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园(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谈歌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近现代家族奋进的雄奇史诗,一幅中国农村的斑斓画卷。

两大家族,一场跨越百年的地盘争夺,轰烈往事,展现了大时代的波澜壮阔。每一片土地,都经过了血与火的淬炼!

《家园(精)》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彰显出民族的不屈、向上和自信,也展现了生命的粗粝、野性和强悍。

文坛才子谈歌,讲述故乡的轰烈往事,展现大时代的波澜壮阔

作者谈歌是文坛才子,精通多种笔法和路数,能写各式文字,如武术大师,精通十八般武艺,被称为河北“三驾马车”之一。

内容推荐

《家园(精)》由谈歌著,讲述了:一百多年前,生活在野民岭地区的父族和母族,为了争夺当地的统治,常年明争暗斗,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戏。后来为了国宝狗头金,先发制人的母族,惨无人道地屠戮了父族的大部分人,人性的贪婪、自私暴露无遗。

时代翻云覆雨,王旗变幻。随着大革命、日寇入侵,两个家族内部也开始发生一些分化。虽然家族斗争仍在,但不管是居于上风的母族还是屈居下风的父族,都暂时放下了恩怨,先后用自己的方式,守卫着这片爱恨交织的土地。家仇夹杂着国恨,古老的土地在战火的燃烧中颤粟。生命的野性、粗粝和强悍展露无遗。

新中国成立后,两大家族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他们该怎么发展?过去的恩怨,该怎么了断?

目录

开场白

第一章

 1.狗头金事件

 2.我四爷和五爷的后来

第二章

 1.四舅

 2.姥爷古鸿光

 3.姥爷和曹为仁结仇

 4.北伐军到了林山县

 5.赤色暴动

 6.攻打林山县城

 7.红军独立师的失败

 8.五舅的结局

 9.三舅之死

 10.大舅之死

 11.六舅其人

第三章(上)

 本章主要出场人物

 1.我的爷爷在望龙山

 2.1937年的望龙山抗战

 3.王寿山兄弟的叛变

 4.齐昌文之死

 5.断角岭血战

 6.我爷爷的结局

第三章(下)

 1.断角岭北坡突围的后况

 2.断角岭东坡突围的后况

 3.断角岭西坡突围的后况

 4.藏经洞里百余名伤员的结局

 5.1937年野民岭汪家庄的抗战

第四章

 1.二舅之谜

 2.1940年北方战区军事会议

 3.佐田和他的参谋长小林多喜二

 4.忧心忡忡的焦难先

 5.郭克武与青风会的联系

 6.二舅的困境

 7.蔡勇之死

 8.郭克武与青风会结仇

 9.焦难先的结局

 10.胡士辉下毒

 11.郭克武屠杀青风会

 12.二舅诈降

 13.谭家轩之死

 14.郭克武的132师的覆灭

 15.古鸿洲之死

第五章

 1.我的父亲和母亲

 2.1960年父亲下放

 3.大伯李震杰

 4.1960年李家寨的灾荒

 5.朝阳水库

 6.李震仓之死

 7.四舅借出去的五十万斤军粮

后记

试读章节

1.狗头金事件

公元1908年,在中国的历史上为光绪三十四年。论干支则为戊申。大清王朝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这一年的正月,北方似乎有些地方发生了雪灾,但并不是很严重,所以并没有记载到清史中去。光绪皇帝仍被慈禧太后幽禁在深宫里,戊戌变法时的那一点儿豪情壮志,似乎也应该磨洗至尽了:慈禧太后似乎对几个月后她和光绪皇帝的先后突然死亡没有一点儿预兆。总之,朝野上下还算是平安无事。这年正月在野民岭发生的一场暴乱,也没有被记载到《清史稿》中去。

引发野民岭这场暴乱的是野民岭西岭的三大姓氏。

野民岭在光绪末年的三家大姓氏是:古家庄的古姓;李家寨的李姓;韩家寨的韩姓。三大姓引发的这场暴乱是为了一块狗头金的争斗。这场暴乱缘起西岭古家庄大财主古鸿光的贪婪。后引起了李家寨李氏族长李远达的贪婪。贪婪之火终于像燃着的导火索一样,很快在野民岭发展成了大祸。

