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轻松的管理就是制度化管理
如果你有兴趣做个调查,向一些老总或高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很忙吗?”相信多数老总或高管会回答:“很忙。”语气中还会带着些许疲倦和无奈。
的确,许多老总和高管们太累了,他们“一边吃快餐,一边看文件,一边打电话”,这真实地描述了多数管理者的生活。
这些勤奋的管理者用他们自己的精力来填补制度设计的缺失。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认为,只要勤奋努力,对企业无私奉献,“人治”管理模式比具有岗位监督、制度制约特点的制度化管理模式更好。更有甚者会片面地把管理者的生活与艰苦奋斗、奉献牺牲等道德情操捆绑在一起,自认为这是一种无上光荣和自豪的事情,并进行大力宣传。
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真的是这样子的吗?管理者每天忙忙碌碌、风尘仆仆,碰到问题唉声叹气、脾气暴躁,遇到不适也无心休息,带病工作。相信不少人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这样的情况正真实地发生在他们身上,并被人们认为是敬业的表现。
其实,勤奋不代表高效率,管理者应认识到:一个人即使再勤奋,也只是一个人的生产力,而制度化管理能让企业的每一位成员发挥其潜能和价值。只有通过制度的安排和规划,使人们系统高效地工作,才能最大化地将无形的生产力转化为看得见的成果,产生经济效益。
与表面看似勤奋的管理者相比,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活得似乎太潇洒了。勤奋老总忙得不可开交,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往往还会因疏忽而忘了某些重要事情;而另一些老总却可以端杯咖啡,静静地等待各部门经理将资料按时递交过去审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条不紊。
除了羡慕和惊异,我们没有理由批评他们。因为相比之下,他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所做事情的价值更大。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潇洒呢?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帮他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其他有价值的事情,并且不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这正是一个双赢的体现。
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外人看来有点“不务正业”,但是万科的业绩一直有目共睹。为什么他天天在外面“玩”,企业的运行却不受影响呢?原因在于,万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培养了一个优秀、自主的管理团队。
王石曾说:“我现在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企业管理上,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登山,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参加各种论坛,了解政策动向。我越和企业没有关系,企业做得越好,说明我们是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做。很多老总非常忙,因为他离不开。” 正如王石所说,现代企业一定是制度化的,一定是职业经理化的,管理者的休息安排也都应该是制度化的,如果管理者连休假的时间都没有,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在管理上存在问题。
万科从创立伊始就走上了制度化建设之路。1998年的时候,一位被万科上海分企业解雇的销售主任向其深圳总部人力资源部申诉,控诉上海分企业解雇他违反了人事制度。
经了解,这位销售主任同部门的销售经理发生了严重的工作冲突,在征得万科上海企业的部分领导同意后,那位销售经理解雇了这名销售主任。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却违反了万科的制度。万科严明的人事制度规定基层管理者如果在工作上犯了错误,首先应受到降职处分,只有在降职后再犯错误,才能将其辞退。而且,辞退必须要征得分企业领导和总部人力资源部的共同同意。
为了维护万科上海分企业领导层的权威和尊严,而且考虑到那位销售经理比销售主任为万科作出的贡献更大,深圳总部便做出了维持原处理办法的决定。这位销售主任不服便将“官司”直接打到了董事长王石那里。
按照企业制度,王石决定把对销售主任的处罚改为降职降薪。销售经理不服,提出辞职,王石欣然接受。
地产行业作为地域性特点很强的行业,企业异地经营困难重重。而万科地产却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原因之一便是万科有一套严明的管理制度,并有严守纪律、尊重制度和流程的企业文化。这一严明的制度正是万科自主运行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同样是管理者,有些人能像王石那样做得轻松惬意,而有些人却要呕心沥血,把自己累得半死?答案很简单,要想让企业管理更轻松,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并把制度切实地落实到企业的运行当中。
P39-41
制度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培育出参天大树,因此,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
——王国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企业必须要在制度、规则的约束下实行高效管理,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文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副院长
成功企业家的共性就是会用制度而非蛮力管理企业。
——韩兵 BSN荷兰商学院亚洲区执行主任
这本书为管理者在有效提升团队执行力方面提供了务实的思维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方法。
——周观林 江苏康乃馨纺织集团董事长、江苏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现代企业中,为什么有些企业的管理不规范、流程繁琐、运营效率低下,员工抱怨不断、工作不积极、缺乏主动性;而有些企业却基业长青、屡创辉煌。原因就在于前者缺乏制度化的管理,而后者有着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马云说:“没有好的制度,这是企业的灾难。”
王健林说:“在万达,制度就是高压线,谁碰就会受罚。”
任正非说:“华为要想获得持续成功,有三个因素,其一就是要有一个严格有序的管理制度,同时这个管理制度是进取的……”
不难发现,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企业的法宝,是保障企业长久不衰的基石。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些企业在创立初期,并没有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虽然凭借创始人出众的能力和个人魅力,企业可能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或是创始人的卸任,那些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或制度不完善的企业就很容易走下坡路。
制定一套符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无论企业的接班人和管理层如何更替,企业发展得如何迅猛,只要按制度管理,并不断地完善制度,企业的经营管理就能科学、高效地运行。
企业除了制定制度,还必须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执行制度要严格,落实制度要到位,在企业内部做到政令通畅、令行禁止,用一流的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有序地运营和发展。
本书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内容涵盖制度的重要性、制度的建立、制度的执行、制度的落实、制度的完善等,书中提供的管理建议和制度建立的方法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在管人、管事过程中真正做到办事有标准、奖罚有依据。
当然,每家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所制定的制度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的建立、执行和落实方面,因地制宜地借鉴本书的相关内容,必要时进行修改甚至推倒重来,使之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企业管理者在制度管理方面提供全面而有益的参考,帮助管理者精通并合理运用制度,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本书的策划与创作过程中,作者得到了段凤娟、唐华山、郑月玲、郭东华、唐秀娟、崔侠、崔艳、郑茂章、唐荣银、谢俊超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本书是很难面世的。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企业缺乏制度化管理会导致——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运营效率低下,企业执行力缺失,员工积极性不足。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落实是企业执行力的保障,它们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王应黎、徐礼俊编著的《左手建制度右手抓落实:管理者做好这两件事就够了》结合了作者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全面解析企业制度从建立到落实的各个方面,为管理者管理公司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见解。
让你的企业基业长青,屡创辉煌。
要想打造一流的企业,就要建立一流的制度。制度是企业迈向成功的基石,更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守护者。
王应黎、徐礼俊编著的《左手建制度右手抓落实:管理者做好这两件事就够了》分别围绕制度的重要性、制度的意义、制度的建设、制度的完善等内容,全面具体地阐述了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方方面面,强调了企业管理中制度管理的重要性。全书内容深入浅出,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向读者说明了制度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寻企业管理弊病的根源,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书能够为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咨询人士提供详细、完备的制度建立与执行方案,也可作为创业者管理初创企业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