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兆麟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俊清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兆麟传》是赵俊清继《杨靖宇传》、《赵尚志传》、《周保中传》之后撰写的又一部东北抗联将领传记。

本书共十章,各章的标题基本选取传主创作的《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里的歌词。这些词句语言生动、情真意切、准确有力,比起一般语句作各章标题更胜多筹,故采用之。每章之下分六节,各节分别记述一个或几个问题。全书记述的重点是李兆麟在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和经历,以展现一个抗日民族英雄的业绩。

内容推荐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基本上是以‘南杨北赵东周西李’为军事指挥展开的。杨靖宇在南满地区,赵尚志在北满地区,周保中在吉东地区,李兆麟在黑龙江西部地区(1938年西征后)指挥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斗争。”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赵俊清著《杨靖宇传》、《赵尚志传》、《周保中传》、《李兆麟传》,对在东北地区从事领导广大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的四位将军的生平业绩进行了客观、翔实、全面的记录和描述,真实地还原了英雄本色和艰难曲折的东北地区抗日斗争历史全貌。作者以坚实的史料做基础,不做无事实根据的褒贬,不妄加臆断评说,以史家治学的严谨态度力求做到“文直,事核,不溢美,不隐恶”,从而使其成为信史。这四部抗联将领传记是东北抗联历史研究的丰硕成果,是东北抗日战争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史料和重要参考读物。

本书是其中的《李兆麟传》。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第一章 豪气长虹贯

 一、家境与身世

 二、勤学好少年

 三、大禹做榜样

 四、心志在高远

 五、为官当为民

 六、赴平离家园

第二章 揭竿齐向前

 一、探寻救国路

 二、提议赴辽阳

 三、组建义勇军

 四、兵败受挫伤

 五、斗争在矿区

 六、兵运工作忙

第三章 慷慨赴火线

 一、北上找省委

 二、学习指示信

 三、助建游击队

 四、负责搞干训

 五、巡视呼海路

 六、珠河赴新任

第四章 横扫哈东南

 一、进击黑龙宫

 二、攻入宾州内

 三、激战三岔河

 四、改编建支队

 五、协力反逆流

 六、常堡敌败退

第五章 铁血壮志坚

 一、受贬志不移

 二、征战在延方

 三、夏季反“讨伐”

 四、联合共举觞

 五、情系青山里

 六、北上过松江

第六章 兴安亦震撼

 一、召开军政会

 二、留守在汤原

 三、攻袭老钱柜

 四、办校承重担

 五、巡视巴木通

 六、转战小兴安

第七章 孤军喋血战

 一、心系各联军

 二、暴动红旗扬

 三、提出意见书

 四、活动在下江

 五、艰苦西征路

 六、嫩海新战场

第八章 统一指挥建

 一、成立三路军

 二、平原游击战

 三、纪念红五月

 四、血染朝阳山

 五、攻陷克山城

 六、三肇烽火燃

第九章 红旗光灿烂

 一、赴会进苏境

 二、支队出奇兵

 三、野营与整训

 四、派遣侦敌情

 五、成立教导旅

 六、迎接大反攻

第十章 救国复河山

 一、抗战终获胜

 二、积极搞三建

 三、奋力争民主

 四、坚决斗敌顽

 五、鲜血染冰城

 六、人民永怀念

附录

 一、李兆麟生平活动年表

 二、征引文献、资料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不堪忍受屈辱的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不断地进行抗争。

辽阳人民是富有斗争传统的人民。甲午战争中,辽阳民众和清军共同坚守城池,经过大小21次战斗,日军欲攻占城池但始终未能得逞。1900年,辽阳人民组织义和团,坚持斗争达一年之久。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曾在辽阳发动起义,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惊呼:“而辽阳又为该匪党全力之所注……情势所激,更有一发不可收拾之虑,祸机岌岌,问不容发。”1913年,爱国志士石磊在辽阳地区进行反袁护国斗争,直至英勇就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在反封建斗争中取得一定胜利,但远远没有完成也不可能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任务。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运、农运普遍开展。

