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参考资料(4)(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参考资料(4)(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参考资料(4)(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为基础调整、修订而成,吸收了近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史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部件构成,共15册。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参考资料(4)(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目录 国民党军围堵南下川康边区的红四方面军 一、阻截红四方面军南下 行营参谋团关于川西北地区“清剿”计划 (1935年9月25日) 邓锡侯关于严密筑碉坚工固守逐步推进给杨宗礼、李树华的命令 (1935年10月4日) 蒋介石关于速占卓克基给杨森的手令 (1935年10月7日) 蒋介石关于防守雅江与康定一线给李韫珩的手令 (1935年10月7日) 蒋介石关于在康北地区堵截红四方面军给刘文辉的手令 (1935年10月7日) 蒋介石关于部署“围剿”南下红军给贺国光的手令 (1935年10月7日) 邓锡侯关于接守两河口、抚边一线给杨宗礼、李树华的命令 (1935年10月16日) 邓锡侯转蒋介石关于在日隆关、达维一线筑碉防守给杨宗礼、 李树华电(1935年10月18日) 邓锡侯关于防守大川场、耿达桥之线电 (1935年10月21日) 邓锡侯关于日隆关、撮箕桥战斗经过的报告 (1935年10月) 行营参谋团关于阻截红四方面军南下东进的命令 (1935年10月27日) 邓锡侯关于在牛头山一线采取攻势防御的命令 (1935年10月31日) 邓锡侯关于大川、油榨沱战斗经过的报告 (1935年11月) 武昌行营关于成立重庆行营的通报 (1935年10月) 二、阻止红四方面军向成都平原发展 重庆行营关于防堵红四方面军南下或东进的部署 (1935年11月1日) 邓锡侯关于稳固阵地给杨晒轩、杨宗礼电 (1935年11月11日) 邓锡侯关于进攻大川威胁红军左侧给陈鼎勋、杨秀春电 (1935年11月21日) 唐式遵关于向木梯老、高家场、夹门关进攻给郭昌明、饶国华的电 (1935年11月21日) 袁镛关于不得收补被红军俘虏过的士兵给李全山的命令 (1935年11月24日) 唐式遵关于向花水碾攻击的命令 (1935年12月1日) 刘湘关于攻占木梯老接通九顶山、镇西山一线给唐式遵电 (1935年12月5日) 邓锡侯转刘湘关于向大川进攻给杨秀春电 (1935年12月5日) 薛岳关于?肖灭荥经地区红军的训令 (1935年12月5日) 蒋介石关于阻截红四方面军南下电 (1935年12月8日) 薛岳关于向禄皇山、马鞍山、羊子岭、九龙山一线攻击的电令 (1935年12月8日) 潘文华关于进攻部队伤亡情况给唐式遵的电话记录 (1935年12月8日) 薛岳关于攻击观音铺、福星场一线的电令 (1935年12月9日) 薛岳关于向荥经攻击的电令 (1935年12月11日) 蒋介石关于迅速恢复名山、雅安、荥经、汉源间交通电 (1935年12月12日) 唐式遵关于转入防御的电令 (1935年12月20日) 邓锡侯转刘湘关于坚守阵地待机进击给杨秀春电 (1935年12月21日) 薛岳关于向懒板凳、王家山、小河场一线攻击的训令 (1935年12月31日) 三、围堵川康地区的红四方面军 薛岳关于天全、芦山战役前形势及情况的判断 (1936年2月3日) 薛岳关于攻占新场、老君山的训令 (1936年2月8日) 薛岳关于向飞仙关、始阳、天全攻击的训令 (1936年2月11日) 二、追堵红二、六军团向贵州进军 陈诚关于红二、六军团主力将西进川黔给吴忠信、邹文华、郝梦龄电 (1935年12月24日) 蒋介石关于红十八师可能人黔及“围剿”部署给吴忠信电 (1935年12月25日) 刘建绪关于向武阳、会同、靖县、洪江堵截红二、六军团给徐源泉 等电(1935年12月25日) 陈诚关于在黔阳西北地区围堵红二、六军团给吴忠信、邹文华电 (1935年12月30日) 刘建绪关于向便水、晃县追堵红二、六军团给薛岳、吴忠信电 (1936年1月2日) 何键关于到黔东截击红二、六军团给薛岳、吴忠信电 (1936年1月5日) 重庆行营关于防堵红二、六军团西进贵州的部署 (1936年1月6日) 刘建绪关于便水战况给吴忠信、薛岳电 (1936年1月7日) 蒋介石关于在乌江以东消灭红二、六军团的部署 (1936年1月7日) 刘建绪转蒋介石关于红二、六军团主力人黔后的“追剿”部署 (1936年1月11日) 刘建绪关于向铜仁西北地区截击红二、六军团给吴忠信电 (1936年1月12日) 刘建绪关于向印江、石阡追击红二、六军团给吴忠信电 (1936年1月16日) 刘建绪关于在印江、石阡地区消灭红二、六军团给吴忠信、薛岳电 (1936年1月19日) 重庆行营关于在瓮安地区“围剿”红二、六军团的部署 (1936年1月23日) 薛岳转蒋介石关于防堵红二、六军团进入黔北地区电 (1936年2月4日) 蒋介石关于孙渡纵队推进至毕节、大定、黔西之线给龙云电 (1936年1月29日) 龙云关于请川军阻止红四方面军南下给蒋介石电 (1936年1月30日) 刘建绪关于红二、六军团抵贵阳附近后的“追剿”部署给吴忠信电 (1936年1月31日) 刘湘转顾祝同关于向鸭池河追击红二、六军团的电令 (1936年2月2日) 薛岳关于红二、六军团进人黔西后的部署给郭思演等的命令 (1936年2月3日) 蒋介石关于红二、六军团攻占黔西城后的追堵部署给龙云电 (1936年2月5日) 陈万仞转蒋介石关于用运动战各个击破红二、六军团及红四方面军 的部署(1936年2月5日) 龙云关于统筹追堵办法给顾祝同电 (1936年2月6日) 龙云关于加强金沙江江防给顾祝同电 (1936年2月7日) 陈万仞转蒋介石关于在川南防堵红二、六军团的部署 (1936年2月8日) 重庆行营关于防堵红二、六军团渡金沙江的部署 (1936年2月10日) 刘建绪关于向仁怀、沙土、织金追击红二、六军团给吴忠信、薛岳电 (1936年2月10日1 蒋介石关于向黔西、大定“进剿”红二、六军团给郝梦龄、樊嵩甫 的命令(1936年2月14日) 蒋介石关于向大定追击红二、六军团给万耀煌、郝梦龄电 (1936年2月15日) 龙云关于黔西战况及孙渡纵队之部署给薛岳电 (1936年2月15日) 龙云关于红二、六军团与贵州抗日救国军活动情况给蒋介石电 (1936年2月17日) 三、追堵转战乌蒙山区的红二、六军团 蒋介石关于“追剿军”战斗序列给龙云电 (1936年2月18日) 蒋介石关于向威宁、水城推进给龙云电 (1936年2月23日) 龙云建议向威宁夹击红二、六军团给蒋介石电 (1936年2月24日) 顾祝同关于向威宁方面对红二、六军团实施三方夹击给龙云电 (1936年2月27日) 龙云关于防止红二、六军团从巧家、会泽间渡金沙江给顾祝同电 (1936年2月29日) 顾祝同关于威宁守军不可全撤给龙云电 (1936年3月1日) 顾祝同关于在赫章、野马川一带“会剿”红二、六军团给龙云电 (1936年3月4日) 顾祝同关于“围歼”红二、六军团于威宁、水城以北地区给龙云电 (1936年3月5日) 蒋介石关于向昭通方面“进剿”红二、六军团给龙云的训令 (1936年3月6日) 顾祝同、贺国光关于以则河战况给龙云电 (1936年3月9日) 龙云关于引诱红二、六军团进入绝地给顾祝同电 (1936年3月9日) 顾祝同关于在得章坝消灭红二、六军团的部署给龙云电 (1936年3月12日) 顾祝同关于在镇雄、威宁、昭通地区消灭红二、六军团给龙云电 (1936年3月16日) 顾祝同关于“追剿”红二、六军团的部署给龙云电 (1936年3月19日) 刘建绪关于向云南边境转进给龙云电 (1936年3月20日) 龙云关于请郭汝栋纵队增援刘正富旅给顾祝同电 (1936年3月23日) 顾祝同关于封锁红二、六军团于盘江地区给龙云电 (1936年3月31日) 四、追堵红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 刘建绪关于在南、北盘江间消灭红二、六军团的部署给吴忠信电 (1936年4月1日) 李宗仁、白崇禧关于周祖晃部赴盘属边境“协剿”红二、六军团 给顾祝同、刘兴、吴忠信电(1936年4月2日) 蒋介石关于红二、六军团可能向西昌、会理前进给龙云电 (1936年4月5日) 贺国光关于刘湘应加紧进攻红四方面军防止其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给顾祝同电(1936年4月8日) 龙云关于滇军与红二、六军团在普渡河激战给蒋介石、朱培德电 (1936年4月10日) 龙云关于滇军向禄劝、武定尾追红二、六军团给蒋介石电 (1936年4月11日) 孙渡关于红二、六军团向罗次前进给龙云、顾祝同、刘建绪电 (1936年4月12日) 龙云关于向元谋、永仁、祥云、宾川等地追击红二、六军团 给蒋介石电(1936年4月16日) 蒋介石转孙渡关于向镇南“寻剿”红二、六军团给龙云电 (1936年4月18日) 孙渡关于向鹤庆“搜剿”前进给蒋介石、龙云等电 (1936年4月25日) 龙云关于对渡过金沙江之红二、六军团作战的意见给蒋介石电 (1936年4月29日) 龙云关于将金沙江沿岸船只拨交滇军给顾祝同电 (1936年5月2日) 重庆行营关于一九三六年四月份追堵红二、六军团的报告 (1936年4月) 五、阻止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重庆行营关于一九三六年四月份川、康、滇形势概述 (1936年4月) 重庆行营关于在JII康滇边区围堵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的部署(1936年4月21日) 