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轻松教孩子(135个不惩罚不宠溺的家教方法)
分类
作者 (加)朱迪·阿尔诺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常常出状况,捅篓子,你想管却又怕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伤害到孩子的情感?试试备受欢迎的亲子教养专家朱迪·阿尔诺的方法吧!

《轻松教孩子:135个不惩罚、不宠溺的家教方法》中的方法经过加拿大上千个家庭的实践检验,应对包括睡眠、饮食、学习、玩耍、交友、网络等孩子成长过程的各类棘手难题,在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完善孩子的品格和素质。

内容推荐

惩罚和宠溺是当下中国家庭中最为常见的两类家教方式,父母们或是信奉传统的“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惩罚式育教方式,或是对孩子呵护备至,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责任心与创造力。

作者朱迪·阿尔诺为加拿大亲子教育资深专家,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轻松教孩子:135个不惩罚、不宠溺的家教方法》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轻松教孩子:135个不惩罚、不宠溺的家教方法》是一本实用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家教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法,教导家长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层段的儿童因材施教,更好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教育,对于家长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并且能够为家长提供实际操作性强的工具和方法。

目录

第Ⅰ部分 我们为什么需要改变管教方法

 第1章 管教的目的:教导而非伤害/3

千禧年的新育儿观/4

建立亲子关系的六大因素/6

家长的角色/10

相互尊重/14

表里如一与始终如一/23

关于规则的黄金定律/25

共同养育的黄金定律/29

 第2章 建立关系:做那个你想要他们成为的人/35

建立一个稳定关系的方法/36

家庭关系建立的误区/42

何谓专家/46

需求对行为的影响/47

情绪对行为的影响/49

思想对行为的影响/51

沟通建立关系/55

解决问题,建立关系/59

 第3章 管教,而非惩罚/63

称赞与鼓励/64

溺爱/66

管教是对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设限制/69

 第4章 惩罚和贿赂不管用/75

惩罚和贿赂的问题/77

惩罚的类型/78

贿赂与正强化的区别/89

贿赂的种类/91

不惩罚孩子的益处/94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不良的行为/95

 第5章 好的父母也生气/103

父母为什么生气/104

父母怒气的管理—为了你的孩子,休息一下吧/106

冷静下来的方法/108

怎样更有耐心/115

应对生气的孩子/117

帮助孩子处理他们的愤怒/119

处理孩子在公共场合的不良行为/125

道歉/128

父母的压力/129

轻装上阵/133

打扫卫生还是玩呢/135

 第6章 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所有影响管教的因素/137

发展里程碑(年龄阶段)/137

发展阶段(年龄阶段)/138

天生气质/138

成熟势力理论/142

出生顺序/143

学习类型/144

多元化智能/146

性别差异/148

性格特征/150

爱的语言/152

敏感的孩子/154

大脑发展的里程碑/154

第Ⅱ部分 实战工具

 第7章 0~1岁婴孩的管教工具/163

婴孩的发展阶段/164

发展里程碑/164

父母须知/165

孩子特殊的行为与睡眠问题相关/170

更安全的大床/172

满足孩子安全的需求/176

宝宝是怎样影响婚姻的/178

 第8章 1~2岁学步儿童的管教工具:行动/181

学步儿童的发展阶段/181

1岁宝宝的发育里程碑/182

2岁宝宝的发育里程碑/183

家长须知/184

跟“不”相关的特殊学步儿童行为/197

如厕练习/198

情绪处理/199

睡眠问题/199

为什么学步儿童不懂得规则/201

分离焦虑/201

挑食问题/203

学步儿童的攻击行为是正常的/206

 第9章 3~5岁学步儿童的管教工具:行动与谈话/211

学龄前儿童的发展阶段/211

3岁儿童的发展里程碑/212

4~5岁儿童的发展里程碑/213

家长须知/214

学龄前儿童的关于自制的特别行为/224

权力争战/225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225

玩耍和友谊的建立过程/226

没有年龄限制的玩具/226

帮助孩子为新生儿的到来做好准备/229

同胞竞争的应对方案/233

