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和飞
一、缘起碰撞型构/韩月香——利玛窦适应性传教思想的渊源
二、岭南文化圈时期的利玛窦散论/黎玉琴
三、利玛窦与谭谕(Tansiaohu)/宋黎明
四、《利玛窦中国札记》“Scielou”人名考辨/刘利平
五、危机与应对/赵玉田——“利玛窦现象”时代检视
六、重新认识利玛窦在华传播科技的历史/何凯文——以利玛窦在岭南地区建构“行动者网络”为例
七、在近代科学理性与传统经学思维之间/钟玉发——以徐光启与阮元科技思想为中心
八、利玛窦视野中的中国法律/王超杰 宋磊
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到中国,虽然目的是为了向中国输入西方宗教教义,但西学的传入和它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与中国的经世实学思潮一拍即合,对中国学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汉学西传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耶稣会士在中国的布道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礼仪之争,开启了东学西渐之门,这种争论从宗教界扩大到思想文化界,成为18世纪以来西方热衷于中国文化研究的缘起。其后的200余年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西方的汉学研究也在历史语境的转换中演化。特别是近百年中,在中国文化史上“古今中西”之争已成为这一时代文化讨论的主题。从明清之际的这一段文化交往史实出发,寻求中西文化交往实现的作用机制,这对于把握中西文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往都是极具意义的。
《言犹未尽利玛窦》主要分为五个专题:一、岭南文化圈时期的利玛寞;二、利玛窦在粤科技实践考辨;三、利玛窦的中国影响——以徐光启和阮元的科技思想为中心;四、晚明时期的“利玛寞现象”;五、中西文化交融视野下的利玛窦。
《言犹未尽利玛窦》的作者是黎玉琴。
由黎玉琴担任主编编写的《言犹未尽利玛窦》是研究利玛窦的最新研究文集,作者是广东肇庆学院“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的9位学者。全书内容分为五个专题:一、岭南文化圈时期的利玛窦;二、利玛窦在粤科技实践考辨;三、利玛窦的中国影响——以徐光启和阮元的科技思想为中心;四、晚明时期的“利玛窦现象”;五、中西文化交融视野下的利玛窦。本书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及近代科技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