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出使联合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秦华孙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曾经历过不少外交的大场面,身边也发生过许多亲身经历难以忘怀的故事。有些是他在同外国领导人交谈和接触时的深切感受,有些是同当地各界人士和人民交往中的真诚友情;有些是他在外交折冲中的所想所感,有些是他在外交场合中的所见所闻,也有些是在访问旅途中看到的秀丽山川、民风习俗。挑选的范围力求广泛,角度也有不同,主要是想从各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一些我们外交官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从而增进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外交工作的了解。

本书则从联合国入手,介绍了作者曾经亲历过的七大外交事件,包括:挫败台湾“重返”联合国梦;合理使用联合国“否决权”;为我方在科索沃战争中死难三烈士默哀等。

内容推荐

挫败台湾“重返”梦

1995年至1999年,正是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势力加紧分裂活动的时期,台湾当局年复一年策动“重返”联合国的活动。作者作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曾在前方主持了5年挫败台湾当局“重返”图谋的工作。

合理使用“否决权”

我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共使用过五次(包括一次威胁使用)否决权。作者将向读者介绍他所亲历的我国三次使用否决权的详细情况。

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

经我方要求,安理会打破惯例,在正式会议开始时为我方死难三烈士默哀。这是联合国安理会迄今60多年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特殊会议。

丑恶的伊拉克战争

为什么用这样的标题呢?因为这场战争的双方——伊拉克和美国都不光彩,而战争使两国人民遭灾,伊拉克尤甚。

目录

自序/1

导言 联合国需要中国,中国需要联合国/1

第一章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新页

 第一节 雨中送宝鼎/3

 第二节 迎接新世纪,呼唤新秩序/7

 第三节 “多边搭台,双边唱戏”/11

 第四节 任重道远,要有作为/15

第二章 坚守联合国阵地,挫败台湾“重返”梦

 第一节 李登辉访问了康奈尔,却被拒于旧金山门外/21

 第二节 1995年:“重返”活动登峰造极/25

 第三节 “重返”提案年年提,屡提屡败心不死/30

 第四节 台湾加紧在联合国之外的活动/33

 第五节 1999年:打台湾“重返”就是打“两国论”/35

第三章 抓住有利时机,做未建交国家工作

 第一节 两访哥斯达黎加/43

 第二节 中国与圣卢西亚建交/54

 第三节 访问圣基茨和尼维斯/63

 第四节 中国与巴哈马建交/65

 第五节 访问圣文森特/69

 第六节 恢复同中非的外交关系/72

 第七节 访问危地马拉/78

 第八节 与巴拿马签署驻港机构地位协定/84

第四章 否决权:不能不用。不可多用

 第一节 我国使用否决权最少/93

 第二节 海地邀台“副总统”,我拟动用否决权/95

 第三节 危地马拉案被否决/123

 第四节 马其顿与台湾“建交”,我否联预决议案/141

第五章 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

 第一节 安理会审议科索沃问题/153

 第二节 北约轰炸我国使馆,安理会内斗争激烈/156

 第三节 人道主义的悖论/160

 第四节 坚持原则,再度弃权/163

 第五节 劫难后的沉思/167

第六章 丑恶的伊拉克战争

 第一节 中东枭雄对抗超级大国/171

 第二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各方穿梭调解忙/175

 第三节 秘书长亲自出马,获签谅解备忘录/181

 第四节 审议年复一年,制裁无休无止/189

 第五节 萨达姆难以甘心,美英威胁要动武/199

 第六节 美悍然对伊动武,巴特勒难辞其咎/206

 第七节 巴特勒暗藏毒气,特委会名誉扫地/213

 第八节 双方不断提决议,磋商持续九个月/222

 第九节 人道主义的悲哀,伊拉克人的苦难/237

第七章 “走钢丝”的联合国秘书长

 第一节 非洲的梦/245

 第二节 加利与克林顿相撞/246

 第三节 悬而不决/248

 第四节 没完没了的程序问题/250

 第五节 美国一票否决/253

 第六节 人才济济和选择标准/255

 第七节 “稻草票”的妙用/257

 第八节 安南胜出/260

后记/265

试读章节

1995年10月21日午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美使馆、驻纽约总领馆的大使、总领事、官员和工作人员、随江泽民主席出访的先遣人员,以及美国和联合国的礼宾官员等,纷纷向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集合,准备迎接前来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的江泽民主席。这是江主席第一次访问联合国,大家的心情也格外激动。但在半路上开始下起了小雨,我和一部分人的心头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江主席抵达纽约后马上要出席的第一场重要活动,就是在联合国北花园举行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仪式。如果雨下大了,怎么能在露天举行这样的仪式?江主席经过从东半球到西半球的长途飞行,已经很辛苦了,万一淋了雨怎么办?何况出席仪式的还有各国使节和众多华侨、华人朋友,共有400多人呢!

