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20世纪,当人们深深为一位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大小讲台,以一种特殊方式进行演讲的不寻常女性的演说所震撼时,无不被她的惊人毅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所折服。她,就是人类意志力最伟大的代表、“20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社会活动家、演讲者海伦·凯勒。
本书收录了这位伟大女性的两部重要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写成于1933年。在文中,海伦-凯勒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望、珍视和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切热爱;并同时规劝身体健全的人们:珍惜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他人。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美国的《大西洋月刊》上,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被很多国家收录在大、中、小学教材里。而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生活的故事》,则是海伦·凯勒的处女作。这部著作真实、自然地描绘了海伦·凯勒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讲述了她如何战胜病残,如何冲破黑暗、获得光明的人生经历。该作品自1902年出版后即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译成5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就能够赢得生命中的光明!这即是海伦·凯勒,也是本书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故事里面本来注定死亡的主人公常常会在最后的关头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而得救,而他的价值观念也往往因为与死神邂逅而改变。他更懂得欣赏生活的意义和生活中永叵的精神价值。常常会看到一些正在经受死亡威胁或者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他们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注入醇美的心愿。
但是我们很多人认为生命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死神会降临到我们头上,但是那一天仿佛遥遥无期。在我们年富力强的时候,死亡是一件永远不会出现在我们头脑中的事情,我们很少会去思考它。日子一天天地来了又去,延伸到了无穷之处,于是我们整天关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在琐碎无聊当中消磨时光,从不会意识到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是多么的倦怠和麻木。
对我们所具有的感官能力和其他天赋,我想我们同样是倦怠和麻木的。只有失聪者才知道拥有听力是多么幸福;只有目盲者才知道能看见阳光是多么庆幸。那些在成年以后丧失了视觉和听力的人最能体会这一点,但是那些从未遭受视听障碍的人却几乎不懂得如何去利用这种珍贵的天赋。他们的眼睛粗枝大叶地扫过身边的世界,耳朵则模模糊糊地接受周围的声音,从不会集中起来,带上哪怕是一点点欣赏的意味。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生病了才想起健康的好,这都是老生常谈了。
我常想,要是能让一个人在即将成年时失明失聪几天就好了,黑暗会让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静会教他如何欣赏声响。
我会不时地问问那些看得见的朋友,想发现那些他们看得见的东西。最近,有一个好友来访,她刚从树林散步归来,我问她看到什么没有。她回答说:“没什么特别的。”在很久以前我就相信了有视力的人看见的很少,要不是我对朋友这种熟视无睹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我可能会纳闷呢。
我心里直犯嘀咕,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从林间穿越居然没有看到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啊?像我这种看不见的人光靠触摸还发现了无数有趣的事物呢。我感觉出了树叶精巧的对称性,欣喜地抚摸光滑细腻的白桦树,或者是粗糙坚硬的松树皮。春天里我沿着树枝触摸,希望能找到春回大地后抽出的第一支新芽,这是大自然从寒冬的睡梦中苏醒的信号。我触摸到柔软的花瓣时有说不出的欣喜,还发现它们一圈圈地卷绕着,真不简单,大自然向我展示了它的奇迹。偶尔,要是我比较走运的话,当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小树上时会摸到一只欢快歌唱的鸟儿。我还喜欢把手伸到小溪里面,感受溪水从指间流过的那份清凉。对我而言,松树叶堆积成的天然地毯或者一片柔柔的青草地都比豪华的波斯地毯来得更惬意一些。春夏秋冬的轮回是一场激动人心、永不落幕的戏剧,这场戏剧中所有的表演都在我的指尖凸现。
有时候我在内心热切地渴望着能把所有的东西看个究竟,我靠触摸就感觉到了如此多的乐趣,能看见的话肯定有很多事物在我面前展现它们的美妙之处吧。但是那些双眼明澈的人却似乎什么都看不见,他们把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忽视拥有的而追求没有的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然而,我们所拥有的视觉天赋若只用来满足生存的便利,而不用来缔造更加丰富充实的生活,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如果我是某大学的校长,我要设一门《怎样使用你的眼睛》的必修课。教授们将教学生如何从审视身边那些平淡无奇的事物当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唤醒他们沉睡呆滞的天赋。
也许,我可以通过想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最想看到什么,来对我前面所说的作一个最好的说明。在我展开想象的同时,请你也考虑一下,假如只给你三天光明,你将怎样使用你的眼睛。想想看,当第三天的黑夜来临,往后太阳将再也不会在你面前升起了,如此珍贵的三天你将怎样度过?你最想把目光停留在哪里?
很自然地,我最想看看在我黑暗的岁月里让我感觉亲切的事物。你也是一样的吧,会把目光投向那些最亲切的事物,把他们的形象烙印在记忆中,这样当你浸没在黑暗之中时还能回忆起他们。
若真的出现了奇迹,我得到了三天光明,继而又陷入黑暗,我将把这段时间分成三部分。
P1-3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是叱咤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乱世枭雄;那么,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88年的人生岁月中,海伦·凯勒仅在生命的头19个月拥有光明和声音:一场突发的急病夺去了孩提时的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后她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海伦·凯勒跌入了黑暗和孤寂之中。然而,这样一位在视力、听力和说话能力方面都有严重障碍的重度残障者,却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毅力,克服了与外界沟通的障碍,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通晓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5种语言,并在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4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美国费城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先后授予了她“荣誉博士”学位。不只如此,面对命运对她的不公待遇,海伦·凯勒回报给世界的却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她终生致力于盲聋人的公共救助事业,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陪伴下奔赴世界各地,创立慈善机构,积极为残疾人造福。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盲聋儿童;1960年,描写她成长经历的剧本《奇迹的创造者》获普利策奖,并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同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现名为海伦·凯勒国际组织)在她80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1964年,林登·B.约翰逊总统授予她“总统自由奖章”,这是美国市民的最高荣誉奖。
除此之外,海伦·凯勒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本书中收录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写成于1933年,最早发表在美国的《大西洋月刊》上,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被很多国家收录在大、中、小学教材里。在这篇文章中,海伦·凯勒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望、珍视和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切热爱;并同时规劝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现今所拥有的一切,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另一篇《我生活的故事》是海伦·凯勒的处女作,是她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在这部著作中,海伦·凯勒以真实、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讲述了她如何战胜病残,如何冲破黑暗、获得光明的人生经历。该作品自1902年出版后即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译成5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曾有专家称这部作品的文学成就与卢梭的《忏悔录》相比毫不逊色,美国《世纪》杂志则予以了它“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的高度评价。海伦·凯勒也因此受到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为了帮助青少年朋友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我们特为本书精心绘制了近30幅贴合文意的精美插图,且在中文后附上了海伦·凯勒所作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生活的故事》的英文原著,使我们在感悟她的卓越人生的同时,能够更多地汲取她的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海伦·凯勒在87年的无光、无声岁月中,坚持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不幸中播种希望,并最终凭着这股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幸福快乐的执著追求,与命运奋勇抗争,为自己赢得了光明和欢乐。不论你是因遭遇挫折而正失意沮丧,还是因前途艰辛而欲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论你是饱受病痛折磨、为生活所苦的残障人士,还是身体健全、打算平凡过一生的正常人,你都能从中受到鼓舞,重获信心与希望。 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就能够赢得生命中的光明!这即是海伦·凯勒,也是本书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
——(比利时)梅特林克夫人
这个故事永远也不会完结。因为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部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
——(美)罗斯福夫人埃利诺
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本书是伟大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的完美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美国《时代周刊》
这部自传体著作,可以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美国《世纪》杂志