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新兴产业投资研究(2022)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何诚颖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我们将以全新的、系统化的方式考察如何及时发现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不同行业的市场表现,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如何挖掘最具潜力的、具有高回报的新兴产业股票。全书分为新兴产业发展比较篇、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分布特征与投资评价篇、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与科创板篇、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篇、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篇、新兴产业投融资分析篇、新兴产业与全融创新篇。 作者简介 何诚颖,中国-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研究院和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深圳市地方级金融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先后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1年赴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访问学习,2019年赴牛津大学数学学院访问学习。何博士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以及证券投资领域的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存量资金流的量化方法并应用于实践,对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测提出一系列量化指标。 何博士在金融研究方面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以及SCI和EI检索杂志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了《寻找中国资本市场好股票》《中国股市投资的逻辑》《实现梦想的投资银行》《中国股市投资密码解析》《中国股市:轮回中的涅槃》等专著10多部,致力于通过推广国外先进投资方式与理念,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水平。 目录 第一篇 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1.新兴产业发展总述 1.1 新兴产业的缘起与概念界定 1.2 疫情后全球新兴产业新发展格局 1.3 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1.4 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大事件 1.5 新冠肺炎疫情对新兴产业的影响 2.新兴产业发展国际比较 2.1 海外主要国家与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2.2 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2.3 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2.4 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新兴产业政策比较 2.5 全球新兴产业分布地图 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3.1 双循环背景下中国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3.2 双循环背景下中国新兴产业核心发展路径 3.3 双循环背景下中国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第二篇 新兴产业发展分布特征与投资评价 4.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分布与行业特征 4.1 新兴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4.2 新兴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4.3 新兴产业发展行业特征 4.4 新兴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评估 5.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区域投资地图 5.1 新兴产业区域政策评估 5.2 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5.3 新兴产业区域投资评价 第三篇 新兴产业发展与科创板 6.科创板设立及其投资含义 6.1 科创板与注册制 6.2 科创板政策解析 6.3 科创板发展方向及趋势 6.4 科创板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6.5 科创板整体分析与评价 6.6 北交所、科创板与新兴产业 7.新兴产业的科创板投资地图 7.1 科创板挂板条件分析 7.2 科创板上市公司结构分析 7.3 科创板潜在企业名录 7.4 新兴产业的科创板投资地图 7.5 北交所投资分析 第四篇 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8.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 8.1 总体市场指标表现 8.2 总体估值分析 8.3 总体成长性分析 9.市值管理百强榜分析 9.1 市值管理排行榜 9.2 市值管理的区域表现 9.3 重点行业、企业表现 10.行业分析 10.1 节能环保产业 10.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0.3 生物医药产业 10.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0.5 新能源产业 10.6 新材料产业 10.7 新能源汽车产业 10.8 “碳中和”产业 10.9 线上互联网产业 11.行业关联与区域表现分析 11.1 新兴产业与其他国际行业关联分析 11.2 新兴产业与其他相关行业关联分析 11.3 新兴产业企业的区域表现 11.4 中东西部区域的比较 11.5 不同板块的区域表现比较 11.6 不同区域的价值创造前景分析 12.不同股本新兴产业公司表现分析 12.1 小股本公司表现分析 12.2 大股本公司表现分析 12.3 股本规模与价值创造的比较 12.4 股本规模与公司的成长性分析 第五篇 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 13.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13.1 自然人持股分析 13.2 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 14.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及影响分析 14.1 上市公司市值的界定 14.2 新兴产业的市值表现 14.3 上市公司市值及影响分析 15.