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标志的《梦的解析》一书,1956年美国唐斯博士把它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和“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著作。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在这部独创性的著作中,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还说明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条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它是现代人非读不可的具有难以衡量的价值的杰作。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的《梦的解析》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心理学著作,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惑和恐惧、忧愁的旧有观念,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它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人类心理生活的深穴,揭示了许多埋藏于人类心理深层的奥秘,为人类潜意识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树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里程碑,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所有人都知道,早晨醒来之后,梦就会不见了。有些梦能够被人们回忆起来,不过在清醒之后,我们也只能通过记忆去知道它们。但是我们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只能记起梦的一部分,而在夜里梦的内容要比回忆起来的丰富得多。我们还会注意到,梦在早晨被回忆起来时很形象,在白天,梦便渐渐被遗忘,最后只剩下零星的片段。我们常常知道自己做了梦,可是不知道梦到了什么。我们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梦容易被遗忘。我们也知道,一个人在夜里做了梦,到早晨想来时不但会忘掉梦的内容,甚至都完全不记得自己做了梦,这一点毫不奇怪。相反,有时一些梦会出人意料地被人保留在记忆之中。我曾经分析过我的一个病人在二十五年前做过的一场梦,他直到今天还记忆深刻。我自己的梦有的也已经形成了至少三十七年之久,但我现在仍然还记得,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所有这些看上去很神奇的事,并不是马上就能够得到解释的。
斯特吕贝尔对于梦被遗忘做出了最为详尽的解释。他认为这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因为他觉得梦被遗忘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缘由,而是一系列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任何致使在清醒的生活中把梦遗忘的原因同样对梦的产生起到过作用。我们在清醒时,经常会将无数感知马上忘掉,因为它们太微弱了,或者本身伴随着它们的精神刺激也太弱了。许多梦中的景象也是如此:它们本身由于太过于微弱而被遗忘,而与之相伴随的较强的景象却被记住了。
但是,梦中的景象能不能被做梦者记着,并不单单是由于强度因素决定的。斯特吕贝尔和其他的一些作者都认为,我们常常忘记那些非常生动的景象,而是记住那些大多数是暗淡并缺乏感染力的景象。甚至当我们清醒之后,我们容易忘掉的往往是只出现了一次的事情,而容易记住的是那些能够被我们反复感知的事情。既然大多数梦的场景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有的体验,这一事实让我们忘记梦也是合情合理的。梦被遗忘的第三个原因是最重要的。如果感觉、观念与思想等在一定程度上要容易被记住,最重要的是不应该让它们孤立起来,而应该让它们按照适当的规则去关联与归类。如果将一句短诗分成它们的组成的分词,再将它们随便混在一起,那就很难被记住,“如果各单词恰当地排列,并按相关的顺序去组成句子,词与词之间相互协助去记忆,组成有意思的整段话,那么就容易被记住并长期保留下来。”“通常无意义的内容和杂乱无序的内容一样难以被人记住。”大多数情况下,梦都是不容易被理解并缺少条理性的。缺少构成梦的组成部分很难具备被人记住的特性。一般来说,它们很快被忘掉是因为它们很快分散成片段。但是,拉德斯托克宣称,他观察到最容易被记起的梦是那些最奇特的梦。必须承认,他的观点和我们刚才所谈及的观点截然相反。 斯特吕贝尔认为,在引起梦被遗忘的方面,在做梦和清醒生活之间的关系中所产生的其他原因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梦很少在现实生活中选择规则性强的整体,而是挑一些细枝末节,以及在现实的精神生活的整体中选择那些容易被记住的部分。这样,梦的构成在心灵的精神规则的组织中,就找不到其存在的地位了。因而,我们也就没办法再记起它们。“照此理论,梦的结构就从我们精神生活的最下层慢慢上升,如同天空中的云彩,在精神的空间中飘浮不定,在生命复苏时的第一缕气息之中四散开去。”而且,我们清醒之后,那五彩缤纷的感官世界迎面扑来,立即将我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很少有梦中的景象能抵抗得住这样的诱惑力。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又加上了另一个因素,在新的一天的印象到来之前,梦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太阳出来众星退却一样.
最后,还必须记住另外一个导致梦被遗忘的缘由,那就是大多数人对他们做的梦并不感兴趣。任何一个人,比如一个科学研究员,在某一个时期对梦很感兴趣,就会发现他做梦比平时多了——这毫无疑问地证实了一点:他更容易更多地记住他自己的梦。
贝尼尼引述了博纳特列的观点,其在斯特吕贝尔理论的基础之上又对梦为什么被遗忘的另外两个原因进行了补充:第一,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之间的普通感觉的变化的交替并不利于两者之间的相互重现;第二,梦中观念性的素材的非常理安排,使梦在清醒意识下变得难以转换。
虽然上述各种理由都很容易使梦被遗忘,事实上(如斯特吕贝尔本人所坚持的那样)仍然有很多梦被留存在记忆之中。关于这一论题,有很多人做了不懈的努力,试图找到梦境的控制原则,但是必须承认,仍然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和无法解释的难题。有关梦的记忆的某些特性最近得到了其应有的关注度,例如,一个在早晨似乎被忘掉的梦,却在白天某一个时间,被某一个偶然碰到的事情所激发,而能将梦中忘掉的内容回忆起来。
P37-39
在本书中我将向大家阐释关于“梦的解析”的方法与结论。希望我这么做的时候,并没有超出神经病理学的界限。因为梦境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首先体现了一系列异常的精神状态,诸如一系列的典型病——狂躁症、强迫症与妄想症——都将成为其根本原因,被医生们所关注。谈起梦,正如我们应当看到的,并没有那么多现实意义,但如果当作一个值得研究的例子来说,也有理论价值。无论是哪个医师,如果不能够解读梦境的起源,就无法了解狂躁症、强迫症与妄想症等的病因,更不要说通过治疗去改变它们了。
不过,由于我们论述主题的欠缺,本书也因此对下面所述各章节的缺陷而负有重要的责任——本书经常有很多丢失的线索,以至于我的论述经常不得已而中断:其中断的线索存在于梦的形成和那些极具综合性的精神病理学问题两者之间相交叉的环节。对于这些问题我并不想在本书中加以论述,如果以后有时间和精力,并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料,我会在他处更详尽地论述。
那些用来说明“梦的解析”的材料,其特殊性是造成本书出版困难的另一个原因。在阅读本书时,你会懂得为什么没办法引用那些可进行文献索引的或来历不明的梦了。我只能选择我自己的梦,或者是正接受我的精神分析法治疗的病人的梦。但病人的梦有时也很难选择,因为他们形成梦境的过程受到了神经症的典型表象的干扰,以至于梦境更加难以理解,这种变化对于梦的解析本身是不适于作为例证引导使用的。如果我选用了自己的梦,又不得不将我的私人的很多精神生活公之于众,这也不是我所愿意做的事。换句话说,这超出了每个科学家在写专著时所需要做的本分。当然,这里的任何例证与诗人无关。这样做虽然很难接受,但又没办法逃避。我不想放弃我的心理学发现所提供的可能性证据,我已经完全沉迷于这样的追求之中。当然,我也无法逃避用省略或者类比来替换我的一些鲁莽的行为,因为这样做会降低本论题的存在价值。我只希望读者能够在我的困难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多多体谅。另外,如果谁发现我的梦境有关于他本人时,请允许我的梦中生活有自由发散的权利。
弗洛伊德
1900年
“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书。
——美国唐斯博士
《梦的解析》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而且很可能是迄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掌握无意识心灵之谜的超勇敢尝试。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