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末代皇帝的逸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新凤霞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文革前后,新凤霞与末代皇帝溥仪、军统特务头子沈醉、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等被安排在一个小组里参加劳动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不通世故、不习劳作的溥仪闹出了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改造皇帝,这可能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件,作者以自己的亲历亲见。轻松幽默地描写出了这一事件的侧面。

内容推荐

爱新觉罗·溥仪,是个世界闻名的特殊人物,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书中作者以自己的亲历亲见,以轻松幽默的文笔独家披露,末代皇帝溥仪在劳改中的一段往事……

目录

母亲口中的皇帝 吴霜

前言

皇帝谈婚姻

皇帝放火

皇帝拉架

皇帝看自行车

皇帝听忆苦思甜报告

皇帝唱鬼嚎歌

皇帝说:“我真不会干!”

皇帝剧墙

皇帝说劳动光荣

皇帝团煤球

皇帝蹬平板车

皇帝筛灰

皇帝口袋里的两张纸

皇帝喊我:“下班铃”

皇帝安炉子

皇帝说慌

皇帝和泥

皇帝长冻疮

皇帝探水碱

皇帝看大字报

儿打爹,皇帝叹气

皇帝扒卡车

皇帝闹肚子

皇帝烤鱼

皇帝会做戏了

皇帝怕孤独

皇帝溜窗缝

皇帝改名

皇帝煮屉布

皇帝搬砖

皇帝扫地

皇帝喜欢孩子

皇帝闯女厕所

皇帝帮盲人

皇帝闯祸了

皇帝做鱼

皇帝管闲事

皇帝打鸡蛋

皇帝爱吃臭豆腐

皇帝卖饭

皇帝迟到

皇帝出操

皇帝抬煤

皇帝哭了

皇帝买砂纸

皇帝挤车

皇帝生火

皇帝找眼镜

皇帝劈柴

皇帝买鞋

皇帝受伤了

皇帝帮厨倒菜

皇帝赔鸡

皇帝怕猫

皇帝扫雪

皇帝拍手

皇帝发烧

皇帝吃烧饼

皇帝理发

皇帝报名

皇帝搬家

皇帝唱样板戏

皇帝安葬在人民公墓中

试读章节

在劳动时,溥仪最不爱听有人说“咱们是难友……”这类话,他最爱听“新”字,遇见“新”字就喜欢。他说:“你新凤霞就是最好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杜聿明、杜建时就最喜欢说:‘咱们难友们在一起要原谅……’”可是溥仪干什么事都要出点差错,拿东忘西,记性太坏,有时刚放下的东西就找不到了。可是又有些事,他会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

记得杜聿明对我说:“溥仪虽是岁数不小,社会上的人情世故、生活劳动经验太少了。”沈醉为人厚道,说:“一个人生下来从刚刚会说话,就被做了木偶傀儡,他的一行一动就在别人指使下,也够可怜的呀!我常常替他做点事,就是同情他的处境,难友吗,就是要帮助……”我们在说溥仪,杜聿明认为溥仪不会注意,也不会多心说他,反正溥仪很简单,不怕人说……可是这次皇帝溥仪他真的听见了,他生气地小声嘟嘟嚷囔地说:“谁可怜谁呀!还不都是犯过罪的人呀?大家都是各有不幸的道路,不同的遭遇,早知道那是在人民面前犯罪就不会干了,我喜欢人家同情帮助,可不喜欢人家可怜我,叫我难友,我是改造好的新人。再说谁可怜谁呀?都是又可怜,又可恨!”杜聿明看出溥仪心里有点不大满意了,沈醉用话有意岔开说:“人生道路弯弯曲曲,谁也难以预料自己,从记事就选择一条永远平安享福的道路。可是你溥仪得到了新生道路,是被宣布特赦的第一人,难道这不是最新生最值得庆幸的事吗?要想想这些……”沈醉这段话,我听了不新鲜,可是溥仪皇帝可一下子惊喜了,他本来情绪有点低沉,这段话让他激动了,忽地站起来,用双手掸掸坐在台阶上沾的土。这么多人都是坐在地上,台阶上,他个子这么高,一站起来就旁若无人地掸灰,大家吃了他掸的灰而对他提意见:“唉……老溥、溥仪……别拍灰了!我们脸上都是灰了,你呀,心中就是没有别人……快别掸了。”溥仪这才察觉掸了大伙一身灰,又点头行礼说:“又做了坏事。”