1929年秋,李兆麟的同乡——日本胜岗农林学校学生李裱儒回到家乡。李裱儒在日本即参加共产党。他因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左右被日本当局发觉,驱逐出境。他回到东北,先后在家乡辽阳、哈尔滨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因当局要逮捕他,曾逃到齐齐哈尔。李秾儒在日本留学时,每逢假期回国就到他内弟杨寿天家(住辽阳小堡)探亲。杨寿天是华北大学学生。李兆麟家与他家有亲属关系,论起来得管他叫叔伯舅舅,因此李兆麟常到小堡这位舅舅家来。在这里,他听到过李秾儒的讲述,知道了阶级、阶级斗争、共产党、革命、社会主义等过去从未听说过的名词术语和一些浅显的革命道理,受到革命的启蒙教育。李兆麟在其启发、引导下,成为当地中国共产党影响之下的最积极的群众之一。他曾在烟台(今灯塔市)一带建立了革命小组。因为秘密工作方法不好,条件异常恶劣,李兆麟在本乡不能继续工作,以后与李裱儒失去联系,但他仍积极从事革命工作。之后,李兆麟曾散发过宣传品,并被警察捕去,因无证无据,旋被释放。

之后,李兆麟与本乡在北平读书的学生张一吼相联系。张一吼是李兆麟的姨夫。他曾人东北讲武堂学习,后于1929年在东北军黄师跃部下任连长、营长。其所部驻长城喜峰口时,因部下哗变受革职处分,后人北平中国大学文学系读书,并加入中共地下组织。在暑期中国大学放假回家探亲时,李兆麟常常去张一吼家串门。张一吼也常向他讲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并拿出自己从北京带回来的进步书刊,让他阅读。李兆麟从小就爱看书,他见到张一吼从北京带回来的进步书刊更是爱不释手,常常挑灯夜读,而后俩人在一起畅谈读后心得,议论社会现状,世道不平之因由,国家命运、前途大事,抒发爱国情怀。李兆麟从张一吼那里得知不少革命道理。  1930年暑期,张一吼在讲武堂的同学翟乐全(中共党员)因身患肺病,经张一吼介绍来到他亲属杨寿天家养病,后又到离荣官屯不远的二龙山双龙寺疗养。双龙寺环境优美,清幽静寂,适于疗养。这时,杨寿天介绍正在家乡的李兆麟与翟乐全相识,也有意让他受其熏陶、影响。因此,李兆麟常去双龙寺与翟乐全会面。

翟乐全学识渊博,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李兆麟愿意与这位客人交朋友,他向李兆麟讲述五卅惨案经过,与之彻夜畅谈世界大势、国家前途、民族危难、救国救民之事,讲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李兆麟从翟乐全那里听到过去许多没有听到过的道理。他被其渊博学识所折服。李兆麟在与翟乐全接触过程中,完全被其所讲深深吸引,特别是翟乐全讲到贫弱的中国受尽日本等列强欺凌,国将不国,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改变社会面貌时,更是使他激动不已。可谓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翟乐全从夏天来到秋天走,约有四个月时间。这期间,李兆麟与翟乐全经常在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抒发革命情怀。共同的理想、愿望,使他们成为挚友。从翟乐全的讲述中,从阅读进步书刊中,李兆麟思想豁然开朗,眼界大开,他知道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的结果,要使国富民强就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而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群众起来进行斗争才能实现。从而,他树立了要跟着共产党走,也要投身革命的远大理想。

应该说,在当时,李兆麟能够想要跟着共产党走,要投身革命,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共产党是地下党,其斗争目标是要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成立人民民主政权,这是被国民政府视为造反、大逆不道,是非法的。而投身革命,一旦被发现,轻则被逮捕抓进大牢,重则是会被处死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李兆麟要跟着共产党走,要投身革命,并不是为了要升官发财,捞到什么好处,而是忧国忧民,是要追求真理,寻找消灭剥削、压迫,自由解放之路。很显然,从他树立要跟着共产党走,要投身革命信念之日起,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在畅谈中,李兆麟对翟乐全所讲道理都能接受,深感与翟乐全志同道合。他似乎看到一条新路摆在自己面前,那就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之路。

