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泱编写的历史散文《齐桓争霸》讲述了齐桓公如何在春秋乱世中一步一步成就霸主伟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全书人物刻画准确形象,时代描写富有质感,分析和评论恰如其分;体例规范,文风流畅,对史实的把握和发挥合情合理。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及齐桓公崇拜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齐桓争霸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小泱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小泱编写的历史散文《齐桓争霸》讲述了齐桓公如何在春秋乱世中一步一步成就霸主伟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全书人物刻画准确形象,时代描写富有质感,分析和评论恰如其分;体例规范,文风流畅,对史实的把握和发挥合情合理。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及齐桓公崇拜者阅读。 内容推荐 张小泱编著的《齐桓争霸》是一部历史散文。齐桓公春秋称霸的历史无疑是一场生动的教学——这是一个大国争霸的时代,其政治格局一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为霸权而不懈努力,经济、军事、文化、道德、制度,哪个才是大国崛起的关键?齐桓公作为春秋争霸的开启者,将用自己的一生诠释“霸主”的含义,并将为我们上趣味横生的一课。齐桓公称霸,不以战争主导,而以文化来提升国家影响力,推出“礼义廉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便放在当下,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目录 序章 刀尖儿上的中国 第一章 兄弟阋于墙 哥哥和妹妹的故事 被冷落的三个人 不计前嫌的君主 第二章 贵族的蜕变 权力不应至高无上 灭国是个试探 曹刿曹刿,让你吃大亏 第三章 霸主的资本 我是国君,不是酋长 军政改革 经济大师的无兵之战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人民——国家根基 人才——强国利器 第四章 尊王攘夷 拉虎皮做大旗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是兄弟还是死敌 霸主 最后的霸业 第五章 霸业唏嘘 重臣的离去 对你很好的小人 齐国大乱 春秋未完 试读章节 诸公子求见不得,既不知道君父病势如何,也不知道父亲将会立谁为储君,更不知道其他兄弟们将会在何时对自己下手……于是,诸公子一个个人心不稳,随之开始拉拢各方势力,树立党羽,筹备夺权,不久即大打出手,各自带领家兵部曲对其他兄弟进行攻伐,城南是公子无诡打公子潘,城北是公子雍打公子商人,城东是公子雍打公子昭……临淄城内一片喧嚣,已经多年没有经历动乱的齐国人看到这种情形,一个个茫然无措。 或许,他们已经预感到,齐国即将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竖刁和易牙将齐桓公死死地禁闭在公宫深处,或许是出于报复心理,两个人经常不给齐桓公饮食,用饥饿来折磨他的带病之身,以至于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越来越虚脱。 终于,这一年的冬十月,春秋首霸齐桓公在饥饿、病痛和悔恨中离开了人世。 死之前,齐桓公用尽力气做了这样一个动作:拉起衣袖,遮住了自己的脸—— “仲父啊!寡人不听你良言相告,以至于落得这个下场,还有何脸面见你于黄泉之下!” 我想,如果真能黄泉相遇,齐桓公见了管仲,一定会捂着脸绕道而行。 君父已死,诸公子却还在斗得如火如荼,临淄城内到处都有巷战,公宫已成为一座空城,没人关注齐桓公,没人为他装殓下葬,齐桓公已经僵硬的尸体一直躺在冰冷的地上,无人问津。 齐国诸公子的内斗持续了几个月,最终结果正是竖刁和易牙所想看到的“六败俱伤”。出其不意地,二人忽然发难,下令公族军队大肆诛杀诸卿大夫,然后立素来相好的长卫姬之子公子无诡为齐侯。 太子昭知道,以自己的身份,竖刁和公子无诡一党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忧惧中,他想起了宋国君主兹甫,君父和管国相曾将他托付这位素有仁义之名的国君。于是,太子昭带着亲兵离开临淄,逃往宋国。 已是齐国国君的无诡进入公宫,找到了君父的尸体。这时距离齐桓公离世已经六十七天,尸体早就臭不可闻,院子里都爬满了从他身上钻出来的蛆虫。无诡号啕大哭一场,然后草草地将齐桓公装殓了一下。 太子昭已经到了宋国,见到了身负托孤之重的宋襄公。 宋襄公,想必大家已经不会感到陌生,前面已经讲过这位讲究“仁义”的春秋贵族的光荣事迹。齐桓公和管仲何等慧眼?既然将太子托付给宋襄公,就足以说明宋襄公的为人。 宋襄公看到狼狈的太子昭,先是一惊,在听他讲完自己的遭遇后,这位仁义君主一拍胸脯,表示将遵从齐桓公的遗愿,将太子昭扶上原本就属于他的君位。 接着,宋襄公开始在各方活动。作为齐桓公生前最亲密的战友,宋襄公俨然以“齐桓公第二”自居,他已经预见到齐国大势已去,遂想重拾霸主的旗帜,便以平定齐国内乱而号令诸侯。可是,大国诸侯并不买小小宋国的账,只有卫国、曹国和邾国三个小国响应了宋襄公的号召,勉勉强强地组成了一个四国联盟。 三月,宋襄公率领四国联军进攻齐国,并要求齐君无诡退位。 P224-225 序言 光荣的时代,光荣的人 本书的主人公是齐桓公——我不希望一提及“主人公”,大家就误以为这是一部小说。 其实,我顶不喜欢用那种插科打诨、故作轻松的方法去写历史,不过貌似这种写法现在在中国大行其道,甚至还有作者在历史社科类作品中提及了如何塑造人物的问题……在我看来,历史人物只能“重现”,不能“塑造”,否则就是卖大力丸招摇撞骗。毕竟,历史类文章首先是人文科学,其次才是文学艺术,为了“畅销”而处心积虑地迎合市场,创造出许多子虚乌有的所谓精彩片段——创造出来的不是历史,是野史。 要么写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创造的历史小说,要么写严谨求证的历史散文,暧昧不明的东西其实是对读者的误导。