溥仪又重新坐在台阶上,四平八稳,不紧不慢的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句句实在,字字清楚。他说:“那是1959年……”杜聿明说:“又是那段,成了祥林嫂诉苦了。”沈醉说:“你快讲讲你那幸福事。”溥仪接着说:“那是1959年9月17日后,1959年12月4日,特赦令对在押的伪满洲国战争罪犯爱新觉罗·溥仪,男性,54岁,满族,北京市人。该犯关押已经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皇帝像背戏词一样,熟练地一字一句念出来,大伙都笑了,我是头一次听,心里还真有些感动!溥仪又哆嗦着从口袋里拿出那随身带的小本子,又对我仔细地介绍说:“新凤霞,你看看,这是我记下的,一字不错,人不能忘了好了呀。特赦那天,释放我们的是辽宁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生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特赦大会上宣布的。当天被特赦的还有九人,他们是:伪满战犯郭文林、国民党战犯孟昭楹、赵金鹏、周震东、杜聚政、业杰强、唐曦、白玉昆、贺敏。他们也都获得了新生。这个日子是我一生也不能忘的呀!也是我的新生,我把这天当做我的生日了……”杜聿明说:“看看,这下子又叫老沈把你的话题勾出来了。”溥仪的眼里又有泪水了,我听溥仪说出他特赦这个日子,心里轰的一下子!因为我虽不是战犯,但也是1959年12月,我也是同样的感受!看见溥仪沉重的情绪,我也难过得两眼潮湿了!杜聿明问:“新凤霞,你怎么了?也哭了,替老溥兴奋感动的是吗?为了溥仪的事也伤心了?”我双手摆着解释说:“不……不,我有亲身体会……”皇帝说:“怎么,新凤霞也是战犯?也是难友?我怎么不知道哇?你怎么是……”沈醉说:“老溥,你听着,别乱说。”

大家情绪都集中在我身上,我慢慢冷静下来,对大家小声说起我的一段经历。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西北风吹着树唰唰地响着。看管人找地方休息去了,我们这伙劳改队的人很轻松地借休息时间谈心,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机会。我说:“自1957年我被划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右派分子,就成罪人了。”皇帝问:“怎么划?什么颜色的?向那儿划?”沈醉同情我说:“过去的事别太伤心,慢慢说,心里痛快……那时我们在押,不知道反右。”又用手对皇帝摆着说:“老溥别搅闹乱问,听着好不好?”我看大伙都不能理解,就仔细向他们说:“右派分子什么颜色也没有,只是因为我丈夫吴祖光,他提意见,照说是好心,动员他说是帮助党,多说更好。他真的说了,就成了反革命向党进攻了,给他戴上了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革命右派分子帽子……”皇帝又不解地问:“是铁帽子还是钢帽子?反正是沉重的。监狱罪犯戴的手铐、脚镣?是刑法呀……”杜聿明说:“别乱说了。”沈醉说:“是个名称,战犯不也是名称吗?”我说:“就是个运动中时兴的罪名。”皇帝仍是不解地问,“你干了什么犯罪的事?”我说:“我是从小唱戏的,也没有读过书,从来一步一个脚印,不敢做错事,连话都不敢多说,哪敢做错事,哪敢犯罪呀?我看见警察就鞠躬,面前有个电线杆子,我都行礼。”沈醉、杜聿明等都笑了,唯有皇帝不笑,还在认真地问:“那你怎么也在1959年12月有得到新生的体会?我更不明白了……”我就进一步回答说:“我丈夫在1957年因提意见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定了反党的罪。他们逼我和丈夫离婚,我想我们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他在文化上、艺术上都帮助我,生活上照顾我,是夫妻也是师徒。他在好的时候是专家,是爱国的名人,我跟他结了婚,现在他受了冤屈被划成了右派,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人了,我要跟他离婚,以后怎么做人?会应了那句旧话:‘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了,我把心一横说:‘我是唱戏的,演的尽是节妇贞烈,要是跟祖光这时候离了婚,人家会骂我水性杨花,我不能这样。他改造好了,我们还是一家人!’对方说:‘我们把他送走!’我说:‘送他走,我等他回来!’‘你……你等他多少年?’‘王宝钏等丈夫18年,我等28年!’对方大怒,拍了桌子,我也胆大了,豁出去了,心里坚定了。”(P77-80)

