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埔名师戴季陶/黄埔风云榜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毛利霞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从旧学子到留日学生

第一节好学的神童

家道中落的“富”公子

1891年1月26日(清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四川广汉西街一户人家传出婴儿响亮的哭声,多子多女的戴家又添了一口男丁,母子平安,阖家洋溢在喜庆的气氛中。戴家呱呱坠地的这个孩子就是戴季陶。按照家族辈分,这个婴儿取名为戴传贤,取以“贤”立身处世之意。读书时戴传贤得学名良弼,21岁后取字选堂,复字季陶,笔名天仇,中晚年号孝园,法号不空,尤以“季陶”之名闻名于世。

戴氏家族本在安徽徽州,随后迁居浙江湖州府吴兴县,迁徙原因无从查考。有人认为是受南山文字狱之累,不得不背井离乡。此后,戴家就把浙江吴兴作为祖籍,不再提与安徽徽州的渊源。乾隆末年,戴季陶的高祖戴闻天孤身流浪至四川,起先为人帮佣,靠力气糊口。有了一些积蓄后,勤劳、聪明的戴闻天白手起家,做了老板,在广汉开了一爿号日“昌泰”的瓷器店,主营江西景德镇瓷器。因物美价廉,服务周到,所以生意兴隆。戴闻天就在此安身立命,娶妻生子,过上了富足的日子。戴闻天落魄时,家徒四壁,除夕祭祖时买不起一对蜡烛,只能用一盏油灯配上一支蜡烛祭祀先祖;成为富商后,他并没有忘记白手起家的艰辛,除夕依然用一灯一烛祭祖,并告诫子孙要牢记祖上创业之艰辛。后来,一灯一烛祭祖的做法就成了戴家家规。

戴跃龙是戴闻天的长子,他头脑灵活,经营有方,颇有其父的遗风,不但把父亲留下的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开支阔叶,把一爿店扩展为两爿店。没过几年,戴家买田置地,成为殷富之家。但是戴跃龙并不像一般暴发户那样为富不仁、唯利是图,而是尊礼重教,教育子女读书上进,知耻至孝。在戴跃龙的教育下,儿子戴廉虽生长在富裕之家,但却毫无纨绔子弟习气,而是知书达理,慷慨仗义,颇有魏晋名士风流,乡邻无不对其交口称赞。戴廉就是戴季陶的祖父,他喜诗文,善绘画,以画得一手绝妙的海棠图名冠四方,曾题联明志:“注礼有余闲,诗酒两般寻乐事;传家无别业,丹青一幅作生涯。”可见,戴廉注重以“礼”、“诗”、“丹青”等传统儒家思想和文化传家,而非金钱财富传家。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戴季陶影响很深。戴廉还以孝道著称,曾跋涉八千里,带儿子回浙江吴兴扫墓修坟。“孝”成为戴家家规的另一个内容。