和平解决问题/236

礼仪/241

建立健康的自尊心/245

我喜欢并且欣赏你……/246

 第10章 6~12岁学龄儿童的管教工具/249

学龄儿童的发展阶段/249

发展里程碑/250

家长须知/251

学龄儿童关于解决问题的特殊行为/262

唠叨/267

学业问题/268

结果:管教还是惩罚/270

咒骂/272

罚站/273

在你家过夜(通宵)/273

同龄人压力/273

应对小霸王/276

什么是正直/277

一切都是为了我—清扫房间/279

父母权威:控制与影响/279

改变环境—不仅仅是保护孩子的安全/281

礼轻情意重/281

 第11章 13~19岁青少年的管教工具/283

青少年的发展阶段/285

发展里程碑/285

家长须知/286

青少年特殊的行为代表他们希望和你建立关系/298

在以尊重的基础上处理“态度”/300

价值观碰撞/301

如何改变另一个人/302

约会/303

驾驶/303

学业问题/304

恶作剧/304

青年组织/304

高风险行为/305

性行为/307

药物/308

自杀/309

携带武器/311

饮食失调/311

 第12章 应对网络问题:疏导而非禁止/313

即聊天软件、电子邮件和网络的使用/314

游戏,游戏,游戏……有什么不同呢/315

游戏的益处/321

限制时间的非惩罚性工具/324

结语/329

附录 常见行为的管理方法总结/331

试读章节

管教是对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设限制

管教就是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设限制。这些给孩子的限制会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思想健康和精神的洁净。有些限制包括不能在汽车道上穿行,不许玩火柴,这些限制会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保证他们思想健康,如限制他们不能浏览某些网站,不能观看某些电影和与有碍孩子成长的人接触;保证他们精神洁净的接触(如限制他们和破坏孩子自尊的“朋友”),或者是告诉他们怎样是合乎社会标准的行为,这样他们就不会被其他孩子排斥和被成人鄙视。

有时我们需要对孩子说“不”,因为他们需要学习这些限制。他们不知道暴力血腥的电影会给14岁以下孩子带来情感上的伤害;他们也需要学习限制他们自己的行为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孩子们是被动地去适应环境和他们的社交界,他们想表现出正常的、被接受的和合乎社会的行为,父母需要教导孩子们如何去行动,因为孩子们也不是天生就会这些的。

这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对童年期的孩子根本不设限制,这些孩子长大了就不会成为健全的人。他们可能会学会怎样去面对考验和处理错误,但是会让一群人对他抓狂,他们也会被社会隔离。在人生路上行驶,却没有旅行指南和地图,尽管他们会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但是他们会在路上经历更多的苦难,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如失去朋友,失去周围人对他们的尊重,丢掉工作或者在学校惹上麻烦。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通过这些苦难来学习社会法则。

对孩子设限制的要点是有时要对孩子的要求说“不”

真正的管教不是让孩子按照你说的去做,让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或者让他保持房间的整洁;而是要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对自己将来负责任的人,要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和关心的人。

当你在仔细思考过后说“不”时,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通常在愤怒中说出结果,等冷静下来的时候,就不想坚持到最后,因为我们不再生气或者这事情对孩子来说太严酷了;有时因为孩子一天有很多不同的请求,对他们说“不”会更容易,这样的话,就不用仔细考虑每个请求后再做决定;有时我们太忙,一句脱口而出的“不”比较容易打发孩子,让我们不再考虑孩子的问题。当孩子有怨言、哀求或突然发怒时,我们把“不”变成勉为其难的“行”,这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和我们自己感到很失望。说许多次的“行”也比从“不”变成“行”这个感觉要好。

在孩子的怨言、哀求、泪水和怒火面前妥协,下次他们只会变本加厉。这没有商量的余地,商量是在有怨言、哀求、泪水和怒火之前,不是在这之后,也不是因为有这些怨言、哀求、泪水和怒火才来商量。我们要特别谨慎小心我们在鼓励哪一种行为。

对学龄和少年孩子,你可以对他们说:“不行,除非你有充足的理由说服我。”让他们写出这些理由,不但能帮助他们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经常有父母对我说:“如果我对孩子说‘不’,她会发怒,然后扔东西。”是的,她有可能会这样,你的孩子完全是根据她的情绪而为;但是她需要学习把情绪和行为分开,因生气而跺脚是可以的,但是因生气而扔东西就不行。

