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妻为夫纲的旧时社会,怕老婆的男人,并不是少数,甚至,那时的女人,不仅有一股子女中豪杰似的勇敢和无惧,更是以反叛者和挑战者的飒爽英姿,叉腰站在男人对面,冲那养家糊口的主儿厉声喝道:敢跟老娘顶嘴,反了你了?
《正夫纲》里的十个男人,不只是怕老婆,而且,大概其中一些,还屡遭老婆“暴力”,因此闻妻丧胆,心内愤愤不平,便集结起来,成立一壮大声势的“反老婆同盟会”,一旦某个人被老婆欺负了,其余立刻跑去支援。这听起来很像当下的“妇联”组织,只不过,反家暴的是身强体壮的男人们。
一群男人在小酒馆里坐定后,便历数起老婆们的种种恶行,就像女人们控诉起自家男人时,唾液飞溅、涕泪横流一样,忽然间找到了共鸣的男人们,也激动到要饮血盟誓。在老婆面前没有男子汉气概的男人们,大约,也是为了壮胆,找回自己在家里丢失的野性与雄风,所以,饮血完毕,又热烈饮酒,共商对付女人之大计。
可惜,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也或许,他们出门之时,那点小心计,就已经被聪明的老婆们,一眼看穿,只是,暂不揭发,先让他们乐上一乐,等他们喝到酒酣耳热,自以为可以逞英雄之时,老婆们这才联合起来,拿了扫帚、菜刀、棍棒等各式家伙,喊叫着杀到小酒馆里去。这阵势让喝到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就是那杀悍妇的武二郎的男人们,兜头浇了一盆冷水般,一下子清醒过来,回复到那个见了婆娘便瑟瑟发抖的懦弱男人相。
不过在其中的九个人抱头鼠窜的时候,却有那么一个,危坐不动,丝毫不惧来势汹汹的娘子军,大有一种与之共存亡的英雄气概。躲在暗处魂飞魄散的男人们,皆私底下佩服,且一致认定,让此人做同盟会的大哥,绝对没错,肯定能带领大家,冲出女人们的掌心,再也不受那担惊受怕之苦。
等到女人们退去,男人们上前欲拜此人为老大之时,却赫然发现,此人已被活活惊吓而死。
相比起来,《请下操》中的武官,也英勇不到哪儿去。一介武夫,却总是被做老婆的,抓得浑身是伤。同事为他鸣不平,说,算起来也是会武之人,却被一女人控制,真是让男人们一点颜面也无。武官只好为自己解释:长时间受压迫,一时间实在扭转不了这等局面。同事便出谋划策,说:我们校场上训练的这些持刀拿剑的士兵,都可以给你助威,等到你老婆咆哮时,先让士兵们穿上盔甲,拿起武器,在两旁威武站立,然后与之公然挑起对抗,她在军威威慑之下,敢不降伏才怪!
武官听从了同事的建议,大约,他也早就在梦里反抗过无数次了,只是一直没有付诸实践,这次有了同僚支持和浩大军队的震慑,想必家中那女人,不会完全臣服,但至少也会有所收敛。
等到军队列好了阵,弓箭全都张开,武官老婆来到校场,看到那个做出英勇杀敌般架势的男人,心里轻蔑一笑,大喝一声:你装出这副强悍模样来,想做什么?武官听后,刚刚被同事鼓起来的那点斗志,面口袋一样,“噗”的一声便软了下去,吹也吹不起来,直把面前杏眼怒睁的女人,看作皇后娘娘般,跪了下去,并急急地为自己的行为解释道:奶奶息怒,我别无他意,只不过让你下校场检阅一下军队罢了。
想来这个武官的老婆,能让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武官,见了她便失去了所有武功般,浑身软了下去,一定有非凡的才智,否则,只会吃喝全要靠男人养活的她,怎能毫无愧疚、理直气壮地将一个控制整个军队的强大男人,很轻易地掌控在手心之中?P3-5
毫无疑问,人生充满了痛苦与纠结,也恰恰因此,才有了笑话,不管这笑话是荤的还是素的,总归可以释放并慰藉我们内心的阴郁与忧愁。结束此书的时候,我依然被生活之中,种种的烦恼缠绕,并未因此就真的看穿了这大干世界,或者抵达某种高深的境界,但我却学会了用一种自我解嘲的方式,将那些生活中毛球一样的琐碎烦恼,轻松地弹掉,或者,假装自己是吸尘器,帮周围的人吸附掉轻舞飞扬的尘灰。
《笑林广记》中的小市民们,无一例外,皆擅长自我解嘲,明明知道现实的生活,是窘迫的,鸡飞狗跳的,但照例厚着脸皮,嘻嘻笑着,讨价还价,丝毫不介意充当周围看客的一则茶余饭后的笑话。所以,笑话中的人和讲笑话的人,都是一样的可爱,他们不跟生活较劲,不钻牛角尖,而是迅速地撤退,回到安稳的窝巢里去。至于这窝巢是被人嘲笑还是奚落,那无关紧要。关键是,他们自己,觉得有占了便宜一样的得意与快乐。
人的一生,本质上是个悲剧,从生到死,我们所学会的,不过是如何对抗那些虚无的时刻,那些不能满足的欲望,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时日。是那些火花一样的笑话,帮我们排解此起彼伏的烦恼,让人生看上去,不那么难熬。活得像个笑话,是一种境界,谁能毫不留情地取笑自己,谁就能更轻松地行走世间,哪怕,溅一身肮脏的泥水。
整个的《笑林广记》,皆属于草根文化,为蚂蚁一样谋生奔波的小市民或者小人物们,取乐,反讽,如同当下为无数人晾晒幸福或悲伤的微博。小人物的吃喝拉撒,本无人关注,不似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般可以立传流传。那些笑话中小气的人、嫉妒的人、憨傻的人、斗心眼的人,皆是芸芸众生,即便是皇帝大臣,也无法逃避。所以这一则则的“微博”,讲的就是你我,就是生死皆被人忽略忘记的小民;而能够博人一笑,不过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且深知这些挠到人性痒处及痛处的笑点所在。