序言

爱新觉罗·溥仪,是个世界闻名的特殊人物,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以前我知道末代皇帝——宣统,那是在看了电影《末代皇帝》以后才知道的。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因为我所在单位中国评剧院和全国政协同在一条大街——北京西城区赵登禹路,相隔不远,因此,我的单位有机会组织劳改队去支援政协,我也常被派去。

我是在劳动中认识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皇帝是个可怜人,我觉得他很善良。他常说:“我三岁做了皇上,我的七叔载涛三岁做了镇国将军,我能管谁?他能镇谁?现在想想多么可笑!”皇帝溥仪在1959年被宣布特赦,改过自新,离开抚顺劳改监狱,他很真诚地认为他的新生是人民给他的,要好好生活、学习、劳动,过好后半生平民百姓的日子。他回到北京在他的涛七叔家头一次吃的是菜团子,感觉好吃极了,老是说:“这是人民的血汗呀!”

他觉得认识了我这个唱戏的非常光荣。他说:“在宫里看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王瑶卿演戏时,都没有自由,只能看几眼就得回去。演员演完戏来谢恩,都不能多讲一句话,稍有一点高兴就被说‘失去皇上尊严’了。唉!心里想的事一点也不能做,比我在抚顺监牢里都难受!”

皇帝常说:“历代的末代统治者最后的结局,大都被杀死,我得到新生,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一个平民百姓,得到了学习求知的机会!以前我连穿衣系扣都不会,真是个废物呀!”皇帝知道入境随俗,努力劳动,使我很同情他。皇帝在北京和北伐成功后逼他出宫的鹿钟麟、熊炳坤等人见面,高兴地说:“你们那时的行动是为了救我呀!”几个人兴致勃勃地畅谈旧事。

皇帝在“文革”中见到看管监督的人就害怕得要命,于是我问他:“你做过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这么胆小?”皇帝说:“现在害怕是心里愧对于人民啊!1924年被逐出宫,那时心里害怕,是怕杀头。1945年被苏军俘获后送回国,也是害怕,还是怕杀头。可是真想不到哇!十年的学习改造,我这个封建帝王被改造成新人,有工作、有工资,写出回忆文章,还有稿费。心里感到愧对人民哪!”

皇帝时刻不忘自己在人民面前是有罪的,时时处处自觉做好事,回到北京和弟弟、妹妹、叔叔、婶婶家族见面团聚,娶妻组成了新的家庭,得了病有公费治疗。文化大革命中,他虽然挨批挨斗,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

溥仪这人也伤害过人,当过傀儡被人利用过,可怜又可恨。但他知恩报德,不忘恩负义。他总是说别人比他强,有本事,对杜聿明、沈醉给他的帮助和关心,十分感谢……记得前几年,杜聿明在美国的女儿杜致礼回北京到我家来看我,提到她父亲曾说起跟皇帝溥仪一起在全国政协工作时,曾和溥仪一桌办公,对溥仪印象是好的。溥仪在抚顺十年劳改中和“文革”中,都是个诚心接受改造、真心想赎回前半生罪过的人。杜聿明对他的女儿还说过和溥仪一起在劳改队中的很多有趣的事,并特别赞扬了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我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我的印象都很不错,应该记下来。现在,溥仪、杜聿明、杜建时已经去世,只有沈醉仍健在,他也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了。沈醉和我常常见面,有时也一起聚会,他也鼓励我将我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事写出来。这些故事也可以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吧。

我在这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尽迫害,受了重伤,三十几岁就被迫离开了舞台,再也不能演戏了。但是我相信,害我的只是少数人,多数人是爱我的,为能使我和我的广大观众还能联系,我就边学习边写作,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安慰。  最后,我还要向我的广大的读者和我的戏剧观众致以亲切的敬意和问候,并请多批评指正。

1990年12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