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1卷上)/短篇小说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郑电波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农村生活的变异,农民心气的勃发,新一代农民在精神、意识、思想上的吐故纳新,新与旧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较量,随后成为乡土小说在一个时期里反复吟唱的主旋律。

郑电波编著的《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精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佳作。本书收录了《满月儿》、《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信任》、《结婚现场会》、《灵与肉》等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的1-3卷精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佳作,可以说它反映了新时期短篇小说整体面貌和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突出,影响力大,可读性强,是不少作家的成名之作,也是很多文学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篇。

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余年,许多当时脍炙人口的佳作已经流失,或一时难以查阅,《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的隆重推出,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愿望。

本书为第一卷上,由郑电波编著。

目录

满月儿

李顺大造屋

陈奂生上城

乡场上

种包谷的老人

信任

结婚现场会

灵与肉

笨人王老大

西望茅草地

卖驴

镢柄韩宝山

试读章节

满月儿

贾平凹

去年夏天,我在乡下老家养病,末了的日子里到姨家去,正好是农历六月六。这一天,农民都讲究把皮毛丝绸拿出来晒日头,据说这样虫就不蛀。姨家的大杂院前,杨树上拴了一道一道铁丝,晒着皮袄、毛袜、柞绸被子、狗毛毡子,使人眼花缭乱。正欣赏着,就听见有咯咯咯的笑声,绕过杨树一看,原来是一个十七八的姑娘和一个老婆婆在拽被面。两人一松一拉,那洗后未干的被面就平展开来。姑娘很调皮,用力太大,把老婆婆一个劲儿拽着往前走,那老婆婆就骂道:

“这死女子!让娘夸你力大哩?轻点,轻一点!”

那姑娘只是笑,并不让步,把娘一直拽过来。

“没正经!”娘生气了,使劲一拽,那姑娘只管笑,没留神让被面脱手了,娘一个后趔趄,快要倒下去,姑娘箭步上前拉住,娘儿俩就势儿坐在地上。姑娘又咯咯笑起来,娘狠狠地在她眉心一点,自己也逗笑了。突然,娘捂了女儿嘴,拿手指指东边窗子,姑娘便轻手轻脚走到窗前,不小心,撞翻跌烂了窗台一页瓦;她一跳跳出二尺地来,叫道:“出来晒晒日头吧,别尽坐着发了霉了!”

这时候,姨发现了我,喜欢得沏了茶出来,让我在门前阴凉地坐了。我瞧见那姑娘还在那儿笑,就招呼她来喝喝茶,她立即过来了。她娘笑着用手戳脸羞她,她说:

“不该喝吗?我还要叫她大姐哩!”

“这好派风,见人熟!”姨说,“我这外甥女是农学院的‘秀才,,你要叫老师哩!”

我便笑着问她刚才在窗口看什么,她说:“那里边住着一个宝贝蛋儿!,,

姨告诉我:这是月儿,屋里住的那是她姐姐,叫满儿,是大队科研站的,正在屋里搞试验哩;搞试验的时候,全家人连她娘也不许惊动的。

“人家嘛,是全家的重点,要保证重点呢!”月儿说。

“那你呢?”我问。

“咱是万人嫌!哼,我真怀疑我是不是娘从哪儿要来的?”

大家都笑了,月儿她笑得最响。

月儿开始翻我带的网兜了,她拿出了两本书来,看看里边尽是外国字,就问:  “这是哪国字呢?”

“英文。”

“你看得懂吗?”

姨说:“人家一看一上午,坐在那儿纹丝不动,头晕都不晕。”月儿高兴了,说她姐姐也有这样的书,只是没有这么厚;她顶爱听姐姐念那书了,但姐姐偏不让她听。

可是,我刚给她念了半页,她却跑走了:大场上,一个小伙踩着碌碡碾芦苇篾,她跳上去,一边踩得碌碡咕噜噜滚,一边咯咯咯地笑。

晚上,我正在灯下一边熬着中药,一边看外文书,突然听见门轻轻敲了一下,就没动静了,我以为是风吹的,但是,又是轻轻两下,接着就有人问:

“陆老师,你睡了吗?”

“谁呀?”我拉开了门,是一个二十四五的姑娘倚在门框上,当我看她的时候,她脸微微一红,就低下头摩挲起那长辫子,说:“我叫满儿,住在斜对门的。这么晚了,打搅你了。”

我高兴了,赶忙让她进来坐。一挑门帘,她轻轻闪进来,连个声儿也没有,就稳稳地坐在炕沿上不动了。

“真不像是姊妹俩!”我想起了月儿,说。

“一个人一个脾性嘛。”她轻轻一笑,“下午我听她说你来了,还带了外文书,我喜得……陆老师,你住多长时间呢?”