刘建绪转发蒋介石关于加强雅砻江、金沙江两岸防御的东、豪两电 (1936年5月8日) 重庆行营关于一九三六年五月份川康滇地区战斗概述 (1936年5月) 刘建绪转蒋介石关于滇黔“剿匪军”战斗序列给各纵队电 (1936年5月14日) 樊嵩甫关于部队部署情况给刘建绪电 (1936年5月6日) 刘建绪关于各纵队继续推进电 (1936年5月7日) 重庆行营调整防堵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部署 (1936年5月中旬) 刘建绪转发蒋介石关于封锁红二、六军团及红四方面军的电令 (1936年5月15日) 刘建绪关于筑碉封锁部署给龙云电 (1936年5月24日) 黄隐关于进占绥靖的部署给邓锡侯电 (1936年6月4日) 刘建绪关于部队由川、滇调黔给樊嵩甫、郭汝栋、李觉电 (1936年6月8日) 重庆行营关于一九三六年六、七月份川康地区战斗概述 (1936年7月) 国民党军堵截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一、堵截红一方面军南下海原、靖远、固原地区 蒋介石、张学良关于消灭红一方面军于靖远、海原地区的部署 (1936年6月13日) 蒋介石、张学良批准何柱国第一期“进剿”红一方面军计划电 (1936年6月14日) 马鸿逵关于消灭红一方面军西征军于中宁以南地区的命令 (1936年6月14日) 何柱国关于向环县、曲子进攻给马鸿逵电 (1936年6月19日) 何柱国关于向阜城等地推进给沈克的命令 (1936年6月30日) 二、堵截红二、四方面军北上陕甘 邓锡侯关于向马塘、卓克基、胆坝截击红军电 (1936年7月28日) 重庆行营关于阻击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的计划纲要 (1936年7月29日) 重庆行营关于加强川甘边境封锁线的部署 (1936年7月30日) 张学良关于严密防堵红二、四方面军北上陕甘电 (1936年8月3日) 鲁大昌关于坚守岷县的部署 (1936年8月5日) 马步芳关于布防堵截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部署给林森电 (1936年8月7日) 朱绍良关于进驻陇西、定西、武山一带给毛秉文电 (1936年8月9日) 蒋介石关于以岷县为中心加强陇南“防剿”的部署 (1936年8月10日) 鲁大昌关于调整固守岷县城部署的报告 (1936年8月11日) 重庆行营关于消灭红二、四方面军于川陕甘边区的计划 (1936年8月12日) 邓锡侯关于向碧口进击给黄隐、马毓智的命令 (1936年8月16日) 毛秉文关于向大草滩红军攻击给陶峙岳等电 (1936年8月18日) 毛秉文关于到漳县截击红军给陶峙岳、李英电 (1936年8月20日) 邓锡侯关于卢济清部进驻广元、昭化给黄隐、陈鼎勋电 (1936年8月26日) 鲁大昌关于红军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等问题的报告 (1936年8月30日) 毛秉文关于严密陇西防务和维护粮道的部署 (1936年8月31日) 马步芳关于固守洮州、岷县的要领 (1936年9月5日) 三、阻截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周光烈关于增防临洮给于学忠的报告 (1936年9月15日) 陈学乾、李荣家关于红二方面军攻陷成县给于学忠电 (1936年9月18日) 邓宝珊令刘宝堂赴西巩驿指挥援应会宁电 (1936年10月2日) 毛秉文关于红军突破}胃河防线的报告 (1936年10月7日) 胡宗南关于对界石铺警戒向蔡家镇、黄家窑进取给丁德隆电 (1936年10月16日) 于学忠转蒋介石、张学良令牟中珩师进驻一条城电 (1936年10月17日) 朱绍良关于消灭红军于会宁、静宁、通渭地区的计划纲要 (1936年10月18日) 毛秉文关于消灭红五军的命令 (1936年10月18日) 毛秉文关于向华家岭、宁远堡红军攻击的部署 (1936年10月21日) 陈诚关于改定“清剿”陕北红军部署给顾祝同电 (1936年lO月21日) 四、山城堡战役的失败,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围剿”结束 毛秉文关于向西巩驿搜索向张诚堡截击红军给陶峙岳、李英电 (1936年10月24日) 朱绍良关于在靖远地区消灭红军的部署 (1936年10月27日) 蒋介石关于“追剿”红二、四方面军电 (1936年10月28日) 朱绍良关于阻截红军西渡黄河的部署 (1936年11月2日) 胡宗南关于向同心城、高崖子进攻给孑L令恂、周祥初、丁德隆等电 (1936年11月12日) 蒋介石关于“进剿”山城堡、环县地区红军给王以哲电 (1936年11月15日) 胡宗南关于夹击萌城、甜水堡红军给丁德隆电 (1936年11月16日) 胡宗南关于向萌城增援第二旅给孑L令恂、周祥初、丁德隆等电 (1936年11月17日) 丁德隆关于向山城堡、青冈峡追击前进给廖昂、李用章电 (1936年11月18日) 丁德隆关于向山城堡、十八里铺以北截击红军给廖昂、李用章电 (1936年11月20日) 丁德隆关于山城堡战斗经过的报告 (1936年11月21日) 丁德隆关于山城堡战斗教训的报告 (1936年11月) 附录 国民党军堵截红六军团西征时战斗序列之一 (1934年7月_9月初) 国民党军堵截红六军团西征时战斗序列之二 (1934年9月一10月) 国民党军堵截中央红军长征初期战斗序列 (1934年10月一1935年2月) 国民党军堵截红二十五军长征时战斗序列之一 (1934年11月一1935年1月) 国民党军堵截红二十五军长征时战斗序列之二 (1935年1月一7月) 国民党军堵截中央红军转战黔川滇地区时战斗序列 (1935年2月一5月) 国民党军堵截红四方面军西征时战斗序列 (1935年3月一6月) 国民党军堵截中央红军抢渡大渡河时战斗序列 (1935年5月一6月) 国民党军堵截红军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时战斗序列 (1935年9月一11月) 国民党军堵截红四方面军南下时战斗序列 (1935年9月一1936年6月) 国民党军堵截红二、六军团西征时战斗序列 (1935年11月一1936年2月) 国民党军堵截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时战斗序列 (1936年10月8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参考资料(4) 附:代月、日、时电码表 附:电文报尾代字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十月十八日,匪以主力攻陷抚边,向懋功突窜,与杨军激战于懋功、老营、别思满沟、猛古桥一带。本军奉命防守么姑娘塘经耿达、卧龙、巴郎、日隆至达维(不含)之线。即令日隆李硕在日、达间占领阵地,以掩护后方调守是线之六团开进。刘耀【奎]率李勋[伯]团兼程前进,陈麟以一部进至邓生。此时李硕团因再度缩编后,仅有兵力八连。刘副司令耀奎率李勋[伯】团在水磨沟,陈麟团在耿达、牛头之线。各部奉命后,刘耀【奎]即率李勋[伯】、陈麟前进。李硕团于十九日即令第二营及夷团百余名,在日、达间之太阳山沟、桥头坝、观音梁子一带占领阵地。其余第一营仍扼守日隆附近碉防。布防既定,是晚懋功、老营失守。二十日匪由别思满沟经黎儿寨窜来约千余人,与我观音梁、桥头坝各警戒之前哨接触。酉时,向我阵地猛扑,均经守兵死力击退。二十一日,自辰至未,匪前后约六百余人由正面来犯四次,突破我第一层工事两次,均经击退。我伤亡官兵约卅余员名。匪死亡虽众,仍不断猛攻。未正,匪约七八百人分向左、右高山隐匿突窜,以抄袭我后方。是晚亥时大雨雪,匪约四五百人从长平沟抄至日隆后方之万人坟附近,将交通线截断。李硕团据报,即率第一营回顾万人坟,激战约一小时。正面之匪闻我后方枪声激烈,即乘势增兵,突破我第二营阵地,演成混战状态。我因伤亡甚大,不得已猛冲一点,突出重围,在巴郎山布防收容,以待后援。此时刘耀[奎】所率之李勋[伯】团已遇[过]卧龙关,陈麟一部已达卧龙关附近,闻ft隆失守,即饬李勋[伯]团兼程前进。二十三日,李硕在巴郎收容,得残余部队约六连。追击之匪为伪七十三师。全师三团,于辰刻继续猛攻我正面,同时另以一部抄断向阳坪。不得已,用兵两连牵制正面之匪,亲率余部对向阳坪之匪猛冲,因众寡悬殊,层层被围,官兵舍死冲至邓生,又被匪截击。我伤亡枕藉,势甚危殆。当由李勋[伯】团之先头营由大岩洞跑步前往邓生增援。殊行至三圣沟附近之撮箕桥,匪之游击队已将桥拆毁。该营一面架桥,一面凭河射击。李硕团残部在我火力掩护下,得乘势冲出,即就撮箕桥扼守。李硕团因伤亡混乱,调卧龙关附近整顿。二十四日,李勋【伯]团奉命率两营及陈④团之罗营前进至撮箕桥阻匪东窜,行达新店子、三道桥间,据探报:匪一股由龙岩沟、阴山向我右翼抄袭,已到蚂蝗塘附近高地,同时匪攻我撮箕桥甚烈。匪众我寡,已呈不支状态,乃一面就新店子、三道桥布防,一面飞令正面部队节节紧缩阵地。布防未妥,三道桥、新店子同时与匪接触。限于地形,官兵皆暴露作战,抵抗约三小时,正面部队始陆续撤回。匪亦跟踪追到。我伤亡极大,情势迫切,遂飞报请援。当时刘吲副司令以隘路深沟中,侧敌增援,运动展开,均感困难,复有遭各个击破之虞,决心以陈麟团两营就卧龙关占领阵地,严令李勋[伯】团尽力支撑。李勋[伯]团是夜与匪彻夜混战,匪之游击队同时抄断粮道。廿五日,李勋[伯]团粮弹两缺,不得已,节节退至卧龙关。跟追之匪在卧龙关阵地前,经陈团努力击退。当据追[逃]回官兵及探报同称:匪一股已由大岩洞小道向我右翼进窜,有抄袭牛头山、平架子之样。我后方部队尚未进入碉线,牛头山、水磨沟异常空虚。刘副司令即以小部阻匪急窜,大部撤至牛头山、平架子、皮条河之线。以李勋[伯]团守平架子;陈麟团守牛头山至皮条河;李硕团在三星号整顿,为预备队。各部赶筑工事,待援出击。