祖父戴廉虽然知文善画,但却不善理财。因为经营不善,继承家业没多久,他就把家传的两爿店关门大吉,过起了坐吃山空的日子。又因他古道热肠,喜欢替人排忧解难充当保人,所以经常官司缠身,旷日持久的官司让戴家逐渐显露败落之象。戴廉并没有给儿子留下万贯家财,倒把对绘画的热爱传给了儿子戴小轩,即戴季陶的父亲。  戴廉可以靠殷实的家底过日子,但是到戴小轩时,戴家就只剩下了一副空皮囊,靠丹青根本无法养家糊口。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戴小轩经高人秘授,对外科医术颇为擅长,于是就靠悬壶济世维持生计。后来戴小轩娶妻黄氏,黄氏是湖北黄州人氏,生于世代经商之家,16岁时嫁入戴家。据戴季陶说,她虔诚信佛,“秉性慈祥,持家勤俭”,孝顺老人,尽心抚育子女,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黄氏聪明能干,在丈夫的指点下也通晓了外科医术,夫妻二人齐心协力,以医术精湛闻名乡里,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有一次,广汉县的一名捕快因追捕盗匪被砍伤50多处,危在旦夕,家人甚至都为他准备好了后事。可是戴小轩见捕快余温尚存,气息仍在,于是大胆施药医治,没多久捕快就呼吸平顺。更让人称奇的是,捕快三天后痊愈,亲自登门拜谢。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闻名,戴小轩成为“再世华佗”,各种疑难杂症纷纷找上门来。家道中落的戴家就靠戴小轩夫妻的医术维持生计。戴小轩过世后,戴夫人继承戴小轩的医术,承担起家庭重担,继续行医积善。一天,有一个苦力背上生疮、奄奄一息,倒在她家大门外。戴夫人就让人给他涂抹药粉,每天都是如此,从不间断。十余日后这名苦力康复如初,戴夫人念他家贫,分文未收。戴夫人的乐善好施传为佳话,戴季陶在晚年还称赞母亲的行善积德。戴夫人虔诚信佛,经常带着戴季陶到寺庙烧香。年幼的戴季陶怀着好奇之心随母亲前往,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很深的佛教影响,中年以后,戴季陶也虔诚信佛。可以说,戴夫人对戴季陶的品行影响极大。戴季陶就是在这样一个诗书传家、重孝重德的传统家庭中长大。上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作为家中的老小,戴季陶备受宠爱,但也较早接触到了人世间的生死离别,体会到生活的艰辛。7岁时,祖父戴廉过世,戴小轩给父亲风风光光地办完丧事后,戴家负债累累,时常面临债主上门讨债的尴尬。因戴廉作保人而遗留的一起债务案让戴小轩饱尝牢狱之灾,被关押两年才得以回家。官司了结后,戴家祖产几乎丧失殆尽,从殷实之家沦为贫苦家庭。戴季陶10岁时,父亲戴小轩过世,家庭重担落在了母亲黄氏和长兄戴传薪肩上。母亲治病救人,长兄一面苦读诗书,一面设塾挣钱。P7-9

后记

后记

左手枪右手笔

读完写戴季陶的这本书,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你会为它的故事深深吸引,而这些故事又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它有利于读者了解戴季陶这位黄埔名师的真实一生。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情绪外露,冲动浪漫,“爱哭”是他的一大特色,为得到友情而哭,为失去爱情而哭,为革命恩师而哭,为输掉奥林匹克比赛而哭……这样一个爱哭的戴季陶,却从以笔名“天仇”闻名新闻界的革命青年,上升到了国民党的“党国理论家”,他的经历无疑是人们想要一探究竟的。

他是爱国的,早年留学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后来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经历二次革命、护法战争,策划东北革命,智斗刘基炎,他都以一个革命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倾注到救国救民之中。在攻打招商局的战斗中,他是冲锋在第一线的普通一兵,冒着枪林弹雨,以血肉之躯摧毁了敌人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在袁世凯登基称帝的关头,他又毅然扛起了反袁大旗,用他的才气纵横,对袁世凯口诛笔伐,一针见血,句句插入敌人心脏。随后的牢狱之灾让他认识到“百万锦绣文章,终不如一枝毛瑟枪”,于是他投笔从戎,追随孙中山二十年,成为一个坚定而忠诚的革命派。正是追随孙中山的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日后的思想、主义提供了理论来源。

他是抗日的,早在1927年考察日本的时候,他就发现了日本的侵华野心;1928年,一本薄薄的《日本论》,清晰、透彻地直取日本文化的神韵,警醒国人,切勿盲目自大;九一八事变后,他知道日本不会只满足于侵夺中国东北地区,下一步必然会是整个中国;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他主张武力抗击日军,并劝谏蒋介石以大局为重,释放胡汉民,共赴国难。无疑,他是积极抗日的,在奥运会上,当中国篮球队输给日本队时,他不顾身份、礼仪,放声大哭,他认为这是一种民族耻辱,他的一腔爱国之情蒙受了奇耻大辱。

