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是党和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这本《中国共产党宁夏简史》(作者布青沪)主要论述了1926年党在宁夏建立组织至2009年的历史,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全景式地反映了在党中央领导下,宁夏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是宁夏自治区党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加强党史、区情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由宁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宁夏简史》,主要论述了1926年党在宁夏建立组织至2009年的历史,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全景式地反映了在党中央领导下,宁夏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是宁夏自治区党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加强党史、区情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中国共产党宁夏简史(1926-2009)》的作者是布青沪。
序
绪论
第一章 中共宁夏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红军征战宁夏
一、马列主义在宁夏的传播与中共宁夏特别支部的建立
二、不屈不挠的宁夏党组织
三、党在固原地区的革命活动
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第二章 党在宁夏领导的抗日斗争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在宁夏的出现
二、中共宁夏工委的斗争
三、盐池县在陕甘宁边区中的重要作用
四、固原地区的抗日烽火
第三章 解放宁夏
一、中共中央关于解放宁夏的战略方针
二、宁夏工委、宁绥工委积极开展工作
三、回汉支队的战斗
四、盐池县的土地改革与自卫反击战
五、固原地区党组织迎接解放
六、十九兵团进军宁夏
第四章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二、新民主主义改革的开展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三、执政初期党组织的建设
四、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宣传《宪法(草案)》
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
二、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及重大失误
三、在调整中前进
四、“三线”建设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第六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一、全面内乱的出现
二、革委会成立及“斗、批、改”运动
三、抵制极左思潮及贯彻宁夏固原地区工作座谈会精神
四、逆境中的经济发展
五、1975年的整顿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第七章 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三、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
四、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和农村改革的兴起
第八章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制定和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
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三、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四、治理整顿经济
五、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
三、把党的各项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四、西部大开发的起步
五、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十章 迈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一、实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
二、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三、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四、建设“和谐宁夏”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后记
近代中国社会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中,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只有先完成前一个任务,然后才能解决后一个问题。这就有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兴起和推进。逐渐觉醒的宁夏各族人民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汹涌澎湃的革命斗争一浪接着一浪向前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后,党组织在宁夏的建立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宁夏是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列主义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1926年9月中共宁夏特别支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及周边地区有组织革命活动的开始。从此揭开了党领导宁夏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序幕。1935年至1936年,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期间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对宁夏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极大地鼓舞和教育了人民,激发了宁夏各族人民的革命热情。
一、马列主义在宁夏的传播与中共宁夏特别支部的建立
五四运动前后,各种进步思想开始在宁夏地区传播。“学科学、讲民主”的口号首先为知识界人士所接受。在北’平、天津读书的一些宁夏籍学生和途经宁夏的外地学生,经常在宁夏城(今银川市)的学校、街市等场所举办演讲会、报告会,介绍平津地区五四运动情况,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和军阀政府的投降卖国政策,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影响。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宁夏城各学校的师生率先上街游行示威,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响应,罢课、罢市、抵制日货,组织成立“沪案后援会”,致电、捐款,声援上海工人斗争,民主革命思想在青年学生和各族群众中得到了广泛传播。
1925年8月,正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冯玉祥派其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率部从张家口开往兰州,在该部做政治工作的中共党员宣侠父、钱清泉等沿途在平罗、宁夏城、宁朔(今青铜峡市)、中卫等地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他们是最早在宁夏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