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由无数细碎的小事连结而成。一只虱子引发的烦恼,看似微小,却可能会消耗掉人一天的时光。而一句外人的抢白与嘲讽,或许,会带来很漫长的怨恨与纠结。世界很大,人心却很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其中,却总是因为迎面而来的尘灰、抱怨、牢骚,而心境黯淡。从古至今,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否则,那些久远年代里发了霉的笑话,不会依然能够引起当下的共鸣。
书中被嘲讽的小人物们,其实未必不幸福。他们在太阳底下,说着闲话,唠着家常,喝着小酒,骂骂咧咧,看到一只狗抢了自家的骨头,也要花费工夫,变了花样,训斥一番。世界没有什么紧要的大事,不过是这样一日日发呆,逍遥,闲着。而这样的时日,相对于当下忙碌得如陀螺一般,永远无法停止下来的我们,已经是一种值得向往的幸福。 生活的要义,不过是这样吧,找个闲闲的午后,倚在墙根旁,讲一则小小的笑话,给陪伴自己过贫贱生活的另一半听。外面的英雄们,怎样建功立业、显赫耀眼,跟此刻不理纷争的你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我从2009年开始,就计划好的走近古典品人生系列。而今五年多过去,对《聊斋志异》《笑林广记》《阅微草堂笔记》三本书的解读已全部完成。前两本书的解读,分别以《聊斋五十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笑浮生》(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8月)为名,相继出版。而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解读,也在今年完成写作。对于系列图书最好的结束或者呈现方式,当然是以更整齐划一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幸运的是,三本书的中国台湾繁体版签约后,简体版也在哈尔滨出版社落地生根。而能同时以一个系列出版三本书的简体版和繁体版,是我在写作之初,包括而今,能够想到的最为美好的结局。
我喜欢阅读古典的文学作品,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它们勾勒了一个神秘梦幻的王国。我在其中,读到的不是传统视域中的封建禁锢,而是丰沛饱满的人情与人性,是一个几百上千年前,已经灰飞烟灭的时代里的男女情爱世界。这个世界跟我们当下的社会,并无太大的区别,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鸡零狗碎,都在琐碎庸常的生活里,活色生香。是的,即便是跨越几千年,人性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基于此,所有的文学作品,不管属于哪一个朝代,哪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打动人心,它所描摹的,一定是关于人性的复杂与多义,情感的纠缠与挣扎。所以我在三本书中解读的视角,均是现代的,当下的,试图打破古人今人的隔膜。即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爱情故事的主角,皆为花妖鬼狐,但那也不过是借鬼说人事,借狐话人心。
我常常沉浸在古人的心灵世界中,不想回到现实的人间。我喜欢古典笔记小说中勾勒出的人与狐的梦幻情爱,我亦喜欢《笑林广记》中,寻常男女鸡飞狗跳的热辣生活。我甚至忌妒那总是有女狐来陪伴漫漫长夜的苦读书生,并叹服于花妖女鬼们“缘来不喜,离去不伤”的爱情境界。那是我所向往的情感状态,尽管也会纠结,亦有挣扎,却能够最终舍得,可以放下,转身离去,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而在笑话描绘出的《笑林广记》中,人性更是被放大了,市井小民的生活,热气腾腾地跳离不苟言笑的正史记录,嘻嘻笑着站在我们面前。甚至我们好奇的古代夫妻生活与床帏之事,也毫无遮掩地拿来说笑。
所以借助这三本书,我试图将远离了当下的旧时代男女的情感生活,全面展示给读者。假若大陆和台湾的读者们,都能够从中读出一些趣味、风情、慨叹、感伤,甚至难过,那么我用五年时间进行的系列写作,也算是有所慰藉。
安宁编著的《笑里关情欢中见爱(笑林广记中的浮世之恋)》无关正史,不过是从《笑林广记》中一探古人之吃喝拉撒、鸡飞狗跳、笑料百出的真实生活。那些被正史遗忘了的小人物,那些活得趣味盎然的男人女人,他们在大太阳底下,如何嬉笑怒骂,如何将平淡的日子活成无伤大雅的笑话。
人生本无大事,哪值得投胎一样去争去抢?!不如学学古人,打个饱嗝,放个小屁,说个笑话,而后拉一床旧棉被,继续那日间好梦。
安宁编著的《笑里关情欢中见爱(笑林广记中的浮世之恋)》立足于《笑林广记》的文本,摘取其中与男女情感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幽默笑话,同时对比当下人鸡飞狗跳的现实功利人生,解读正史中被“封建社会”一词遮蔽了的真实且让人诧异的“自由、女权、幸福”的情感生活。本书里的笑话类似于当下的“微博体”,短小,幽默,讽刺,八卦,却可以窥出原汁原味的古代夫妻生活及不乏人性弱点的小市民喜乐人生片段。而作者安宁的解读,则遵循了同样的风格,嘲讽,热辣,刻薄,生动,嬉笑,同时加以合理的推测和想象,将一个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和烟火气的古代社会,从故纸堆里洗涤干净,鲜活灵动地展示给被严肃冷漠的正史“蒙蔽”了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