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无论是在乌托邦研究领域,还是在批评乌托邦思想的论述中,都有令人兴奋的进展。争论的中心是乌托邦思想与今天的相关性。因此,这本论文集中,首先探讨的便是乌托邦潜能在“乌托邦终结”后的重要性问题,同时质疑当前的“乌托邦思想终结”观念。
与当代意识形态主导的理解及解释不同,与政治的思想模式也有差别,我们相信,为乌托邦思想恢复名誉是必须的。超越时空的乌托邦元素以及这种思考方式在人类与环境对抗中的必要性问题,是本书的中心。
乌托邦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不安分引发了骚动、动荡和焦躁;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冲劲、动能和活力。如果我们成功地构想出这样一种作为文化定向途径的乌托邦成分,并避免使其因渗透到权力和暴力机器中而产生危险,那么,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这些乌托邦思想将鼓舞我们的行动,锤炼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并且坚定我们对于世界的种种信念。
第一部分 乌托邦思想的政治学:构架与功能
第一章 乌托邦思想的必要性:一个跨民族的视角
第二章 西方乌托邦传统的诸方面
第三章 未来的图景
第四章 乌托邦、契约主义与人权
第五章 论世界的建构:欧洲乌托邦中的技术与经济
第二部分 人造的世界与“新人类”
第六章 乌托邦的躯体与中华帝国的躯体乌托邦
第七章 科学、技术与乌托邦:计算机辅助下的人类进化视角
第八章 “思考不可思议者”:作为乌托邦之所的虚拟
第九章 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乌托邦主义——一个基本理论模型
第三部分 作为乌托邦实验室的博物馆
第十章 事物的纠缠:乌托邦及其意义
第十一章 艺术、博物馆与乌托邦:关于认识论构建点的五个主题
第十二章 当代早期阶段的艺术、科学与乌托邦
第十三章 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