下午2点半,江主席的专机准时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欢迎的人群欢呼雀跃,加之雨似乎也小了一点,人们更感到兴奋。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见不到专机靠港。听说一架日本飞机占着机位。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江主席的专机才得以靠港下客。我和周文重临时代办以及联合国礼宾官等登机迎接江主席。江主席虽经长途飞行,但仍然神采奕奕,下机后同王学贤大使、梅平总领事等一一握手。大家立即按序登车,向江主席下榻的广场饭店进发,时近下午4点,距赠送宝鼎仪式的时间只有50分钟了。

江主席、钱其琛副总理和由喜贵特别助理乘坐美方专车,由警卫车开道前往饭店。我们为了及时跟上车队,减少了跟随的车辆,把其他陪同人员安排在一辆小面包车上。车上坐着的有:特别助理曾庆红、外办主任刘华秋、特别助理滕文生、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驻美国大使李道豫和我。现在看来,幸亏我们作了这样的安排,因为天老爷似乎有意考验我们一下,在我们离开机场不久,雨突然下大了,而且越下越大,如瓢泼一般。我们不得不在车上议论下一步如何办,并用手机向正在联合国现场的何亚非参赞了解情况。他说,参加赠送宝鼎仪式的中外贵宾已来了三四百人;雨下得很大,大家都在联合国大楼的旅游者入口大厅躲雨;而且联合国秘书处表示,外面下着大雨,又很冷,秘书长患感冒刚好,不会同意到室外参加仪式的。根据这些情况,我们6人一致认定:仪式绝对不能取消,必须照常进行,但要改在室内。我考虑旅游者人口大厅足以容纳几百人,提出可以在那里举行;而且我团正好有一个宝鼎的微缩模型,建议用它来作为已安置在后花园内的大宝鼎的实物象征。大家都同意这些建议,并建议我们这一车人不去旅馆休息了,直奔联合国处理此事。我通过联络员向钱副总理请示,立即获得同意,便马上告诉何亚非参赞同联合国秘书处协商,要求立即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又要我们常驻团将宝鼎的微缩模型火速送到联合国。所有这些部署都是在从机场向纽约市区行进途中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的,多亏当时已经发明了移动电话,幸亏当时运宝鼎时还赠送了一个小宝鼎给常驻团。

等我们到达大厅,会场已经布置得井井有条,微缩模型端放在一个方桌上。这时礼宾司一位同志说,宝鼎模型上还应有一块红盖头。很快有人从原来准备盖在花园里大宝鼎上的红布剪了一块,盖在这个可爱的小宝鼎上,万事俱备,我们的心情也平静了一些。

下午4点50分,江主席车队准时抵达联合国,加利秘书长和我在联合国大楼正门人口处恭候,经内部通道引至宝鼎赠送仪式现场。当大家看到江主席神采奕奕地步入会场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参加仪式的有500多人,有联合国高级官员、各国驻联合国使节、中国驻联合国和驻美使领馆官员、侨领和华人代表、中资机构和留学生代表等。会场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而且人头攒动,争睹江主席的风采,但秩序井然。

赠送“世纪宝鼎”揭幕仪式由我主持。我立即宣布仪式开始,首先请江主席讲话。

江主席说,中国政府送给联合国的这件礼物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鼎是中华古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这座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融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江主席继而引用“一言九鼎”的成语,说明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并且特别强调,“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中国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赠送此鼎,表示了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的12亿人民对联合国实现其崇高使命的良好祝愿。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迎接更美好的新世纪。江主席阐明了中国向联合国赠鼎的深刻意义,特别是引用“一言九鼎”的成语,表明了中华民族重信誉的传统和性格,引起了强烈共鸣。

接着,我请江主席和加利秘书长共同为“世纪宝鼎”揭幕。两位领导人同时掀起宝鼎微缩模型上的红盖头,在红色背景衬托下,宝鼎更加显示出它的古朴、端庄、典雅。会场掌声雷动,记者的闪光灯闪个不停。