“十天左右吧。”

“其实还可以长些。”她说,突然看见了药罐,“你有病吗?”

我告诉她,我患有慢性胃溃疡,这次主要是来疗养的。她眉心就一直打个疙瘩,末了说:“明天我给胜文写个信吧,他是我同学,现在是赤脚医生,他治这病有个偏方,灵验得很。本来我要求你一件事,但是你却病了……”

她说着,就坐在药罐前,拿筷子搅药。

“是学外语吗?”

筷子不动了,她抬起头问:

“你怎么知道了?”

“月儿说的。”

她扑哧笑了:“陆老师,原来只说咱农民嘛,学那些个外文干啥用呀。可搞起科研后,才知道多重要哩!自己就开始自学,可惜没个老师,费了好大的劲,才认得几个单词。”

“那我教你吧。”

她高兴得笑出声来。原来她笑得也是这么动人呀!她靠近灯前,用发夹挑了一下灯芯,我们便立即开始教学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单儿来,上边是“小麦,燕麦,分蘖,开花,授粉”,说她正搞小麦、燕麦远缘杂交,就先学会这几个单词吧。我教过三遍,她就开始默写,刚写好“授粉”单词,药罐就咕嘟嘟滚开了,她“呀,,的一声就去取罐子,却“啊啊”地惊叫着,刚把罐子放到桌上,就把手搁嘴上直吹气。我忙看时,中指已烧起一个水疱来。我慌了,她却从头上拔下一根长发来,用针引过,挑破水疱,说:

“不要紧,让它慢慢往外流水。你看我‘授粉’写得对吗?”

她写得完全正确,而且那字母清晰、流利,就像她人一样苗条、温柔、漂亮。

临走,她向我约法三章:

一、每天晚上教她两个小时外文。

二、隔天晚上考试前一天的成绩。

三、每天三次中药由她煎熬。

从此,每天早上我还在炕上躺着,就听见满儿在斜对门的屋里念英文了。她学得很快,几乎每天晚上的考试,成绩都是优秀。晚上十点左右,月儿回来了,她在大队农田基建队里,每天没有早回来过;一回来,就来我这儿,立即便满房子是她的笑声了。她话题总不离他们基建队,我已经很熟悉他们那些未见面的战友了。我知道李三虎是个顽皮的家伙,他会一眨眼工夫就蹿上五丈高的白杨树梢上,而且一个猛子扎下河湾,好大一阵都不露出水面。基建队扛木头、挖河泥什么的,他是第一个少不了的。我知道张用是个憨头,他不喜欢和她们姑娘家在一块干活,她们就说他“封建分子”。可有一次她和他抬石头,他却总是偷偷把绳拉到自己跟前,她偏嫌他是小看女同志,和他吵,他竟委屈得抹眼泪水儿。我还知道韩芳儿说话最尖刻,她月儿谁都不怕,就怕芳儿,因为芳儿当众给她起了个外号“笑呱呱鸡”,搞得现在人人都这样叫她。

当月儿这么又说又笑的时候,那满儿不知什么时候拿了本书进自己的房里去了。她娘就在上屋骂开了:“月儿!没黑没明,你笑不死!”

她就问我:“陆老师,笑也是错吗?”

娘又在上屋骂:“我像你这么大,一天啥事没干?哪有你这么笑的!”

月儿就说:“你那时想笑笑不起来。你没笑过,就嫉恨别人笑!”  “这死女子!”娘说,“你还小哩?十八的人啦,也该生个心啦!”

“年纪大了就不准笑了吗?”

娘噎住了,过了会儿说:“你也该学学你姐的样……”

“我学不会。她学外语有用,我用不着。就是用得着,我也坐不住,你不是说我是属猴的吗?”P1-4

序言

中国是一个乡土性很强的大国,诚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在新时期文学的总体中,乡土文学堪称为最敏感的文化神经。新时期当代文化思潮的演进变化,许多是从乡土小说中透露出重要信息的。