我根据数年来采访得来的材料,整理成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1908年正月的一个早上(林山县志记载是正月初九)。墨黑的天际刚刚扯开一角麻白,太阳还没有升起。正月的早晨在野民岭这样一个山区,当然是寒冷极了。粗猛的山风硬硬楞楞地吹着,满山的枯草哗哗地疯响。满山的石头冻得在晨光中发呆。

野民岭南岭曹家集走出来一个名叫曹满川的中年汉子,他嫁到西岭韩家寨的姐姐死了,他一大早被人喊起来去吊丧。

曹满川大步往西岭韩家寨赶,冻得硬邦邦的山道被他踩得乱响。十几里的山路,他走了两个多时辰。太阳爬出山时,他已经走到韩家寨北面的山沟里,他突然感到肚中不适,本能地要采取一下人类最普通的处理方式:拉屎。

他蹲在沟底畅快地宣泄了一番之后,便要进行这个过程的收尾工作,即要找一块石头揩揩屁股。故事由此开始了。

曹满川摸到一块石头,他感觉手里的石头分量很重。如果是一个一般的山民,就不会多想。偏偏曹满川是见过些世面的。他是曹家集首富曹为仁的本家堂叔,曾随曹为仁的父亲到省城、京城贩过羊皮,进过赌场酒楼,逛过戏园妓院。金银这类东西,见得不少。他掂量着这块石头,心里猛地一跳,呼吸顿时急促起来,连便后的揩屁股动作也省略掉了.慌慌地提起裤子,揩起石头,就贼贼惶惶地跑回曹家集。吊丧的事情也顾不得了。

曹满川满头大汗跑回曹家集时,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曹满川揣着一肚子的发财梦进了曹为仁家的院子。可是,不到一袋烟的工夫,他泄气地出来了。他身后的大门重重地关上了。他让曹为仁奚落羞臊了一番之后,被轰出来了。曹为仁笑骂曹满川穷疯了,拿着一块破石头来撞骗。曹满川走出好远,转过身来又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破口大骂:“曹为仁,你他娘的有眼无珠!”骂完,他掏出那块石头细细地又看了一遍。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撒腿向西岭跑去。当然,他绝不是去吊丧,他去了古家庄,他要找见过世面的古鸿光。

古家庄位于西岭北面半山坡上,进村需登三十一级台阶,原名野马台,后改名古家庄。根据1954年该村吴家坟出土的古墓碑刻(碑立于唐显庆二年即公元657年),该村至少应该是建于唐初。古家是古家庄大户。古家的族长是古鸿光。

古鸿光,字青舟,曾是野民岭响当当的人物。古鸿光八岁开始习武,光绪三十年,古鸿光到省里会试,考了一个武举回来,当时整个林山县都轰动了。

古家是古家庄的首富。据林山县志记载:古家在乾隆初年便大有名气了。古家的老祖宗是烤制红薯的小贩。野民岭盛产紫皮红瓤红薯,烤红薯至今仍是林山县的民间小吃。古家老祖宗心路活泛,把红薯弄到省城去烤,这种紫皮红瓤的红薯,省城罕见,一时市井争相来吃。巡抚大人知道了,就把古家老祖宗唤到府上来烤制红薯。巡抚大人尝过,味道好极了。巡抚大人便把古家老祖宗留在府上,专职烤红薯。后来,那巡抚大人失宠获罪,被革职充军,府上的用人通通遣散,古家老祖宗竞在混乱之中裹挟了许多金银逃回野民岭,购置山地房产,古家由此暴富。此种传说真伪,不得而知。

但到了道光年间,古家已占有野民岭大量土地和山林。在古家庄和林山县有庄园两处,家庭住宅在野民岭阔绰无比,有房楼i座,另有过街楼和一座戏楼,可惜1939年秋天被日本人放火烧毁了,不然应是野民岭的一景。古家雇用长工、管家、奴婢、牛羊猪倌百余人,另有家丁百余人,并在省城开有商号店铺货栈多处。古鸿光的曾祖父古居平曾自印银票在野民岭流通,其鼎盛时期,几乎控制了野民岭的经济命脉。到古鸿光的祖父和父亲两代,因吸食鸦片,家业逐渐衰败,省城的买卖全部易主。到古鸿光这一代,古家已非昔日可比,但古鸿光雄心勃勃,要重振家业。

