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画传》笔者林一安以为,将有关材料编写为一部图文并茂的《博尔赫斯画传》,应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尝试。而如能将此书熔知识性、学术性、准确性、趣味性于一炉,也许更能为读者所乐见。本着这种认知,笔者决定运用相关材料,力图精准描绘一个个重要然而有趣的轶事,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补充中国读者对作家的感性观照。套用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如果人们读了这部《画传》,“有如欣赏一支乐曲或者品尝一杯咖啡”,那么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博尔赫斯画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林一安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博尔赫斯画传》笔者林一安以为,将有关材料编写为一部图文并茂的《博尔赫斯画传》,应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尝试。而如能将此书熔知识性、学术性、准确性、趣味性于一炉,也许更能为读者所乐见。本着这种认知,笔者决定运用相关材料,力图精准描绘一个个重要然而有趣的轶事,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补充中国读者对作家的感性观照。套用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如果人们读了这部《画传》,“有如欣赏一支乐曲或者品尝一杯咖啡”,那么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内容推荐 林一安编著的《博尔赫斯画传》涉及博尔赫斯的所有文字,均系笔者据近年来搜集的资料修正编写,请读者留意比较。《博尔赫斯画传》中引用的若干诗歌,除出自笔者本人译笔外,大都摘自由笔者主编的《博尔赫斯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而信息搜索及处理等技术问题,则承蒙笔者学长的鼎力支持和热情指导。借此机会,谨向慷慨赠送笔者大量珍贵资料的博尔赫斯夫人、博尔赫斯国际基金会主席玛丽娅·儿玉女士,向王永年先生、张广森先生和盛力先生诸译家及徐钟麟先生和翁芳淼先生两位学长表示由衷的感谢与敬意。 目录 前言 博尔赫斯传略 一 家庭与童年 二 在欧洲的文学历练 三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 四 成熟的标示 五 动荡的岁月 六 屡遭挫折的爱情 七 果断而明智的抉择 八 拉丁美洲文学巨擘 博尔赫斯年谱 试读章节 1992年夏或者说冬(七八月份阿根廷正值冬天),笔者初访阿根廷时曾多次来过此地。如今,那地方已是阿根廷基督教女青年会所在地了。记得当时笔者怀着兴奋崇敬的心情,仔细参观了我心目中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的出生地。博氏这处故居果然气派非凡:那是一幢一楼一底的建筑,高大宽敞。大门正面墙上镶嵌着一块锃亮的大铜牌,上书:“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在这里诞生,本处已由尊敬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审定委员会宣布为文化景点,本世纪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一位作家于1899年8月24日在这里诞生。”走进黑漆铁门,便是铺着木地板的门厅。左侧,透过一排造型别致的玻璃门窗,但见郁郁葱葱,一片青翠。不难判断,是一座私家花园。笔者揣想,该是博氏孩提时代经常戏耍的去处吧。右边,是一间大房间,据说昔日是博氏家族的起居间,现在已变成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接待室了。穿过门厅,是一个大厅,足足有一百平方米。接待人员告知,原先那是博家的客厅,今天已改为舞蹈排练场了。不过,青年会还时不时地在那里组织人练瑜伽,练气功。当然,举办有关博尔赫斯的各种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也是该大厅顺理成章的功能。