意义。就此而言,与其说生活是让我们去经历的,还不如说它是要我们去创造的。 尽管吴子长惯于以回忆的姿态言述自己的生活,但那并非是对于生活的重复或者说抄袭。因为有了希望和思考,他的生活经过每一次言述之后,皆无不蜕变成全新的生活。结果,一个吴子长有了多个不尽相同的面相;熟悉的平常里总能给人些许意外的陌生感。彭程(《报复》)、王新民(《所谓前程》)或是吴玉清(《我拿什么来温暖你的心》)等等这些个主人公实在是颇似一个人,他们均出身于乡村贫民,自幼便会萌生出摆脱土地的梦想;最终确也通过相同的手段实现了这一梦想。然而说来这一梦想并不多么伟大,相反倒是有些庸俗。不过无可否认,这正是最具典型性的中国社会现实。无疑,注定不够伟大的梦想只能造就不够高尚的生活,接纳他们的那座小城俨然就是此种生活的化身。相较于落后的乡村抑或发达的都市,中国的小城委实更能显露出当今中国整体性的精神风貌。它们既是乡村与都市的联结体,又属现实及梦想的中间地带。历史的记忆在促使小城中人承认着现实的同时,难免还有更大的欲望在诱惑着他们。命运的动荡亦正在这满足和不满足之间获取了空间。所以,这些颇似一个人的主体却又能提供出不同的命运启示。我以为,这种不同恰是缘于作者在不同时段的个性化思考。只可惜,庸俗的生活所注重的永远仅仅是单一风格的追求。有鉴于此,纵使吴子长多么有心,他也势必无法生造出其中的丰富性来。故而,我们不难看到,无论是彭程情场得意后的空虚,还是王新民或吴玉清官场失意后的无奈,个中普遍流露出的皆是一种不变的幻灭情绪。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这同我前面所言的希望并不相悖。毕竟,它来自希望,并且是暂时的。还有,在这种幻灭中,我们压根是看不到绝望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不管命运给予了怎样的误会,这些失意的人们对于生活仍旧保留了自己那固有的善意。和一直以来的官场小说模式迥然有别,吴子长规避了它的黑暗、丑恶以及下作套路的书写。对于那些官场中人,他报以同情,对其予以了适度的人性化还原,从而有效祛除了长久蒙蔽其身的权术机器的妖魔化色彩。他笔下的官场有势利,有狡诈,但也同时不乏正义和温情。而这,正是我所说的吴子长小说里的那种诗性所在。相比之下,我始终更愿意相信吴子长呈现给我们的中国官场才是真实的。 当然,仅有这样一种真实还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在深度上或是在力度上,吴子长都尚需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性努力。例如,他对于琐碎生活的无聊性质还是缺乏一定警惕性的。虽然他也确乎并未对此表示出什么欣悦之情,但可以看出他常常同自己笔下的人物靠得太近了。这样的立场多少会显得有些暧昧。即便就是书写自我,一定的距离保持也是必需的。他似乎洞察不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那些人物几乎个个都是不自由的。他们或被现实的漩流所裹挟,或被欲望的锁链所桎梏;不是不能自拔,而是不想自拔。随波逐流的他们毫不在乎生活的真伪,在其心中,没有正确的生活,唯有大家的生活。正确的往往就意味着是被孤立的,他们恐惧于此种孤立,宁肯被动选择在群体的虚假安全感中相互倾轧,自我消耗。他们缺乏改变的意愿,更无反抗的意识。可是,作为创造者的吴子长却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此种惰性的不可容忍。这难道不也正是写作的一种有效意义吗?作家必须高于其笔下的人物,他创作的生活也必须高于自身所经验的生活。否则,他便失去了写作的借口。写作不是复制,只有创造方能相称于想象赋予我们的权力。 终于,弘颖(《逃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不想过这种虚假的没有自我的生活,她想过一个真正的人的生活。”然而,从这种意识产生到真正付诸行动,弘颖却为此付出了异乎寻常的时间代价。症结依然在于,弘颖一直就是不自由的,而且对于自由价值的相对淡漠也总是使其对世俗的条条框框毫无底线地做着让步。显然,如果不是由于儿子成人之后的规劝,我依旧无法想象她会在此刻上演“一次没有任何告别的离去.一次毅然决然的转身”。至于“现在她终于可以抛弃这一切,毫无牵挂地离开这里,去过一个人想过的自由的生活了”,我也同样无法看好。我想质疑的是,她真的做好自由的准备了吗?若果真如此的话,那就不能把这次行动称作“逃离”,而应将其理解为“出发”才更加恰切。出发,一次站在全新起点上的征程。但不管怎样,弘颖终究是迈出了这人生最艰难而又意义重大的一步,为小城里的人们树立起一座指向鲜明的路标。我相信.吴子长选择这篇《逃离》作为整部小说集的书名也一定是有着这一层面的用意吧。此外,挑选一名女性充当这次开拓性行动的先锋亦是耐人寻味的。至少,在她身上我清晰听见了娜拉的遥远回声。从娜拉到弘颖,这是一段怎样意味深长的道路?它需要我们省思和言说得实在太多太多。 应当认识到,吴子长们的创作属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背部,你看不见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就在那里。他们是默默支撑着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最坚实力量。 2015.3.3北京格尔斋 (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