同年秋,养了四个多月病的翟乐全要回北平。当时李兆麟也想与他一起去北平。但家里的庄稼还没有割,所以没走成。待割完地,打完场,粮食入仓后,李兆麟与母亲商量好,得到家人同意后,便随张一吼奔赴北平,找翟乐全去了。他到了北平后,在翟乐全、张一吼介绍下,在北平西郊门头沟参加了革命工作。  P12-13

序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赵俊清同志搜集整理东北抗联史料,我认识了他。赵俊清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几十年,特别是在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我曾经拜读过许多出自他手整理的抗联史资料。近几年,他撰写出版的《杨靖宇传》《赵尚志传》《周保中传》更是为整理宣传东北抗联历史,弘扬东北抗日民族英雄的业绩和抗联精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他在古稀之年又完成了《李兆麟传》,更是一件幸事。从这本著作里反映出赵俊清同志研究抗联历史的功力,与以往关于描写李兆麟烈士的著作有所不同的是,赵俊清同志运用了更多更翔实的历史资料,特别是从革命历史档案、敌伪档案中又找到了大量佐证,使民族英雄李兆麟再一次呈现出丰满的历史形象,这是培养下一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可多得的读物。

赵俊清同志找我,要我为《李兆麟传》写个序,我知道他用心良苦。早年与李兆麟将军并肩战斗过的人现如今已经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我作为当年李兆麟将军手下一名普通战士,自愧知之甚少。但我还是希望能为此书的出版极尽绵薄之力。

1936年1月30日,汤原游击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我第一次见到李兆麟(张寿篯)是在他以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站在队伍前面庄严宣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成立宣言》的时候。

“我们为东北民族解放而战!为收复东北失地而战!为彻底实现东北民族自由平等而战!”他慷慨激昂的声音感染了在场每一位战士。不久,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发展成为东北抗联第六军。这支部队一直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抗日战场上。

李兆麟同志是建立汤旺河抗联后方基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赵尚志司令的部署下,李兆麟与戴鸿宾率领二百人的部队,解除了岔巴气、南岔和老钱柜一带伪森林警察武装,击毙森山指导官等七名日系警官,缴获了大批物资。特别是长途奔袭老钱柜一战,堪称抗联军史中的典型战例。

1937年6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在汤原帽儿山召开,我奉命参加会议的后勤保障工作。李兆麟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身份参加会议。月底,与会的各方首长陆续到达,有冯仲云、包巨魁(张兰生)、赵尚志、周保中、戴鸿宾、黄成植、魏长魁、李熙山(许亨植)、吴玉光和黄吟秋等。第三军的万内(于保合)、第六军的徐文斌担任会务秘书。

在这次会议上,冯仲云和赵尚志介绍我和于保合、李兆麟介绍我的战友李桂兰和吴玉光认识并结婚。婚礼是由周保中主持,李兆麟与在场的干部、战士共同参加祝贺。

1940年8月9日,我在苏联野营期间在伯力的妇产医院产下一名男孩,赵尚志给起名叫于根植,为纪念第三军牺牲的李根植烈士。12月的一天,苏军派人通知我说:“今晚有一中国小孩送到你这里来。明天,那个孩子和你的儿子要一起送到苏联幼儿同。”晚上,他们抱来一个男孩。第二天,有苏联人把孩子接走。后来听说那个和我的儿子一起送走的是王玉环的缀子,与他俩同时被送走的还有一个小孩,那是李兆麟和金伯文的儿子。在那个艰苦斗争的岁月里,为了战斗,打倒日本帝同主义,我们都不能把心爱的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1942年七八月,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南野营和北野营整合在一起,成立教导旅。苏联远东军区授予“苏联工农红军独立步兵第88旅”番号。旅长是周保中中校,政治副旅长是李兆麟少校。我和于保合在他们领导下参加训练和学习。我们多次听到李兆麟给旅内战士讲话或做报告。他讲话或做报告深人浅出,非常生动,有感召力,一听就懂。他总是让人们树立抗战必胜信心,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是能够克服的。他讲过无论日寇怎样残酷统治,也压不住继续发展的抗日新潮水,“细流可以汇百川”,抗战一定能够取得最后胜利。听了他的讲话、报告之后使人感到受鼓舞,受启发,受教育。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88旅召开回国动员大会,周保中、李兆麟等在会上向我们回国参战官兵讲话,号召全体抗联将士为光复祖国奋勇杀敌,为解放祖国建功立业。之后,我和于保合随周保中去了长春,李兆麟和金伯文去了哈尔滨。这是我和李兆麟同志的最后一次见面。

