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成林者关注底层民众,以一枝孤笔书写那些无权无势的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既是常人,又是常人眼中的失败者或畸零人。《爱与希望的小街(精)》实则是一部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史。
文字纯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以其独特的文字韵律表达人世的爱与希望,恨与绝望。
大量私人照片及书信手稿首次与读者见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与希望的小街(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周成林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周成林者关注底层民众,以一枝孤笔书写那些无权无势的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既是常人,又是常人眼中的失败者或畸零人。《爱与希望的小街(精)》实则是一部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史。 文字纯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以其独特的文字韵律表达人世的爱与希望,恨与绝望。 大量私人照片及书信手稿首次与读者见面。 内容推荐 《爱与希望的小街(精)》是作者周成林最新的自传体散文集,收录了22篇散文作品以及一些书信、照片。作者用冷静、克制的语言,以身边的小人物命运为切入点,记录了那些无法轻易被忘记的伤痛。与其说这是作者的一本个人成长史,不如说它是一部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史。 目录 上池北街十九号 上学 乱云 残云 晚春 我们要爱母亲 暖灰 杀父 附:写给父亲的信;祖父的自述 看电影 管制分子高明思 知识青年伍大郎 考工记 少爷 刘气功 同情兄 联防队员周成林 冷冰冰 文凭 床 相亲 Nickel 钱 试读章节 我上初中,祖母买了一根竹扁担,开始让我去自来水桩挑水(在这之前,我们用的自来水,多是左邻右舍帮着挑的)。小明叔叔的母亲明婆婆管着这个水桩,每天只开一次。椭圆的水泥水桩背面,有扇上了锁的小木门,明婆婆负责放水。黄昏,水桩前很热闹,都是挑水居民。就像后来的收费公厕,水票可以先找明婆婆买好。 院里也没厕所。上池北街只有一个公厕,就在跟文庙前街交界的路口。自来水桩附近的小巷子还有一个,有点远,街那头的居民爱去。公厕很简陋,男厕蹲位只有四五个,也没隔板木门,夏天还有白胖蛆虫爬上厕板。大概我上高中,这个旱厕才改成自动水箱统一冲水,有了低矮的砖砌间隔;夏天热臭,冬天冷臭。早晨,公厕也跟黄昏时候的水桩一样热闹。街坊蹲着解手,抽烟,聊天,读书,看报,发呆。便秘的,咬紧牙关满脸涨红暗暗用劲。忘带厕纸的,就找在场哪位讨几张草纸信纸。还没“登基”的男男女女站在门口等着空位,不时搭话。 如果十万火急,那就在家解决。家家都有马桶,成都话叫作桶子。桶子快满,尤其家里人多,早晨得去公厕倒桶子。每天黄昏,农民拉着粪车进城。城里人把粪车叫作土坦克。土坦克开进上池北街,农民挑着粪桶沿街吆喝:“倒桶子哕!”粪桶挑进院子,我们都把桶子端出来,倒完了,就在院内阴沟边,用马桶刷涮着桶子(春节过后,蒜薹降价,家家都吃蒜薹,家家桶子都有一股怪异的蒜薹味)。农民衔着叶子烟杆,看你倒桶子,跟你寒暄。有时,他顺带送上几把新鲜蔬菜:“自留地种的。”用的也许就是大家的肥料。农忙时节,土坦克好几天不进城。祖母和邻居很担心,街口公厕的粪坑愈来愈满。“倒桶子啰!”昕到这声吆喝,大家松了一口气。 洗澡不是小事,尤其冬天。家家一个大木盆或搪瓷盆,香皂却不是家家都有。我和祖母用了好多年的皂角和本地产的芙蓉牌肥皂。夏天,你可以隔几天就洗一次热水澡,或去对面院子提桶井水,站在阴沟边冲个冷水澡,要么到附近的南河游泳。冬天,成都不像北方城市有暖气,你只能去祠堂街的国营健康浴室泡大池。大池的水通常混浊,水面一层油污。泡完浑水,身上却不痒了。下次再来,也许一个月后,等你又觉得痒。 院内的陈伯伯和周孃孃都是工人,有三个女儿,她们洗澡要排轮子,也最让我好奇(我在学校学到几句顺口溜:今天星期三,我们去爬山;今天星期五,你们妈在屋头洗屁股)。陈家有两间房子(明家隔在中间),他们的厨房跟我们的厨房之间,只有一道抹了泥灰的篱笆墙。祖母到白铁组上班去了。隔壁有动静。我凑近墙缝,什么也看不见。正在洗屁股的陈家大姐叫了一声我的名字,我吓得赶紧溜回堂屋。我那时正念小学。 吃也不是小事。油水太少,又长身体,我时常痨肠寡肚。家家早餐,多半开水煮剩饭加泡菜,要么开水泡馒头,放点白糖。白糖凭票供应。祖母把糖罐锁进立柜。有时她忘上锁,我会打开糖罐偷吃两匙。有一阵子,白糖也很紧张,国营副食品商店只有粗糙褐色的古巴砂糖。我们也吃炒面,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吃过的干粮。但是我们比他们幸福,不用一口白雪一口炒面。煮鸡蛋只有生日才有,牛奶更是奢侈。院里只有陈家伍家订了牛奶。有时,伍家的牛奶喝不完,易孃孃就端给我喝。凭票供应的水果硬糖和小圆蛋糕,祖母也锁进立柜。只有提糖饼不用凭票,又黑又硬,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点心。