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迪特玛的眼泪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纪五林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纪五林编著的《迪特玛的眼泪》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以一个普通的泥瓦匠弗兰克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时期大批犹太人在一个叫做迪特玛的集中营里的经历,时间跨度从1933年到1945年。迪特玛集中营是德国纳粹针对犹太人而进行的一项叫做“战时天堂”的计划,目的是为了使犹太人放弃反抗和民族归属感,成为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奴隶。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战争成为人性的试金石,友情、爱情、尊严都受到严峻的考验。弗兰克最终选择了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好友的幸福,使人性在战争面前经受住了考验。

内容推荐

纪五林编著的《迪特玛的眼泪》讲述了:弗兰克来到了一个不杀人的集中营——迪特玛,结识了包括埃利在内的许多犹太人。集中营里一名叫朱利安的德国军官对犹太人有着怜悯之心,对战争很反感。战争初期,迪特玛是一个天堂,囚犯只要工作。可是后期德国人开始让犹太人自己选择同伴去奥斯维辛送死。犹太人开始为了生存勾心斗角,最终一名叫蜜莉的女孩为了自己的父亲向埃利献出了身体,埃利亲手送情同手足的兄弟弗兰克上了开往死亡的火车。而朱利安即便同情犹太人,也在其后的战斗力牺牲,战争本就是人的战争,本就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目录

序(晶夫)

自序

第一章 旅途

 一、夜幕

 二、信仰

 三、破碎的坚强——奥马尔

 四、回家

 五、梦魇(1)

 六、静寂的森林

 七、终点

第二章 战时天堂

 一、迪特玛?

 二、游荡

 三、“战时天堂”

 四、梦魇(2)

 五、小组

 六、绿色的梦

 七、与天使的邂逅

 八、路易斯的愤怒

 九、惩罚

 十、来访

 十一、平等的球场

 十二、安宁的乐章

 十三、灰色天空

 十四、暗涌(1)

 十五、暗涌(2)

 十六、重演?

第三章 生命中转站

 一、来自柏林的电话

 二、异变

 三、面临抉择

 四、新的成员

 五、中途站

 六、真相

 七、折磨

 八、车站

 九、冷月

 十、永别了,大卫

 十一、贝壳

 十二、与父对望

 十三、交易

 十四、结局

 十五、忏悔

 十六、天使的泪痕

 十七、自由

第四章 哭泣的迪特玛

 一、梦魇(3)

 二、如果……

 三、哭泣的迪特玛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夜幕

连下三天的暴雨终于停止,乌云渐渐散去,久违的太阳选择在接近黄昏的时候露出它短暂的愁容。长长的车队行驶在蜿蜒的山间泥路上,弗兰克坐在最后一辆卡车上,用破旧的、散发着异味的毛毯裹紧自己的身躯。夕阳透射过他的双眼,可他的眼中依然无神,依然灰暗。

汽车轮胎在泥地上拼命地旋转,留下的是一道道杂乱的车印。雨水顺着这些“沟壑”肆意汇集成一个个水坑,水坑又肆意地反射着夕阳的余晖,满眼全是红色,红泥、红色的山丘、红色的夕阳还有红色的水……这情景像极了弗兰克心中最惨痛的那段回忆。

“这该死的红色。”弗兰克扭了扭身,闭上双眼,用毛毯把自己的头给蒙住。

卡车的车厢里挤满了人,有老人,有妇女,当然也少不了荷枪实弹的士兵。所有的人都沉默着,那些犹太人沉默着,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命运将是什么;德国士兵沉默着,因为他们不屑和这些“劣等人种”交谈。

由于寒冷,人们口中呼出的气清晰可见,车厢内到处“雾气腾腾”,拥挤的场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犹太人的新年聚会。只可惜,这个“聚会’’安静得可怕,更何况还有几个头戴钢盔手握冲锋枪的人不知趣的打扰。

时间在沉默中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姿势,没有人愿意去动自己的身子,此时此刻不安分的只能是内心。