上得楼去,便是大大小小十余间房间。一水儿木地板,明净亮丽,崭新如初,仿佛一百年的时光停止了流逝。据介绍,那是博氏外祖父母、父母的卧室、书房、图书室、博氏的卧室、家庭教师的工作间,等等;陈设讲究,确实是大户人家。 然而,博尔赫斯本人却说: “我出生在图库曼大街,在埃斯梅拉达大街和苏伊帕恰大街之间的那个街段。我至今仍记得,那个街段的房子,除了一家杂货店是座较高的建筑之外,都很低矮。我出生的那座房子要朴素得多,它有两扇铁窗,一扇大门正对着大街,上面还有一个带着门扣的门环。然后是门厅,之后是栅栏门,接着是大大小小的房间;旁边是院子和贮水池。贮水池的底部有一只石龟为我们净水……”博尔赫斯还说:“……那是一幢平淡无奇的小房子,像当时大多数的房子一样,房顶是平顶的,有一条长长的拱形门廊……”(见《博尔赫斯七席谈》和博尔赫斯《自传随笔》) 笔者亲眼见到的是一座高大宽敞、富丽堂皇的楼房,而作家亲口描述的却是一个平凡朴素的普通人家,究竟孰真孰假呢?带着这个疑惑,我请教了阿根廷著名文学评论家、博尔赫斯研究专家、《博尔赫斯七席谈》一书的采访记者费尔南多·索伦蒂诺(Fernando Sorrentino,1942—)先生。他不容置疑地对我说,博尔赫斯诞生地就在如今的830号原址,过去编号为840号,原房早已拆除;而现在的840号那幢楼房是在1930年左右兴建的,与过去的840号丝毫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如今被认为是博尔赫斯故居的场所,并非作家真正的故居。P2-4 序言 在编完《博尔赫斯全集》中文版,译毕《博尔赫斯七席谈》与博尔赫斯《自传随笔》之后,笔者总觉得对博尔赫斯全方位的介绍和认识,似乎还有些许欠缺,仿佛意犹未尽,还有什么没有交代或者读者极欲探寻究竟而遍觅不得的东西。 笔者有幸,曾于1992年至1994年在阿根廷考察拉美文学长达两年之久,又于1998年再度造访该国。逗留期间,由于笔者旅居的寓所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玻利瓦尔大街909号,与博尔赫斯长期工作过的坐落在墨西哥大街564号的阿根廷国立图书馆,仅三个街段(一街段约为100米)之遥,几乎每周必去;还多次参观访问博尔赫斯基金会、博尔赫斯各处故居以及博尔赫斯书店,拜访过博尔赫斯夫人玛丽亚·儿玉女士、阿根廷博尔赫斯研究专家以及诸多拉美作家,掌握许多鲜为人知的宝贵资料。譬如,笔者得悉,今天所谓的博尔赫斯诞生故居,原来竟是伪址;笔者欣喜地找到了,作家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创作地点;笔者还深入国立图书馆(1994年已迁至阿古埃罗大街1502号),到过博尔赫斯生前办公室;经博尔赫斯夫人特许,登上当时正在装修中的博尔赫斯基金会大楼,触摸到作家生前使用过的各种文字的大量图书、书架、座椅和卧床,见识到作家亲笔手稿,书信原迹,甚至他本人儿时绘制的图画,参加过多次博尔赫斯作品国际研讨会……当然,也拍摄了无数的相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笔者收集到的材料,一定可以与国内热爱或研究博氏作品的读者分享、品味了。 笔者以为,将有关材料编写为一部图文并茂的《博尔赫斯画传》,应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尝试。而如能将此书熔知识性、学术性、准确性、趣味性于一炉,也许更能为读者所乐见。本着这种认知,笔者决定运用相关材料,力图精准描绘一个个重要然而有趣的轶事,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补充中国读者对作家的感性观照。套用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如果人们读了这部《画传》,“有如欣赏一支乐曲或者品尝一杯咖啡”,那么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本书涉及博尔赫斯的所有文字,均系笔者据近年来搜集的资料修正编写,请读者留意比较。书中引用的若干诗歌,除出自笔者本人译笔外,大都摘自由笔者主编的《博尔赫斯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而信息搜索及处理等技术问题,则承蒙笔者学长的鼎力支持和热情指导。借此机会,谨向慷慨赠送笔者大量珍贵资料的博尔赫斯夫人、博尔赫斯国际基金会主席玛丽娅·儿玉女士,向王永年先生、张广森先生和盛力先生诸译家及徐钟麟先生和翁芳淼先生两位学长表示由衷的感谢与敬意。 林一安 2012年6月3日,北京太阳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