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南威主编的《自然地理学(第3版)》体系结构,是在论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物质和要素组成,以及基本特征)之后,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及要素组成的相对独立性和综合性来安排的。首先阐明影响开放系统外部环境的行星地球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四个基本地圈之一的沉积岩石圈所在的地壳;继而根据相对独立性,分别叙述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六大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在要素的排列上,不是按习惯的土壤、植物、动物的顺序,而是根据发生学观点,按植物、动物、土壤的顺序排列;进而根据综合性,阐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最后论及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同时,在各章设立过渡段,说明该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刘南威主编的《自然地理学(第3版)》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地理专业课程重大调整之后,为新设置的“自然地理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根据课程调整的要求,全书既注意保持自然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注意涵盖被取消的课程在地理专业中所需的内容,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强调环境意识,贯穿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全书共11章,包括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行星地球、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本次修订变动较大的有第三、四、六、八、十、十一等章。
《自然地理学(第3版)》可供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各专业本科生以及环境、土地、生态、测绘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