他是一位教育家,他把教育作为救国、强国的根本。他是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政治部主任,他是中山大学的校长,他做了20年的考试院院长,他改革考选制度,颁布《考试法》,“不拘一格用人才”,创立铨叙部,明确各部人员的分工合作,一切为选拔人才服务。他重视西北的教育,设立东方民族学院,专门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并提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的初期计划,成立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希望通过西北的教育事业,带动西北的发展。他还关注童子军的教育问题,成立中国童子军总会,他的童子军教育既有强国之意,又有御侮之情,在国难当头之时,他把拳拳爱国之心倾注到了教育事业上。

他是一位外交家,身为“日本通”,他多次赴日考察,在日本,他曾寻求过救国救民之道,也曾舌战过日本政要,他知道,日本将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灾难,不幸一语成真。他欣赏泰戈尔的l作品,赞扬甘地的精神,他出访印度,支持尼赫鲁的爱国斗争,他发起“新亚西亚学会”,加强亚洲的学术交流,又成立中印学会,加强中印来往。第一次出征奥运会,他充当了体育背后“政治特使”的角色,拜访欧洲各国,了解欧洲的政治状况,拜会希特勒,探访戈培尔,探听德国军政要人的虚与实,准确地嗅出了欧洲复杂的政治局势,为国内的战略变化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他是著名的反共急先锋,他反对国共合作,公开支持西山会议派,积极参与策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他眼中,共产党就是“洪水猛兽”,是将中国置于万劫不复之地的“不怀好意者”。可是让人们想不到的是,他曾是五四时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称赞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是“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他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的革命问题,他还为筹建中国共产党积极奔走。但是,他最终还是站在了共产主义的门外,甚至渐渐与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直到后来积极反共,成为蒋介石的“文胆”和幕后参谋。如此大跨度的转变,也让人们见识到了他性格的多变。

他是国民党内大名鼎鼎的理论家,孙中山病逝后,他以孙中山思想的正宗传人自居,连续发表了《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和《民生哲学系统表》,提出了要清除共产主义思想的所谓的“纯正的三民主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戴季陶主义”,成为国民党官方学说的主要理论依据。从此,他从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国民党的理论权威,成了蒋介石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在剿共、囚胡、争当主席、竞选总统中,多次为蒋介石出谋划策,鞍前马后,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蒋介石忠诚的合作者。

他笃信佛法,潜心向佛,为宗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西藏九世班禅从拉萨进京,他精心安排,“重情重礼”,使班禅大师备受礼遇。班禅大师圆寂后,他又不顾病体,风餐露宿,前往甘孜祭拜,安抚信徒。由于他对宗教的尊崇和礼遇,终止了青海地方驻军和中央军的军事冲突,最终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在国民党大势已去之时,他萌生了出家之念,也许这时,对他来说,一切名利富贵都成尘土,唯有佛法才是真实的。

本书作者毛利霞是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主要从事世界近代史、欧美环境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者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谢。本书图片来源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编辑从军事博物馆等地翻拍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二是公有图片资料;三是从图片著作权人手中直接购进了图片使用版权。鉴于编者水平有限,文中可能存在乖谬之处,敬请专家、学者、读者不吝赐教。  德玄馨

2010年6月4日

目录

绪论寻找真实的戴季陶

一、能文能武的孙中山秘书

二、先左后右的理论宣传家

三、有功有过的“党国高官”

四、有始有终的民国教育家

五、身兼“日本通”与“印度通”的外交家

六、有瑜有瑕的个性

第一章 从旧学子到留日学生

 第一节 好学的神童

家道中落的“富”公子

考场失意“为大赤”

为留学而读书

 第二节 热情、浪漫的留学生

“松滨四友”之

中国留学生同学会会长

只开花未结果的初恋

第二章 从笔杆子到革命者

 第一节 苏州从政

巧遇“及时雨”