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价值分析 15.1 品牌价值分析 15.2 生命周期与成长性分析 15.3 市场估值分析 15.4 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第六篇 新兴产业投融资分析 16.新兴产业一级市场投融资分析 16.1 2015-2020年新兴产业一级市场融资规模 16.2 2015-2020年新兴产业行业融资能力比较 16.3 2015-2020年新兴产业投资偏好分析 17.新兴产业初创公司投融资分析 17.1 新兴产业初创公司的治理 17.2 新兴产业初创公司投资的指标选择 17.3 新兴产业初创公司投资的风险因素 17.4 最具投资价值的初创公司排行 18.新兴产业投资案例分析 18.1 新兴产业典型行业投资案例 18.2 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案例 18.3 新兴产业公司投资案例分析 第七篇 新兴产业与金融创新 19.金融创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19.1 金融产品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 19.2 引导基金与新兴产业融资 19.3 信贷模式创新与新兴产业融资 19.4 融资服务体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 20.全球新兴产业发展与投资机会 20.1 2020-2025年全球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20.2 2020-2025年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规模预测 20.3 2020-2025年全球新兴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21.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与投资策略 21.1 2020-2025年新兴产业发展整体策略:国家层面发展建议 21.2 2020-2025年新兴产业发展区域策略:地方政府层面发展建议 21.3 2020-2025年中国新兴产业投资策略:投资者层面投资建议 后记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 场以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 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和 产业革命正在展开,掀起新 一代工业革命浪潮。变革时 代,众多专家都在加大对新 产品的研发力度,全球技术 创新活动屡创新高。世界知 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近年 来,国际技术创新活动不断 增长,尽管2008年受国际 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技术 创新活动在短期经历了低潮 ,但随后迅速恢复,2010 年就出现反弹,2013年国 际专利申请数增长率达到了 10年最高点。2020年尽管 受疫情影响,但国际专利申 请量继续增长,达到创纪录 的27.59万件,较2019年增 长4%。而在所有申请中, 53.7%来自亚洲,中国申请 数量高达68720件,再次成 为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 家。 新兴产业最大的特点就 在于其不断的突破与创新。 逐年递增的专利申请凸显全 球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这 些新兴技术涉及信息、生物 、新能源、新材料、纳米等 领域。在现有新兴产业加速 发展的同时,一些新的新兴 技术和产业也在酝酿。总体 来说,这些正在发展和潜在 发展的新兴产业呈现出智能 化、环保化、融合化和国际 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 济经历了40多年的高速增长 ,平均增速超过9%,但由 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已经无 法再支持经济的高增长。我 们判断,中国经济从高速增 长期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将更强调发展的平衡性、 协调性和包容性,为实现共 同富裕打好基础。 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 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 分问题,高质量发展是体现 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坚 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发展相统一,实现创 新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 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 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从2022年开始,全球经 济将逐渐从一个极不寻常的 全球疫情复苏期,开始过渡 到一个更为正常的经济扩张 期。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2022年可能从2021年的 峰值开始减速,随后在 2021年晚些时候中国经济 企稳,经济活动开始回升, 财政政策将有望进一步推动 增长引擎重启。 中国股市在2022年将迎 来更好的一年。投资可重点 关注汽车、消费品、传媒、 电商、半导体五大板块。此 外,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 框架下,消费、科技、新能 源、国企改革概念股有望产 生超额收益。看好“成长”, 寻找增长机会,尤其是与政 策挂钩的领域,例如“共同 富裕”。 在本书中,我们将以全 新的、系统化的方式考察如 何及时发现新兴产业的发展 规律,不同行业的市场表现 ,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如 何挖掘最具潜力的、具有高 回报的新兴产业股票。全书 分为新兴产业发展比较篇、 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分布特征 与投资评价篇、中国新兴产 业发展与科创板篇、新兴产 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篇、新 兴产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篇 、新兴产业投融资分析篇、 新兴产业与全融创新篇。我 们考察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 股票是如何在历史大变迁的 背景下未雨绸缪、厚积薄发 的。我们知道,历史不会重 演,但历史也告诉我们,经 验却是可以经常“再现”的! 本书由何诚颖牵头策划 ,杨高宇组织提纲、写作和 统稿工作,参与写作的既有 一流投资银行的著名分析师 ,也有一流大学博士、硕士 ,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 的作者群,他们是:张立超 、徐向阳、龚映清、薛冰、 何牧原、陈薇、常雅丽、文 璋、耿晓旭、黄庆成、潘滨 初等,傅陆鸣提供了资料收 集工作。在写作过程中,我 们得到了许多领导和专家的 大力关怀和支持,在此谨向 他们表达诚挚的感谢。 何诚颖 2022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