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同志在哈尔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而牺牲。我在长春听到李兆麟同志牺牲的噩耗,和身边的战友们都感到十分震惊与万分悲痛。

李兆麟同志牺牲至今已经有68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赵俊清同志撰写的《李兆麟传》又勾起我对李兆麟将军的无限思念。

在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李兆麟传》的问世,可以让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围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在反抗日本法西斯战争中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了解抗联战士为国为民英勇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无疑是增添了一份让后代不忘国耻、牢记历史的宝贵精神食粮。

我仅以个人名义在此恭贺《李兆麟传》的出版:

一个人的抗战是精神

一群人的抗战是力量

一个民族的抗战是复兴

李在德

九十八发

2014年8月15日

后记

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传》是本人继《杨靖宇传》《赵尚志传》《周保中传》之后撰写的又一部东北抗联将领传记。

李兆麟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他自九一八事变后即从事抗日斗争。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在长达十四整年的反侵略战争中,根据党的抗日救国总方针,始终战斗在抗日斗争第一线。他在家乡辽阳组织领导过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四路的斗争。他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参与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长期与赵尚志在一起于北满地区从事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工作。在1938年日伪当局疯狂进行“三江大讨伐”,北满抗联主力西征后,他独撑危局,成为北满抗日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1939年,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他任总指挥。在日伪当局不断残酷镇压抗日运动、大举“讨伐”抗联的严峻形势下,他指挥所部不畏艰难困苦,斗志昂扬,策马扬鞭,纵横驰骋于大小兴安岭,黑嫩、松嫩平原,与日本侵略者顽强作战。其所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攻讷河、打克山、陷肇源,取得辉煌战绩,令民众振奋、敌寇胆寒。这些战斗的胜利在抗联斗争进入极端艰苦时期是十分突出的,特别难得的。1941年以后,为保存实力,抗联主力部队过境人苏实行战略转移。他与周保中领导抗联组建教导旅,一方面进行整训,一方面派遣小部队回东北开展侦察活动,始终坚持开展抗日斗争,直至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东北光复后,他又投身建设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不幸竞惨遭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传主李兆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是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有卓越贡献的人,是被人民大众景仰的英雄人物。李兆麟对中华民族无限热爱,对党和人民事业十分忠诚;他信念坚固,立场坚定,意志坚强,秉性坚毅;他把自己的生活、生命完全献给了他深深热爱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这正是传主人生价值的正确取向。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忠贞爱国、艰苦奋斗、英勇拼搏、不屈不挠、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对于这样的英雄人物理应为其撰写出更为翔实、全面的传记。

李兆麟是历经中国整个十四年抗战和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运动全过程的领导人之一,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者之一,更是抗联历史一些重大事件的当事者。人们知道,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从游击队开始,几经发展,形成东北抗联十一个军,后来按斗争区域南满、北满、吉东编成抗联三个路军指挥部。第一路军总司令为杨靖宇,北满抗联总司令为赵尚志,第二路军总指挥为周保中,第三路军总指挥为李兆麟。我已写作出版了《杨靖宇传》《赵尚志传》《周保中传》,自己感到作为一个党史、抗联史研究工作者有责任再撰写出《李兆麟传》。这样,读者不仅可以通过他们的传记了解传主生平业绩,更可以从“南杨北赵,东周西李”抗联主要领导人传记这个层面了解东北抗联在白山黑水各地开展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的历史。

为撰写李兆麟传记,展现传主所经过的全部历程,笔者从2011年开始多方搜集有关传主生平资料,并着手撰写这部人物传记。写作中力争做到叙真行,录实言,既不拔高溢美,也不为尊者讳,力求存真求实,成为信史。《李兆麟传》是政治历史传记,并非文学作品。撰写《李兆麟传》不仅是在写他一个人,而是在写一个英雄群体,是在写抗联第三路军。历史人物传记应是具有“实证”性质的历史著述,因此必须有真实可靠的史料做支撑。本书资料依据主要是中央档案馆、东北三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文献和抗联老同志的回忆录,也参考一些自己能够见到的日伪档案资料。