曾经在某卖书网站看到一本写南北朝的书,下面竟有读者这样指责道:这本书主观创造的部分太多,以至于分不清楚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构的……作为一个著书立说的作者,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是我写历史的基本观点。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虽然主人公是齐桓公,但我要写的其实是春秋。 或者进一步说,我要写的,其实是中国。 写这部书时,我总带着三个疑问并且尝试着去解决它们: 春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中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春秋究竟给中国留下了什么? 春秋并不是一个朝代,它和人们所熟知的“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一样,只是一个历史时期,是属于中国某一个朝代的“片段”。然而,就是这个二百余年的片段,却给中国人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当我们信口说出一个成语时,不能忘记春秋;当我们在《道德经》和《论语》中寻章摘句时,不能忘记春秋;当我们在博物馆中观赏埋藏了数千年依然锋利的青铜剑时,我们不能忘记春秋…… 春秋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是一个激昂向上的时代,是中国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时代,也是中国人这个在世界眼中爱好和平的民族最穷兵黩武的时代,它和紧随其后的战国时代,一起成为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正源。 西方有谚语: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笔者却要说:光荣属于春秋,伟大属于战国。 春秋和战国,一前一后,雄浑大气、金戈铁马的时代,春秋人和战国人开创了中国领土的基本疆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气质,塑造了中国性格的基本轮廓……在春秋战国的影响下,中国得以长久地领跑于世界诸民族,成为唯一一个历经两千多年风风雨雨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大国。 谈及春秋,避不开春秋五霸;谈及春秋五霸,又避不开齐桓公。中国历史上的争霸第一人,无疑就是齐桓公。如果说春秋是一幅画卷,那么齐桓公则和管仲、晏婴、老子、孔子等先贤一样,是这幅瑰丽画卷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这些充满荣耀的历史人物,为后世中国人打下了一个极为坚实的基础。 写中国,归根结底就是写中国人。 日本作家盐野七生女士在其著作《罗马人的故事I》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古罗马人究竟是一些怎样的人? 其智力不及希腊人 其体力不及凯尔特(高卢)人和日耳曼人 其技术不及伊特鲁里亚人 其经济不及迦太基人 但是,就像众多史料所显示的那样,罗马人为自己是罗马人而深感自豪。 笔者也喜欢古罗马的历史,这是同时代唯一一个能与中华帝国相提并论的文明实体,或可视为欧亚大陆的东西两霸。但很不幸,西、东罗马帝国分别于公元476年和1453年灭亡,古罗马文明因此而成为晦涩史书中的模糊记忆,成为频频出现在欧洲人梦境中的遥远国度。同样是世界性大帝国,同样是影响了众多民族和国家的文明,罗马帝国早已灰飞烟灭,中华帝国却是万古长存,当伟大如罗马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众多世界性大帝国灭亡后,唯独中国至今生生不息!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中国式奇迹”,“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长寿秘诀就是她那气质独特的、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 春秋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萌芽期,懂得了这株嫩芽,就大致了解了中国文化。 如果有人问我:古代中国人究竟是一些怎样的人? 我多半会这样回答—— 其智力强过匈奴人和蒙古人 其体力强过日本人和琉球人 其技术强过高丽人和越南人 其经济强过波斯人和欧洲人 从他们自称“华夏”即可得知,这是一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了数千年的民族! 事实上,正如史书中所记载的那样,在过去的二十多个世纪中,无论在亚洲还是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人都难逢敌手。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各种民族、各种文明争相博弈的舞台上,为何只有中国人能立于不败之地?关于这个问题,在他们的“萌芽期”就可以得到近乎完美的答案——春秋时代的齐桓公争霸,是中国在世界历史中昂扬奋进的缩影。 春秋时代赋予了中国独特的气质,以齐桓公为代表的“春秋人”则给予后世中国人以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春秋是光荣的时代,而齐桓公就是这个光荣的时代的“光荣的人”。 对于西方那些已经习惯了只能把自己的历史上推几百年的国家来说,中国的历史显然过于遥远,又过于庞大,以至于让他们产生虚无缥缈的眩晕感;而对于生活在历史中的中国人来说,拾取两千五百年前的祖先的荣耀,并非难事。 笔者不揣冒昧,将用不算太啰嗦的笔墨,慢慢为大家解读这个“光荣的时代,光荣的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