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口气读懂本草纲目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张舒悦
出版社 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草纲目》提出养生心法:四性五味,药食同源。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多为他人着想。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要妄想,不要过分地追求,要知足常乐。

张舒悦编著的《一口气读懂本草纲目》是一部全面解析《本草纲目》及中医诊疗养生文化的百科全书,更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自我保健、自我诊疗的家用手册。

内容推荐

张舒悦编著的《一口气读懂本草纲目》通过现代解读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纲目》中的精髓,辑录了有吴日常养生、食疗、增寿妙方,介绍了常见食物的药用功效,常用中草药药性、主治、用去,拜阐述了中医养生、食疗基本常识,帮助读者运用本草对症治疗现代家庭常见疾病。与此同时,《一口气读懂本草纲目》还精选了《本草纲目》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精华内容和药方、食谱,围绕现代人关注的养生保健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以一种更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更加系统的归类方法与耐读的形式把这部传世名书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读者能从中汲取实用的养生保健智慧。

目录

第一章 养生溯源,本草通古

 1.1 药毒界定,养生穷理

 1.2 治未病,不治已病

 l.3 药食兼顾,同源互根

 1.4 “中庸”大道,养生境界

第二章 补养气血,养生延年

 2.1 本草养生,三大法宝

 2.2 补精益气,养生之基

 2.3 以食养血,容光焕发

 2.4 气血流动,青春永驻

第三章 药食同源,以食养心

 3.1 养神调心,健康正途

 3.2 心如神明,善养健身

 3.3 善补心脑,神清气爽

 3.4 改善睡眠,告别抑郁

第四章 四性五味,滋养不老容颜

 4.1 食补良方,四性五味

 4.2 修炼容颜,由内而外

 4.3 羽化成蝶,从头到脚

 4.4 刷白颜面,美丽永驻

第五章 本草施治,变化由内及外

 5.1 血压顽症,本草医治

 5.2 防糖尿病,标本兼治

 5.3 抗击癌症,创造奇迹

 5.4 重视肥胖,本草减肥

第六章 中庸养生,尽显阴阳平衡

 6.1 中庸之道,五五养生

 6.2 阴阳平衡,身体健康

附录:(体草纲目》原文——百病主治药(摘要)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1药毒界定,养生穷理

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已是现代人的时尚需求,因此,养生之道越来越被津津乐道。中国人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许多养生方面的宝贵经验,而《本草纲目》则为其中之一。李时珍以其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格物穷理,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明确指出“治未病、药补不如食补、四性五味、药食同源’’的养生观念,对养生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本草纲目》巨典之中。

食丹不如善养生

《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学科领域,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本草纲目》中指出:‘‘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把药物分成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三大类。

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和卤部四个部分。

植物药: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其中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

动物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养生宝典。

古代帝王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与天齐寿。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可谓是把寻找长生不老的妙药作为他执政后期几乎最重要的事情了,因此他每年都会派很多的人去求仙找药,想达到长生不老的夙愿。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也对长生不老的仙丹情有独钟,竟然生病不相信太医开的药方,只吃那所谓的延年益寿的灵药。

这些专供皇帝服食的仙丹究竟是什么东西?真的可以使人长生不老吗?

事实上,古代“仙丹”里的重要成分是“水银”,即化学物质汞(Hg),有剧毒。秦始皇当年营造陵寝时,即在陵中注入水银以防盗。中国传统医学观认为,“水银主治疥瘙痂疡百秃,杀皮肤中虫虱”。古代的炼丹术士另有发现,认为水银能“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

很多被中医奉为经典的医书中都记载水银“久服成仙”,但《本草纲目》驳斥了这一说法,并指出:“水银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人气熏蒸,则入骨钻筋,绝阳蚀脑……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水银但不可服食尔。”于是,这些服用仙丹的帝王不但没有长生不老,反而健康更加恶化,走向衰亡。