有时我请父母们把孩子因父母对其说“不”而生气的反应写下来。这些反应包括:突然发怒、打人和扔东西等,而这些会使父母的怒气升级。父母想让孩子们欢心乐意、有礼貌地接受他们说的“不”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成年人都不能轻易接受他人的否认。重点是你说“不”后要保持冷静,你是在面对和处理孩子的怒气,你必须树立自制和自控的榜样,教会孩子自如地处理自己的怒气是一条漫长的旅程,不要升级你的怒气,父母对发怒的小孩子发怒,只会让双方的怒气升级。要用心,而不是用伤害去教育孩子。

有一次,我要和10岁的女儿一起开车去闹市区,她问我是否可以去朋友家呆一晚,我告诉她“不”并向她解释原因,然后她马上就生气地开始踢车里的垃圾袋。当时我试过积极聆听和认可她的感受,但是不管用。我要赶时间,她在车里发脾气,边哭边叫,把垃圾踢得到处都是,我的怒气在飙升,我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在一个快餐店前我停车下来,告诉她我要休息一会儿,也饿了,我给我们每个人点了一个汉堡,她跟我进了快餐店坐在桌子边上,生着我的闷气,但是在公共场合她冷静下来了。接下来去闹市区的路上我们都很沉默,我办完我的事情,开车回来的路上她开始讲话了。她不接受我向她解释的原因,我接受她生气。回到家,我们都冷静下来,然后拥抱彼此,我有礼貌地给她一个袋子,她把车里的垃圾都清理掉了。

如果我在她最生气时让她清理车里的垃圾,你认为她会做吗?显然不会!这样反而会让事态升级,她有可能会搞得更乱,更惹我生气,等双方情绪都较好的时候再去帮助她会比较好。

对大一点儿的孩子,还有另外一个窍门,直接问他们怎样做可以让他们冷静下来。我的女儿在生气的时候,喜欢别人拥抱她。她不喜欢她的爸爸给她的禁闭,让她感觉被漠视和被丢弃。记住,要在孩子情绪缓和的时候问这些问题,不要在情绪最激烈的时候去问。

P69-71

序言

我20多岁时就已经成为了一名育儿专家。每当我看到别人的孩子在餐厅里大发脾气时,我就会想,哦,看着吧,以后我的孩子肯定不会是这样子的。接着我有了自己第一个儿子,在他两岁时,我们一起去图书馆,为了防止他跑出去,我让他坐在柜台上,他却朝那个红色的按钮按去,意外地按响了火警装置,这件事使我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专业能力。当我刚适应了怎么去带第一个小孩时,我又有了第二个儿子,他和他哥哥有天壤之别,在他哥身上行得通的方法在他身上一点儿用都没有。如今,我已经有了5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年龄、性别、个性、气质和学习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尽管我一直都对心理学中的人类行为学很感兴趣,但是直到我真正成为一位母亲的时候,这个在大学时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学科开始与我息息相关起来。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因此,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按照“正确”的育儿书籍上的建议去做,我就会养育出行为完美的小孩。我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去做什么—而且面带微笑!但是真可惜,我的孩子们和我读的不是同样的书,他们不会按照书上的去做。如果说我在育儿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如果想要控制一个人,那么一定会牺牲与这个人关系中最美好的部分。

当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竭尽全力去寻找育儿的建议,读了大概226本育儿书籍,企图寻找到“正确”的方法,特别是适合我的方法。我更倾向于民主的、没有惩罚的、互相尊重的育儿方法,因为我一直想和我的子女建立起坚固的沟通桥梁。很多书都建议不要体罚,但是书中依旧建议倒计时的方法、承担后果、罚站等矫正错误行为的方法。但是我在自己的子女身上使用这些方法时,我们双方都觉得很受伤,很抵触。我相信肯定有很多家长并不认为这些方法是在体罚自己的子女,但是我确实这样认为,更重要的是,我的子女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

在我一生中,有三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养育哲学。

其一,在救援热线长达13年的志愿者工作中,我深切地明白在体谅的基础上倾听的重要性。我相信人们打电话来并不是真的想让我去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只是希望从我这里得到认可、接纳和理解—这些都是我能够提供的,他们其实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发现这与养育孩子是一样的道理。孩子们通常需要一个积极倾听他们、认可他们、理解他们的人,他们并不希望家长总是插手去管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二,就是我加入的一个由戒酒互助协会(Alcoholics Anonymous)建立的十二准则项目。我发现改变和控制另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无条件地接纳他,并首先改变自己。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一个最好的榜样、倾听者以及问题解决者,不要试图去控制另一个人的人生。省察自己的短处,树立一个健康的自我形象确实帮助了我的孩子们建立健康的自尊心。我知道孩子们的很多行为表现并不是直接针对我的,只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定会做的事情,这样才能成长为他们要成为的人。