农民在我们的文学中历来处于一个突出而显赫的地位,农民的社会地位不高,而文学地位却不低。农民在新时期的特殊地位,“五四”以来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文学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中,农民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的主要载体,自然成为小说家关注和表现的对象,乡土小说天然的在新时期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农村生活的变异,农民心气的勃发,新一代农民在精神、意识、思想上的吐故纳新,新与旧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较量,随后成为乡土小说在一个时期里反复吟唱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我们称之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有些小说看似与“乡土”并无直接干系,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与“乡土”其实都有内在的无法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如同枝叶与根的联系一样。它们系统地反映了农村农民生活命运的变化,社会的深层变革,抒写了自己的社会理想。有些作家把思想的锋芒指向乡土文化与农耕文明,以自己的眼光与理性来发现和表现乡土中国的厚重、复杂与嬗变。当然,也有不少作家在作品中多有对自身命运的描述和情感宣泄。

新时期文学初期乡土小说,给大家记忆中留下较深印象的,有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张炜的《一潭清水》,贾平凹的《天狗》,铁凝的《哦,香雪》,邵振国的《麦客》,张石山的《镢柄韩山宝》,王润滋的《内当家》等。中篇小说有郑义的《老井》,路遥的《人生》,张承志的《黑骏马》,张贤亮的《绿化树》,史铁生的《我遥远的清平湾》,王安忆的《小鲍庄》,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等。

新时期文学的早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期,是一个重建希望的时代,人的内心如同枯木逢春,激情被时代精神所鼓舞并迅速地再度燃烧起来。人们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昭示下又一次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并热情地期许这一切尽快变成现实。深怀理想主义文化信念的作家,无论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骨子里都潜伏着浓重的浪漫主义基因,时代气氛使这浪漫潜滋暗长。那个时代的作家极少怀有人生悲剧感,历经再多的苦难也不能告别乐观。作家几乎对未来用承诺的方式描绘着生活,读者的期待使写出好作品的作家一夜成名,自发阅读小说的人超过任何时代。人们最大的自由就是对美好的向往,人们在想象的话语中得到满足。

时间在飞驰,中国的变革在加深、加快。20世纪90年代引发的经济热潮、商业大潮席卷而来,文学受到很大冲击,一些作家纷纷下海弃文经商,文学创作受到了影响。然而在乡土小说写作这一脉,因与政治思潮、商品大潮都有一定程度的疏离,也由于作家的坚守,似乎并没有出现中断或萎缩的情形,无论是中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都在坚守中有所拓展。作家就形成了楚文化群落、吴越文化群落、齐鲁文化群落、燕赵文化群落、秦晋文化群落、中原文化群落、东北文化群落、巴蜀滇黔文化群落等,乡土小说内容丰富,五彩斑斓。

20世纪90年代的乡土小说不再是单色的,而是多色的、动态的、错综复杂的,很耐人寻味。如陈源斌的《万家诉讼》、李佩甫的《无边无际的早晨》、关仁山的《九月还乡》、张炜的《融人野地》、迟子建的《雾月牛栏》、张宇的《乡村情感》、韩少功的《马桥人物》、杨争光的《公羊串门》、赵德发的《通腿儿》等。

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数量不太多,但质量很高,作家开始向家族、人生命运深处思考,审察人性、反思历史、反观传统,因此作品更显有分量。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先有张炜的《古船》现出端倪,继有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阿来的《尘埃落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的连袂冲刺,掀起长篇小说创作的第二个新高潮,是继80年代贾平凹的《浮躁》、古华的《芙蓉镇》、浩然的《苍生》之后第二个创作高峰。

新世纪阶段比之于前20年文学文化领域,因面临着商业文化、传媒文化与信息科技的多重冲击,更由于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乡土小说读者的减少,作家浪漫情怀的式微,总体来说乡土小说创作出现了下滑和萎缩的趋势。然而,乡土小说并未到这部乐曲的尾声,不少乡土作家还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他们的笔墨自由而灵动,多元的叙事与多元的观念已出现,在表现手法上,有现实主义的、现代主义的,及后现代主义的,可谓多姿多彩。令人感到振奋的是长篇小说的进一步繁荣,乡土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新的景观。贾平凹的《秦腔》、蒋子龙的《农民帝国》、孙慧芬的《歇马山庄》、铁凝的《笨花》、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莫言的《蛙》,等等,其中有的作品的水平,已达到乡土长篇小说的新高。这是由于一些乡土小说作家一直在创作的深刻思考之中,他们甘于寂寞,其思考已抵达生活、社会、历史、人生甚至哲学的深处。

这是一套乡土小说的精选本,由于书的印张所限,有不少影响大、水平高的乡土小说未能选上,对此我们深感遗憾。我们希望这套书的出版,不但能让热爱乡土文学的爱好者喜欢,而且能让更多的农民兄弟读到。让农民了解农民,了解农村的变化,关心自身命运,关心社会变革,是我们的初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3: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