养生不是为了追求“不死”的境界,而是让人在健康的基础上尽享天年。《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数百条有关轻身、延年、益寿的医理及药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目的不是为实现长生不死的神话,而是帮助人们更健康地生活,享受养生所带来的健康身体和恬静心情。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把养生当成任务来完成,而是将其视作一种自由、轻松、快乐的生活方式。

药毒界定,药补不如食补

民间盛传:是药三分毒。其“毒”是指药的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指它独特的气、味、归经。药是用来治病的,当人生病后,就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人体阴阳偏盛或偏虚的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一般药是有毒的,长期吃药会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  药补不如食补好,寓补于食有医道,寒热温凉当分辨,平衡膳食不过饱。《本草纲目》中指明“药补不如食补”。金元时代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这些都说明平时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自古就有“医食同源”之说,历代名医均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所以从古至今,食补调养,不论用于治病,还是用于促进身体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措施。因为食物不但含有各种营养素,为人体所必需,而且,每一种食物对于防病和治病都有各自的功效。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材,食物和中药并无绝对的分界。不论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还是鸡鱼肉蛋,都能作药用。每一种食物,都同中药一样,具有酸、辛、苦、甘、咸、寒、凉、温、热、平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食物同时也是药物。

专用的药物具有某种轻重不同的毒性和弊害,而食物则是无毒的。在需要用“补”的人,则以“食补”为最好。因为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选择适当的食物,就可以发挥其“补正”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P3-5

序言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提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并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机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的客观事实。

现在很多人都谈养生,那么究竟该如何养生?首先要明确养生的目的,养生并非怕死,而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生命,有了健康的生命,自然就会长寿。讲究养生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正在为事业拼搏,似乎顾不上这些。养生当然并不只是老年人的事,年轻人也应重视,年轻人不惜力气,超负荷地工作,到老了落下一身病,此非养生。当然养生也并非不干活,不工作,而是要劳逸结合。年轻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老年人有了健康的身体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会给家人增加负担,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讲究养生。

《本草纲目》提出养生心法:四性五味,药食同源。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多为他人着想。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要妄想,不要过分地追求,要知足常乐。当然不是没有追求的目标,而是有目标努力就可以了,胜不骄,败不躁。养心要勤用脑。养心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当然用脑过度也不是养生。养生要合理饮食,保证身体的需求。人体需要各种物质,缺少营养对身体不利,过多供给又造成体内物质的堆积,对身体也不利,所以饮食要全面而适当。人的身体就像机器,需要不断地维护和保养。养生要注重养脾胃和肾,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肾藏精生髓,是人体生命的精华,肾衰退,人体则会衰老,脾胃运化是供给人体生命需要的源泉,所以要注意保养脾胃和肾。

《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蕴藏众多抗衰老、养生延年的观点与知识,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支撑。世人多以医家圣典视之,殊不知《本草纲目》也浸透着养生的博大智慧,继承了国医养生学的精粹。《本草纲目》中收载7390余条轻身、延年、耐老、增寿的医论及方药,可谓延年益寿学之大典。如七宝美髯丹、枸杞酒、琼玉膏、人参膏等皆为养生良方。不过,现代人却因其文言晦涩,或是不通医理而不能一览这些珍贵的方剂。

本书通过现代解读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纲目》中的精髓,辑录了有关日常养生、食疗、增寿妙方,介绍了常见食物的药用功效,常用中草药药性、主治、用法,并阐述了中医养生、食疗基本常识,帮助读者运用本草对症治疗现代家庭常见疾病。与此同时,本书还精选了《本草纲目》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精华内容和药方、食谱,围绕现代人关注的养生保健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以一种更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更加系统的归类方法与耐读的形式把这部传世名书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读者能从中汲取实用的养生保健智慧。

读纲目,识本草,学养生。《本草纲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目的不是为实现长生不死之神话,而是帮助人们更健康地生活,享受养生所带来的健康身体和恬静心情。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把养生当成任务来完成,而是将其视作一种自由、轻松、快乐的生活方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