1926年9月,冯玉祥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绥远省五原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举行誓师,采纳共产党人李大钊“进军西北,解围西安,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建议,制定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方针,宣布遵循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进行国民革命,策应北伐战争;同时宣布将其统率的国民军改为国民军联军,自任总司令,中共党员刘伯坚任总政治部副部长。大部队于11月28日抵达宁夏城。由于刘伯坚等一批共产党员在冯部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党的主张和各种进步思想广为传播。先期到宁夏的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队在宁夏城等地开展宣传组织工作,动员群众支援国民军联军,在宣传队工作的中共党员伏龙、肖明、李秉乾、陶新畲(陶梁)、马云垄等和《中山日报》社社长贾午、记者兼编辑贾一中(李子光)等,多次到省立第五中学、第八师范(简称五中、八师,即后来的宁夏中学和宁夏师范)开展宣传活动,同一批进步教师和青年学生建立了秘密联系。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革命认识,吸引他们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这时,应刘郁芬部队里中共组织的要求,中共陕北组织派出李临铭、王兆卿、陶振亚、牛化东等20多名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由钱清泉带领赴兰州准备参加政治干部训练班培训后,派往各地工作。当时正值国民军联军大部队分批经宁夏开赴陕西,急需加强宁夏地方工作,支援部队过境,因而将李临铭、贺维新、陶振亚、马患然等7名中共党员留在宁夏城做地方工作。随后,在部队党组织的帮助下,这些留地方工作的中共党员与在国民军联军宣传队中的中共党员马云垄等一起,共同组建成立了中共宁夏第一个组织——中共宁夏特别支部,李临铭任书记,马云垄做常务工作。为了便于公开活动,他们还帮助国民党建立了国民党宁夏县党部,李临铭兼任常务主任。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和国民党宁夏县党部同在宁夏府城鼓楼上办公,李临铭和马云垄在这里处理日常工作。中共宁夏特别支部主要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名义组织开展活动,同国民军联军紧密配合。11月,中共陕北党组织又从榆林、绥德等地派来徐梦周、白雪山、张慕时、马云泽、李秉荣等党员和进步青年,参加国民军联军工作,其中一些同志后来分配在当地工作,马云泽和李秉荣被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发展为党员。中共宁夏特别支部最初属国民军联军中的中共组织领导,1927年3月后.又先后直属中共陕甘区委、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当时人党的有8人,人团的有三四十人。在宁夏本地发展的党、团员,多是五中、八师的青年学生。其中共产党员有白虹剑、叶松龄、征克非等;共青团员有张子华(即王绪祥)、孙殿才、王子端、李天才等。
中共宁夏特支诞生后,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等活动。在群众思想觉悟得到提高的基础上,成立了工会、农会、学生联合会、商会,这些群众团体成为联系和发动群众的纽带。在特别支部的组织下,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开展了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男女平等,督促妇女放足、反对落后社会习俗以及清扫街道等有社会进步意义的活动。还发动群众控告贪官污吏,声张社会正义,打击土豪劣绅,反对封建压迫。国民军联军为了取信于民,曾经枪毙了3名经群众告发犯有贪污勒索罪的兵站站长。中共宁夏特支和国民军联军中的党组织,先后选送五中、八师的学生袁金章、雷启霖等多人赴西安中山学院学习。在特支的宣传发动下,宁夏社会各界开始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一些进步人士积极投身革命洪流,许多青年为寻求知识和真理去外地求学.有的参加了国民军联军。沉睡的宁夏山川焕发出了勃勃革命生机。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破裂,全国革命形势急剧逆转。迫于形势,李临铭、陶振亚、贺维新等人先后转移,离开宁夏返回陕北。党组织决定由贾一中以教师职业为掩护,负责宁夏地方党的工作,继续开展斗争。9月,国民党的“清共”运动在宁夏开始,《中山日报》被查封,贾一中、马云垄等外地共产党员被国民军联军北路总司令部驱逐出宁夏,当地党员与党组织也失去了联系,中共宁夏特别支部被迫停止活动。P1-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经受了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是党和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宁夏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党领导宁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宁夏简史》,主要论述了1926年党在宁夏建立组织至2009年的历史,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全景式地反映了在党中央领导下,宁夏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是我区党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加强党史、区情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永葆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推进我区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帷幕已经拉开,“十二五”的征程已经启航。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刻认识党的执政规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学习党史,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稳定鼓劲,开拓进取,科学发展,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宁夏而努力奋斗。
2011年1月
《中国共产党宁夏简史(1926—2009)》一书,是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根据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的决定,为纪念建党90周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区党史学习深入发展而撰写的。由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松南担任本书编委会主任;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教授布青沪为主编,副巡视员陆维成为副主编: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全室同志参加工作。
本书主要记述了1926年党在宁夏建立组织起至2009年的历史.包括党领导宁夏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我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总体要求,坚持贯彻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力求准确、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1926年至2009年党在宁夏的光辉历程,科学总结历史经验。解读党的事业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精神动力,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共宁夏地方史提供简明的基本读物,为推进宁夏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服务。
为本书提供初稿的人员是:第一、二章,胡伟东、陆维成;第三、四、七章,郭小涛;第五、九章,饶彦久;第六、八章,陆维成;第十章,陆维成、饶彦久、胡伟东。纳建萍、马晓东、罗正奇、张莉、惠卫明、刘志、田玲娟、马芹、侯晶晶参与了有关章节初稿的撰写。
全书由布青沪主持撰、改稿;陆维成负责组织撰、改稿工作。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纳建国、副巡视员任建耀,饶彦久、郭小涛、胡伟东等参加了集体改稿;饶彦久对书稿多处进行了补充修改;田玲娟等承担了编务工作。布青沪、陆维成统改全稿。
自治区党委领导十分重视本书的撰写出版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欣然拨冗作序;自治区党政领导在百忙中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本书撰写中,征求了自治区一些老同志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参考了中央及自治区和兄弟省区市党史、国史和地方史志有关研究成果和资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审改了书稿。自治区财政厅、档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宁夏华地彩色印刷厂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向所有关心、支持本书撰写和给予帮助的单位与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思想理论水平和史学修养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将来适当时候修订再版。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