很多家长刚开始来参加我的养育课程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孩子,但是几节课以后,他们开始意识到根据他们家庭的历史了解他们自己的重要性—父辈的养育经历影响了他们现在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

第三个影响就是我丈夫因工作去了秘鲁两年,这期间我一个人要照顾4个孩子,弄得我焦头烂额。我再一次阅读了托马斯·戈登博士(Dr. Thomas Gordon)的《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E.T.>),并参加了这个课程。突然间,在我儿子两岁时读起来还如此陌生的书一下子变得熟悉起来。俗话说,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我想我那个时候正好准备好了。我开始把书上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这些方法使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也提升了我们的爱、尊重、信任与坦诚的质量。虽然我以前就不会体罚孩子,但是我常常会大声地吼孩子,运用了这个课程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我可以一天24小时都不提高说话的分贝!虽然课程中并没有管教这一部分,但是整个课程中所使用的方法都是不包括惩罚的。

关于P.E.T.这个课程,我最喜欢的就是它强调双向沟通,以及每段关系是怎样包含着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很多关于管教的书都写到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孩子,却很少提到孩子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很多孩子并不是遵循金科律例的,至少我的孩子肯定不是。如果我给孩子一个时间限制,让她去做某事,她本应该说:“我应该想到要这么做的,对不起,妈妈。”但是,她肯定会说:“我恨你,你对我太不公平了!”然后,一个小时之后她才会去扔垃圾。

很多家长都会说,在一个孩子身上行得通的办法在另一个孩子身上未必行得通,但是我相信,不管气质、年龄、性别和个性有多么不同,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被尊重,不被惩罚。你可以在不伤害孩子、自己也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养育一个有爱心、体贴又有责任感的孩子。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从你的养育过程中感受到爱、平和和沟通!

如何使用本书

为了避免造成性别歧视,在书中我会随机地使用“他”或“她”来泛指一个人。本书着重于沟通而不是行为矫正,所以我会在大量你“需要使用的语言”上打引号。

这本书上提供的都是实践的精华。很多方法都是我亲自使用过的,还有一些是我课上的家长提供的对他们实用的妙招。

书的前半部分介绍了在非体罚养育方式下建立亲子关系的理论,并且尽可能地提供了所需的背景信息。在本书中,我还简要介绍了在儿童发展学方面被广泛接受的一些理论,其中包括约翰·鲍比(John Bowlby)、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让·皮亚杰(Jean Piaget)、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戴克斯(Rudolph Dreikers)、阿诺德·格塞尔(Arnold Gesell)、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吉诺特(Haim Ginott)、托马斯·戈登(Thomas Gordon)的经典著作。

还有一些育儿的理念来自于当代作家,包括玛丽·西迪·柯尔辛卡(Mary Sheedy

Kurcinka)、芭芭拉·柯洛罗梭(Barbara Coloroso)、简·尼尔森(Jane Nelson)和谢瑞尔·艾尔文(Cheryl Erwin)、派翠西亚·摩根(Patricia Morgan)、阿戴尔·费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梅兹立希(Elaine Mazlish)、伊莉莎白·克瑞(Elizabeth Crary)、琼·伊斯蕾·克拉克(Jean Illsley Clarke)、凯西·林(Kathy Lynn)、安·道格拉斯(Ann Douglas)、萨拉·兰迪(Sarah Landy)、帕姆·莱文(Pam Levin)、贝里·布拉泽顿(T. Berry Brazelton)、威廉·西尔斯(William Sears)、戈登·诺伊费尔德(Gordon Neufeld)、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等。

本书有五大重要原则:

●教导而非伤害

●坚持原则,善用你的语言

●寻找行为背后的需要与感受(need or feeling,NOF)

●把管教与愤怒分离

●做子女的榜样

本书的后半部分是来自成百上千位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总结出的实用方法和妙招。如果你决定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不伤害他们或是你们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本书就可以帮助你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育儿问题。你确实可以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不给你或你的孩子带来任何压力。你将会养育出诚实、体贴有责任心的孩子,并且你们之间的关系会亲密无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