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汪淏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萨特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波伏瓦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两人相爱相伴一生,没有婚姻的束缚,各自享有身心的自由,并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坦白敞开。

汪淏编著的《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探讨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意在廓清这种深刻的自由感是如何开始,如何持续,以至成就两人非凡绝伦的人生,促成了20世纪销人心魂的杰作的。

内容推荐

萨特,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却拒领。

波伏瓦,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当代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他们相爱相伴一生,没有婚姻的束缚,各自享有身心的自由,并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坦白敞开。这种深刻的自由感是如何开始,如何持续,以至成就一种非凡绝伦的人生,促成20世纪销人心魂的杰作的?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是探讨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感情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作者汪淏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髓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目录

瞧这个人,瞧这个人的故事

人到老,情未了

遇到了就好,遇到了你真好

碰巧的,恰好的

亲爱的,让我们订个协议吧

既然如此相爱,为何不结婚呢

与心爱者结婚,只差那么一点点

红杏出墙了,一枝和另外一枝

三角恋,四重奏,五颜六色,乱七八糟

雾一样的暧昧,冰一样的透明

喜欢诱惑女人,就像热爱写作一样

就是好色,就是像好书一样好色

真的不嫉妒吗?一点也不吗

爱不爱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

爱在信里头,情在话语中

一个最可怕的女人,一个最危险的男人

我后面有你,你后面有我

家他有吗?金钱财产他要吗

你已经老了,但却很年轻

结语

试读章节

2

的确如此,刚开始的时候,波伏瓦并没有看上萨特,在她的心目中,并无萨特这个人的位置。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萨特对波伏瓦有意了,动心了,喜欢上她了。

天生就是个追求者的萨特,并不太喜欢被人来追求的,而总是要自己去追求。他一定要去追求他所喜欢的对象。

要知道,萨特这个男人想做的事情总是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在诱惑或征服女人这一方面,日后更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是萨特看上的,爱上的某个女人,他就会可着劲儿去追求,犹如一匹发现了猎物的野狼那样穷追不舍,执着如怨鬼,纠缠如毒蛇,直到彻底征服为止。如此,一般的女人哪能抵挡得了呢?

虽然一双眼睛并不大,且斜视得厉害,但萨特的目光还是足够毒,或者说很独特,而且通常是看得很准。一眼看过去,他就知道视线里的这个女人是不是他想要的,甚至是不是他能够得到的。对此,他有的是信心。当然,也可以说他有的是决心,紧跟着这种信心和决心的,就是行动,果敢,坚定,顽强不屈。

实话说,萨特早就瞄上了这个时常跟他朋友马耶在一起的黑发姑娘波伏瓦,因为她漂亮,更因为她气质不俗。而警惕性不够的马耶也多次在萨特面前夸赞这个漂亮姑娘,有意无意间透露了不少关于波伏瓦的信息,或许是萨特故意套出来的,谁知道呢?但说者本无意,听者却有心了。

这个时候,萨特当然知道好友马耶也很喜欢波伏瓦,当时只是和波伏瓦处在一种朋友关系之中的马耶,显然很想和她发展成为情人关系,只是他还未来得及,或者说他还没能力做到,萨特要先下手了,他要赶在好友马耶之前,后来者想居上呢。

其实,即使那时候波伏瓦已是马耶的情人了,只要是萨特真的看上了她,他也会猛插一杠子,一鼓作气把她撬过来的。在萨特看来,这有什么关系呢,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在萨特的情感史上,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的女友、情人,甚至是妻子,只要是萨特所喜欢的,他也一样要去追求,去诱惑,去征服。作为一个从来就与世俗观念格格不入的男人,萨特大概就是要做个“背德者”的,他想这样。他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者,他也有足够的能力这样做。

萨特毕竟是萨特,即使表达心迹的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

他知道,波伏瓦当时正在研读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著作,于是就别出心裁地画了一幅漫画,莱布尼茨和单子一起洗澡。单子,系莱布尼茨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一种非物质性的存在。这幅漫画风趣幽默,高雅而智慧,且饱藏着寓意,他要把它送给波伏瓦,是请马耶转交的。在这件事上,马耶是很够朋友的,其实他并不想做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但他还是做了。

可以想象,收到了萨特的这张漫画,波伏瓦心情相当愉快,也应该是比较复杂的。她当然能够看出来些什么,也预感到了某种事情要发生。

萨特呢,他要趁热打铁,紧接着就向马耶提出他想结识波伏瓦,想跟她有个约会。这不是明摆着要挖墙脚吗?这一回,马耶可不想再让萨特得逞了,凭着他对萨特的了解,一旦让他和波伏瓦相见了,很可能是要发生故事的。但他思虑再三,还是把萨特的话儿捎给了波伏瓦,毕竟他是萨特的好朋友嘛。不过,马耶也没忘记顺便垫上几块砖,比如说,萨特这人很可怕,很危险的,学识虽然相当高,可人品很有些问题呢。他挡不住萨特想见波伏瓦的愿望,却试图掐断波伏瓦有可能与萨特相见这种苗头。

其实,萨特应该感谢马耶,后者不但让他结识了终生之情侣海狸——波伏瓦,而且,海狸,这一昵称,还是当初马耶给波伏瓦起的绰号呢。波伏瓦这个姓的拼写,与英文单词Beaver有些相近,词意就是海狸。马耶给波伏瓦起的这个绰号,后来就成了萨特对波伏瓦的爱称,他一生都亲昵地叫她海狸。