暮色渐渐降临,引路车停了下来,随即整个车队都停了下来。德国军官下达了休息的命令,可所有的人还是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没有人下车,忙碌的只是那些德国士兵。

朦胧中有人踢了踢弗兰克的脚,弗兰克会意地伸出双脚。他的脚和另一个犹太人锁在了一起,这是德国军人为了防止囚犯在夜间逃跑的惯用伎俩。弗兰克闭着眼睛感受着这一切,不是享受而是习惯,他甚至没有力气去看看和他锁在一起的是谁,因为他知道,像他这样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是肯定会和那些老人或者妇女绑在一起的。

“其实绑与不绑又有什么区别?在这个世界里,到哪都是死亡,怎么逃也逃不过那飞快的子弹。”弗兰克心里默想着,把身子蜷在一起。

车外,德国士兵用补给车上的干柴架起了火堆,到处都是皮靴踩在泥地上的声音,到处都是火苗蹿动的噼啪声。车内,仍旧是一片寂静。

“我们走了多少天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弗兰克的耳边响起。已经习惯了安静的弗兰克被这不算太大的声音震了一下,他用双手撑开盖在头上的毛毯,微微地睁开眼睛。说话的是和弗兰克绑在一起的一个老人,他是这车上年纪最大的囚犯。

弗兰克揉了揉眼睛说:“不知道,没有人会在意。”

“已经是第六天了。”老人挨着车厢躺下,他的头正好靠在弗兰克的背上。

“哦,六天。”弗兰克原本就弯着的背,因为老人身体的挤压越发变形。他忍着背部的不适,没有表现出驱赶老人的意思。

“你知道我们这是要去哪?”老人问道。

“不知道,反正前面的路不会很好走。”弗兰克似乎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你有妻子儿女吗?”

“有过。”

“哦,和我一样,我也有过。”

两人陷入了沉默。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无云的天空中也渐渐可以看到繁星的闪烁。火堆的光亮照在车子上,忽明忽暗。弗兰克呆呆地望着天空,火光的温暖并没有改变他,他的眼中依然无神。

“吃饭了!”一个德国士兵走到弗兰克他们的车前。这名士兵解开了靠近车门的两名妇女的绳子,示意她们去给车上的囚犯们发放食物。

这两名妇女踉跄着走到补给车前,德国士兵丢给她们一些黑色的面包,这些面包都是德国军队厨房里烹饪失败的产物,又或者是因为反复加热留下了黑色的痕迹。妇女回到车上后又马上被绑了起来,面包被丢在车厢的中央。不会出现哄抢的画面,不是不饿,而是这面包实在难以下咽。

弗兰克是今天晚上第一个去拿面包的人,他不在意食物的味道,在他看来,能够生存比什么都好。P3-5

序言

从我开始写《迪特玛的眼泪》的那天起,这样的对话就一直在重复。

“你最近在做什么,和失踪了一样。”

“我在写小说。”

“哦,不错啊。在写什么呢?”

“战争。”

“战争?可是我们又没有经历过,你能写得好吗?”

“我不知道。”

很多朋友在得知我写战争题材的小说时,都表示了不解和担心。确实,我们离战争很远很远了,停留在脑海中的战争能够感动身边的人们?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可是我们却不缺乏了解战争的途径。小说、电影、回忆录,这些东西都可以将我们带回那个硝烟漫天、生灵涂炭的年代。其实,谁都可以去写战争,问题是你思考的角度是什么,关注的东西又是什么。

我们没有经历战争,但是我们都经历了生活。谁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是一部小说,谁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有喜怒哀乐。可是,当我们看到那些战争图片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那些成堆的、冰冷的尸体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逝去的生命,他们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故事,他们的一生原本可以是一部更长的小说。在战争里,生命就等同于一颗子弹,甚至是一个签名。无论你是一个心地多么善良的女孩,还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坏蛋,在战争里,大家都是平等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活到可以安静生活的那天。