苏抚瑞澄的爱将

潜心习国学

 第二节 “天仇”时代

“天仇”露锋芒

从进步文人到革命党

智斗刘基炎

 第三节 反袁斗士

高举反袁大旗

主笔不下狱,不是好主笔

 第四节 文坛才子的风流债

千里姻缘一线牵

深明大义的贤内助

有情无义的婚外恋

第三章 能文能武的孙中山秘书

 第一节 唯孙先生之命是从

追随孙中山

孙中山的日语翻译

投身“二次革命”

中华革命党的坚定拥护者

策划东北革命

 第二节 爱锦绣文章 ,更爱毛瑟枪

拜会日本政要

护法受挫

第一次下海

处处碰壁

第四章 从激进到保守

 第一节 差点儿成了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干将

传播马克思主义

拒绝加入共产党

 第二节 有惊无险的投江

走上绝路

命不该绝

投江原因

知恩图报

返川见闻

 第三节 从左向右转

反对国共合作

黄埔政治部主任

随总理赴日

陪侍病榻前

季陶追忆总理

第五章 国民党理论家

 第一节 国民党新右派

炮制戴季陶主义

西山会议落跑记

第一次受处分

 第二节 “非蒋莫属”

志同道合

一劝蒋介石

二劝蒋介石

携手谋大权

中大任校长

舌战日本政要

第六章 党国要人

 第一节 功成名就

尽责的吹鼓手

胡汉民谈《日本论》

党务与政务

执掌考试院

主持文官考试

荣耀背后的无奈

 第二节 鞍前马后

劝说孙夫人

蒋介石与胡汉民之争

策划鸿门宴

囚胡惹麻烦

 第三节 教育达人

“日本通”的对日政策

关注边疆教化

文化上的保守派

栽培童子军

携手“攘外”

第七章 忙外忙内

 第一节 欧洲之行

率团参加奥运会

弱国无体育?

访欧见闻

 第二节 营救蒋介石

兄弟阋墙

坚决的主战派

“不要光走一条路”

手足不如“衣服”

政治“双簧”戏

 第三节 蒋纬国的父亲?

蒋纬国的来历

承诺,重于泰山

两份父爱

第八章 东奔西走

 第一节 心系家国天下

迁重庆安身

甘孜祭班禅

印度通

印度之行

中年丧妻

 第二节 先国民党之忧而忧

重庆谈判

毛泽东登门

宴请毛泽东

 第三节 政治闹剧的参与者

重返南京

拥蒋当总统

出尔反尔

自食其果

第九章 功过任评说

 第一节 生不如死

辞别考试院

兄弟生嫌隙

陈布雷自杀

 第二节 在广州的最后日子

南下广州

难逃其责

突然死亡

 第三节 死亡之谜

自杀?误杀?

故土长眠

戴季陶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左手怆右手笔

内容推荐

毛利霞编著的《黄埔名师戴季陶》内容介绍:戴季陶(1891~1949),近代政治家、理论家、国民党元老之一。他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1917年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长,1924年当选国民党中执委,任中央宣传部长,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在“五·四”期间宣传马克思主义,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李立三说:“中国党的发生是由六个人发起,陈独秀、戴季陶……”但党成立时,戴季陶表示要忠于孙中山,不能当共产党。

《黄埔名师戴季陶》是一本人物传记。

编辑推荐

毛利霞编著的《黄埔名师戴季陶》讲述了:戴季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复杂而矛盾的生命个体,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论,应避免非黑即白的简单化和“脸谱化”,应该根据他的人生轨迹在中国近现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具体而微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全面而公正地认识戴季陶,得出的见解和评论才能更接近真实的戴季陶。

那么,在戴季陶59年的生命历程中,他经历过怎样的人生际遇,在历史的波涛中曾经扬起过怎样的浪花呢?让我们乘着时光隧道,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通过揭示戴季陶的多重身份,来发现一个真实的戴季陶,来客观公正地评论戴季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3: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