而当时,马耶暗地里所做的萨特的那点小文章,倒是起了反作用,把波伏瓦的兴趣激了起来,她很有些想见一见那个传说中的萨特了。她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女子,骨子里流淌着一泓喜欢冒险的激流。

但她毕竟是个姑娘,必要的谨慎还是有的,而且还相当有心计,她决定接受萨特的约会,但前去赴约的,却是她的妹妹海莱娜,说她临时有急事到乡下去了,其实她是让妹妹先去考查一下萨特这个男人。

对于两姊妹合作的这个谎言,萨特轻易地就信了,而且表现得相当绅士,他并没有抱怨什么,而是像个大哥哥那样和蔼可亲,轻松自如地跟海莱娜谈天儿,接下来还陪她看了场电影,之后把她护送回了家。妹妹向姐姐汇报中的萨特,并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不堪,甚至有些相反。

于是,某个星期一的上午,波伏瓦怀揣着歉意、不安和希望,走进了萨特的房间,也就由此走入了萨特的世界,也让萨特走入了她的生活。从这一天开始,两个人一下子携手并肩走了半个世纪。

波伏瓦走进萨特那个堆满了书,墙角扔满了烟蒂的房间时,萨特的好友尼赞和马耶也在场。抽着一只大烟斗的萨特看到了波伏瓦,像是见到了一个老朋友那样跟她打招呼,当即就消除了她的拘谨,他们很快便进人了那种真正的交流。

这时候,波伏瓦并不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丑陋了,反而感觉到他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和风度。其实,真正吸引了她的,还是萨特那渊博如辞典一样的学识,那深刻而独到的见解,那不同凡俗的谈吐。他说起柏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伯格森、尼采等哲学大家来,像是说起自己的好朋友一般熟稔。他对所有作家和当时教学大纲的范围,比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得多,他滔滔不绝地言说时,别人只有倾听的份儿,只有叹服的份儿,连日后亦成了作家的尼赞也插不上半句嘴,而只能把工夫用到玩自己的指甲上。学养亦可谓深厚的波伏瓦当时的苦恼是,绞尽脑汁想反驳一下萨特,可她就是找不到反驳他的观点。更让她感念的是,萨特一点也不是在卖弄和显摆什么,而是自然而然,尽情地表述着自己的思想,同时还是在用其全部知识和思想尽力帮助她,开导她。很显然,眼前这位小个子男人身上潜伏着一种巨大的磁场。

不得不承认,他的思想有着强大而特殊的吸引力,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我很欣赏他,而且非常感激他能如此慷慨地表露自己。我觉得,他是一个杰出的知识传授者。与萨特相见了的当天晚上,波伏瓦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此后,波伏瓦几乎每天都去找萨特,听他讲哲学,谈文学,并和他一起准备参加哲学教师资格的考试。她感觉到,萨特是那么宽宏大量,那么友好无私,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萨特本人并没学到更多,而是为了她,萨特将素来珍视的时间大把大把花费到传授上。为此,她除了佩服萨特,更多的是感激。另外,还有些什么呢?

就这样,她被他征服了,从精神上。

P14-17

序言

记得艾敬的一首歌里有句歌词:但愿一生只吻过一个人。这句话,唱尽了女人对理想爱情的幻想:纯净,永恒,没有枝权,直到终老。

想象中,美满的爱情总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情有独钟,是地老天荒舍他(她)其谁的至真至纯,是风花雪月的曼妙又兼柴米油盐的温馨,是于千万人之中相遇之后的心有灵犀,是“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没有猜疑,没有怨怼,没有嫉恨,没有欺骗,也没有背叛。

可惜,这样圆满的爱情往往只存在于想象中,伫立在我们生活的彼岸。

我们只能站在此岸,眺望彼岸。

现实生活,终归是有渣滓的,一地鸡毛,千疮百孔,那么多的猝不及防,那么多的始料未及,那么多的摩擦错位。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一切都会变,感觉更是瞬息万变,不知不觉之间,爱情就会悄悄变脸。哪里有永远呢?曾经的感觉,如何能够永远定格呢?曾经的激情,如何可以抵挡岁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销蚀呢?于是,一出又一出情感剧总是在悲与喜、爱与痛之间轮回。

相比之下,萨特与波伏瓦这两个人的关系格外耐人寻味,堪称传奇。萨特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1964年10月22日,“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的时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萨特被瑞典文学院宣布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却没有接受,理由是“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波伏瓦是享有世界盛名的女权主义理论家,当代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其代表作《第二性》被誉为西方妇女的“圣经”。与他们的思想及文学成就相媲美,这两个人关系也可谓奇崛,完全不受世俗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关系的至高境界:他们亲密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一直没有结婚,相伴一生,却又各自享有自己身体和灵魂的自由;而且,既不互相撒谎,也不隐瞒什么,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坦白敞开。他们是一对自由情侣,是终身的知己,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他们那长达半个世纪没有婚姻束缚的“契约式爱情”,既惊世骇俗,又荡气回肠。不管人们如何评头论足,他们的一生都活得充实而真切,独立而自由,活出了最大的可能性。

《不与心爱者结婚——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这本书,正是探讨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感情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髓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当然,这是在上个世纪,在法国,两个特立独行的男女之间的故事。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会衍生出不同的故事。作为名人,作为哲学家、思想家、作家,他们的情感故事也只能是特例,他们的情爱模式在世俗生活中没有可复制性,世俗的人没有消受这种爱的能力与心力。但是,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反观我们自身,更好地打量自己: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两性,关于自由,关于忠诚,关于永恒的人类关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21: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