不去写战场,因为我并不了解战场。我不懂枪械、不懂军队的编制,甚至不想去关注战争的历史。但是,我会思考那些战争里的人们,他们的过去是怎样的。他们拥有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生活经历:衣、食、住、行;妻子、儿女、父母、兄弟姐妹;对生命的思考、对过去的回忆。并不是所有的人生来就在战争的环境里,那么你们的过去又是怎么样的?美好的童年、甜蜜的爱情、幸福的生活,这些看似温馨的回忆却会给那些身处战争中的人们最大的痛苦。而即使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们,他们心中的伤痕也是这辈子无法被抹去的。他们可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却无法不去回忆痛苦的过去。失去的亲人、朋友,身上的弹痕、刀伤,换做是我们,我们会怎样面对?

倘使,是我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会做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去做。我会为了生存不择手段,还是会为了朋友、家人去牺牲自己,再或者我会成为一个冷血的看客,习惯在这样的环境里自暴自弃?

写《迪特玛的眼泪》的日子,一直是在痛苦里度过的。算算从去年的10月1号起到今年1月3号的修改完稿。我用了95天写了十万余字,其实每天完成的篇幅也才不过1000字。因为,时常选择逃避,写到杀戮的场景时,会恐惧,写到主人公的回忆时会悲伤、会惋惜。曾经多次停笔,不是没有灵感写不出来,而是因为不想把很多的不幸实现在自己的笔下。

《迪特玛的眼泪》的完成对于我来说,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成功。我还原了我心中的战争,我尝试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我也证明了我一直都在思考。我的父亲,曾经亲身经历了战争,记录了战争,可是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只能去思考战争。当然,这也是我们的幸运所在。这世界上,仍然存在战乱,存在人性的迷失,存在生命瞬间的消逝。所以,我们在继续自己生活的同时,不能让我们的心停止思索的脚步。

与“迪特玛”同行的日子已经结束,一切恢复了平静。就像今晚,找了一位久违了的朋友聊了很久,没有聊小说,而是聊起我们刚刚告别的大学生活。

生活可以继续,真的很好,不是吗?

后记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是一个看似触手可及的梦想,那当你在心中触碰它的时候一定会伴着阵痛。《迪特玛的眼泪》于我,便是这样。从2009年的完稿、2010年的获奖,再到这三年投稿过程中的处处碰壁,我的内心经历了喜悦、痛苦与麻木的轮番攻击。这部作品也从我眼中的骄傲变成了一扇我不愿推开的门。那个时候,我与我的父亲有过一个约定,如果这本书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问世,那么我该寻觅另一条路走下去。

三年后,当我可以真实地触摸这个梦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憧憬过的喜悦与快乐突然变得异常的平淡,甚至于感觉到我只是在完成一件日常完成的工作。这不是我的自暴自弃,也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我明白,这是因为我应该收拾好思绪继续上路了。

很感谢大学期间刘向东老师、索燕华老师的悉心教诲,很感谢那个给予我无数启迪的“穿越话剧社”和那里的朋友们。对于西祠胡同,那份敢于启用新人参加比赛的魄力我同样深表敬意。

还有很多话想对谭国瑞老师、柯小睡(柯星)和李风华说,在我麻木的时候,是你们用一次次的鞭策与关心支撑着我走了过来。

今天,我推开了这扇门,这份勇气是因为许多前辈们的理解与帮助给予我的。段儒东老师、章灶来老师,他们在三年之后让我又一次重拾梦想。

感谢黄山市文化委员会以及我的工作单位黄山市艺术研究所在我追梦之路上的支持。当然,我还得谢谢我的家人,谢谢他们的陪伴与坚持。

说得太多,谢得太多,确实显得矫情了。不过在自己回望的过程中,这些名字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切切实实无法割舍的。

明天还在继续,就如同三年前完稿时的感叹一样,一样便好,一样未变。

纪五林

2013年12月24日写于黄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