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电信网结构1
1.1.1 电信网的定义及分类1
1.1.2 电信网的体系结构3
1.1.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3
1.2 承载网IP化发展6
1.3 承载技术演进历程10
1.3.1 TDM交换内核10
1.3.2 IP化交换内核13
1.4 小结19
第2章 MSTP技术20
2.1MSTP的发展概述20
2.1.1 广义MSTP技术20
2.1.2 狭义MSTP技术21
2.2 MSTP的技术特点22
2.3 MSTP的关键技术24
2.3.1 虚级联技术24
2.3.2 GFP通用成帧规程28
2.3.3 LCAS协议31
2.3.4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35
2.4 MSTP的组网40
2.4.1 MSTP的组网定位40
2.4.2 MSTP的组网方式和引入策略41
2.4.3 MSTP在组网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3
2.5 MSTP的业务承载47
2.5.1 MSTP应用于语音业务47
2.5.2 MSTP应用于大客户专线及专网业务47
2.5.3 MSTP应用于宽带流媒体业务49
2.5.4 MSTP应用于3G业务50
第3章 分组传送网54
3.1 PTN发展概述55
3.1.1 传送网IP化的演进55
3.1.2 PTN技术背景57
3.1.3 PTN标准化进展60
3.1.4 PTN技术特点63
3.2 PTN关键技术分析64
3.2.1 业务封装65
3.2.2 OAM73
3.2.3 网络保护恢复80
3.2.4 QoS85
3.2.5 网络同步功能87
3.3 PTN设备94
第4章 OTN技术99
4.1 OTN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概述99
4.2 OTN组网的关键技术100
4.2.1 OTN的功能划分和分层结构100
4.2.2 OTN的复用结构和映射方式102
4.2.3 OTN帧结构和开销104
4.2.4 OTN的组网和保护机制108
4.2.5 OTN网络的智能控制和管理方案110
4.3 面向分组化的下一代OTN演进方向113
4.3.1 支持多业务的OTN客户接口113
4.3.2 支持分组交换的OTN设备114
4.4 OTN的典型应用场景117
4.4.1 国家干线光传送网117
4.4.2 省内/区域干线光传送网118
4.4.3 城域/本地光传送网118
4.5 小结119
第5章 基于IP/MPLS的IP承载网120
5.1 技术原理和体系架构120
5.1.1 MPLS技术原理120
5.1.2 OAM机制125
5.1.3 网络保护126
5.1.4 MPLS-TP新增特性128
5.2 业务需求和组网特点129
5.2.1 移动回传业务129
5.2.2 专线类业务129
5.2.3 三网融合业务132
5.2.4 公众上网业务133
5.2.5 综合业务承载134
5.3 设备形态和运维要求135
5.3.1 设备技术要求135
5.3.2 接口类型136
5.3.3 可运营可管理137
5.3.4 互通性要求138
5.4 未来演进140
第6章 全业务承载网组网142
6.1 组网模型分析142
6.1.1 PTN独立组网模型143
6.1.2 PTN+OTN组网模型144
6.2 MSTP和PTN设备互连互通技术分析146
6.2.1 MSTP与分组传送技术互通组网——UNI对接146
6.2.2 MSTP与分组传送技术互通组网——NNI对接147
6.2.3 小结150
6.3 全业务承载需求分析150
6.3.1 LTE需求分析150
6.3.2 传输组网带宽分析156
6.3.3 公众互联网业务需求分析158
6.3.4 IPTV业务需求分析159
6.4 IP化承载网演进方向161
第7章 国外运营商承载网建设案例研究167
7.1 英国电信167
7.2 法国电信169
7.3 德国电信171
7.4 韩国电信172
7.5 AT&T173
7.6 Telefonica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