计是役李硕团激战五日,伤亡失踪官兵四百余员名;李勋【伯】团激战两Ft,伤亡失踪官兵百余员名;陈团伤亡官兵二十余员名。自兹以至廿四[五]年二月上旬,我军防守此线之兵力雄厚,工事碉堡亦日增强。固匪虽不时来犯,均经击退,因战况未扩大,故未记述。P19-21 序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虎视眈眈地窥视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力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斗争。但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先后进行了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红军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中国共产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红军长征胜利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编辑出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丛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战争观,全面系统完整地汇集了红军长征的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历史资料,史实权威准确、史料价值珍贵。既是加强长征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支撑,也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充分展示我党我军的辉煌历程、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为基础调整、修订而成,吸收了近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史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部件构成,共15册。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 丛书编辑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二○一六年八月 后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参考资料》(1)(2)(3)(4),是在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调整、修订而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参考资料》,是陆军指挥学院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共同编纂的。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成都军区、兰州军区、中国文史出版社,以及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军区和省档案馆、雅安地区档案局的大力支持。池黎明、何辉儒、陈集忍、杜小燕等给予了大力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红二方面军战史修改委员会办公室、红四方面军战史修改委员会办公室、北京档案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卷其他各册编辑组,在审定工作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编委会办公室主任仲兆良对本书编纂工作给予了具体指导,本书通编由李孝民、金新果负责完成,金新果完成文字和注释校订。《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张东霞、特邀编审古灵参加书稿审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参考资料》调整、修订过程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李平编审牵头,军事科学院徐占权、康月田,军委联合参谋部政治工作局李艳梅,军委政治工作部办公厅蔡向东等专家参加了审稿工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