此后,加利秘书长发表讲话。他称赞宝鼎所体现的中国文明的伟大品质、古老历史和渊博灿烂的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好未来的决心,强调“鼎在中国历史上代表着稳定、安宁与和平,联合国正是为了这些目标而创立的”;今天,“《联合国宪章》立誓争取更好的生活水平这一目标尚未实现”。联合国的远见是:可以缔造出一个值得我们自豪的、能作为遗产留赠后人的世界,一个美好与充满创造力、繁荣兴旺的世界,一个人人均可充分探求生命乐趣的世界,一个联合国人民50多年前就决心创立的世界。这个世纪宝鼎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决心和我们实现这一决心的责任。

讲话之后,大家共同举杯,祝贺仪典的成功。就在仪式进行过程中,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这样的巧合真是耐人寻味。在宣布散会的时候,我根据领导同志的提醒,向大家说明,刚才赠送的宝鼎只是个微缩模型,真正的宝鼎屹立在联合国的北花园,现在天已放晴,欢迎各位去参观。事后报载,许多人在宝鼎前合影留念。

仪式之后,江主席又同加利秘书长举行了会见,本该回旅馆休息了。但有人提议:现在天色未晚,可否请江主席去北花园看一下宝鼎?江主席欣然同意,信步向北花园走去。江主席十分仔细地观看了宝鼎各个部位的纹饰和文字说明,并认为搞一块英文说明的铜牌的建议很好。这时,大家免不了要抓住机会同江主席合影。

江主席去北花园看宝鼎,事前并无安排,中国的新闻记者们也没有得到消息,所以没有随同前往。当他们得知此事后,后悔莫及。江主席亲自前来观看,记者们竞一无所知,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拍到,这将成为报道这一重要消息的缺憾。为此,他们强烈要求江主席再正式地去看一次宝鼎。大家十分同情新闻界的这种愿望,于是向江主席报告,并提出了一个最佳方案,江主席同意了。

在10月24日11点左右,江主席在联合国特别纪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在联合国副秘书长约瑟夫·里德和钱其琛副总理的陪同下,再次来到北花园,正式参观宝鼎。当时,旅游者和新闻记者很多,他们格外惊喜,原本是来看中国赠送的宝鼎,却还看到了江主席。甚至还有人不时地向江主席提问题。江主席兴致勃勃,用英语同他们交谈,并向他们解释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还和他们谈到了前几天赠送这个鼎的一些趣事。后来,新华社发了一篇题为《江主席观看“世纪宝鼎”》的消息和图片,终于补上一缺。

……

P3-5

序言

我于1995年5月至2000年1月受命担任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共4年零8个月。在此期间,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大搞强权政治,企图以一极替代多极,使后冷战时期刚刚出现的多极化趋势受到挫折;而“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甚嚣尘上,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国际安全体系有所动摇,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面临挑战。特别是1998年12月美、英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集团再一次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大打出手,进而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两个严重事件导致国际形势空前严峻,大国关系严重倒退。面临这样的局面,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支柱的联合国何去何从,令人忧虑。

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卓著,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加上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20多年工作的积累,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大大加强。在这一情况下,我到任后,以祖国为坚强后盾,以全团同志为可靠依托,坚决执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中央和外交部的领导下和各方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回国以后,我向外交部递交了我的“述职报告”,有不少朋友和出版社问我何时出版回忆录,我一直答以“正在筹备”,不设时限。一方面因为当时还有一些公职和杂事的羁牵,另一方面也想对过去在联合国近5年纷繁的经历有一定时间的沉淀和梳理,可以使自己对过去的这段经历多一些思考,看得更全面和客观一些。现在,回国已逾9年,我想,该是抓紧时间完成自己这一夙愿的时候了。

在我写作过程中,得到外交部国际司、档案馆和老干局,以及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等有关单位同志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特此表示感谢。

后记

在写了以上七章的文字后,已经觉得大大超过了我预先的设想,但并没有涵盖我在联合国工作的所有方面,只是着重记述了近5年工作中的某些主要方面。

在此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纽约期间,一直得到各位侨领、侨胞、华人的鼓励和支持,大家的爱国热情和行动,大家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坚强决心,大家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一直使我们深受感动,给了我团的工作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在此,我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工作不仅是两位大使(常驻代表和副代表)的责任,而且同全团各级外交官和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愿借此机会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们的协作和友谊表示由衷的感谢。

2000年2月1日,我踏上归国的旅途。在纽约任职期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丰富多彩的一页。在联合国工作的这段经历我将永生铭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