这里我要告诉读者:古鸿光是我的姥爷。古鸿光的小女儿古玉雪是我的母亲。为了我的出生,古玉雪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件事我在后面才能说到,在此先伏下一笔。P3-5

后记

这本书,是根据我十几年来对父亲和母亲家族的历史与传说的采访笔记写成的。采访的起因,已经十分遥远了,应该是从我懂得了忧愁的年代开始的。我曾苦苦思索那些历史和传说的真实程度,以致常常思索到痛苦不堪的地步。我渴望那些历史和传说的真实,但又害怕那些历史和传说的真实。我很吃力地思考着那些历史和传说的真伪。几十年过去了,我的思考已经伤痕累累。我终于接受了那个中世纪诗人佛罗伦萨的劝告:“在这里要放弃一切猜疑;在这里要消除一切怯弱。”历史和传说都应该有它本来的样子,我不能在猜疑和怯弱之间游移了。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历史剧烈的撞击,野民岭不会发生电光石火般的故事;没有历史的风云际会,那些山民们身上蕴藏着和凝聚着的意志和力量、聪明和智慧,是很难展现出来的。当野民岭走进湍急奔腾之处或者紧急转折关口,形势逼迫得山民们为自己,也为别人,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那些被压迫在底层的山民们,一下子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一大批出类拔萃者应运而生,形成了野民岭一大批为后人津津乐道的风云人物。历史和传说由此形成。

我不想隐瞒,写这本书之前,我曾经几度犹豫,在大量阅读了许多历史资料和传说之后,有一个问题开始困扰我,即这样一些生活在过去,其成功与失败,悲剧与喜剧都距离我们现在生活太远的人物,对于我所敬爱的读者能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在时间的黑洞里苦苦地寻找他们的踪迹?这种情绪委实飘浮不定地纠缠了很长的时间。但我最终还是明白了,我们应该保存下这些实在不该丢下的东西。尽管它是一些不系统的东西。这本书起名《家园》,原因也在于此。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犹如攀登一座山,一路吃力地走上去,总觉得祖宗们那一个个飘忽不定的形象迎头涌来,我甚至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们一张张被多年风雨鞭打的老脸,鲜烈得让我头晕目眩。我渴望与他们交谈,但他们忽而又倏然隐去,像一阵风,无影无踪地隐去。我恍然明白,我的确不能与他们再见了。但是我还是能听到和看到他们在那些古老的日子里的每一声叹息和每一个微笑。

他们应该活着,至少应该活在我的怀念中。

山外黑风吹云立,天上惊雷过眼来。也许就是这样的。我必须记下他们。

不管讲什么故事,都要有一个首先解决的问题,即从哪里开始。这一次对我来说,选择恰当的起点十分重要。五年前我曾经决定,这本书从1900年开始写起,每二十五年写一本,一共写四本。但我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我没有那样坚强的写作毅力。我想要写的东西太多,可我到底从哪里讲起呢?  这本书中的年代跨越很大,我写作的时候感觉是在写几场独幕戏。或者我不应该这样去写,然而又该怎么去写呢?我实在没有能够想到一个最好的办法。但我不敢再拖延,我如果不当机立断,这本书也许永远压在我的心里了。我只好这样写了。

我想要告诉读者,摆在你们面前的这本书,或者已经破坏了你们的阅读习惯。或者说已经不是你们习惯了的长篇体例。你们可以不把它作为一本书来读。打一个通俗的比喻:这本书是一个筐,装到里边的有多种菜蔬。你尽可以从这只筐里挑拣你所喜欢的去看。

我还要告诉读者的是,这本书的完成,得力于一些朋友的督促,至少如果没有胡玉萍老师的督促和帮助,这本书可能到现在还没有写完。

我不知道下一部长篇是什么样的。或者我不会再写这样的长篇了。现在写完了,我终于摆脱了它。那一个个与我纠缠不休的人物,那一个个让我血热胆壮的故事。我现在已经筋疲力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