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达编著的这本《说文解字通论》深入而又通俗地介绍了《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如何运用《说文解字》解释古书,梳理了《说文解字》中保存的古代社会状况的材料,并点出了《说文解字》的局限性。材料详尽,论述简要。此次再版,拟附录本书1981年出版后,陆宗达先生陆续发表的有关《说文》通论性的文章,如《说文读若的训诂意义》、《文字的贮存与使用——说文之字与文献用字的不同》以及陆先生自述性文字《我与说文》等。
序
引言
第一章 《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
一、关于形、音、义
二、关于文字与说解
三、关于“六书”
四、关于笔意与笔势
五、《说文解字》标音的方法
[附]章太炎《一字重音说》
六、《说文解字》解释字义的方式
第二章 运用《说文解字》解释古书
一、运用《说文解字》所列的字形解释古书的词义
二、运用《说文解字》的说解分析古今字义的变迁
三、运用《说文解字》分析词义的系统性
四、运用《说文解字》分析假借现象
五、充分利用旁见的说解
六、注意《说文解字》的训释字和被训释字
第三章 《说文解字》中所保存的有关古代社会状况的资料
一、关于古代社会生产
二、关于古代的科学
三、关于医疗学
四、关于社会制度
第四章 《说文解字》的局限性
一、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和观点
二、科学水平的局限
三、归纳方法的缺陷
四、编排体制的紊乱
后记
附录一 基础与专攻——从黄侃师学习《说文解字》的体会
[附]我与《说文》(节录)
附录二 我的学、教与研究工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