本书共十章,各章的标题基本选取传主创作的《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里的歌词。这些词句语言生动、情真意切、准确有力,比起一般语句作各章标题更胜多筹,故采用之。每章之下分六节,各节分别记述一个或几个问题。全书记述的重点是传主在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和经历,以展现一个抗日民族英雄的业绩。

人们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者为了工作需要常改换姓名,李兆麟也是如此。他在从事革命斗争中用过不少化名。在开始参加反日斗争时多用李烈生,从1934年到1945年9月一直使用张寿筏这个名字。1945年9月改为李兆麟。李兆麟这个名字至1946年3月他牺牲,使用时间虽仅6个月,不算很长,但由于他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一时震惊国内外,这个名字便为世人所知,而张寿篯这个使用时间较长的名字及本名李超兰却少有人知晓。因此,本传记书名确定为《李兆麟传》。传记在行文时,为减少因传主姓名变换,而引起读者阅读的不便,在叙述其早年时期活动以至抗日战争时期活动也都统一采用李兆麟这一名字,必要时则用李烈生、张寿筏名字,一般用括号注明。解放战争时期,因其已改姓名,自应取李兆麟这一名字。总之,李烈生、张寿篯、李兆麟虽称谓不同,但都是同一人,这是需要向读者说明的。

作者在撰写本传记中,遇到一些必须写清而在一些资料中众说不一的问题,如传主生年、入党时间、一些重大战斗战果、重要会议地点和文件形成时间等,作者在经过分析、考察采纳一种说法的同时,在注释中也将其他说法列出,有些在行文中需要解释之处,用括号加“按”字标出,以免与引文中原有括号中内容相混淆。征引文献中,存有明显的脱字、衍字、错字等,亦用括号标注;漫湮不清,无法识别的字,用方框“口”标识。同时,对与传主活动有关联的主要人物在页下做以简要注释,以供读者参考。

本人撰写本书在运用历史档案的同时,也注意学习、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前辈、老同志的著作、著述(详见书后附录征引文献、资料索引)研究成果,这是我应该特别要向他们(包括老同志回忆录的记录者、整理者)表示衷心感谢的。在本书撰写过程中,作者得到许多同志支持。中共党史、东北抗联史研究专家罗占元、孔令波、李茂杰、谭译、温野等同志及一些抗联后代都鼓励我写好这本传记。东北烈士纪念馆原馆长王卫东同志将珍藏的原北光日报社社长马英林同志赠送给他的书籍送给我,供我写作参考。撰写中,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金宇钟同志审阅了书稿。当书稿形成后,我恳请抗联老战士、李兆麟的部下、战友,九十八岁高龄的李在德同志写序,李老欣然应允,并亲笔签名,写下含义深刻的题词。抗联历史研究专家罗占元教授也为之作序,对本传记予以评介。在撰写过程中,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所、中共辽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本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东北烈士纪念馆等单位提供所需资料。郭健军等一些对我予以帮助的和潜心抗联史研究的朋友为我校勘书稿,提出宝贵意见。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李智新同志为成书耗费不少精力。特别是得到热心宣传将军文化的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同志大力资助,才使书稿得以正式出版。在此,本人对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本书写作、出版的个人、单位,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人深知撰写李兆麟传记无异于是在撰写党领导的北满抗日斗争的历史。而传文要想接近历史原貌只能是良好愿望,要做到存真求实也并非易事。由于本人研究能力所限,传文难免存有舛误、不足之处,这是需要读者提出批评指正的。

当书稿即将交付出版社时,本人想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近七十周年,那场长达十四整年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但历史不能忘怀。特别是近些年日本右翼势力狂妄至极,翻历史的案,挑衅中国,力图修改和平宪法,使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值得世人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兆麟等抗日先辈的英雄业绩将永昭后世;十四年苦斗铸就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忠贞报国、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英勇拼搏、不畏牺牲、国际主义在内的东北抗联精神,将会永远感召、鼓舞、激励人们奋勇前进!

赵俊清

2014年11月2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