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锈钢的生产和应用经过了超常规的高速发展。2006年不锈钢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已居世界首位。这一巨大成就既令国人振奋也令世界瞩目。目前我国不锈钢的生产正沿着节能减排、优质、创新、高效之路,为实现不锈钢生产强国的目标而努力。
在此形势下,为了适应国内不锈钢生产、使用、科研、设计、教学等领域对了解不锈钢的基本知识,掌握五大类不锈钢的性能特点和最新进展,有效地进行不锈钢的质量控制和在不锈钢的实际应用中,防止不锈钢产生腐蚀断裂等方面的需求,在中国特钢协不锈钢分会和李成老会长的大力支持下,笔者结合个人长期从事不锈钢材料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些粗浅体会和心得,陆世英编著的《不锈钢概论》受到有关读者的关注。
陆世英编著的《不锈钢概论》根据不锈钢发展及应用需求,《不锈钢概论》对不锈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五大类不锈钢的性能及应用特点,对不锈钢的腐蚀及不锈钢生产和应用中的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的介绍。
本书是作者由不锈钢讲座资料整理而来,紧扣基层科技人员的需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中国特钢协会不锈钢分会组织的不锈钢知识普及读本。
《不锈钢概论》将对国内从事不锈钢生产、使用、科研、设计、教学等科技人员了解不锈钢的基本知识,掌握五大类不锈钢的性能特点和最新进展,有效地进行不锈钢的质量控制和防止不锈钢产生腐蚀撕裂等方面,大有助益。
1 不锈钢的涵义和分类1
1. 1 基本涵义1
1. 1. 1 什么是不锈钢1
1. 1. 2 不锈钢为什么不生铁锈和耐腐蚀1
1. 1.3 小结3
1. 2 不锈钢的分类4
1. 2. 1 按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元素)分类4
1. 2. 2 按钢的组织结构特征分类4
1. 2. 3 按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分类7
1. 3 不锈钢分类的简单概括和代表性牌号7
参考文献8
2 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9
2. 1 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的影响9
2. 1. 1 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和铬当量与镍当量9
2. 1. 2 不锈钢中的各种化合物及合金元素的作用11
2. 1. 3 不锈钢中的各种化合物和δ铁素体在基体中的分布示意图15
2. 2 合金元素对不锈钢性能的影响16
2. 2. 1 铬16
2. 2. 2 镍17
2. 2. 3 钼19
2. 2. 4 氮21
2. 2. 5 铜23
2. 2. 6 碳24
2. 2. 7 钛和铌24
2. 2. 8 硅25
2. 2. 9 锰26
2. 2. 10 钨28
2. 3 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等关系的示意图28
参考文献30
3 马氏体不锈钢的发展和性能特点31
3. 1 发展简况31
3. 2 性能特点32
3. 2. 1 传统马氏体铬不锈钢33
3. 2. 2 传统马氏体铬镍不锈钢和现代马氏体不锈钢35
参考文献38
4 铁素体不锈钢的发展和性能特点39
4. 1 发展简况39
4. 2 传统铁素体不锈钢41
4. 3 现代铁素体不锈钢47
4. 3. 1 高纯铁素体不锈钢47
4. 3. 2 超级铁素体不锈钢55
4. 3. 3 现代中铬铁素体不锈钢66
4. 3. 4 现代低铬铁素体不锈钢78
参考文献87
5 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和性能特点89
5. 1 发展简况89
5. 2 性能特点91
5. 2. 1 188型铬镍不锈钢91
5. 2. 2 含钼(2%~4%)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95
5. 2. 3 δ铁素体对188型和18122型不锈钢性能的影响96
5. 2. 4 高钼[w(Mo)≥4%]奥氏体不锈钢98
5. 2. 5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99
5. 2. 6 专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105
5. 2. 7 以锰、氮代镍的铬锰系奥氏体不锈钢114
参考文献127
6 α+γ铬镍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和性能特点129
6. 1 发展简况129
6. 2 性能特点132
6. 2. 1 力学性能133
6. 2. 2 耐腐蚀性能135
6. 2. 3 热加工性和冷成型性140
6. 2. 4 焊接性142
6. 2. 5 相比例对性能的影响146
6. 3 经济型双相不锈钢151
6. 3. 1 化学成分特点152
6. 3. 2 钢的组织特点和热稳定性152
6. 3. 3 高温、低温力学性能156
6. 3. 4 耐腐蚀性能157
6. 3. 5 冷、热加工性,热处理和焊接性能164
6. 3. 6 应用165
参考文献166
7 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发展和性能特点168
7. 1 发展简况168
7. 2 性能特点169
7. 2. 1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69
7. 2. 2 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71
7. 2. 3 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72
参考文献175
8 不锈钢的腐蚀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76
8. 1 不锈钢为什么也会生锈和腐蚀176
8. 1. 1 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有条件的176
8. 1. 2 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不锈钢176
8. 2 腐蚀的涵义和分类176
8. 2. 1 腐蚀的涵义176
8. 2. 2 腐蚀的分类177
8. 3 常见的不锈钢腐蚀形态、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80
8. 3. 1 常见的腐蚀形态180
8. 3. 2 全面腐蚀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81
8. 3. 3 晶间腐蚀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83
8. 3. 4 点腐蚀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84
8. 3. 5 缝隙腐蚀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85
8. 3. 6 应力腐蚀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86
8. 3. 7 腐蚀疲劳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88
8. 3. 8 异金属接触(电偶)腐蚀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89
参考文献191
9 不锈钢的质量控制193
9. 1 不锈钢质量的确定和衡量不锈钢质量的五项判据193
9. 1. 1 不锈钢质量的确定193
9. 1. 2 不锈钢标准和技术条件中要求进行检验的项目194
9. 1. 3 衡量不锈钢质量的五项判据195
9. 2 不锈钢的纯净度195
9. 2. 1 钢中的硫和磷196
9. 2. 2 钢中的氢、氧、氮198
9. 2. 3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199
9. 2. 4 钢中的有色金属杂质202
9. 2. 5 提高不锈钢纯净度的途径203
9. 2. 6 小结206
9. 3 不锈钢的表面状况和表面加工208
9. 3. 1 国内不锈钢的表面状况、质量问题实例(7例)208
9. 3. 2 不锈钢的表面加工和耐蚀性213
参考文献219
附录 国内外相同或相近的不锈钢标准牌号对照表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