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儿童文学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涌现了一批富有才华的新生代作家。这个作家群体人数之多、整体水平之齐整、作品之影响力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方卫平、孙建江主编的《2014年浙江儿童文学作品精选》选取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整体推出,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充满作家个体的灵性和创造力,在小说、童话、散文、诗歌、寓言故事等领域充分展示了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实力和水平。
方卫平、孙建江主编的《2014年浙江儿童文学作品精选》汇集2014年度浙江儿童文学领域的优秀代表作品。本书既是对2014年度浙江儿童文学创作面貌的集中检阅,也是对浙江籍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成果的一个丰盛回馈,收录了作家们的当年新发表作品及获奖作品。
小说
蛇神
捉“鹅”
比妹妹小三岁
黑脸七
蓝钥匙
桃子红
杠板归
七斤的鱼
童话
神奇的猎枪
心里的小小人
老鼠的隐身草
格子国的爱情故事
想出去玩的喷嚏
无欢
啪嗒,创可贴
我的嘻哈外婆
想在天空游泳的鱼
了不起的丁丁
月儿圆圆粽子香
天空画笔
暮色中的小矮人
永远讲不好的故事
撒谎皱脸魔法
不穿鞋子节
本报禁止山猫订阅
诗歌
自己走
脚印邮戳
爬月亮
找蝴蝶
再等一个夏天长大
鲸鱼
散文
春游的憨菜饼(外一篇)
风中的白蝴蝶
河须鬼与樟树仙
记忆·创作——关于林焕彰
戏文里的父亲
寓言
老房子的话
猴子吃蛤蜊
理论与评论
2013年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热烈中的沉潜
视像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多维影响
童年的消逝与现代文化的危机——关于新媒介环境下当代童年文化问题的再反思
《马兰花》:一部因社会误读而被严重扭曲的作品
来到东方的麦克·格雷涅茨
再就是那个夏天。我们吃完晚饭坐在院子里乘凉,母亲一人在灶间默默地收拾碗筷。月婆还猫在东山后边没升上天,夜黑漆漆的,有风,风吹树叶竹梢,发出窸窸窣窣的音响。我一到晚上总是怕,钻来钻去不知坐在什么位置才最保险。正惴栗间,忽听灶间里传来“啪嗒”一声巨响,我身上汗毛顿时根根立了起来。父亲奔进去看,我随后,见饭篮掉在地上,白米饭狼藉一地,母亲怔怔地站着,双手上举,嘴里在喃喃地叨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阿长,咋能格毛(方言:这样)吓我呀……”然后母亲仰面朝后一倒,不省人事。
母亲大病了一场,躺了七七四十九天。请了亮先生(算命瞎子)来解阴骘,又请了肚仙婆来关肚仙,都说是母亲遇蛇神了,主大富大贵吓,吓会长命百岁的。父亲本来就话少,这一来便愈加深沉。亮先生说要烧纸,他便去买金箔、锡箔;肚仙婆讲要摆羹饭,他就去买酒菜。人家问他:“你屋里的咋话了?”他总讲:“蛮好的蛮好的。”脸上挂着苦笑。
后来,母亲跟我学说那晚发生的事:她举着饭篮往房梁上的木钩子上挂时,看得真真切切的明明是我家那只黑乎乎的檀木钩子,弯得跟秤钩一样的,谁想到饭篮把手才挂进去,那“钩子”却“啪”一下掉地上了。母亲弯腰去地上捡,那“钩子”却活动了,只一弓,又一展,将身子伸直后便沙沙地游走了。那是一条大蛇呀!正挂在弯钩上凉快呢,一吓便掉了下来。母亲因突受那大蛇的惊吓,当晚就发起了高烧,母亲说到这儿便停了下来。我家的灶间在老屋的后进,又北向,不见阳光。年头长了,四壁被柴烟熏得黑漆漆的,因而总是暗冲冲的,有点阴森的,一静下来果然就听见背后有“咝咝,咝咝”的蛇叫声,森森似有鬼气。我一头扑进母亲怀里,全身颤抖不已,说:“咋,咋介吓人啦……快叫阿爸来,一锄头敲死它算了。”母亲却急掩了我的口,连声念叨着“罪过罪过”,拉我到明亮的前院去晒太阳。
这一年确实好收成。山地的番薯、水田的稻子,都长得好。父母亲待亮先生和肚仙婆更恭敬客气了,无论是路过还是专程来探望,一律酒饭款待。腊月廿三,祭完灶又祭蛇。祭灶用三色糕饼供在灶头的灶司菩萨神龛前,祭蛇是用一升白米放在水缸盖上。至于祭蛇为什么要用白米,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按我当时想法,不如让我去捉几只田鸡(青蛙)更实惠,因为我知道蛇是喜欢吞田鸡的。
但那一年,大哥却被“下放”回来了。
说起我大哥,可真能。小时候他去陪伴一个村里的孤老,那老人以前当过塾师的,每晚教他念书写字,所以小小年纪的他就会写“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那样深奥的对联,会说“云腾至雨,露结为霜”那样玄妙的道理。村里人家办好日酒,拜堂时读祝文,一定会叫他去,他能把写在红纸上的那篇祝文读得既铿锵委婉又十分流利,真正像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样的,小两口从此可以好好过日子了。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