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世界上最复杂的智力斗争。
“人要为自己活着,也为信仰奋斗!”“无论失败多少次都好,只要活着,就永不放弃。”“不是每一次都要做出艰难的舍弃,我们可以选择谁也不放弃。”“当计划用完,机会用尽,那么,跑吧。不跑就是瓜娃子。”“我要带你离开这(或者说,有个计划我们都可以出去)。”这是狱中最有号召力的一句话。“祝你好运。”每次听到这句话,就快到高潮了。“有时候事情的发展不是你能掌控的。”
故事讲述日军侵占中国南部苏州时,化学青年孟松胤被日寇捕入恶名昭著的结构类似五角大楼的“野川刑务所”,最终打入狱中之狱的“羽字号”。日军设在中国的监狱备有各种刑罚和生物化学监刑形式,惨绝人寰。监狱虽然只是方寸之地,却汇聚着共产党地下组织、帮会流氓、汪伪汉奸、灰色游击队、新四军战士、国民党军统人员等各路人马。内部斗争十分严峻,但本质上每个人都明白,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
舱门口的伙计正无聊地望着河水发呆,见了老鲁连忙上前招呼,点头哈腰地连说“里边请”,在临岸一侧的一张空桌上用抹布形式大于内容地划拉了几下,拖过板凳请客人人座。
老鲁没有理会,自己在临水一侧的窗边选了张空桌坐下。
船舱内分两行摆放着十几张桌子,分坐着七、八位茶客,一个个神情散淡,悠闲自在地抽烟、看报、闲聊——就现在快近十二点钟的午饭时段来说,生意应该算是相当不错了。
伙计笑嘻嘻地端来茶碗,用铜壶向碗中注水,一不当心,些许热水溢出瓷碗,在桌面上汪成一片,连忙飞快地用抹布仔细擦去。他是个三十来岁的干瘦男人,生就一张和气生财的灰白色猪腰子脸,笑起来微微露出嘴角边金灿灿的牙套来。
“先生不是本地人吧,听口音有点像无锡人。”一名身穿长袍的中年男人转过身来,坐到了老鲁的对面。
“是啊,打无锡来。”老鲁迅速将对方上下一番打量。
“呵呵,先生何以对海棠如此关注呢?”长袍男人摸出一盒“算盘牌”香烟,抽出一支递过来。
“哎,天气忽冷忽热,不知道今年的海棠花开得怎么样了?”老鲁接过烟,划着火柴先为对方点,再为自己点,嘴里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么一句。
“不知道先生说的是西府海棠还是垂丝海棠?”长袍男人突然压低嗓音。
“不,我说的是贴梗海棠。”老鲁面无表情,也摸出一包“算盘牌”香烟摆在台上。“巧得很,我平时也抽算盘牌香烟。”
“贴梗海棠的花期起码要到三、四月份,如果先生要吃海棠糕,盘门一带倒能买到。”长袍男人一脸严肃。
“不,我想吃采芝斋的敲扁橄榄。”老鲁说到“敲扁橄榄”四字时,曲起指关节在桌面上敲了四下。
“不许动,举起手来!”十五号联络员脸色一变,变戏法一样从长袍底下摸出一支二十响快慢机来。
黑洞洞的枪口指着老鲁的鼻子,其他茶客也呼啦一声全部站了起来,包括那位伙计和始终背对着老鲁的看报男人,纷纷掏出手枪齐刷刷地指来。
老鲁的双手很快便被一付黄铜手铐反铐在身后,推上了一辆黑色的雪佛兰汽车。路对面摆书摊的戴呢帽男子看在眼里不动声色,似乎此事与自己毫不相干。
汽车三转二转,减速驶入一条狭窄的弄堂,在一扇紧闭的铁门前停了下来。
老鲁定睛一看,门柱上一左一右各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招牌,左边是“苏州驻屯日军宪兵队特高班”,右边是“中支那侦查队苏州分队”。
踏人一幢漂亮的米黄色洋楼,顺着走廊一直朝前走,来到楼梯口的一间房间前,门楣上挂着一面小木牌,上书“第一取调室”。
进得门去,只见宽敞的房间内只摆着一张笨重的办公桌,后面坐着一名年约三、四十岁,长得肥头大耳的龅牙男人,鼻子底下留着一撮仁丹胡子。办公桌的对面,还有一张形状古怪,看上去异常结实的座椅,看一眼就有触目惊心之感。
老鲁还想四周打量一下,但已被摁进了那张奇形怪状的座椅。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