蒜薹炒肉我最爱吃。有年我过生日,祖母做了蒜薹炒肉。但我那天很不听话,祖母黑起脸,把蒜薹炒肉倒进阴沟边的潲水桶;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她的怪脾气。蒜薹炒肉(或者笋子烧肉),成都话还有一层意思:用竹篾片打屁股。我那天的确也吃了一顿蒜薹炒肉。 我用连环画跟小学同学糖鸡屎(他姓唐)换过几只半个巴掌大的河蟹。糖鸡屎住在上池正街小学旁边,比我会捉河蟹(我捉的都是小蟹)。祖母把河蟹油炸,嚼起来很香。我们也吃油炸蚕蛹。有个同学养了很多蚕,他们吃的都是自家的蚕蛹。如果蚂蚁、蟑螂和老鼠可以吃,我们可能也会照吃不误。初中的时候,我养过一只兔子。有天放学,兔子已在锅里。祖母把它杀了,给我做了红烧兔丁。这只兔子很瘦,几乎都是骨头。 我吃得最畅快的一餐,是隔壁伍家的二爷爷去世,我还在念小学。我跟大人去了火葬场。回到家里,我饿坏了。丧宴有一桌摆在我家厨房。我大概吃了五碗饭。除了过年,我没见过这么多吃的,尤其这么多肉。这是我第一次吃撑,撑得就像连环画的主人公七把叉(他住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能吃,被贪婪的资本家当成赚钱工具,参加饕餮比赛,当场撑死)。大人笑我,说我就像“六一、六二年投胎的”。 P002-004 序言 写作无需文凭。作家有大有小,但我从没遇到自称专科作家、本科作家或研究生作家的同行,也没碰上不看作品先验文凭的编辑。可惜的是,这个常识在文字以外的世界仍未通行。我当初提笔,一是从小就有的兴趣,二是我没文凭,多数时间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三是我也渐渐发现,常人眼中的“像样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文字或语言,是我唯一的“技能”。靠它暂时活着,没有什么难为情,就像鞋匠补鞋,厨师炒菜,裁缝做衣。尽管前途难卜,尽管朝不保夕,尽管至今没有立锥之地,不时还得靠人接济,我还是很高兴做一回自己想做的人,但也时刻提醒自我:作家,尤其独立作家,不必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更不应该自我膨胀。 《爱与希望的小街》,原是我的上一本小书《考工记》的续集。本书完稿后,鉴于这两本书的背景相似,内容连贯,尤其笔下人和事,都跟作者有这样那样牵扯,我决定听从出版社建议,把两书尽可能合而为一,不仅让前些年自己的这类写作告一段落,也给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读本。然而,我愈来愈不喜欢“个人史”“回忆录”这类整齐划一的标签,所以一方面纪实,一方面也尽量向文学靠拢。除了早期某些文字,我后来写的大多数篇章不再过多评论,而是尽可能忠实再现。我的文字也愈来愈简单;这一简单并非刻意,而是符合这几年(包括今后)我的生存状态。读完本书,读者不难发现,书中人物,不论至亲还是好友,要么早登鬼簿,要么已跟作者相忘于江湖。但我必须说明,写到他们时,作者并无恶意,也不回避自己的愚笨。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本文开头提醒自我:作家不必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本书书名,灵感得自日本导演大岛渚的早期电影《爱与希望的街》。电影中的穷街陋巷,让我想起早年跟祖母住过的小街。我在这条小街慢慢长大,感受爱与希望,体会恨与绝望。我们的左邻右舍多为无权无势的弱者,我是他们的一员。等到成人,我有机会接近权势和财富,虽然短暂着迷,但我最终还是站回无权无势的弱者一方,我仍是他们的一员,哪怕这条小街名存实亡。本书写到的人物,不论我视为至亲的祖母还是让我爱恨交加的父母,不论管制分子还是知识青年,不论从前同学还是过去同事,不论联防队员还是日式酒吧的妈妈桑,既是常人,又是常人眼中(或他们自己眼中)的失败者或畸零人。每个人都很独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的文学版本未必“权威”。我笔下的自己,也只是我眼中的自己。我笔下的失败者或畸零人,无论在世与否,他们若肯动笔,或许又是别样光景。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写到的人物,不论我视为至亲的祖母还是让我爱恨交加的父母,不论管制分子还是知识青年,不论从前同学还是过去同事,不论联防队员还是日式酒吧的妈妈桑,既是常人,又是常人眼中(或他们自己眼中)的失败者或畸零人。每个人都很独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的文学版本未必“权威”。我笔下的自己,也只是我眼中的自己。我笔下的失败者或畸零人,无论在世与否,他们若肯动笔,或许又是别样光景。 ——周成林 故事的黑暗与粗砾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家庭成员之问的紧张甚至残酷的关系,个人在社会里的挤压与损耗,而且毫无光明可言(更不要说光明的结局了),令人不快的真实感,这是在今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里极其少见的。 ——《南方都市报》资深编辑、书评人戴新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